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

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

室內的氣氛陡然凝重起來。

王羽想了想,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大哥以爲呢?”

公孫瓚略一遲疑,沉吟道:“以你的手段,應該不屑於擺鴻門宴,何況,劉虞此人,也不是鴻門宴能嚇得住,解決得了的。可若不是鴻門宴,你請他來到底所爲何事,某就琢磨不出了。”

他兩手一攤,認真的看着王羽,道:“你總不會是想和他談判吧?”

在他想來,劉虞暗地裡搞了不少小動作,王羽是個吃不得虧,忍不得氣的,八成是要給對方點顏色瞧瞧了。

“擒賊先擒王,鴻門宴豈會無用?”王羽再次迴避了問題,饒有興致的向公孫瓚反問道。

“劉虞,嘿,劉虞……鵬舉,我這個做哥哥今天也不怕丟臉,把以前的事給你分說分說,你就明白了。”公孫瓚反覆將這個名字唸了數遍,眼神中流露出深刻恨意的同時,還帶了一絲無奈。

從劉虞驟然出現在視野裡開始,王羽就已經警惕心大起,在正式對敵之前,瞭解敵人是最重要的。而最瞭解某個人的,往往就是他的敵人,從公孫瓚的角度來了解劉虞,應該是最爲準確的。

看到公孫瓚的神色,王羽就知道,這個對手可能比自己預想還要棘手。

“表面上,某與劉虞是因爲對胡人的態度起了爭端,可實際上又哪裡這麼簡單?幽燕之地,本就是漢胡混雜,當地大族,多有鮮于氏這樣的胡人血脈,劉虞做官,和劉表、劉焉等人並無二致。都是優先安撫當地豪強。幽州的豪強多是雜胡,劉虞自然要對胡人另眼相看……”

隨着公孫瓚的述說,幽州內亂的真相,緩緩展現在了王羽面前。

公孫瓚和劉虞的胡漢之爭其實是個誤會。

公孫瓚對胡人的痛恨是真實的,他在邊疆的幾十年,見過了太多胡人造的孽,與胡人結下了太多的血仇。他麾下的將士,本來就是大漢邊軍,存在的意義。就是抵抗外辱,對胡人當然不會有什麼好留情面的。

劉虞則純粹是出於穩固權力的考慮,拉攏了地方豪強,地方官的政令才能順暢,穩固了權力後。自然也要滿足對方的政治訴求。至於對方的訴求有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在權力爲重的主題下,能忽略自然就忽略了。

“雜胡不是胡人,但他們很多習性卻與胡人很相似,對胡人也有天然的親近。不過,胡人性子野蠻,經常出爾反爾。加上草原上各個部落之間也是矛盾重重,入寇時,經常連雜胡一起搶……嘿,其實在草原上。各個部落之間還不是搶來搶去的,倒也不足爲奇。”

公孫瓚冷笑着說道:“中原強時,雜胡不敢在明面上挑事,但暗中會與草原上通傳情報。交易物資;中原轉弱,草原勢盛。他們就明目張膽的跳出來,儼然以草原的代表自居,一時要求開互市,准許草原部落以牲畜、戰馬置換鐵器,一時又要求准許胡人自由往來入境……劉虞那老匹夫,只顧着自己的官位,一概答允,終於是釀成了大禍。”

“大禍?”王羽一怔。

“有了鐵,胡人才能打造彎刀、箭矢,能自由出入,才能摸清邊關佈防。當時三輔正遭受西涼叛軍的猛攻,爲了奪權,老匹夫又上奏朝廷,將某調去關中助戰,結果……嘿嘿,世人都說,劉虞在那場大亂中立下大功,豈不知若非他倒行逆施,又豈會有這等亂事?”

王羽緩緩點頭。

關於互市,他倒是很有發言權。草原上礦產貧瘠,別說鐵,連木頭都少,多的只有牲畜和草。牧人平時狩獵用的都是骨箭,對動物和他們彼此都有殺傷力,一旦對上穿着甲冑的中原戰士,那就一點都不靈驗了。

後世歷代的中原王朝,對互市一向持謹慎態度,特別是深受胡人肆虐之苦的宋明兩朝,至少在官方的明面上,都是禁止鐵器外流的。即便開了互市,也都是以茶葉、鹽這些草原緊俏,卻又影響不了大局的物資與其交易。

一旦官方開了互市,任由鐵器交易外流,胡患就會猛然轉烈,這是千百年血淚經驗中,總結出的規律。

在中平五年的那場胡虜大入寇之中,劉虞未必在主觀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畢竟那個作亂的張純,也是朝廷重臣之一,此人正式舉旗之前,做些準備——諸如調開公孫瓚之類的,倒也不奇怪。

劉虞可能只是無意識的被人利用了。

但若就因爲這個,把劉虞當做人畜無害的老好人,那也是不科學的。這個人,是個很典型的政客,對他來說,只有權力纔是最爲重要的,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而幽州的現實狀況決定了,想在這種地方有所作爲,對雜胡的安撫,是至關重要的,矛盾由此而來。

“他與我爲敵數年,爲害最烈的一次,差點將某和麾下的弟兄一起葬送在遼西管子城!鵬舉,你應該知道我的脾氣,會不會奇怪,爲何我不向他報復?”

“莫非大哥有所顧忌?”王羽輕聲問道。公孫瓚雖然沒呂布傲的那麼離譜,但畢竟也是個性烈如火的驕傲之人,讓他忍氣吞聲,怕是很難的。

“豈止有所顧忌,完全就是無從下手啊!”

