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

就當宇文讓頹然坐到椅子上,打算讓他們退下的時候,一名親衛快步跑進來:“將軍,關城南側,發現大股煙塵!”

城門樓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宇文讓卻並沒有露出多少驚詫的神色。

南側有漢軍快速向前進攻的消息他並不是不知道,之所以主動在北門來了這一出,實際上就是宇文讓想要逼迫韓擒虎後退整頓兵馬,以爲自己加固南側城防爭取時間。

敵人會從南側前來,本來就不在宇文讓的預料之中。

不過北周在雁門關到晉陽之間設置了衆多的營寨壁壘,這個時候雖然並沒有起到多少阻攔敵人的作用,但是至少起到了預警的作用,讓宇文讓能夠知道,有一路漢軍並沒有進攻晉陽,而是繞過晉陽之後馬不停蹄一路向北進攻雁門。

宇文讓很清楚,雁門雄關之雄,在於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前來,都要面對崎嶇的地形和居高臨下的守軍,敵人很難突破,但是相對應的,雁門身處兩山鞍部,地勢狹窄,關城實際上並不是非常大,總共也就是能夠容納千餘名士卒,再多士卒就要分散在城門外的兵營之中或者臨近的長城上,實際上已經很難對關城的防守起到幫助,甚至還有可能被敵人先行擊破。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最大的弱點往往就來自於背後。只能站下一個人的地方,背後伸過來的刀子根本就沒有辦法提防。

這也是爲什麼宇文純明知道自家兄弟沒有多少統兵作戰的經驗,也要讓他守在雁門關,不然的話換做任何一個將領,都有可能轉手就把自己給出賣了,晉陽背後若是門戶大開,那晉陽也就沒有什麼好守衛的了。

只是宇文純和宇文讓都沒有想到,楊素竟然放過了晉陽,繞過晉陽之後進攻雁門關。

而且他們更沒有想到,漢軍竟然會來的這麼快。原本只要面對北方奮武軍的雁門守軍,一下子腹背受敵。

動盪的軍心、危機的局勢,讓宇文讓在短暫的惶恐之後,只剩下絕望,渾身冰涼,呆呆地看着前方,身邊將領們的呼喊似乎也都直接被他丟在了腦後。

事已至此,除了和敵人魚死網破之外,別無選擇了。

可是魚死網破······宇文讓並不畏懼戰死,城上的這些士卒呢?

阿兄,如果是你在這裡,你會如何抉擇,可能教教我?

————————————

漢軍之所以來的這麼快,是因爲他們並不是走陸路前往雁門的,而是選擇了水路。

汾水水師雖然在大漢水師之中是倒着數的,但是在這汾水上還真的沒有什麼人能夠奈何得了他們,因此一路向北,北周軍隊除了在沿途岸上射射箭、騷擾一下之外,根本沒有辦法阻攔他們。

一直到汾水上游,河道逐漸變窄,漢軍這才選擇搶灘登陸,利用強大的火器直接擊潰防守的北周軍隊,沿着從晉陽到雁門的大道一路推進,沿途雖然也不乏有山嶺谷地,但是其險要之處顯然沒有辦法和雁門相比,而且守衛的北周士卒多是地方鄉兵、世家部曲等等,早就沒有什麼鬥志了。

平日裡這些本來就隸屬於不同世家或者地方州府的兵馬,在同一面旗幟下尚且還能勉強保持團結一心,但是漢軍一來,這些傢伙爭先恐後的砍了友軍的腦袋來投降,生怕自己的動作慢了一步,就被別人搶了先。

所以自從上岸之後,漢軍一路上幾乎沒有受到多少阻礙,前面幾乎都是一路白旗,甚至還有不少其餘地方的州府鄉兵和世家主動湊上前來套近乎,對此楊素也都是一概笑納。

因此當漢軍浩浩蕩蕩的開進到雁門關下的時候,楊素麾下已經不僅僅有淳于岑率領的數千禁衛軍,還有周圍追隨大漢旗號的各路兵馬足足一兩萬人,就算這樣,仍然還有不知道多少兵馬正在從四面八方趕過來。

漢軍都已經殺到雁門關下了,晉陽也成了一座孤城,大家哪還能看不清楚,這個時候的周人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兩天了,因此假如自己還不能抓緊站隊的話,恐怕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而還有什麼比帶着自己麾下的兵馬一起來追隨楊素更好的選擇麼?就算是被楊素拉上去當做進攻雁門關的炮灰,大家也認了,只要戰後有自己的一份功勳,朝廷以後清算的時候就必然不會拿自己開刀,有功之臣,總歸是要給幾分面子的。

漢軍在雁門關南側大道上紮營,並且向東和西兩個方向展開,切斷雁門關向南的所有道路。

淳于岑大步走入剛剛搭建好的中軍營帳中,楊素正和幾名剛剛投靠的北周將領們說着什麼,與其說是北周將領,倒不如說是塢堡主們,他們基本都是周圍地方上的世家,平日裡結寨自守,有徵戰的時候就聽從於北周的調遣,而現在又轉過來聽從大漢的調遣。

沒有什麼比“牆頭草”更能形容他們的了。

淳于岑皺了皺眉。

對於這些塢堡主,他一向沒有什麼好感。

“你們先退下吧,休整一日,明日攻城。”楊素吩咐一聲。

衆人齊聲應諾之後離去。

淳于岑閃開道路,看着他們不動聲色。

等到他們離去之後,楊素不等淳于岑說話,就先做了一個請坐的手勢:“毅重(淳于岑表字)是否覺得餘如此施爲,有所不妥?”

淳于岑和楊素相處日久,也知道這位巡撫和監軍,以及未來的大漢太尉,並不是那種容不得別人說一句不是的人,相反,他很聰明也很冷靜,尤其是在聽取別人意見的時候,一般不會貿然打斷他人或者先表達自己的看法以讓別人無話可說。

沉吟片刻,淳于岑還是如實說道:“確實,非是末將自吹自擂,我軍征戰至今,一向以精兵爲根本,征戰天下,無堅不摧。禁衛軍雖然難說是天下雄軍,但是讓末將帶着禁衛軍和任何敵人一戰,末將都絕不退縮。但是······自從北上以來,巡撫收編衆多遊兵散勇,同用大漢旗號,同爲大漢之軍,拉出去一戰,或有損威名啊。更何況大漢兵馬,軍紀嚴明、軍中上下勠力同心。此等精神,於遊兵散勇之中,末將未曾見也。”

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五章 山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
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五章 山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來客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