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

王羽的威望,加上糜竺的人品保證,商業司的建立總算是提上了日程。

實際上,以青州目前的狀況,王羽若是想通過決議,只要下道命令就足夠了,不需要反覆磋商討論。

截止目前,青州的各項政令基本上都是爲了戰爭而服務的。屯田是爲了積蓄糧草,對工業方面的改進是爲了更好的武裝部隊,發展商業則是爲了籌集更多的財富,教育是爲了培養人才。這一切都是爲了在爭雄天下的過程中佔據先機。

不過,這其中也有區別。

教育和屯田是最簡單的,這裡說的簡單,並不是說這兩項工作本身很簡單。實際上,屯田對組織力和對農業的瞭解要求很高,若是那些連黍麥都分不清的人,就算再有學識,也很難在屯田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教育更是複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涉及到人的事務,沒一個簡單的,培育人才可比種田複雜多了。

關鍵的問題是,這種事在華夏曆史上,有很多先例,同時也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還有國淵、王修這種對屯田很有研究的幹才,蔡邕、管寧等教過學生無數的大儒相助,王羽只要確立方略,放手讓屬下去做就可以了。

就連工業方面的問題,田豐的抱怨也主要集中在王羽提出的那些技術向的理念方面,組織生產什麼的則沒多大問題。

將工匠集中起來,組織生產,在秦朝時就有先例。田豐對秦朝未必有多少研究,但照貓畫虎的本事總是有的。

在這方面,王羽的變革不算大,前景也可以預期。就是把工匠當成讀書人對待唄。這種轉變,屬於觀念問題,只要思路清楚了,做起來就很簡單了。

只有商業不行。

華夏曆史上,商業從來都沒佔過重要地位。雖然有呂不韋、范蠡這種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物,但他們真正登上歷史舞臺,都是在棄商從政之後,歷史上的糜竺也正是如此。

正因如此,有關於商業司的話題才進行了這麼久。轉變觀念的同時進行政策細則的修訂,確實不是一般的複雜。

商業司的掌舵人,糜竺自是責無旁貸。除了他和王羽,幕府內部沒幾個人對商業發展的前景有足夠的信心,憂心忡忡者倒是大有其人。

熱情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卻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想想看,讓一個自己都沒信心的人來執掌,商業司的前景將會變得多麼黯淡?

糜竺爲此也是提前做出了決定,將家族生意全部交給將軍府,一心一意的搞好商業司。

商業司長是個新職位,王羽對其的定位與農業相當。主管全國農業的大司農是朝廷的九卿之一,由此可以對這個新職位做出相應的評估。

王羽的回報還沒完。宣佈了對糜竺的任命之後,他又任命糜芳爲新設的城陽郡太守之職。再加上作爲將軍府從事的糜貞,東海糜家算是徹底完成了由商人到新貴的轉變。

當然,對此。衆人或者會羨慕,但沒人會提出異議。

在很多人眼中,糜家本來就應該享受外戚的待遇,再考慮到糜家在大戰中做出的貢獻。目前的地位,委實算不上多高。

藉着這個機會。王羽又宣佈了對其他幕僚的任命,田豐爲長史兼冀州刺史,實際相當於青州軍事集團的丞相。國淵爲司農卿,審配爲廷尉,王修爲府卿,分別與九卿的大司農、廷尉、少府相應。

司農掌管農事,毋庸多說;廷尉負責刑律,因爲田豐提出的反腐問題,王羽順水推舟,命這二位商量着搞個商業法出來,順便再搞出個廉政公署之類的機構,專門監督商業司。

九卿的少府管的本是皇室的錢財和皇帝的衣食住行事務,加上山海地澤之稅。王羽沒有稱帝,王修自然沒有前面那些職責,他這個職務實際上算是青州的財政部長,專門管錢財收支,和即將推行的貨幣改革。

至於工業方面的事務,王羽勉爲其難的先自行處理,等徐庶聯繫上長安那邊再說。

國淵乾的還是本行,自無異議;田豐和審配就有點犯愁了,立法固然不是壞事,可問題是,這商業法不但事關重大,而且史無前例啊!這要怎麼個搞法,肯定是要大傷腦筋的了。

但他們還沒法推拒,畢竟這個提議是田豐自己提出來的,也只能在心裡叫苦了。

最頭疼的其實還是王修。

以通常的觀點看來,鑄幣是樁美差,不過,青州的貨幣改革和從前的大不一樣。不是收集好材料,開爐煉製就行了的。這其中囊括了很多,很複雜的程序。

首先,要回收轄內百姓手中的舊幣。目前世面上流通的錢幣有很多種,公信力最強的,就是漢武時代流傳下來的五銖錢,其他諸如漢靈帝搞出來的四出五銖,董卓的董氏小錢,黃巾軍搞出來的太平百錢,以及各路諸侯、豪強私鑄的錢幣等,五花八門的很多種。

