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

“過了今晚不知道還沒有曹睿這個人!只要曹睿一死魏國必定羣龍無首,魏國自曹丕上位皇族被打壓的十分嚴重,大權大部分掌握在世家手裡。司馬懿爲主司馬家、陳羣爲首的陳家、還有夏侯家等世家大族。公孫淵圖謀自立已經很久了,如果曹睿死去正好給他一個造反機會。屆時一個四分五裂的魏國哪裡還談得上腹地之說啊,更何況老夫已經安排了後手今夜子時將火燒魏軍大營,明日清晨我軍所有將士必須全部登船離開或者轉移到高地。這裡用不了多久將會被淹沒了。”諸葛亮回答說。說完這些之後諸葛亮叫趙廣召集軍中所有將領立即前來開會。

諸葛亮對手下的將領說:“諸位,我們自出岐山以來已經與魏軍糜戰將近兩個月了,在各位將士的英勇作戰下,我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戰果,現在將會是蜀魏決定國運的戰爭。不過各位不必激動,因爲老夫沒想過在戰場上解決魏軍的主力,殺敵八百自損三千靠一將功成萬骨枯換取的勝利老夫不需要,今夜你們見證歷史,將見到平生中最大的一次煙火。”接着諸葛亮對王訓說:“你馬上回去集合敢死衝鋒隊,隨後老夫有重要的任務交給你。趙廣你去找艦隊的統領高海兩人將六萬大軍運到對岸的高地,老夫在此等子時火起之後率五萬大軍圍攻從火場逃出來的魏軍,這場火將會使點燃整個星落平原,而我軍現在的位置將會很安全,魏軍想逃命肯定會瘋狂的向我軍這裡衝擊。”王訓聽完諸葛亮的話轉身而出去執行了。關索一聽諸葛亮要留下來與魏軍作戰連忙說:“丞相既然這裡這麼重要爲什麼不讓趙廣帶走的部隊留下,這樣我們有更多的兵力,豈不是更容易對付魏軍嗎?”諸葛亮搖搖頭頭說:“王者有王者的尊嚴,曹睿要死在老夫手裡,是因爲尊重他是一國之君。兵力太多也沒用,這裡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大水給淹沒,留下太多人一時間也不好撤走。”說完諸葛亮對大家說:“時候不早,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這次我們在玩火和玩水一不小心我們將都會玩完!老夫真心的希望諸位能按老夫說的去做。”衆將應和一聲就去忙自己的了。

一個多小時後王訓集合了敢死衝鋒隊,王訓請來諸葛亮訓話。諸葛亮一身戎裝腰掛七星劍器宇軒昂的走到敢死衝鋒隊面前,雖然兩邊鬢毛已經雪白但是在微風的吹拂下更顯得神仙風骨。王訓對諸葛亮說:“丞相,敢死衝鋒隊八小隊每小隊一百人共八百人集合完畢,請丞相下達軍令。”諸葛亮的目光緩緩的掃視敢死衝鋒隊,讓每個隊員都感覺到諸葛亮彷彿在特別關注自己一樣,當他目光掃過時不由自主的直了直腰。半晌諸葛亮拿出一張地圖對王訓說道:“這張地圖上有八個點,每個點派一隊敢死隊抵達那裡後挖開已經封閉的八口井,記住挖開之後不要拿明火進去觀測,等井內的黑色的像水一樣的液體漫出來後你們就慢慢撤退,直到這種黑水漫步方圓一里的面積之後撤出有黑水的地方到達安全距離之後放火點燃他們,記住你們這些地點離魏軍的軍營很近要小心不被魏軍方向。你們此次的成敗決定了這次戰役的成敗,老夫在這裡給你們行禮了,希望你們能完成老夫的重託,記住完成任務之後不要回這裡了,王訓你帶着他們去潼關外姜維那裡報道,想盡一切辦法給老夫刺殺司馬懿。”說完之後諸葛亮向他們半跪重重的磕了一頭,敢死隊的成員也急忙跪下。王訓接過地圖之後,看了一遍便將它收在懷裡,接着抽出寶劍在臉色劃了一道血痕說道:“敢死隊決不辜負丞相所託誓死完成任務。”接着王訓在諸葛亮的注視下帶着敢死隊去執行諸葛亮的放火命令了。

