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相識莫恨晚

“回泰山?”于禁大吃一驚。

他剛纔插話,存的是替王羽分憂的心思。主公說話被否定,比較失面子,這種不確定的提議,當然由他說出來才更妥當。

不過這一次,他卻是失聲驚呼。

王家在河內的局面不算好,可主公接手之後,已經開始見起色了。

徹底收服郡兵,只是時間問題;有了這場大勝,豪強們也未必敢怎麼樣;即便有幾個不開眼的想鬧騰鬧騰,主公的手腕可不是擺設,還是那句話: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

這樣的大好局面,豈能說放就放?

王匡在河內是太守,有官方的名義,但若是回了泰山,就是一普通的豪強。

泰山郡的太守應劭也是名士,其名聲也許比不上後來居上的王羽,但卻遠在王匡之上,最關鍵的是,應劭的同僚故舊太多了,比不怎麼會做人的王匡何止強出十倍?

此外,泰山郡遍地豪強,誰的家世也不差,收服起來的難度,比河內這些可大多了,回河內,就相當於重頭開始啊!

如果這位文和先生說的沒錯,那主公很早就有這種判斷了,于禁不理解,因而驚愕。

“文和先生果然知我。”王羽卻絲毫都不意外,面前這位的本事越高,就越值得高興,他撫掌笑道:“卻不知先生何以有見於此?”

“將軍欺詡乎?”賈詡笑道:“河內四戰之地,各方皆有圖謀,將軍若貪戀權職留在河內,即便能在諸侯間的勾心鬥角中勝出,始終也要面對西涼鐵騎的兵鋒。腹背受敵,內憂外患,將軍縱然勇武,亦是無法可用,不回返泰山,又待怎地?”

眼中狡黠之色一閃,賈詡接着說道:“詡先前也被將軍瞞過了,對將軍的作爲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看來,將軍只是內無忠義之心,外無敬畏之事,天生氣魄,無所畏懼罷了。不過,詡之所以能窺得將軍的打算,將軍的戰後處置纔是最關鍵的。”

“哦?”王羽來了興趣,“先生何出此言?”

“很簡單。”

賈詡摸着下巴,笑眯眯的說道:“將軍的本部兵馬由於軍侯率領,令行禁止,不動如山,而郡兵完全是另一派模樣。其實郡兵的作爲,纔是常態,但見過泰山兵的表現後,若是詡還沒點想法,那還真是愧對將軍的看重呢。”

“郡兵多是拖家帶口,世居河內,將軍對其放任自流,自是無意於河內。此外……”賈詡想了想,又補充道:“將軍或許還想借着雙方的對比,激起有志向,且無家世拖累者的想法,趁機將他們甄選出來,重新整編入伍。”

“實瞞不過先生,羽確有此意。”王羽臉上笑意更濃。

從本心講,賈詡就是最適合他的謀士。

他不缺那些大局觀好的,因爲他有後世的資訊,隆中對他閉着眼睛都能背出來;也不缺那些擅長處理政務的,這時代的名士多半都只擅長誇誇其談,擅長實務那些人,多半都在官場的中下層掙扎呢。招攬後者,比前者容易太多了。

王羽知道自身的缺點,那就是對人心的把握度不足。

開始的時候,他或許能仗着預判佔得先機,但隨着接觸的名人漸多,他發現,小說和史書中的記載,並不準確。

或者太過簡略,不足以形成鮮明的印象,如王匡、蔡邕、乃至蔡琰都是這樣;

或者有所偏頗,比如於禁就是如此。自己的這位頭號心腹,和近代軍人驚人的相似,作風、理念、軍事思想,無不如此。

王羽甚至懷疑,在水淹七軍之後,于禁之所以投降,會不會僅僅是爲了保全手下將士的性命?以後世的觀點來說,已經失去了抵抗力的軍人,就應該投降,生命可貴,保全有用之身才是正理。

還有呂布也是,後世的觀念中,呂布就是個有勇無謀的白癡,但實際交手之後,王羽卻覺得這個觀點不大靠譜。呂布或許的確不擅權謀,但絕對不是腦子裡光有肌肉的那種人,他只是太傲了,驕傲到了明知道有誤解,都不肯好言解釋的地步。

最離譜的就是面前這位無雙毒士,好吧,賈詡是個胖子,而且看起來人畜無害,還是個草根……這跟王羽從前的觀念完全不一致,但卻完全合情合理。

亂世之中,梟雄們想的是如何問鼎天下,草根們想的則是如何活下去。後世人覺得賈詡很神秘,很不可琢磨,實際上,他就是個努力活下去,併爲此動用所有智慧的小人物。

因爲地位權勢來之不易,所以他格外珍惜,輕易不與人爭執,沒人問就不發表意見,發表意見的時候也很委婉。

如果非要比擬的話,賈詡的心態,和後世那些小白領完全一致,小心翼翼,瞻前顧後,有點小狡猾,逼急了偶爾也會露一下鋒芒……不同的,只是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逆天,遠非尋常人能及罷了。

自己把握大勢,賈詡在細節上拾缺補遺,再加上于禁這個完美的執行者,爭雄天下的三駕馬車就已經基本成型了。

當然,目標還沒徹底實現,至少要把賈家的人從武威弄出來才行。這事兒可輕忽不得,否則好事就變成壞事了。另外,賈詡的問題也得解釋清楚了,至少,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志向有多大,能給對方帶來多大的回報。

通常來說,這都是草根最關心的問題。

“不過,歸期一時還無法決定,即便沒有先生的事,本將也不會提前退出這場戰事。在這裡折騰這麼久,總不能空手回去,名聲是虛的,還得撈點實際的好處才能值回本錢啊。”

“哦?”賈詡眼睛一亮,隨即又眯成了一條縫,“將軍可否明示?”

