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

“啓稟主公,戰場大致清點完畢,此戰我軍大捷,共斃敵四萬六千餘衆,俘虜敵十萬餘衆,潰兵自相殘殺、踩踏,死者無算!陣斬馬玩、楊秋、張橫等校尉以上軍官四十餘人,俘虜敵將成宜、程銀……”

“我軍方面,泰山軍出戰士兵一萬八千,戰後排除傷亡減員,可戰之兵尚有一萬五千;羽林軍出戰一萬兵,可戰之兵尚餘七千;雷霆軍出戰五千,總體傷亡近千;疾風軍出戰八千騎,傷亡共一千五百餘;烈火軍……”

“敵酋馬超雖僥倖逃出,但左右親衛在子義將軍的追擊下全數覆滅,本應無幸理。卻不想在大陵城下得其弟馬岱率數千騎兵接應,竟是逃出了生天。好在子龍將軍及時領兵趕到,沒給他死灰復燃的機會,將其堵在了平陶城中。”

“眼下平陶城中除了馬家嫡系兵馬之外,尚有十幾路羌族兵馬聚集,總計約有兩萬餘衆。此外,樑興、侯選、李堪等人聚衆三萬餘,被擋在了原公水東岸,子龍、子義二位將軍如今正分兵兩路,分別在原公水西岸和平陶城以西設陣阻截。”

大戰次日,王羽便率軍進抵大陵城,徐庶等衆將出迎,軍情也如流水一般匯聚過來。

這是一場十萬人規模的大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戰場上決出勝負只是個開始,後面的手尾往往比作戰更要耗時良久。

西涼軍死在戰場的將兵便已接近青州軍總數的兩倍,加上被俘虜的十萬人和逃散的,總體損失已經超過了二十萬。即便如此,西涼諸將在逃亡的過程中。仍然重新集結了五萬兵馬出來。

這些殘兵敗將不過是一羣驚弓之鳥,算不上多大麻煩。不過想要在短時間內將其拿下,而且自身損傷要儘量小,確實不是什麼輕而易舉的事。

困獸猶鬥,何況於人?有馬超坐鎮的五萬兵馬,就算是羣殘兵敗將,也不能小覷。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眼下馬超和西涼叛軍已經徹底分裂了。回援救馬超的是馬岱和馬雲騄,兵力更完整的樑興等人從決定逃跑開始,就已經不再繼續將馬超當做主將了。

若非如此。分兵多路的疾風騎兵還真就未必能將西涼殘軍給徹底堵住,至少很難擋住馬超和樑興等人合流。

分散的五萬西涼殘兵,要比合兵一處好對付得多。

“末將願率兵攻打平陶!”聽過前方軍情,徐晃率先請戰:“平陶城中多爲羌胡,而且都是豪帥一級的人物,投降的可能性很低,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圍困,不如憑藉裝備上的優勢,藉着龍山大捷之威。速戰速決。”

馬超在平陶、大陵等幾座城池囤積了大量糧草,因爲這幾座城池彼此間的距離很近,離前線也不遠,所以他採取了平均囤放的辦法以分散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運輸成本。

西涼軍之前糧草匱乏,主要是因爲兵太多了,顧不過來。現在大軍已是十不存一二,糧草一下子充裕起來。平陶的殘兵在三五個月內肯定不會有糧草匱乏之虞。未免夜長夢多,速攻平陶不失爲可行之計。

不過。聽得徐晃求戰,徐庶不由皺起了眉頭,質疑道:“平陶城中雖然糧草充足,但畢竟是死地,諸羌拋棄鄉土遠來幷州,士氣必定難以持久,短時間內無妨,日久必生變亂。與其強攻平陶,不如先行圍困,待設法迫降了樑興等人之後,再行攻打。”

裝備上再怎麼有優勢,攻城戰也是相當艱難的。城中的羌族豪帥大多都聽說過王羽對異族的態度,就算打破了城牆,他們也會拼死抵抗,強攻平陶,肯定要損失不少兵馬。

在這場大戰之中,幷州戰場只是個分戰場,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中原。西線主要還是以策應、牽制爲主,在這裡損失太多,對後面的戰事肯定是相當不利的。

