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

黃玩轉念一想,陛下“老謀深算”,早早地將楊素派了過來主持河東事務,這不是明擺着就清楚他黃玩連這點兒小事都處理不好麼?

被陛下看透了,有些丟人。

黃玩慚愧的微微低頭。

他的神情自然被旁邊的楊素盡收眼底,對這個不驕不躁的搭檔,楊素還是很有好感的。而且東南將門一直都是陛下的忠實擁躉,又和北方文武素無往來,所以楊素不介意能夠藉助河東之戰提點一下黃玩,既能夠讓黃玩開竅、更上一層樓,也打破南北文武之間原本存在的一層隔膜。

“陛下知將軍爲沙場驍將,因此沙場之事,交付將軍,某雖爲長史,卻並未掛將帥之職,陛下偏偏又以河東巡撫授某,自然也是希望某以民事爲主,兼顧軍事,軍事當還以將軍爲主。”楊素開口說道,“論世家之間的彎彎繞,將軍或許比不上某,論沙場排兵佈陣,某亦不如將軍,你我各司其職,謀定河東,易如反掌,將軍何必氣餒?”

黃玩怔了一下。

這句話倒是說得沒錯。

楊素雖然也算得上軍方的人,對兵法謀略爛熟於心,但是他缺乏戰場指揮經驗,甚至本人都沒有上過幾次戰場,論具體的戰術佈置甚至排兵佈陣、安營紮寨等等的學問,的確比不上黃玩,因此倒也不算是真的謙虛。

沒有陛下麒麟之才,自然是兩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方能穩定河東。如何處理世家上,楊素肯定早就已經和陛下商量過,甚至已經有了定數,這不是黃玩擅長的領域,也不需要他操心,他只要負責帶着漢軍將士一路殺過去開疆拓土就好了。

黃玩露出笑容,鄭重拱手:“一時迷惑,多謝楊公指點。”

“某尚未封侯,自家人之間,當不得如此尊稱。”楊素笑道。

大漢立國之後,並沒有大肆分封功臣,也只有蕭世廉和裴子烈兩個陛下的左臂右膀封侯,當然了老一代的吳明徹等人自然早就已經是封爵在身,但是他們也已經退下去了,不足以影響到現在的朝政。

李藎忱之所以沒有分封功臣,一來是因爲現在的大漢羣臣,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年輕,楊素這四十出頭在朝野上下已經是實打實的老年人了,若是換在其他朝代,這個年歲可能纔剛剛進入中樞。

也就是這鼎革之際,纔能有這樣的新朝新氣象,有層出不斷的年輕一代站出來引領潮流。

若是現在就封侯,之後大漢很有可能會面對無功可封的地步。而且不少剛剛退下去的老一輩,諸如蕭摩訶、吳明徹等人,有鼎革前朝的大功在身,也不過是鄉侯,裴猗等老人更是才亭侯,直接給裴子烈、蕭世廉等人加封鄉侯甚至封公,老一輩們臉上實在是掛不住。打拼了大半輩子還比不上二十多歲三十歲的自家小子。

二來現在天下未定,還有諸多功勳在前,李藎忱顯然也是憋着一口氣等着滅亡北周之後計算功勳、分封功臣,剛剛保住山河半壁就封侯的話未免操之過急。

正是因此,文武羣臣也都摩拳擦掌,渴望能夠在大漢北伐之戰中建功立業,不然的話等北周滅亡之後,同儕都因功封侯,自己什麼都沒有拿到的話,豈不是太丟人了?

諸如楊素這種天子心腹近臣,又是功勳卓著的人,到時候別說是封侯,就是直接封公也不是不可能的,若不是陛下血脈現在還是個半公開的秘密,弘農楊氏作爲陛下血親,封王又如何?

越是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楊素就越是謹慎小心。縱然大漢現在推行法制,講究的是做事有理有據,但是天下畢竟還是陛下的天下,朝堂畢竟還是陛下的朝堂,自己最後能走到哪一步,甚至最後是登堂拜相還是身敗名裂,也難出陛下好惡之間,所以楊素並不希望自己有什麼自得自滿的行爲傳入陛下耳中。

更何況這些稱呼,本來就不是自己授意的,若是讓陛下知道了,那豈不是冤枉?

黃玩當然沒有想到那麼多,見楊素謙虛,只是心中對這位長史更多幾分敬佩,不爲別的,就爲這一份謙虛,到時候楊素走上太尉的位置,他黃玩也會支持。

“風陵渡已然拿下,接下來便是蒲州,”楊素轉向輿圖,“從風陵渡向北越過雷首山便是蒲州,此時蒲阪那邊也應該打起來了,所以我們若是能夠偷襲蒲州側後,將予敵重創!”

黃玩鄭重拱手:“某即刻點齊精兵,晝夜行軍,如果來得及,後日一早,當破蒲州!”

楊素回身看向黃玩:“拜託了!”

黃玩緊接着又向東南方向一拱手,快步離去。

那是洛陽,天子所在。

願天子保佑,大漢軍鋒,所向披靡。

————————————-

蒲州,蒲阪。

蒲州外的渡口就是蒲阪,兩側碼頭城塞,扼守濤濤大河。

而現在的大河已經冰封,河面上還有一層積雪。

河道之中有一條條開鑿出來的水路,船隻正往來穿梭其中。

爲了防範漢軍進攻,蒲州守將辛永達命人鑿開了大河東岸冰面,這樣漢軍是不可能從冰上直接抵達對岸。而主持蒲州攻勢的李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讓人用火炮和震天雷硬生生的把冰面炸了開來,然後原本龜縮在碼頭上動彈不得的漢軍水師船隻,得以順着水路快速向對岸推進。

辛永達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面對裝備有火炮和投石機的漢軍水師船隻,岸邊北周軍隊根本支撐不住,很快退回到了蒲州城中,這也讓漢軍輕鬆渡河。

不過渡河歸渡河,蒲州還佇立在前方坡地上,只有衝出這片坡地才能進入河東原野,因此還是要拿下蒲州。

作爲關中門戶,此城堅固自然不用說。當初楊堅進攻宇文憲,前鋒佔據蒲州之後,在潼關被宇文憲軍隊進攻、幾乎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依然憑藉城高池深堅持了很久,最後由於漢軍入關中,徹底沒有了固守的希望,才被迫向宇文憲投降。

所以辛永達對守住蒲州還是很有信心的。

相對應的,準備不充分,李詢也不敢貿然對蒲州發動進攻。

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
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