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

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

圍攻城守府的宋憲頗有幾分將才,他的攻擊很有成效,如今城守府的一片狼藉就是最好的證明。

叛軍一直沒有聚在一起,而是從四面八方攻打,藉着夜色的掩護,讓府中的呂布根本分不清攻擊者到底有多少人,同時也找不到敵人的中樞所在。

如果幾百人一開始就聚在一起,以呂布的脾氣,八成提着畫戟就殺出來了,以他的武藝,一個人掃平幾百叛軍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分散的攻擊很好的牽制住了呂布,後者空有一身勇武,卻只能四處救火,除了偶爾開弓射殺幾個試圖攀牆而入的叛兵之外,一場大戰下來,竟是毫無建樹。

圍攻卓有成效的結果,就是城守府幾乎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後宅、園林、書房、花亭都被燒了個乾淨,只有位於前院的議事廳倖免於難,但青灰色的外牆同樣被燒得斑斑駁駁,全無從前宏偉的氣勢。

如果宋憲沒死,王羽倒真想當面問問他,有這等本領在手,天下何處不可去得,沒事當什麼叛徒啊?叛徒通常都是沒好下場的,就連張頜這種降將,都是經歷了多年的考驗之後,才被放心任用的,宋憲這種直接賣主的,基本上就只有死路一條。

當然,此人已經是過去式了,王羽沒空,也沒心情多理會,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和呂布的面談。

上一次見到呂布,還是在洛陽城被追殺那會兒,王羽的印象只有呂布憤怒至猙獰的面孔,和威武若降世魔神般的身影。而現在,出現在面前的身影雄壯如故,但卻多了幾分滄桑感。單看背影的話,王羽甚至感受到了一絲淒涼。

也許只是心理作用,不過設身處地的想想,若是徐晃、于禁突然背叛了,自己的心裡會是個什麼滋味呢?王羽想不出,也無意去體驗一次,但他能理解呂布此刻的心情。

“後輩王羽,拜見溫侯。”

“哼!”迴應是一聲冷哼,呂布旋風般轉過身來。冷然道:“前倨後恭,口蜜腹劍,這就是當世無敵的冠軍侯的處世之道麼?”

呂布的語氣非常不客氣,但王羽卻是不怒反嘆,這就是那個驕傲無比的呂布。至死也不會將自己軟弱暴露出來。

迎着對方如刀鋒般犀利的眼神,王羽淡然一笑:“此一時彼一時,亂世之中,這種今天是敵人,明天是朋友的事還少麼?溫侯何須如此耿耿於懷?”

“說得好聽,你心裡只怕在笑吧?”呂布反脣相詰:“你那些花言巧語,只好拿去糊弄循義這樣的老實人。想來說某?還是省省吧。如今你騙了玲兒,而我軍再遭重創,離你的目標更接近了吧?你敢說你心裡沒在偷偷竊喜?”

王羽摸摸鼻子,耷拉着腦袋。絲毫沒有還口的意思。

倒不是因爲被呂布說中了心思,又或被他的氣勢震住了,只是從呂布的語氣和言談之間,很容易就能品出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這不是積怨或者不服氣之類的情緒促使的。而是另外一種,就像是後世的那些電視劇中。老丈人見到女婿之後,通常都會變得特別嚴厲一點。

特別是那句‘騙了玲兒’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啊……好吧,司馬昭還沒出生,但這並不妨礙王羽在心裡吐槽。

說起來,自己的老丈人已經不少了,和藹可親型的蔡邕,趨炎附勢型的喬羽,現在有多了個傳統嚴厲型的呂布,也是多種多樣啊。

呂布大概也沒想到王羽會突然變得這麼乖巧,垂着腦袋聽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樣子,一時間也有些不適應,訓了幾句,自己也覺得意興索然,於是揮揮手道:“算了,某也不與你計較這許多,這世道就是這麼亂七八糟,只有你這種小子才能混得風生水起。”

王羽眨眨眼,感覺呂布似乎有結束話題的意思,心中納悶,難不成奉先哥真的老了,更年期了,煞有其事的把自己找過來,就是爲了訓自己一頓?

呂布如果知道王羽心裡想什麼,大概會直接抄起畫戟,現身說法的告訴他什麼是呂氏家規,但他沒有,所以在宣泄了一番老丈人和宿敵的雙料鬱悶之後,他聲音轉爲低沉,說起了正題:“你確定要去幽州?”

“呃……是。”這個轉折有點大,王羽也是微微一怔。在諸多陰謀家的宣揚下,他要去幽州這件事已經人盡皆知了,在情在理,都找不到不去的理由。

呂布突然這樣問起,是何意圖?

“形勢很清楚,劉虞若不借胡族之力,就不可能是公孫瓚的對手,更別提青州的加入。青州一旦加入,劉虞會變得沒有選擇,勢必會號召鮮卑、烏桓來助戰……”這一次,呂布沒有帶什麼個人情緒,一本正經的分析起了幽州的形勢。

最後,他問道:“這一仗,你打算怎麼打?”

