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一聽此言,不由得心花怒放,所以連想也沒有想,迅速答道:“爾等先父,與我同朝爲官多年,今日不幸先走一步,我作爲朋友,爲其寫一篇祭文,純屬分內之事,放心吧,本相一定不會有負所託的。”說完急急忙的回到了府中,馬上就開始動筆寫祭文,急揮而就,當他剛一寫完的時候,張府的東西就來了,當然隨即也就把那篇祭文也給拿走了。姚崇之子們對張說是一番叩謝,然後放下了那些珍寶,拿了祭文迴轉姚府,回到了姚府,趕緊拓印一分,立刻找那提前找好的工匠刻在了石碑上。並將張說的原筆書稿派爲火速送入宮中,呈給李隆基御覽。
張說在姚崇的兒子們拿走自己所寫的祭文之後,仔細一想,覺得其中似乎有什麼不妥之處,當他想到自己與姚崇的仇怨一直未解,且在姚崇駕鶴西歸之後,自己還極力爲其大唱讚歌時,驚出了一身的大汗。再回頭看看那些從姚府裡所拿來的珍寶玉器,心中似乎覺得是上了姚崇的當了!於是他趕緊快馬加鞭趕到姚府,索要原稿,謊稱原稿中有些定論太過草率了,應當加以修改。然後爲時已晚了,稿文已經刻成了碑文,且手稿現在已經是在皇上的手中了。事已至此,張說是有苦難出口,非常悔恨。他拍着自己的胸膛說道:“死姚崇算計活張說,我今天才知道自己的才智不如他呀。”這件事一時被傳了開來。
在李隆基的治理之下,大唐終於到了開元盛世的時候了,此時真是國泰民安,萬民安樂,而到了這個時候,李隆基生命中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李隆基前生夜慕非最重要的一個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侍兒託生的楊玉環。
唐開元七年,在蜀州的一個蜀州司戶的家裡,誕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嬰,父母給她起名叫楊玉環,玉環上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她在家最小,又長得乖巧漂亮,所以受到父母的格外寵愛。楊玉環的高祖楊汪乃是隋朝名臣,可是家道到了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的時候已經大不如前了。
楊玄琰的官位雖然不高,但家道還算是富足,整個家庭和諧歡快,玉環從小過得無憂無慮的。但事情並不是總朝着好的那方面去的,在楊玉環十歲的那年,父母不幸雙雙亡故,叔父領養了楊家姐弟幾人。
楊玉環的叔父是河南府士曹,雖然只是個七品的小官,可是卻有祖父楊汪的聲望,是名人後代,他本人又有着相當好的聲譽,再加上和當朝顯貴們來往也比較多,在洛陽還是有一定地位的,另外他還是一個正直的儒學家,所以又有一定的知名度。
楊玉環的叔父自己沒有子女,所以對幼小的玉環當成了自己的親生骨肉,除在生活上很好的照顧玉環外,還很注意對玉環的教育。
楊玉環生性活潑好動,傳說在她剛學會蹣跚走路的時候,就經常跑到池塘邊去玩耍,有一次不小心竟然掉進了池塘,後人便把這池塘叫做了:落妃塘。正是因爲楊玉環的這種天生的性格,爲她以後打下了基礎。
開元盛世,國富民足,洛陽城內到處繁花似錦,鶯歌燕舞。因爲洛陽當時是文化政治中心,又是皇親們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各方面都很發達。就在這個時候楊玉環來到了洛陽。
玉環初到了洛陽,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除了接受各種教育之外,她就特別喜歡歌舞技藝,對學習作曲、彈唱等非常感興趣。她精力充沛,什麼吸引她,她就去學什麼,因爲她聰明伶俐,很有悟性,再加上天生一副好身材,一副好嗓子,很快學會了很多歌舞技藝,表演起來生動活潑,惹人喜愛。不知不覺中,時光荏苒,楊玉環已經長到了十六歲,變成了一個婷婷玉立的美麗少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