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

劉禪負氣出走,諸葛亮病危這兩件震撼蜀國朝野的事情在三國之中都引發了十三級地震,在有心人的散佈之下就連蜀國偏遠山區的蠻族都知道了這件事,口口相傳在有心人的惡意散播之下傳到蜀國各地百姓耳中的消息變成是:諸葛亮權傾朝野,妄圖架空劉禪行曹操之事。劉禪對於諸葛亮的暴行奮起反抗,在衆位勳貴大臣不計身家安全的聲援下最後諸葛亮被逼無奈放棄了整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劉禪對諸葛亮逼宮懷恨在心,派人在諸葛亮的飲食中下劇毒,所幸下毒之人良心發現不願意動搖蜀國的國祚,劉禪得知事敗之後負氣出走。

三人成虎,隨着小道消息流傳的越來越多居然出現了諸葛亮意圖強娶先帝遺孀吳太后爲妾,並用蜀國的江山社稷威脅劉禪,爲保太后清白無奈之下劉禪只好離開長安。各種各樣的消息在蜀國流傳而且在別有用心的人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成都留守丞相府內蔣琬的長史司徒許靖之子許欽對蔣琬說:“左丞相,現在市井傳言較多,百姓人心惶惶。我們丞相府是不是要站出來闢謠呢?如果讓事情再發展下去恐怕會動搖國本蜀國從此內亂不止啊!”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相信老師與陛下。也許事情沒有表面那麼簡單,有一支看不見的手在推動這一切。先看看長安的右丞相府怎麼處理吧,那裡是風暴的源頭,我想董丞相的壓力不比我小吧!”蔣琬回答說。

“空穴來風,如果真的發生漢中王與陛下相對立的事情不知道,丞相大人該如何是處呢?”許欽繼續問道。“這個問題是你想問的還是你父親想問的?如果是老司徒想問的問題,本丞相不必回答了,如果是你問的話,倒還可以告知一二。”蔣琬回答說。

“就當屬下什麼都沒有問吧,現在漢中王病危丞相作爲門生是不是寫一封信或者獻上一些補藥表示慰問呢?屬下最近從神龍山脈採藥人手中購得兩支千年人蔘,屬下願與大人一起將此等寶物一起獻給漢中王大人,恭祝漢中王大人早日康復!”許欽說道。“既然你有這個心,本相就成全你。”蔣琬同意說。於是許欽向蔣琬說道:“屬下這就寒舍藏寶庫取出這兩支千年人蔘獻與大人。”許欽說完之後就急急匆匆的離開丞相府。

“蔣琬一直都不肯輕易表態,屬下一直無法探知他的真實意圖,請主上與父親責罰。”回到許府之後許欽在密室中向他父親與一個帶着龍紋方巾的蒙面人說道。

“蔣琬算什麼東西,等我拿下了江山第一個收拾的就是他!如此不識擡舉,真不知道諸葛亮那個老東西是不是在恨得病危呢?”蒙面人說道。“欽兒,沒有露出破綻讓蔣琬懷疑吧,蔣琬這個人跟隨諸葛亮已經很久了,要是他肯投靠主上那麼整個成都將是主上您的了。況且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即使主上奪取江山之後還是需要蔣琬這樣的棟樑之纔來輔佐。”許靖說道。

“父親你這話我不太贊成,我益州人才濟濟,日後幫助主上奪取江山之後。定能輔佐主上同意三國,哪能再讓那些荊州派系的人騎在我們頭上呢?對於諸葛亮這一系的人,只有一個態度那就是徹底清洗。將諸葛亮的影響力徹底從蜀國中清晰掉這樣主上才能坐穩江山。現在諸葛亮與劉禪深陷流言,暫時失去權柄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如果我們現在趁機拉攏備受諸葛亮欺辱的文官百官,即使諸葛亮不死劉禪返回長安兩人和解只要蜀國大多數人站在我們這邊,他們已經沒有什麼作爲的。”許欽說道。

對於許欽的說法蒙面人很有興趣他示意許欽繼續說下去,許欽見自己的主意得到了主子的肯定興奮的說道:“主上,當初先帝臨終託孤,共有三位顧命大臣諸葛亮、李嚴、廖立。但是諸葛亮爲了獨攬權柄將另外兩人排擠出朝廷流放在外,雖然他們被劉禪召回重新任命,但是在兩人心中肯定已是心灰意懶對諸葛亮和劉禪不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忠誠,我們可以派人勸服這兩人加入我們。如果他們加入當年兩人的派系必將爲我們所用,如此一來主上控制的官員在明面上就多餘諸葛亮和劉禪了,還有掌控涼州軍團的驃騎大將軍魏延。魏延將軍跟隨先帝南征北戰戰功無數,但是諸葛亮任人唯親非丞相府不用,魏延的地位一直都被姜維死死的壓制着,諸葛亮讓出軍政大權滿朝文武認爲接掌兵權的將會是魏延,沒想到是姜維因此在魏延心中肯定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我們不妨利用一下,還有楊儀此人志大才疏跟丞相府的其他人都不搭調,主上不妨將其收爲己用探聽漢中王府的動靜。”許欽一邊說着蒙面人一邊點頭等許欽說完之後,蒙面人說道:“孤同意你說的,此事你就全權負責,從孤的帳下抽調人員和財物來完成這件事吧,孤不需要過程只需要結果,如果你完成不了提頭來見吧!”對於蒙面人與許欽樂觀的態度許靖滿是憂心,因爲他知道無論李嚴與廖立遭到諸葛亮如何的排斥但是他們都不會背叛諸葛亮的,因爲他們都相互引爲知己,只有諸葛亮才賞識他們的才能,他們瞭解彼此的才能。許靖不認爲自己的主上能將李嚴與廖立放在跟諸葛亮一樣的高度對待。許靖本來想提出反對意見但是見越說越興奮的兩人不由得閉上了嘴巴。