怎麼打?王羽突然覺得呂布有點高深莫測了,無論是突然性,還是這個問題本身,都不是很好應付,想了想,王羽只能試探着問道:“溫侯的意思是,要我不要插手幽州戰局?”

呂布冷然道:“你不插手,也拉不住公孫瓚,劉虞命在頃刻之時,又豈會因爲對你的忌憚,就放棄強援?”

王羽思考片刻,沉吟答道:“那……溫侯是問我,要如何對付鮮卑和烏桓的進犯,然後如何反擊?”

“不錯。”呂布棱角分明,有若刀削一般的臉上,終於流露出了一絲讚許之色。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好威風,好志氣,如何反擊這句話,更是與衆不同。”

王羽揣摩呂布心思,下意識自謙道:“信手之作,讓溫侯見笑啦。”

“不,你錯了!” 呂布的迴應再次令王羽感到錯愕,之間他舉步負手,踱步而行。經過王羽左側,到王羽身後五步許處立定不動。

王羽茫然轉身時,見呂布的目光流露出深刻的感情,凝注在庭院中燒焦了半截的殘垣斷壁上,油然道:“草原胡虜肆虐中原,自商周時起,就屢見記載,可千年以下,真正消除胡虜威脅的。卻只有武皇帝而已。何故?無非不肯受辱於人,奮起反擊罷了。”

“這固然是一種態度,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戰術?秦皇一統**,武功蓋世,但對上胡族。依然不堪其擾,不得已築長城以御之。豈不知對付胡族,最忌被動防守,唯有奮起反擊,纔有一線生機!”

王羽終於跟上呂布的思路了,對方不是在感慨什麼,而是想傳授給自己一些心得——對付異族的心得。

“溫侯的意思是……對付鮮卑人。必須採取積極的戰法?”

似是覺得王羽的問題太簡單,呂布劍眉一軒,不答反問:“你覺得胡族最強的是什麼?或者說,他們因何而強?”

“機動力。”王羽不假思索的答道:“胡騎來去如風。行蹤不定,一旦入寇,邊疆會變得處處烽煙,讓人防不勝防……”

這些評價。在後世都是老生常談,放在明清以後。可能還要加上騎射無雙,驍勇無敵之類的高度讚譽,不過現在是漢朝,胡虜還沒得過勢,輪不到他們自我吹噓。

騎射無雙,他們比得上白馬義從?

驍勇善戰,他們比得上陷陣營?

老實說,王羽現在也不確定除了機動力之外,胡族到底強大在哪裡。

對匈奴的那一仗,對方最大的威脅就是人多,兩萬多人全是騎兵,就算個人戰鬥力再渣,威脅也是很恐怖的。

可後世的說法,不是一直說遊牧民族單兵力量超強,中原人只能用人海戰術堆,或者用先進武器壓制麼?

王羽有些迷惑。

“是,也不是。”呂布給出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好在他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緊接着就開始解釋:“胡族馬多,咱們中原馬也不少,更兼有武器方面的優勢,經常都能以少敵多,光靠跑得快,胡族豈能成爲中原的大患?”

“那是……”王羽想想也是,秦皇時代,漢武之後,河套都是在中原王朝手中的,那裡是草原上最肥沃的牧場,養出的戰馬可以輕易組建起一支強大的騎軍,在機動力方面,中原軍隊不比胡虜差。

“無非態度罷了!”

呂布沉聲說道:“胡族南寇,多半是因爲遭了災,不來中原搶掠一趟,就過不了冬。所以他們的態度更積極,投入的力量也更多。檀石槐在世時,每次南寇,都是傾盡全力而來,熹平六年那場大戰,漢軍三萬分兵三路出擊,面對的卻是中部、東部鮮卑集結起來的十餘萬落,以寡擊衆,且無備而戰,焉能不敗?”

王羽漸漸明白呂布的意思了,秦漢時代的蠻族所造成的威脅,騎兵只是很小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們人多。

所謂十餘萬落,不是十萬兵的意思,而是十多萬個大小部落!胡族應該沒有統計專家,所以這十萬,應該不是量詞,而是形容詞,就是很多的意思。

和故土難離的中原百姓不同,胡族本來就居無定所,部落中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財產則只有帳篷和牛羊,使得他們可以共進共退,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所謂的全民皆兵。

數以萬計的部落集結在一起,就是數十萬大軍!

所以,每次胡虜大舉入寇,邊關便烽火處處,不是因爲胡虜來去如風,而是確實每個地方都有胡騎的身影!

草原的人口雖少,但他們動員力強大,中原人口雖多,但在邊境居住的必經是少數,結果就是,他們人多。從漢武時代發動對匈奴的反擊開始,漢軍就始終是在以寡敵衆!

最後,呂布如是總結道:“所以,你想打贏這一仗,就不能被動防禦,想着把敵人驅走了事,必須積極反擊!”

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八零五章 趕盡殺絕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第41章 何處藏玄機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第73章 一計不成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九百章 馬超對策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
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八零五章 趕盡殺絕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第41章 何處藏玄機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第73章 一計不成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九百章 馬超對策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