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聽到兄弟問自己顯出一臉無奈,嘆道:“近來東京城內謠言四起,說點檢將做天子,這是滿門抄斬之罪啊!爲兄擔心要連累弟弟了。”趙匡義氣憤地說道:“着一定是有人陷害,咱們行得正,沒什麼可怕的!”趙匡胤又嘆了一聲:“唉,當今新主年幼,太后又是女流,只怕他們聽信讒言,趙家就要多災了。”
趙匡義看着兄長,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趙匡胤看在眼裡,他說:“你有什麼話儘管說,難道還有比殺頭更大的罪嗎?”趙匡義緊握雙拳,大聲說道:“乾脆反了吧!咱們在前方拼命,他們在朝中享福,不盡不發兵餉,還要疑來疑去。況且點檢做天子也許是天意呢,我們不能逆天而行。”趙匡胤變了臉色,一把握住寶劍怒道:“住嘴!你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想我們趙家世受皇恩,萬萬不能有此想法,今天我要替家祖殺了你這個忤逆的子孫!”
趙匡義看到自己兄長如此急忙上前按住劍柄,說道:“兄長,現在情況緊急,心軟就是對自己殘忍,況且咱們無辜受死,趙家就會絕後,你對得起九泉之下的父親嗎?”趙匡胤聽了此話,好像呆了一樣,他突冉面向北方跪了下來,道:“先皇在上,臣趙匡胤一片忠心,日月可鑑,但是朝中大臣卻不容我,我該怎麼辦啊?”趙匡義扶起他兄長,說道:“兄長放心,只要你點頭答應了,餘下的事就交給我去辦,不會叫你爲難的。各位將軍都對你忠心耿耿。”趙匡胤不置可否,他跌跌撞撞的走出營帳,回到自己帳裡大喝好酒而睡。當夜,軍中起了一陣騷動,人人都在議論,軍糧斷絕,朝政被韓通把持拒不發餉。因主帥趙匡胤爛醉如泥趙普提議各位將軍一起召開緊急會議。第二天,當趙匡胤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忽被一陣“萬歲”聲驚醒,大將高懷德捧着
黃袍,不由分說就批在了趙匡胤的身上,三軍高呼萬歲,響徹雲霄。趙匡胤推辭再三,衆人以死相脅,最後趙匡胤依劉邦故事約法三章,大軍向東京進軍。城內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審琦早已恭候多時,此二人都是趙匡胤的心腹。接下來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說的,趙匡胤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改國號爲"宋",建立了趙宋王朝。
宋太祖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徵,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爲了這件事,宋太祖心裡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麼道理?”趙普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權力太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宋太祖連連點頭,讚賞趙普說得好,說道:“嗯,愛卿說的不錯,繼續說來。”趙普對宋太祖說:“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太大,還是把他們調離禁軍爲好。”宋太祖聽了之後笑着說道:“你太多心了,你放心,這兩人是朕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朕的。”趙普說:“臣並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臣看,這兩個人沒有統帥三軍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有人把黃袍披在他們的身上的時候,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宋太祖聽了之後敲敲自己的額角說:“虧得愛卿提醒一下,朕確實該考慮一下這件事了。”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裡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請大家乾了杯,說:“朕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衆卿哪兒知道
,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朕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麼緣故。宋太祖說:“衆卿連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普天之下有誰不想做呀,又有誰不眼紅呀?”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爲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石守信等聽到這裡,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着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宋太祖說:“朕曾替你們想過,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朕和你們結爲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給我們想得太周到啦!”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遞上一份奏章,說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辭職。宋太祖馬上照準,收回他們的兵權,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打發他們到各地去做節度使。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釋兵權。過了一段時期,又有一些節度使到京城來朝見(此時是公元969年)。宋太祖在御花園舉行宴會。太祖說:“你們都是國家老臣,現在藩鎮的事務那麼繁忙,還要你們幹這種苦差,朕真過意不去!”有個乖巧的節度使馬上接口說:“臣本來沒什麼功勞,留在這個位子上也不合適,希望陛下讓臣告老回鄉。”也有個節度使不知趣,嘮嘮叼叼地把自己的經歷誇說了一番,說自己立過多少多少功勞。宋太祖聽了,直皺眉頭,說:“這都是陳年老賬了,盡提它幹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