月黑放火時王訓帶着敢死衝鋒隊秘密潛到離曹睿大營不遠的地方,王訓把八個小隊長叫來拿出地圖給他們分配任務。敢死衝鋒隊每一小隊雖然只有一百人但是小隊長官職確是千人將,官職比王訓只低一級。第一小隊一直是這隻部隊的王牌中的王牌他的隊長十分桀驁不馴,從接受命令的開始就認爲這件事就應該交給他來做。因此當部隊抵達魏軍大營附近商量如何執行的時候他便開始發難:王將軍你一直是負責宿衛的,這點小事還是交給我來代勞啊。說完這句話後第三小隊與第六小隊的隊長站到他的身後表示對他的。王訓見第一小隊的千人將不配合他的行動還打算糾集幾個小隊單幹,於是他十分生氣他先是裝作自己還比較年輕沒有經驗願意交出指揮權但是要當着大夥的面這麼做。於是這幾個自以爲奪權成功的人屁顛屁顛的走到前面招呼敢死衝鋒隊的成員,王訓故意走在後面向自己從飛軍帶出來的親衛示意等下將三人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接着立即處死他們。等這三位犯上的千人將笑呵呵的等着王訓移交軍權的時候,王訓冷笑一聲:“犯上作亂殺無赦!”從王訓身後飛奔出幾個士兵將三人抓住,然後宣佈他們的罪狀之後立即被處死了,王訓命令這幾個小隊與其他小隊的人打散重組八個小隊,其餘的隊長不變這三隻小隊的隊長有敢死衝鋒隊中聲望最高的三人擔任,解決這段小插曲之後,王訓將每一個點的任務落實到各個小隊,並與他們約定在子時放火,撤走後在東安的地方會合。

當諸葛亮的敢死衝鋒隊在土工作業的時候曹睿卻在自己的行轅中一個人生悶氣,與蜀軍開戰以來曹睿率領的魏軍連輸幾局,曹睿作爲統帥覺得這是一件十分掉面子的事情,自認爲沒有什麼顏面見衆位大臣,因此他一紙聖旨將此次戰役的指揮權交給了孫資與司馬昭自己帶着殘存不到兩千的虎豹騎輕裝趕回長安去了。孫資與司馬昭接到曹睿留下的聖旨面面相覷:這皇上也太惡搞,居然這個時候跑了,這消息要是傳出去,士兵哪還有心情打戰!孫資對司馬昭說:“司馬兄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司馬昭回答說:“一切聽憑孫兄決斷,皇上任命你爲此次戰役的統帥,而我只是一個副的,你說什麼我就做什麼!”對於司馬昭的這種不上道,孫資很是頭疼,他對司馬昭說:“明白在向士兵們公佈這個消息吧,說草原的匈奴族被我王的雄風所折服,願意將自己貌如天仙的女兒嫁給我們皇上,皇上長安是爲了迎親你看這個理由怎麼樣。”司馬昭打哈哈說:“孫大人所言極是,就按大人說的辦。”

當夜子時,王訓看着石油已經漫上方圓幾裡了,而且向魏軍的軍營漫去。他估摸了一下時間差不多子時的時候八個同樣的聲音:放火!撤退!碸的一聲燃起了大火,敢死衝鋒隊隊員的身影在大火中照耀下遠去,八個地方同時起火但是火是在魏軍大營外面的地方燃起,孫資與司馬昭兩人都不曾在意,只是派人去隨便看一看。派出去的斥候敷衍了事根本沒有去看只是找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敷衍兩位主將,歷史的轉折往往發生在某些小人物手中,但是這次的小人物並沒有那份責任,魏軍錯過了逃生的最佳時間,大概半個小時候大火燒進了魏軍的軍營,在石油的幫助燃燒下形成了好幾米高的火焰。魏軍的瞭望兵敲響了夜襲的警報聲,但是看到的只是無盡的大火沒有見到半個人影。孫資與司馬昭登上瞭望塔看着四周已經被大火包圍了,大火延伸很遠給人一種無窮無盡的感覺。孫資對司馬昭說:“如果這大火是人爲的諸葛亮那麼就太恐怖了,如果不是那麼難道真的是天譴報應曹魏奪了漢室的江山!”司馬昭說:“管他什麼了,現在活命要緊!要是我們大軍在此全滅魏國將會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司馬昭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場大火發現諸葛亮大軍方向的大火比較小於是他對孫資說:”集合所有大軍,趁現在還有機會向星落平原進攻。“孫資嘲笑的說:”散騎常侍果然是忠君愛國這個時候還想着殺敵,但是現在周圍都是大火你不是明擺着讓士兵們去送死嗎?我不同意!“司馬昭爲了顧全大局爭取孫資的同意耐心的解釋這樣做的利弊,於是十五萬以上的魏軍按照司馬昭說的將全身淋溼丟下兵器朝諸葛亮那邊狂奔去。當他們衝出火場時發現諸葛亮的軍隊已經站在火場外面嚴陣以待,剛死裡逃生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士兵感知到生命的可貴再也升不起反抗諸葛亮的念頭了,都一一選擇了投降。孫資與司馬昭等將領也逃出來了火場但是他們顯得十分狼狽以致沒有人將他們認出來。於是他們打算就呆在蜀軍的俘虜營先養好傷在伺機逃走。諸葛亮收降了大概十五萬的魏軍其餘沒逃出來的就是已經喪身火場了,諸葛亮給他們進行簡單的治療後便趕着他們往神農山脈的方向走去,司馬昭與孫資望着對方的狼狽樣子相視苦笑,孫資說:“奇怪,怎麼往山裡面走,難道要把我們趕山裡在屠殺?”司馬昭猜測說:“我看不一定,也許諸葛亮還有什麼高招了!看看再說吧。”

