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

時隔近月,陽人城附近戰火的痕跡已經消失無蹤,只有偶爾被頑童們撿到的殘箭斷刃,才能證明,那場震動天下的大戰確實發生過。

如今的河南大地,已經被滾滾的麥浪所覆蓋,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充滿着勃勃的生機。

此時正是黃昏時分,遠近都有裊裊炊煙升起,一派和平寧靜的景象。唯一有些不太協調的,只有城東校場時而傳來的吶喊呼喝聲。

若是從前,聽到軍隊操練或者經過的動靜,百姓們肯定有多遠就跑多遠,但現在,這些聲音只會讓他們安心,遠眺校場的那一雙雙眼睛中,充滿着欣慰與期盼。

在那裡操練的,是漢軍,是王將軍麾下的兵馬!

“喝!”

實際上,這會兒大隊人馬的操練已經結束了,發出呼喝的,是一些自願留下來的人。

放在從前,到了吃飯的時間,王澤肯定會跑在第一個。但最近這段時間,他對吃飯一點熱情都沒有,只是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心裡也有烈火熊熊燃燒,恨不得一口氣全部爆發出來。

“王兄弟,歇歇吧。”

“俺不累……”王澤專心的揮動着手中的巨櫓,做出一個又一個的戰術動作,衝前幾步,一口氣用盡,他才停了下來,轉頭問道:“張大哥,你說,咱們到底什麼時候北上啊?”

“你又問了,單是今天,你就問了三十二遍了。”張瀟笑答道:“我又不是將軍,哪知道這種軍機大事啊?”

“誒……”王澤失望的嘆了口氣:“那天,將軍明明說要帶着大傢伙回家的,這怎麼一點都不着急呢?”

“你母親和妹妹不是都找到了嗎?還什麼着急呀?”

王澤撓撓後腦勺,想了好一會兒,纔想出個理由來:“俺,俺這不是替將軍急嗎?”

像他這樣的北軍和西園軍的士兵,家都在洛陽附近,換成徐榮以外的人領軍,他們也不會甘願攻擊兩翼的營地,因爲他們的家人很可能就在裡面。

北軍士卒多半都已經和家人匯合了,按照兵法的常識,這樣做會讓士兵失去戰鬥意志。因爲家人就在身邊,一有事,衆人就會各保妻子,成爲一團散沙。

事實上,很多士卒確實很安於現狀,無心繼續作戰,向洛陽挺進。

現在的生活不錯,靠近潁川、南陽的這片土地,水網縱橫,土地肥沃,原來的土地擁有者要麼跑了,要麼死了,王將軍又仁義,不與民爭利,不回洛陽,安居於此也是很好的。

但是,王澤卻很有戰鬥意志,據他所知,同袍中,跟他相似者也大有人在。每每想到那場祝捷儀式,想象着自己也站到高臺上,接受王將軍的嘉獎,接受數萬人的歡呼,他心裡的烈火,幾乎要把他整個人都給熔化掉了。

那還沒發生的一刻,令他夢魂繚繞,悠然神往。

他相信,那一刻一定會到來的,因爲他不怕受傷,也不怕死,而且還很強壯,是個經歷過幾十場大戰,小規模戰鬥無數的老兵!

自己這樣的強兵,在戰無不勝的統帥的指揮下,獲得榮譽,不就是遲早的事兒嗎?

“你啊……”張瀟笑着搖了搖頭,彷彿看見了從前的自己。

在遇到徐將軍,加入墨門,找到了信仰之前,他跟王澤是差不多的,遇到鉅子之後,他的心情也和同袍一樣激動。

歸屬感,榮耀,希望……

這就是帶來改變的因素,看起來很虛無縹緲,但這些東西足以讓一個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將懦弱者變成勇者,讓勇者變得無所畏懼。

王羽的目的瞞不過張瀟,因爲當年徐榮在軍中發展信徒的時候,也用了類似的手法。手法不一樣,目的也不盡相同,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通過讓士兵和家人匯合,王將軍要將那些戰鬥意志最強,最有榮譽感的士卒都篩選出來。然後呢?

打造一支強兵?這是肯定的。不過,在此之外,肯定還有別的考量,否則,軍中又沒有什麼老弱,何必還要多此一舉篩選?

王將軍果然沒有進軍洛陽,乃至繼續攻打關中的打算,只是不知道,他駐軍在這裡,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

張瀟不打算將這些猜測說給同伴聽,那樣做,很可能會影響同伴的情緒,讓他從這次篩選中落選。還是讓他憋着這股烈火吧,反正遲早會有機會釋放出來的,不是嗎?

至於王將軍的打算……他已經接受了鉅子令,就是墨門的新鉅子了,雖然他不會嚴格遵守墨門的所有規矩,但墨家的精神,還是會體現在他的行動之中。

自己只要相信着,並追隨着就可以了,就象當初追隨在徐將軍身邊一樣。

……

中軍帳。

“主公,截止目前,符合要求的兵卒約有三千餘,都是榮譽感很強,敢戰的銳卒……河內郡兵之中,也有千餘人符合條件,其他人對我軍雖然也很有歸屬感,不過,讓他們離開家鄉,遠走他方,依然會產生動搖。”

聽了于禁彙報的情況,王羽很滿意:“嗯,這個比例還不錯,比我想象的還要多些。”

徐榮帶的洛陽軍,構成頗爲複雜。

洛陽原有的駐軍中,以北軍和西園軍爲主體。北軍是最傳統的禁軍,人數卻不多,只有五千之衆,中平元年爲了鎮壓黃巾起義,漢庭曾召集周邊兵馬四萬餘,統歸於北軍之下,以皇甫嵩和朱雋爲主將,攻打潁川和南陽的黃巾軍。