“先生以爲,諸侯們打這一仗的目的何在?是要誅殺董卓,匡扶朝廷,還是……”

“將軍怎麼看?”賈詡反問。

王羽曬道:“本將認爲,無非撈取政治資本罷了。”

“政治資本?”賈詡將這幾個字反覆唸了幾遍,品出了幾分味道。

“這個說法倒是有趣,也很貼切。將軍說的不錯,除了令尊之外,諸侯私下都各有打算:袁本初出任盟主,調遣諸路人馬,藉以提升威望;曹孟德假意行刺,以此得名;袁公路與其兄爭勝……韓文節鼠首兩端,被脅迫而來,餘者……”

王羽接茬道:“餘者不過隨行就市,跟風罷了。”

“這二字用得也甚妙,就是羣跟風衆。”賈詡大笑,兩人越談越投契,大有相見恨晚的樣子。

不過,于禁認爲,這都是表面現象,這倆人肚腸裡的彎繞多着呢,說是九曲十八彎也不爲過。他們說的是不是真心話,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才知道了。

“這樣說來,將軍下一步是要移兵酸棗了吧?”

“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如此。關鍵,還得看下一個對手是誰,如果是軟柿子,那自然要捏兩下。不過,我琢磨着啊,下一個來的,很可能是個硬骨頭,能不啃,還是不要啃爲妙。”

“嗯,的確會是個硬骨頭,以將軍你的軍容,八成……咳咳,將軍勿怪,一時說順口了。詡的意思是說,這塊硬骨頭,將軍啃掉了也是得不償失,避其鋒芒方是正理。不過,就這麼輕輕退卻,就太便宜了點,將軍不妨來個順水推舟。”

套出了賈詡的話,王羽樂了:“正要請先生相助!”

賈詡當然不肯就範:“將軍早有成竹在胸,何須賈某多此一舉?”

“計策雖已有了,但苦無實施之人,尤其是這幾封信……非先生,又有何人能爲之?還請先生當仁不讓纔好。”

“也罷,既然將軍有命,賈某豈敢不從。”

一番令于禁莫名其妙的對話之後,王羽和賈詡達成了多項共識,並就這些共識,達成了某個分工協議。

賓主盡歡,就此散去。

賈詡回營帳去了,王羽也無暇給於禁解釋,反正過兩天就真相大白了,沒必要浪費脣舌。他還有很多事要忙,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去向幕後功臣們致謝。

“父親,伯父,孩兒魯莽,今日又讓二位擔心了。”

“不妨事,不妨事,有此大勝,足慰平生,羽……鵬舉啊,你真是王家的好兒子,將兵權委任於你,是爲父做得最明智的決定!”

爲了避免影響王羽的權威,王匡白天一直和蔡邕在遠處觀戰,這場大勝讓他老懷大慰,擔憂之情也沒之前那麼強烈了,或者說,他已經開始習慣了。

陣前搏殺再兇險,還能有潛入敵營刺殺兇險?現在,他關心的是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接下來,我軍行止如何?”

看着老爹熱切的眼神,王羽一時有些不好意思開口,看老爹那架勢,應該是恨不得舊議重提,直取函谷關,跟自己的戰略南轅北轍。不過,該說的也得說,好在跟賈詡鬥了一晚上心機,自己口才大有進步,眼前這點小麻煩不值一提。

“父親,接下來,孩兒將率軍前往酸棗,與盟軍主力會師,以堂堂之陣,攻取洛陽。”

王匡神情一黯:“會師麼……”

蔡邕知他心意,從旁勸道:“孤軍不可久,先被刺傷,又損兵折將,董卓盛怒之下,很難說會幹出什麼事來,避敵鋒芒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未來老丈人真會說話,把見好就收說得這麼委婉,連自己都有點信了。

有人幫腔,王羽趕忙趁熱打鐵:“孩兒敢請父親與蔡伯父先行前往酸棗,一來向各路諸侯傳達軍情,順便也可求援,若有援兵到,孩兒自當堅守不退,縱是反擊也大有可爲。”

“也好,事不宜遲,那就明日動身。”這話說到了點子上,主力不動,光憑河內軍還能把西涼鐵騎打光不成?王匡終於拿定了主意。

“兵兇戰危,侄女也須得跟我們一起走,鵬舉,今日你多仗琰兒之助,琰兒也是累的不輕,小別在即,你須得前去探望一番纔好,記得不要失了禮數。”

“孩兒知道了。”

ps.明天又是星期一了,爲了衝榜,第一更照例提前,12點過後,就會更新。如果有那個時候還沒睡的朋友,就拜託各位了,推薦收藏點擊,請多多砸過來吧。多謝~

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第74章 高調潛入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27章 再會呂溫侯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第70章 英雄誰屬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第8章 漢營先震驚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第73章 一計不成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第78章 真假難辨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
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第74章 高調潛入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27章 再會呂溫侯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第70章 英雄誰屬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第8章 漢營先震驚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第73章 一計不成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第78章 真假難辨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