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都風雲—2

諸葛亮在去景陽宮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思考着:

我真的錯了嗎?自先皇託孤,我夙興夜寐事必躬親,爲蜀國江山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隆中二十多年了,有生之年還能統一華夏嗎?現身體大不如以前了,繼我之後,蔣琬、費瑋皆可爲相,姜維已得我真傳,軍事可託付於他,至於魏延叫人不放心啊,雖有大勇但難以壓制,吾若身死,魏延必反還得早日籌劃。怎不能把爛攤子交給禪兒吧,我也老了一定要促成此次北伐,即使兵敗身死也無愧先皇的知遇之恩與託孤重任了,等下和皇上商量下蜀國的未來,皇上已經不小了,看來衆人的顧慮不無道理該是讓皇上做主的時候了。

我心中暗想“我真的成了劉禪,不知道是喜還是悲,我前任穿越者不知道把歷史改變了多少,誰是我的鐵桿者,難啊,對劉禪的事我是一無所知見了諸葛亮真擔心露餡啊。不管了竟然來了就做出點什麼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堅信人定勝天。也不知道現在是那一年,等下找黃皓問清楚。”

quot;御醫,皇上醒過來了嗎?”諸葛亮對看護在劉禪身旁的黃太醫說。

黃太醫說:“回稟丞相皇上已經醒過來了現在張大人開的藥了,您來了要班您通報一聲嗎?”quot;不必了,你到外面候着有事在再找你,先下去吧,”諸葛亮說。

接着諸葛亮叫宮內衆人都下去,並從宮女手中要過藥碗,聞兩下吸了幾口氣對劉禪說:“皇上這多是補藥喝了對身體大有好處,來多喝點。”

“是啊,大補好的快。”跟他不熟的我只好敷衍着說:丞相找朕有事嗎?”

“臣是有些話想對皇上說,可能臣說的言辭或有不當,還望皇上見諒。”

“你說吧,言者無罪!”我故作大方的說。

諸葛亮說:“皇上自17歲即位到如今也有十多年了,先帝白帝託孤臣爲蜀國殫精竭慮,但是收效甚微,然魏賊猖獗,我想再次北伐畢功於一役。”我說:“給我一個理由,一個讓所有大臣心安的理由。”

諸葛亮說:“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討曹賊的大事託付給我。憑着先帝的英明來衡量我的才幹,本來他是知道我去征討曹賊,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敵人是強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賊,他所創建的王業也會丟掉,坐着等待滅亡,哪裡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賊的事業託付給我;

我接受遺命以後,每天睡不安穩,吃飯不香。想到爲了征伐北方的敵人,深入到連草木五穀都不生長的地區作戰,兩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飯。不是我自己不愛惜自己,只不過是想到蜀漢的王業決不能夠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艱難危險來奉行先帝的遺意。可是有些發議論的人卻說這樣做不是上策;

劉繇、王朗,各自佔據州郡,在談論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種種計謀時,動不動就引用聖賢的話,滿腹都是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今年不戰,明年又不出徵,使得孫策安然強大起來,於是吞併了江東;

最重要一點是現在百姓窮困、兵士疲憊,可是戰爭不能停止。戰爭若是停止,魏國兵多將廣糧草充足,若給其緩過氣來修養生息;到時傾國來攻我蜀國就危險了。”

我說:“丞相多慮,誰能敢背後議論丞相了,丞相可還記得隆中對,昔日丞相有言: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可是現在荊州已失上將不在,空有益州之險也只能構成鼎足三分,然丞相所說的待天下有變卻從未出現,還一直按以前的老決策行事能行通嗎?丞相才智過人,這點不會沒想到吧!”

“那依皇上之見該如何是好了?”諸葛亮並沒有急着回答我而是仔細的打量我幾眼之後發問到。

“北伐不是不行但是荊州、上庸已經失去,我們出兵的方向只剩岐山和子午谷,但子午谷過險難以成功,爲何丞相不學班超經略西域,收西域各國之兵以作伐魏之用,況且武威,西平在長安之北若入我手可成前後夾擊之事,那奪長安就容易多了,丞相以爲如何?。”

“此計甚好,待皇上身體好後,在朝議此事,皇上請安心養病其餘的事交給老臣辦,臣還有政務要處理先行告退,過些時日再來探望皇上,”諸葛亮說。我心理巴不得他走於是說:“一切以國事爲重,那丞相先回去吧”!

