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

在寒冬的夜幕下,不知多少思緒翻飛着,聚焦於王羽一身。

理智和情感,從來就無法完全統一,救或不救居庸城,正是這兩種本質相同,表現形式卻往往截然相反的情緒的具體體現形式。

即便是智者如雲的青州軍中,能完全將這兩種情緒隔離開來,完全理智分析問題的,也只有一個諸葛亮而已。

王羽至今的沉默和按兵不動,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是他正在權衡和思考的明證。所以,包括太史慈和魏延在內,衆將都從自己的角度,向王羽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或是請戰,或是提出某個迂迴救人的策略,或是提醒他,千萬不要衝動,再次涉險,親臨戰陣。

單經會感到絕望,也正是因爲,面對種種勸說和建議,王羽一直保持着沉默,即便是最熟悉他的徐晃,最擅長分析的諸葛亮也無從分辨,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在單經看來,王羽本意確實想出兵救援,但嚴峻的形勢不容許他這麼做。現在的形勢很明顯,居庸城失守之後,胡人必將大舉撤退,到時青州軍就可以很從容的會師,穩定幽州局勢了,何苦現在冒險呢?

很多人都和單經抱有同樣的想法,所以從第三天開始,請戰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除了太史慈、魏延之外,只有呂綺玲顯得最積極,要不是張遼反覆提醒勸說,女孩說不定會使出撒嬌的決戰,死纏着王羽不放也未可知。

勸王羽從長計議,不要冒險的人同樣越來越少,理由和請戰者完全一樣,但原由卻不盡相同。衆人都認爲主公已經做出了決定,請戰者不想忤逆上命。勸諫者則認爲沒有繼續嘮叨的必要了。

因此,太史慈和魏延的聯袂請戰,多少有了種死纏爛打的味道,毫不意外的被王羽趕了出來。

太史慈是個直腸子,魏延雖然很喜歡冒險,但也不算是個有心機城府的,加上兩人的嗓門也都不小,這次請戰也鬧出了不小的動靜。等到兩人忿忿不平的從城守府中出來,黑暗中。不知傳來了多少無聲的嘆息。

“看來王鵬舉是鐵了心不去救公孫瓚了……真是太可惜了。”

“沒辦法,人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再怎麼不喜歡權術和陰謀,權柄在手中握得久了,總也是要有所改變的。鮮卑人這次損失的非常大。彈汗山被趙子龍給屠了個遍,居庸城下還折兩萬多人,若是消息無誤,騫曼可能也完蛋了……”

“只要王羽不打算大舉反攻,這一仗就可以很完美的收尾了。無論是名聲,還是實惠,他都佔得很足。別說救公孫瓚很難,就算不是,他又何必給自己找麻煩,救個桀驁不馴的刺頭回來呢?”

“話雖如此。可這樣一來,咱們在幽州就算徹底站不住腳了,雖說以主公的人脈、名聲,在塞上也會混得太差。可塞外的苦寒畢竟……唉!”

“放心吧?用不了多久。王鵬舉既然開始權衡利弊,沒了那股子銳氣。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變得跟其他諸侯一樣。封狼居胥?或許開戰前他有這樣的想法,可此戰之後,他自己也該知道這個念頭有多天真。等他安定了幽州,回中原爭雄,再幾年下來,這個想法也就不復存在了……”

“話不多說,閻虎,你連夜啓程吧,教主公提醒蹋頓,提前做好撤兵的準備。公孫瓚八成撐不過明天,居庸城一破,鮮卑人也不會久留,烏桓大軍若是動作慢了,恐怕……”

“二哥放心,小弟這就動身,最遲明天傍晚,一準兒將消息帶到。”

兩個黑影嘆息,議論,做出結論,最後分道揚鑣。

如果將互相的稱呼,以及對背後主使者的稱謂換一下,就會發現,黑暗之中,相似的對話至少被重複了十來遍……有的姓閻,有的姓齊,還有兩股姓鮮于,甚至還有一股是姓劉的!

密探們一致認爲,幽州之戰已經到了最後一刻,所以不惜冒着暴露的危險,向不同的方向送出了情報。

萬幸的是,密探們的運氣都很好,儘管隨着局勢的緊張,薊縣已經開始了戒嚴,但絕大部分密探依然從不同的渠道,很順利的離開了城池,只有齊家的那路很倒黴的被逮到了。

不過這也沒什麼,做秘密工作,就是得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只要情報不要泄露就好。被發現的同時,齊家的死士直接咬破了嘴裡藏着的毒囊,雖然他的屍體會留下一些線索,但用不到青州軍順藤摸瓜的查出其他線索,密探們就已經全面撤出薊縣了。

然而,離城或未離城的密探們並不知道,得到密探的屍體後,負責城防的徐晃並未詳加探查,而是將屍體一扔,直接就去了城守府,謁見王羽。

“主公,單經離去,和子義、文長被斥出後,先後發現了五路密探出城,按照您事先的命令,只拿下了其中一股,信使是死士,當場自盡……”

“嗯,知道了,公明,你做得很好,且去休息吧。”王羽點點頭,臉上神情依然古井無波。

“……喏。”徐晃遲疑着應命一聲,卻不肯便走,臉上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情。

將徐晃神情看在眼中,王羽微微一笑,問道:“怎麼,公明,你也要請戰麼?”

