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死因如何,那後人是不得而知的,但肯定的是玄宗後來只剩下孤家寡人了。楊貴妃死後,如陳玄禮入視,陳玄禮來到佛堂之前見到了楊貴妃的屍體,證實楊貴妃確實已死,便馬上曉令三軍,三軍將士聽得楊家之人全都死去,便停止了躁動,一聲風波終於因爲楊國忠和楊貴妃的死亡而平息了。
但事情並未就此終結,十五日正當玄宗要從馬嵬驛出發的時候,許多百姓攔住了去路,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說道:“宮闕,乃是陛下自己的家,乃是陛下自小居住的地方;陵寢,乃是陛下的家墓,今日您捨棄了自己的家,捨棄了自己的家墓,您要到哪裡去呢?”這些話把玄宗問得啞口無言,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在突然的事件面前,他爲了自己逃命,已經捨棄了楊國忠和楊貴妃的性命,這些百姓的性命在他眼中又算得了什麼呢?但他又不能就這麼一走了之,他勒住馬頭在馬上停留了好一會兒,便命人從後面把太子李亨叫了過來,對太子說道:“朕必須馬上前往蜀州,命你在此宣慰諸位鄉親父老。”說完,不待太子回話,便自顧自的默默的騎馬走了。
太子看着玄宗帶着衆人騎馬離去時留下的滾滾煙塵,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這個時候那些姓越聚越多,沒有多長的時間已經聚集了數千人。他們異口同聲的要求太子留下,擔負起平定叛亂,收復長安的重任
。他們語重心長的對太子說:“如果殿下與陛下都去了蜀州,那中原的老百姓有誰來管,他們該以誰爲主呢?”太子此時面臨着一次嚴重的抉擇。
這時太子的兩個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和宦官李輔國的鼓動下,太子終於順從了民意,留了下來。十年來玄宗最害怕的事,終於發生了。李亨被立爲太子的最初九年間,父子相安無事,李亨安心的做他的太子,玄宗也先後徵用了太子妃兄韋堅和與太子關係密切的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但自天寶五年皇甫惟明、韋堅事件之後,玄宗總是害怕玄武門之變一類的事件的重演,因此,高仙芝東征時,他派地位和年齡僅次於太子的榮王李琬爲元帥;洛陽失陷後,已下制令太子監國,但由於楊國忠的極力反對,也旋即作罷。玄宗害怕太子在監國的過程中威望提高,力量擴大,危及自己的皇帝寶座,深深陷入了宮廷鬥爭的漩渦中而不能自拔。他所依靠的僅楊國忠一人而已。楊國忠和楊貴妃被殺以後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了。苦於無力擺脫老父控制的太子在百姓的掩護和支持下,得以留下,父子終於在馬嵬驛分道揚鑣。對於玄宗,這是他晚年悲劇的開始,也是他的政治生命的實際終結,而對於大唐來說,這又成爲重建和復興的起點。
唐玄宗丟下了長安的宮闕,父祖的陵寢和廣大的百姓,日夜兼程,向成都方向逃去。太子在馬
嵬驛留下之後,由於事出倉促,何去何從,還沒有來得及考慮。眼看天色漸晚,太子還是沒有拿出什麼主意。太子的次子建寧王李炎認爲,太子曾爲朔方節度大使,而且那裡路程較近,人馬全盛,應該抓住叛軍在長安擄掠,未暇攻城略地的時機迅速前往朔方,再徐圖大舉。太子和衆人聽了以後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太子領着諸人經奉天北上,到達平涼。朔方節度使杜鴻漸,六城水運使魏少遊得知太子到達平涼後,派鹽池判官李奉戕到平涼迎接,並向太子報告了朔方的兵馬、甲兵、谷帛和軍需情況。杜鴻漸也親自到平涼北境迎接,到了這一年的七月,太子一行到達了朔方節度使的治所靈武。
太子到達靈武的同時,唐玄宗也到達劍州進入蜀境。這時李亨作爲太子並沒有調動軍隊,指揮作戰的權力,而此時玄宗還在去成都的途中,根本就沒有時間顧及中原,各個地方的官員們甚至都不知道玄宗的去向。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裡,整個大唐王朝出現了權力真空的局面。全靠各個郡縣的官吏和各級將領支撐着大局。爲了不失時機的組織力量平叛,使人心有所歸向,使指揮得到統一,裴冕、杜鴻漸等上書太子,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建議太子即皇帝位。經過幾次所謂的推讓,太子即位於靈武城南樓,尊玄宗爲上皇天帝,改天寶十五年爲至德元年。這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