何況,這一仗抓了十萬多俘虜,數量已經達到了西線軍團的三倍,在妥善處理好這些俘虜之前,實不宜再折損實力。沒有足夠的兵力鎮壓,這麼多俘虜若是鬧起事來,問題可不是一般的嚴重。

遭到質疑,一向好強的徐晃卻沒有分辨的意思,反而意味深長的嘆了口氣:“元直,你有所不知啊,現在必須要搶時間……”

“卻是何故?”其實在徐晃說這話之前,徐庶就隱隱察覺出有哪裡不對了,現在仔細想想,雖然隔了一天,但在這樣的大捷之後,王羽和後趕來的衆將臉上竟是都沒有多少欣喜神色,這顯然有些不對勁。

徐晃轉頭看向王羽,見後者微微頷首,這才沉聲說道:“兗州戰場可能會有變故。”

“兗州?”徐庶的心裡‘咯噔’一下懸了起來,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涌的憂慮情緒,一字一句問道:“主公北上之前,不是做好了安排嗎?那些部署,或許還說不上是萬無一失,但應該也是十拿九穩的啊?”

他看看徐晃,又看向王羽,心下驚疑不定。

王羽在部署與西涼軍決戰之前,爲了讓衆將安心,曾說明過自己在兗州的戰略部署,以及這樣部署的意義所在。

從表面上看,王羽是被迫北上,放棄了徹底擊垮曹操的機會,給曹操提供了反彈的空間。但實際上,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根據王羽提出的分析,即便他不率領主力北上,能否在虎牢關擊潰曹操,也在兩可之間,因爲王羽認爲,曹操很擅長打防禦戰,而且韌性十足。

出於對王羽的信任,並總結了曹操起兵以來的戰績後,徐庶等人倒也認可這個說法。

曹操的確很擅長後發制人,當初對付袁術,他就是先守後攻。先是拉長了袁術的補給線,然後與劉表串聯。前後夾擊,令得袁術首尾難以相顧。待得其手忙腳亂之時,這才全軍出擊,發動決戰,一舉擊潰了袁術。

對付董卓,雖然是曹操先挑起的戰事,但戰局的總體走向也是曹操先趁董卓不防,發動速攻,然後就地設防,消磨董卓軍的鬥志。暗中與馬騰結盟,前後夾攻,這才成功奪取了長安。

就現有的戰績而言,曹操打防守反擊的仗,最後都打贏了,主動進攻的仗,卻基本上都打輸了。

以此作爲論據,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與其強攻曹操,莫不如示敵以弱。將其從自己的地盤引誘出來,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致命一擊,設法殲滅其主力,然後在攻略曹操的領地。

因爲王羽舉的實例不夠多。徐庶一度曾以爲,這是主公故意安慰自己,可仔細研究了王羽在兗州的部署之後。他最終還是認同了,並且再次爲自家主公的雄渾魄力所震撼。

在西線陷入極大危急的時刻。能保持冰雪般的冷靜,直接將計就計。定下誘敵之策,這樣的大手筆,除主公之外,普天之下還有何人能爲之?

既然有了這樣的計較,主公就不應該急於結束西線戰事纔對,至少在得到兗州來的確切消息之前,不應如此。

據徐庶的瞭解,王羽離開的這段時間,曹操雖然與孫策見了一面,然後積極的調兵遣將,但一直沒有太大的動作。青州的幾條戰線都沒有大規模戰事,看起來,就像是曹操識破了王羽的誘敵策略,不打算讓後者如願一樣。

既然如此,王羽就更沒有急於回返兗州的理由了。

與其急匆匆的返回兗州,把曹操嚇回去,還不如留在幷州,儘快消除西涼殘軍最後的抵抗,安定地方。然後配合西線兵團進攻河東,威脅弘農、關中,或是經由河內,威脅洛陽來的更有威力。

關、洛、潁川,這是曹操的命門,這三處任何一處有失,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動搖曹軍的實力。若是三處皆失,那曹操就只剩下苟延殘喘的份兒了。

既然他擅長率領主力部隊打防守反擊戰,又誘不出來,那乾脆就不給他這個機會,直接開闢多處戰場,讓他顧此失彼,首尾難以兼顧!