望着諸葛亮出去之後,我躺在牀上,看者周圍龍型圖飾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着,不由有種失落也許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不值的

珍惜吧。於是起來左右亂走最後坐在龍椅把手搭在龍頭扶手上,一邊把玩一邊想要是在21世紀這玩意賣了夠我家好幾代了吃喝

了。不知不覺就用力扭着這個龍頭,突然哐噹一聲,宮內的書架從中間向兩邊移開露出一道門,我不由的覺得好奇怎麼在劉禪的

寢宮還有這種機關了,誰設的?難道是劉禪自己?我好奇的走過去,用力的推了下那扇門,好重啊根本推不開,難道還有其他機

關,於是我在寢宮內找起來,難道在書架裡?

我把書架上能動的東西都動了,那門還是沒反映。找了很久都沒收穫,最後我一臉失落的又回到龍椅上,突然好像想到了什

麼,於是報着實驗下的目的我扭右手邊的龍頭,這時書架合攏根本看不出機關,再扭下右邊的龍頭書架有打開露出密室的門,我

緊張的扭動左邊的扶手龍頭密室居然打開,當我從宮燈上取出一支蠟燭剛走到門口忽然間裡面的蠟燭一個接一個的點燃了。

我跺跺腳鼓足勇氣進去了,當我進去後不久門又自動關上了,我心裡嘀咕了下該不會有蜀國版的鬼吹燈吧,不過轉念又想到

這密室不是劉備就是劉禪建的,應該沒那些東西,還是找找看有什麼有用的東西。我把密室裡檢查個變,這裡除了一張龍椅,一

張石桌,桌子上有一些兵書都是孤本比如《太平要術》、《青囊書》、《太公兵法》、《竹書紀年》。奇怪的是密室的牆上有一

幅三國地圖的浮雕。浮雕的下面有一行字,封禪天下,日照之處漢之領域。不過這行字明顯出自兩人之手,那麼至少有兩個知道

這個密室。他們會是誰了?

我望着那張龍椅,不由覺得有些奇怪,難道上面還有機關我報着試試的心理扭動右邊的龍頭,此時浮雕從中間裂開,裡面居

然還有一間密室。這間密室有兩牌書架,上面放滿了兵書,但是都沒有外面的那些珍貴,密室的中間有一張書桌,桌子上有一本

日記本和幾支鉛筆還有一捆竹簡。奇怪三國怎麼會有這些現代的東西,難道這個世界還存在其他穿越者?我好奇的打開這本日記。

從日記中瞭解到這本日記是兩個人寫的,這個密室是一個叫銀鄯的穿越者幫劉璋建的,他是因爲22世紀的一場空難而穿越過來

的。當時密室還沒建完劉備就拿下了益州他後來就投靠了劉備,他以爲自己是穿越者熟知歷史走向企圖收買大臣武將大肆搶班奪

權,最後被諸葛亮和法正聯手KO,最後自盡在這個密室,外面的浮雕是劉備弄的,前半句話是劉備寫的,後半句是劉禪寫的。劉

禪也是一個穿越者在繼承皇位前也發現了這個密室。劉禪在日記中提到黃皓是他一手扶持對抗諸葛亮的,而且老將趙雲不僅沒死

還和他的兩個趙廣、趙統是自己的死忠分子。另外還有還提到一點劉禪曾經企圖實行改革,但遭到諸葛亮等人抵制失敗,諸葛亮

對劉禪弄出來的新玩意十分不接受在加上銀鄯事件對劉禪有所懷疑可能派人監視。

我打開竹簡原來上面是銀鄯和劉禪設立的幾處秘密工場和一些死忠分子密探的名單。看完這些我不由的一笑,有了這些瞭解我這個蜀後主也做的輕鬆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五十章 和談—2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劇情公告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我也穿越了?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十三章 伐魏—1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十一章 變局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十五章 伐魏—3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劇情公告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十七章 伐魏—5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
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五十章 和談—2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劇情公告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我也穿越了?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十三章 伐魏—1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十一章 變局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十五章 伐魏—3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劇情公告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十七章 伐魏—5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