許欽見自己的計劃得到了蒙面人的認可,便去着手準備了。許欽從自己的府庫中取出兩支千年人蔘帶到成都丞相府獻給蔣琬,蔣琬對許欽說道:“本相公務繁忙,暫時不能離開國都不如請長史代替本相到長安漢中王府獻藥吧。”許欽心中大喜正好找不到機會離開成都去勸服李嚴與廖立,沒想到蔣琬這麼識趣想睡覺居然順勢遞個枕頭,等完成主上的大業之後到時候我替你求情留你的一條血脈。

許欽沒有客套連忙同意了蔣琬的安排對於許欽這麼賣力的表現蔣琬不由起疑,於是他對負責自己安全的炫龍衛千夫長說:“你派人一百炫龍衛以護送寶物爲名跟許欽同行暗中監視他,看他是不是有什麼不良的企圖。”蔣琬最後還給長安丞相府的董允修書一封,蔣琬在信中寫道對於目前劉禪負氣出走以及諸葛亮病危這一件事的看法以及應對措施,他希望兩人聯手將此事件平息下來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跟諸葛亮設計引出幕後黑手的董允怎麼也沒有想到事情會超出他們的預計,沒想到幕後的黑手沒有引出來,而他們這些當事人個個忙得焦頭爛額爲平息流言疲於奔命。

姜維對董允說:“看來我們的對手勢力很強大,才幾天的功夫流言就被傳成這樣,幾乎人盡皆知。如果我們行將就錯恐怕將會給蜀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即使以後漢中王出面平息但是他的負面效果是很難挽回的。”

“那我們該怎麼辦?讓漢中王立即站出來闢謠,不行這絕對不行,這樣會讓對手產生警覺,知道我們已經在關注他們了。”董允反對說。

“什麼都可以亂就是軍隊不能亂,我看還是要漢中王給各地駐軍的最高長官寫一封親筆信,只要這股流言不影響我們的部隊,我們的對手即使佔據了整個朝堂也翻不起什麼浪。”鄧艾與郝昭兩人商議一會說道。

“先這樣辦吧,蜀國領兵的將領大多出自漢中王這一脈。有漢中王的親筆書信我想那些別有用心的開出再高的條件也很難策反領兵在外的將領。”董允說道。

“希望如此吧,這段時間我會給各地鎮守的將領以大將軍府與漢中王府的名義發一道文書,讓他們沒有得到兵部的調令不得隨便調動。”姜維補充道。幾人商議出暫時解決的措施之後各司其職回去繼續安撫人心去了。

許欽在蔣琬派出的一百炫龍衛護衛下帶着兩顆千年人蔘前往漢中王府進獻,一路上許欽走走停停凡是有駐軍的地方他都要藉口觀察謠言對部隊的影響安撫駐軍人心停下來跟當地駐軍的將領呆在一個隱秘的房間裡進行密談,保護許欽的炫龍衛秘密監視許欽的一舉一動,他一路上做過什麼事,見過什麼人,說過什麼話都被炫龍衛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傳回給成都丞相府蔣琬,蔣琬得到炫龍衛傳回來的消息心情越來越沉重。他敏感的發覺有一個巨大的陰謀籠罩在蜀國的上空,有一羣異己分子爲了自己的利益煽動駐兵投靠他們,趁着諸葛亮病危謀取兵權以及劉禪出走的機會攫取蜀國的最高權利。

現在潛伏在蜀國朝廷中的異己分子已經暴露了冰山一角,以許靖、許欽以及他背後代表的益州集團在蔣琬眼裡基本就成爲了整個事件的幕後黑手。撕開了整個黑幕的一角的蔣琬打算放長線釣大魚,他一邊命令保護自己的炫龍衛嚴格盤查與許府有交集的勳貴、文武官員,一邊下令隸屬於右丞相府的密探組織深入幾個被蔣琬認爲有重大嫌疑的益州大族家中收集他們意圖反叛的證據。當長安的諸葛亮、董允、姜維等人爲找出幕後的黑手絞盡腦汁的時候,蔣琬已經發現端倪想要順藤摸瓜將益州集團涉案人員一網打盡。爲了不驚動謀反的組織者蔣琬跟長安那邊一樣選擇緘默沒有將自己掌握的消息告知長安的右丞相府與漢中王府。

諸葛亮病危,劉禪與漢中王內訌負氣出走的消息被曹魏、孫吳、北匈奴、、公孫淵、山越國等各大勢力消化之後他們立即採取行動,力求在此事件中取得最大效益。

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五十六章 停戰劇情公告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十五章 伐魏—3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劇情公告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陣法大全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十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十章 算計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
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五十六章 停戰劇情公告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十五章 伐魏—3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劇情公告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陣法大全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十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十章 算計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