“本將可能有些輕敵了。”王羽輕聲一嘆道:“孔明,你給元直說說罷。”

“是。”諸葛亮躬身領命,然後轉向徐庶,言簡意賅的說明起來:“從俘虜的程銀等人口中得知,在昨日的大戰之前,曹操派遣了荀公達來到幷州,做爲聯絡官。他主要的使命不是催促馬超儘快決戰,而是令馬超不要倉促進行全軍會戰,而是以保持對峙狀態爲上。”

“竟有此事?”徐庶大吃一驚。曹操煞費苦心的策動西涼軍東進,怎麼想都應該是要徹底利用對方,儘量消耗青州軍實力纔對,怎麼可能勸馬超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呢?

不過,從諸葛亮等人的神情看來,程銀的口供應該不是假的。若是這樣,那這其中的味道就有些不對頭了。

若是曹操正在猛攻兗州防線倒還罷了。可以認爲他只將王羽當做威脅,認爲只要馬超能牽制住王羽,他遲早能打破于禁、呂布、張遼等人構築的防線,需要的只是時間。

可至少在五天之前,曹操還沒采取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要求馬超穩進,卻又意圖何在?

心念電轉之間,徐庶沉聲問道:“那荀攸眼下是否還在西涼軍中?”

諸葛亮答道:“開戰之前,荀攸勸阻馬超不果,便帶了隨從出營去了,他目標較小,見機只怕也很快,就算在戰場上滯留了一段時間,想必也不至於沒在亂軍中,所以……”

諸葛亮話沒說盡,但徐庶何等精明,哪還聽不出前者的未盡之意?他倒抽了一口冷氣,咬着牙根說道:“這麼說來,曹操若果然是個百年難遇的梟雄……那麼,在主公離境期間,他肯定是有着某項計劃,不依靠西涼軍,也能給予我軍重創的計劃!應該可以這樣理解吧?”

這纔是徐晃急於求戰的原因,想必主公昨天也是連夜舉行了軍議來商議這件事,並且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然也。”王羽重重一點頭。神情凝重。

他對曹操的評估,是結合了前世所知到的曹操事蹟。以及實際見聞之後,綜合分析後得出來的。他認爲曹操不擅長正面攻堅。反倒是很擅長打防守反擊,更擅長的是借勢。

曹操打的最出名的幾場大戰役都是居於弱勢,先守後攻,反敗爲勝。其中包括對袁術、平青州黃巾、被呂布抄後路之後的反擊戰,以及官渡之戰和戰馬超的渭水之戰。

而佔據優勢,正面攻堅的幾場戰役,如滎陽戰徐榮、宛城戰張繡,以及成爲經典的赤壁之戰,漢中爭奪戰。他都打輸了。

以王羽本身的體會而言,曹操在虎牢關看似岌岌可危,但他總覺得對方還有餘力。反正每次形成僵持之後,不論王羽投入多少生力軍、新力量,都沒辦法順利壓垮對方。這就是中原戰場佔了優勢,卻不能轉化爲勝勢的最大原因。

所以,在得到幷州危急的消息後,王羽沒做多少猶豫,便當機立斷的做出了北上增援的決定。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將曹操的主力引出來。爲此,他願意付出相當的代價,哪怕是將前期的戰果都還回去,再搭上幾個郡國都沒問題。

除了作戰的韌性之外。曹操串聯借勢的能力實在太強了,只要他的主力尚存,他就能源源不斷的將新的力量拉到自己身邊。成爲助力。

王羽可以確認,這並非自己的到來形成的蝴蝶效應。而是曹操固有的本領。

在歷史上,曹操便以借勢見長。

在起兵之初。他借的是袁紹的勢,故而有了名義入兗州,分劉岱的權。在對抗青州黃巾的時候,他又借了劉岱的勢,不但借勢,還成功的算計了劉岱,在壓服黃巾之餘,也順利接受了劉岱的勢力。進而佔據兗州全境,並進取豫州。