“晃不敢。”徐晃躬身答道:“主公常說,武人應該是一柄戰刀,只要心裡知道爲何而戰,剩下的便只有勇往直前了。晃愚魯,不敢窺測主公心意,只須聽命行事即可。不過,此次您遲遲不肯表態……確實讓人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因爲負責城防,所以徐晃知道的比其他人更多。

按兵不動的這些天,王羽並非全無動作,除了斥候四處之外,城防外鬆內緊,對城內的探子、奸細進行過很嚴密的搜捕。從表面看來,這些舉動表明,王羽有意封鎖薊縣情報,似乎有采納魏延的意見,擺個空城計,突襲居庸城下的鮮卑大軍的意思。

鮮卑、烏桓聯手的東西夾擊之勢固然難纏,但內線作戰的青州軍也擁有發揮內線機動的優勢,孰優孰劣,不能斷言。

之所以難以發揮內線優勢,主要還是因爲薊縣和附近奸細太多。蹋頓用不着和鮮卑主力取得聯繫,對薊縣青州軍的動向便一清二楚了。

魏延提出的那個計劃,最大的破綻就在於情報無法封鎖,心理戰根本無從談起,如果斬斷了胡人的眼線,那個計劃倒是有嘗試一下的機會。

但得到王羽詳令的徐晃卻不這麼想,因爲王羽的全城大索,做的很不徹底。雖然靠着隱霧軍的幫忙,徐晃揪出了不少奸細,還盯上了幾個重要目標,但他很清楚,那並不徹底。

外人不知道,徐晃卻很清楚,魏延的部屬接受過諜報方面的訓練,但他們的主攻方向是特種作戰,而非諜報,根本就稱不上是專業的,也就是糊弄一下外行罷了。

其次,幽州地方勢力在薊縣經營了不知多少年,眼線不知有多少,埋得也不知有多深,可謂根深蒂固。就算賈詡和徐庶聯袂而至,帶着隱霧軍諜報系統的所有精銳,也別想在十天半月之內,將這些眼線清理光。

只消有一個漏網的,很可能就會導致大患,這種計劃不是在行險,而是在故意往險境裡闖!徐晃不認爲王羽會這麼大意。

最後,王羽的命令本身也有問題。

按照他的指示,徐晃的整肅行動只對付了一些雜魚,真正挖出來的重要目標,卻連例行的盯梢都沒安排,只是交待城樓裡瞭望手注意一下那幾個方向。

反間?假情報?還是單純的不想擾民過甚?

徐晃疑竇滿腹,可是,就算他和最富智計的諸葛亮反覆商議,對此也是毫無頭緒,特別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形勢已經變得千鈞一髮了。

薊縣向北五十里就是昌平縣,從昌平西北而向再五十里,就是西關,也就是後世的居庸關,而西關和居庸城之間的距離同樣也是五十里。

一百五十里的路程,步兵最快也要兩天,如果考慮到要保持臨戰狀態,走四五天都不奇怪。若王羽用的是瞞天過海的假情報之計,那麼,他不但得有信心正面擊敗十萬胡騎,而且還須對公孫瓚也有信心,認爲對方至少能再支撐三天。

但那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青州軍斥候的觀察,還是鄒丹的求援信,都清晰的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若無意外,明天就是公孫瓚的殞命之時。

就算現在立刻動身,公孫瓚戰死之前,頂多也只有鐵騎和隱霧軍能趕到戰場——入幽州以來,繳獲的戰利品中,糧草器械很少,戰馬卻不少,再組一支千人騎兵出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所以,徐晃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明白,主公到底想要幹什麼?但他怎麼都不會相信,王羽這些看似矛盾的舉動,只是因爲心中躊躇和猶豫。

那不是他所知的那位王鵬舉,也不是以魄力和勇武,令得衆多同僚甘心效死的那位驃騎將軍!

面對徐晃的疑問,王羽沉默片刻,忽地走下座位,撫着徐晃的肩膀,展顏笑道:“知吾者,公明也。”

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第81章 月夜私會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第89章 請命攻衛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第83章 神秘符印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
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第81章 月夜私會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第89章 請命攻衛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第83章 神秘符印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