其中董氏小錢是最坑爹的。

五銖錢本就不重,漢代的計量單位中,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爲一銖,五銖也就是三到四克。董卓鑄造的小錢都是不到一克的,漢末的第一次物價飛漲,固然有戰亂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因爲董胖子造的孽。

鑄錢就是賺錢的活兒,就應該怎麼賺錢怎麼搞,偷工減料不在話下,這道理連董胖子都懂,可王羽卻偏偏不懂。

他提出來的要求是,要儘量公平的回收百姓手裡的舊貨幣,足金足兩的推行新貨幣。在他構想的新式貨幣體系中,銅幣不再是唯一,金幣、銀幣將會取代銅幣的主流地位。

這種事,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一般的難。

回收舊貨幣涉及的問題已經很多了。

如何制訂讓百姓都信服,將軍府也不太吃虧的兌換比率,就是個大麻煩。此外,如果訂得價格太優渥,如何防止有人鑽空子,從境外倒賣錢幣入境,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再考慮到敵對勢力有可能從中作梗的問題,王修只覺一個頭有兩個大。

還有就是金銀材料的來源問題,漢代的金銀還沒有進入流通領域,主要原因是太少,不敷使用。其實一直到了明朝,金銀始終都不怎麼夠用,華夏太大了,人也太多了,老百姓又很有積蓄財富的傳統,就是有金山銀海也是不夠用的。

聽到王羽要把這項任務交給自己,王修一點都沒體會到升職、受重視的喜悅,倒是很想哭一場。

“叔治,你別擺出這副表情,事情沒那麼可怕。”

王羽大包大攬的寬慰道:“放心吧,材料什麼的,本將自會解決,你只管把前期工作做好就行了。風聲先放出去,讓民間自發的抵制董氏小錢、太平百錢那些劣幣,同時在暗地裡對這些劣幣進行收購。流通問題,可以讓工坊先仿製一批五銖錢來用……”

“臣自當盡力。”一聽這話,王修放心了。事情再難,有材料,有時間,就不要緊,怕的是主公急於求成。

商議到這裡,那千頭萬緒的一堆政事算是有個眉目了,衆幕僚想着各自的心事,紛紛告退,王羽終於又空閒下來了。只不過,這一次的空閒只是表面的,他要心裡盤算的事可比開會之前多多了。

他不是礦工出身,當然沒本事提升這時代的探礦、採礦技術,金銀礦什麼的,他只知道山東招遠有個金礦,應該在領地之內,但具體的位置他卻完全搞不清楚。

他的信心來自於計劃中的那場東征。

水師東征,目標當然不可能是跨越太平洋,王羽的目標是朝鮮半島和倭島。

儘管後世的棒子和鬼子很討厭,但王羽決定動作,卻與報復什麼沒關係。那倆地方如今還是不毛之地,連個統一的政權都沒有,只有些土著部落,報復?報復誰去啊?

名義上,這場東征是爲了收復遼東四郡;對武將們的說法,是爲了征討不臣的同時,操練新兵。但實際上,東征沒有別的目的,就是爲了錢!

半島是跳板,倭島上的金銀纔是最終目標!

倭島沒什麼別的出產,金銀礦卻極多,特別是在本島中國地區的石見銀礦,完全就是一座裸露在地表的礦脈!儲量同樣極爲驚人!要找這座礦,都不用專門的人才,只要多派人手到處搜索就可以了。

因爲半島和倭島都只有些土著部落,東征還可以爲將來的殖民戰爭積累經驗。

不用太多,只要大舉開發了石見的礦藏,先期的白銀供應就足夠了。等到統一戰爭開打,倭島的其他礦藏也應該能開發出來了,實現貨幣改革的條件,還是具備的。

航海技術方面,從後世的資訊中,王羽知道,東吳的海船可以到達琉球,乃至呂宋。現實中,他見過公孫度從遼東派遣來的海船,以此推論,從東萊至半島,再從半島至倭島的海程應該是沒問題的。

就等着遼東方面下次來做貿易,就可以將東征之事提上日程了。整理了一遍思路,沒發現什麼疏漏,王羽不由興奮的捏了捏拳頭。

“主公,什麼事這麼高興啊?”

想得入神,一時沒留意身遭情形,直到聲音入耳,王羽這才發現有人進來,擡頭一看,卻是賈詡笑眯眯的正踱進帳來。

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第65章 要戰便戰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36章 梟雄劉玄德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第78章 真假難辨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七百章 鐵騎碾壓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第87章 一入白波谷
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第65章 要戰便戰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36章 梟雄劉玄德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第76章 驚變陡生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第78章 真假難辨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第85章 情場如戰場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七百章 鐵騎碾壓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第87章 一入白波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