其後,這些新軍有的和北軍成爲一體,有的隨皇甫嵩、朱雋南征北戰,加入了其他軍系,洛陽北軍的具體數量,也變得模糊不清起來。

中平五年,爲了分大將軍何進的兵權,靈帝又在洛陽西園招兵買馬,成立了另一支禁軍,即西園軍。這支兵馬以宦官蹇碩爲統帥,共設有八名校尉,袁紹、曹操都在其列。

西園軍並沒有達到靈帝的期望,除了蹇碩自己之外,其他的衆校尉都是心向士黨,繼而跟何進勾結在了一起。在靈帝駕崩後的十常侍之亂中,西園軍瓦解,餘衆併入了北軍。

除了洛陽軍之外,還有一部分軍隊來自雍州,這些人是跟着皇甫嵩來的。

華夏人,大多都是秉承着故土難離的理念。王羽收編降卒很簡單,但他必須得以洛陽爲根基,將朝廷和天子掌控在手中,才能讓所有人都有歸屬感。

若是一旦要遠行,歸期又是遙遙無期,軍心很容易就會動搖。

王羽喜歡項羽,可他卻不打算被別人來個四面楚歌,這種不安定的因素必須提前消除,所以,他進行了篩選。

經過這次篩選之後,他還有個意外收穫,那就是他搞懂了爲什麼丹陽兵的名氣如此之大,讓這個時代的諸侯們如此追捧。

丹陽兵彪悍,敢戰,不怕死,這些都是優點,但其他地方的兵卒也多有這種特性,比如河內、幷州、河東這些地方,民風也彪悍得很。

丹陽兵真正獨樹一幟的,將天下其他兵源都壓下一頭的是,他們不戀家。

對這個時代的丹陽——也就是後世安徽宣城一代,對此地的青壯來說,只要應了招募,從了軍,那麼,他們就會將家鄉完全拋在腦後,四海爲家,無論是在洛陽,還是西陲,甚或大漠,他們的士氣都不會因爲思念家鄉這種事而動搖。

當年李陵出塞,在大漠被十幾萬匈奴騎兵圍殺,他率領五千兵且戰且退,最後居然還有四百人退入關內。當時他統帥的,就是丹陽兵。

也正因如此,陶謙才帶了兩千兵,說送人就送人了。換了其他的地方的兵源,老陶這種做法是非常不負責的,但換成丹陽兵,就是誠意十足的表現。

王羽不指望降軍都有丹陽兵這種逆天的特性,從中優選出一部分,然後將他們以及他們的家眷一起帶走,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賈詡從旁提醒道:“主公,四千人和他們的家眷……回程的隊伍恐怕會很龐大啊,路線,和途中的消耗,您有考慮過嗎?”

王羽沉吟道:“這次不能走豫州了,那裡已經徹底亂了套,而且路程也遠,還是選最直接的路線纔好。”

“途中的補給也成問題,”賈詡又道:“我軍打贏了仗,看似風光無限,但實際上,卻已是餉盡糧絕,這錢糧的事,您還是早點設法的好。”

說着,他撇撇嘴,露出了一絲鄙夷之色:“公路將軍送來的糧食裡,摻的沙子越來越多了,這還是我軍按兵不動呢,您要是揮軍北上,恐怕……”

“確實是個問題。”王羽嘆了口氣。

袁術這人倒不像小說裡說的那麼糟糕,但他,或者說他背後的袁閥,卻是那種只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的人。

現在,對方拖後腿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也就是自己沒衝動,而且另有打算,否則,就會跟歷史上的孫堅一樣,傻乎乎的一頭衝進洛陽,然後發現下頓飯沒着落了,一下就傻眼了。

王羽有些鬱悶的抱怨道:“那些人的動作實在太慢了,董卓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劉表又太黏糊,只有袁公路很積極,這真是……”

賈詡腹誹道:“主公,你確定能從劉表和董卓身上撈到足夠的好處?這兩個人本身就不簡單,他們身邊的謀士就更加……”

他很清楚王羽的計劃,那是個牽扯極多,相當複雜的計劃,成功了固然是大賺特賺,所有難題都會迎刃而解,可若是稍有偏差,麻煩就大了。

王羽狡黠一笑,道:“這不是還有文和先生你嗎?區區李儒、蒯越,又豈是你的對手?”

賈詡的臉刷一下就白了:“不是吧?這麼多事,你全要我應付?我一個人?”

“誰讓現在沒人可用呢?你總不能指望公明、漢升他們去耍心眼,跟人鬥嘴皮子吧?”王羽攤攤手,一臉愛莫能助的表情:“只好讓文和先生你能者多勞了。”

見賈詡的臉色開始發綠,王羽急忙補充道:“說來也奇怪,我現在的名聲應該很響亮了,怎麼沒有名士聞名來投靠呢?若是有幾個,也能幫文和先生分分憂啊。”

賈詡冷笑道:“主公,您是裝糊塗以戲弄詡麼?這原因不是明擺着嗎?”

“咦?有原因的?”王羽驚異了,虛心問道:“請文和先生爲我解惑。”

“好說,好說……”胖子的眼睛又眯了起來,赫然有一縷精光閃動其中。()

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第99章 河東劇變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第75章 順風順水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第1章 英雄無覓處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第79章 追魂索命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第42章 世事皆洞明
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第99章 河東劇變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第75章 順風順水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第1章 英雄無覓處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第79章 追魂索命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第42章 世事皆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