公孫瓚重重一拍桌案,大聲說道:“此人滑不留手,做事從不留下把柄,儘管某明知是他泄漏了我的行軍路線給丘力居,可就是找不到證據。端掉丘力居老巢時,某曾抓了幾個參與此事的活口,嚴刑拷打,問出真相,那幾人一口咬定是吾軍中一名戰死的校尉所爲,可那校尉追隨我日久,又豈會……”

公孫瓚搖了搖頭,無奈嘆道:“以此人的名聲、地位、身份,沒有證據就貿然挑起衝突,很容易會釀成大亂。一發不可收拾啊。”

王羽點頭。

名聲,是靠人捧的,劉虞深得幽州豪強之心,自己又會作秀,這名聲當然不會差;以地位而言,此人是靈帝敕封的幽州牧,以公孫瓚的身份,貿然向他動手,在情在理都說不過去。就算沒公然起過沖突,公孫瓚還被人稱爲跋扈,真動了手,和造反也沒啥兩樣了。

當然,靈帝駕崩後。中原正式進入諸侯紛爭的時代,下克上倒也無所謂。但劉虞還有個宗室的身份,有賢名的宗室,誰主動向他動手,肯定會被天下人罵成亂臣賊子,比如:孫堅。

名聲、身份都是虛的,更重要的是。劉虞已經把幽州的豪強整合在一起了,這股勢力非常龐大,龐大到手握重兵的公孫瓚都不得不側目相視的地步。

當然,豪強畢竟只是豪強。就算聯起手來,也未必是公孫瓚麾下百戰精兵的對手。但不能忽略的是這些豪強的身份,他們是雜胡,一直在中原和草原之間搖擺的雜胡。把他們逼得太狠。他們是一定不會束手待斃,而是要引狼入室的。

公孫瓚再強。也沒有三頭六臂,自然是抵擋不住的,就算擋住了,也勢必遭受重大損失。有了內應的胡人,和沒內應的,完全是兩碼事。

王羽很清楚,公孫瓚之所以提起這個話題,就是擔心自己太沖動,步了他的後塵。

劉虞的勢力沒有袁紹那麼強,但他很巧妙的將自己和大半個幽州,乃至草原諸部綁在了一起。對付他,可不是打一兩場勝仗就能解決問題的。擺鴻門宴直接將其拿下,更是無異於捅馬蜂窩。

“大哥的忠告,小弟省得了,銘記於心。”王羽舉拳致謝,坦然說道:“不過,大哥卻也不必擔心,小弟此番邀約,並非針對他一人的,而是對河北所有諸侯的邀請。其中也包括大哥在內。”

“哦?”公孫瓚一愣。

王羽固然對河北各方勢力很關注,但青州取得大勝後,徹底擊潰袁紹之後的動向,各路諸侯的關注度,可比王羽對各方的態度鄭重多了。

青州已經不再是侷限於山海一隅的小勢力了,而是舉足輕重的龐然大物,王羽的動向,直接關係着諸侯們的生死存亡。

此戰過後,青州軍繳獲輜重無數,單是歸屬於青州的降軍就高達八萬之巨,一直與王羽並肩作戰的田楷,卻只有萬餘俘虜,強弱分明之勢,由此可見一斑。

還有戰馬,匈奴騎兵一人三馬殺過來的,戰馬共有七萬餘匹!被一舉全殲,戰馬在戰場上也損失近半,可完好無損的,卻也有接近四萬。

也就是說,如果王羽願意,他大可招降納叛,組建一支總數高達十萬,單是騎軍就有三萬以上的大軍!

這樣一支大軍,沒人能在正面抵擋,就算河北的三路諸侯聯手也不行。遍數天下,也沒人能擁有相匹敵的實力。

青州軍在一系列的戰鬥中,也損失了不少精銳,羽林、摧鋒二營戰死者都超過了兩千,射聲營減員在六百左右,騎兵部隊損失最小,只有三百多。

但總體而言,戰力並未大損,哪怕是再打一場昨日那樣的大戰,也是能撐得下來的。

強弱已分明,按說順勢而降,是最不傷和氣的做法。

可是,公孫瓚雖與對方交好,但心裡難保有些不安。他自己倒不戀權,可老弟兄們的歸宿是他不得不考慮的,而他自己,也不可能坦然將整個勢力交出去,人,總是會變的,誰能擔保交權後,王羽的態度會不會有所轉變?

王羽突然說,要大會羣雄,讓公孫瓚很是困擾,愁腸百結。然而,王羽的下一句話一出口,他心中就只剩驚訝了。

只聽王羽朗聲道:“此番邀約羣雄,不爲別的,只爲明文劃定疆界,約束各方軍馬,還河北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太平年月。”

九零七章 強弩逞威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第14章 槍出猛虎嘯第69章 豁然開朗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第87章 一入白波谷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第84章 再連一環第49章 破軍有白馬第6章 事了拂衣去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第76章 驚變陡生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第80章 意外連連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第39章 雄關名虎牢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
九零七章 強弩逞威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第14章 槍出猛虎嘯第69章 豁然開朗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第87章 一入白波谷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第84章 再連一環第49章 破軍有白馬第6章 事了拂衣去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第76章 驚變陡生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第80章 意外連連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第39章 雄關名虎牢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