關索指着長長的押解隊伍對諸葛亮說:“算曹睿小子命大,居然給他提前跑了,真***狗屎運啊,丞相藏在士兵中的將領要不要甄別出來,這樣有利於我們管理啊!”諸葛亮說:“不必了,武者有自己的尊嚴,如果我們揭破他們說不定他們會立馬羞憤的自殺,還是別再生事端了。”“丞相,要不要我們率領騎兵去追曹睿啊!”關索繼續說道。諸葛亮擺擺手說:“來不及了,曹睿已經跑遠了,而且這黑燈瞎火的你知道他往哪走嗎?老夫以這十五萬大軍爲籌碼就不信曹睿不會不讓步!”“丞相此舉不是放虎歸山嗎?”關索疑問的說。“十五萬人經此一役已經再無參軍的念頭,送給曹睿的屎十五萬民夫而已!有黃小忠於霍峻的消息嗎?”諸葛亮說道。關索搖搖頭表示沒有。諸葛亮嘆息到:“但願他們吉人天相了!來人將老夫兩隻信號鴿放出去吧,號令全軍加快速度,必須在明天早上進入神農山脈否則我們就等着餵魚鱉吧!

曹睿回望自己原先的行轅發現被大火吞沒按他個人估計恐怕那二十萬大軍已經是凶多吉少,於是他放棄車駕與虎豹騎一同騎馬望長安城狂奔而去,但是不幸的是在半路上他碰到了王平率領的一萬多的騎兵。王平自安定之戰後脫離大隊率領騎兵繞開沿路的城池奔長安而來,他到達長安時繞城一圈發現這做長安還沒有被攻下,在繞城的時候碰巧碰到被殺成光桿司令的夏侯霸,夏侯霸已是喪家之犬交戰之下兩三個回合就被生擒了,夏侯霸告訴了一些蜀魏交戰的現狀。王平得知諸葛亮陳兵渭水之畔便提軍前去相助,半路碰到了曹睿的馬隊,王平二話沒說在得知曹睿的身份之後命令士兵衝鋒擊潰虎豹騎活捉了曹睿。望着遠處的大火久久也不熄滅王平命令士兵找個坡地紮營,第二天再去尋諸葛亮獻俘領賞。

負責在渭水兩條支流攔河蓄水的來敏與另外一位副將接到諸葛亮的信鴿後爲了不造成沿河百姓太大的傷亡決定在早明日早晨的時候破壞攔水壩放水。次日早晨望着整整燃燒了半夜還未熄滅的大火,諸葛亮擔心對關索說:”如果在沒有大水在這場大火熄滅那麼大火繼續蔓延將會有更多的百姓受難,來敏怎麼辦事的居然還不行動!“關索勸解道:”來將軍做事謹慎小心一定不會有什麼缺陷!丞相還是等等吧!“關索的還未落音一個洪峰夾着無數的樹木,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向下游衝來,這個洪峰之後又有幾個更大的洪峰,當洪水漫上岸之後,有一層黑色的物質也浮上來,還繼續燃燒着,但是後面接連不斷的洪峰終於使這場大火熄滅了。大概兩個多小時後這場大水開始消退。諸葛亮對關索說:”組織魏軍的降卒救援受難的百姓能就多少算多少吧!”諸葛亮望着山下被洪水沖垮的房屋,農田深深的嘆息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消滅曹魏之後老夫會給你們一個更好的生活的!“接着關索帶着魏軍的降卒下上去救助災民了!

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我也穿越了?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五十章 和談—2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劇情公告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十六章 伐魏—4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陣法大全第十三章 伐魏—1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十章 算計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
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我也穿越了?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五十章 和談—2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劇情公告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十六章 伐魏—4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陣法大全第十三章 伐魏—1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十章 算計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