等到他和袁紹翻臉,在官渡決戰的時候,也是拉攏了臧霸的泰山賊和西涼的馬騰韓遂,分別從青州和河東發動攻擊,對袁紹形成了極爲有效的牽制,也破壞了袁紹開闢第二、第三戰場,逼迫曹操分散兵力的策略。

現在面對實力更盛袁紹的自己,曹操更是將借勢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將除了劉表之外的所有諸侯,都拉上了他的戰車。

從某種奇怪的角度來說,曹操就像是開了外掛一樣,像是不費吹灰之力一樣拉攏了一羣盟友。但從現實而言,做爲三國時代的頭號梟雄,這就是魏武帝本來就有的手段。

正如孫子兵法所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真正高明的軍事家,能力應該是按這個次序體現出來纔對。

王羽之所以只專注於伐兵、攻城,並不在伐謀、伐交方面與曹操爭一日之短長,就是因爲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兩。

他前世只是地位一般,專業素質較高的軍人,靠着後世的見識和對歷史走向的判斷,才能在和曹操、劉備這樣的千古梟雄的爭鬥中屢佔上風。在純軍事層面,或許不遜於各路英傑,比政治手腕,他怎麼可能和曹操比?

對曹操的評估是肯定不會錯的,徐庶得出來的結論,也正合王羽的推斷。

“騎兵返程需要至少半個月,走河內的話稍微快些,但張楊之前招降納叛的惡果已經逐步體現出來,很難說曹操會不會對河內採取行動,提前設下羅網……”

王羽稍一停頓,繼續說道:“至少在本將返程之前,曹操應該是佔據主動權的。就可以重創我軍的途徑來說,他至少能採取十幾種策略,其中就包括了潛越河內,攻打黎陽,切斷我軍補給線,以及偷襲高唐等。一時間無從判斷,只能以儘快結束幷州戰事返程爲上。”

徐庶猛然一愣,反問一句道:“偷襲高唐?這怎麼可能?”

由不得他不驚訝,高唐的位置距離前線實在太遠了,就算防備再怎麼鬆懈,也不存在任何危險。何況高唐人口衆多,若逢戰事,很輕易的就能動用起兩三萬民兵出來,就算曹操能分出一支萬人規模的大軍前去攻打,倉促間都拿不下來,這種地方怎麼會有危險?

“唔,元直你可能還不知道吧?劉備這兩年一直潛伏在袁術麾下。”王羽冷笑道:“叔至是他的舊部,這兩年又一直與正南一起,負責高唐的防務。以劉備的性情來說,很難說他會不會打這方面的主意。”

大戰開始之後,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王羽也不可能將所有軍情都和部將們分享。類似劉備復出這種不起眼的小事,王羽也只是驚歎了一番,然後就忘到一邊了。

劉備有可能打陳到的主意,偷襲高唐,還是賈詡首先做出提示,諸葛亮加以說明,王羽纔回過味來。

想想也是,劉備在歷史上被曹操打敗,連關羽都投了曹操的時候,他還不是主動前去聯絡,然後說什麼‘二弟若要立功,備願奉上首級’之類的話,一下把關羽感動得不行。

偷襲高唐雖然看似異想天開,但以劉備的性情,以及他的賭性,沒準兒還真會嘗試一下。這功勞確實太大了,一旦成功,那就是一本萬利啊!

“原來如此。”徐庶低下頭,沉默了片刻,猛然擡起頭,目光炯炯,朗聲說道:“既然如此,主公也大可不必急於動兵。庶不才,願向主公請命,求得三日時間,平定西涼殘兵!若不能成功,甘領軍法!”()

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第9章 亂世之梟雄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四百章 河北終戰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第8章 漢營先震驚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
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第9章 亂世之梟雄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四百章 河北終戰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第8章 漢營先震驚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