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

一動不如一靜,蜀國的未來就交給你們決定吧。這句話成爲諸葛亮封閉長安漢中王府返回成都惠陵隱居留下的最後指示。隨着新年的到來蜀國的遷都工作已經完成,成都成爲蜀國的陪都逐漸淡出政治舞臺。長安各司各衙門的官員由於過年全部放假,除了維持正當的治安之外不做其他的工作。蜀國全部上下過了一個皆大歡喜的新年,北伐勝利遷都長安,休養生息成爲基本上所有蜀國人的想法。成功的擊敗魏國之後世代壓制在西蜀的百姓終於揚眉吐氣一回,三國最強大的國家被打敗了,蜀國一躍成爲最強大的國家。只要休養生息一兩年最後統一三國絕對是蜀國。對於這一點蜀國的百姓不懷疑,蜀國的文武官員也沒有懷疑。

大年三十的這天晚上長安城內漫天飛雪,城內的百姓都被大雪逼的躲在房子裡面烤火。街道上除了巡邏的士兵再也看不到人跡了。這個時候馬匹狂奔的聲音打破長安城的寧靜,三個從前線趕回長安報信的士卒騎着快馬高舉着八百里加急的文書來到長安的宣武門對城門上守夜的士兵喊道:”快開城門,八百里加急,吳國入侵,永安失守。吳國大舉來犯,白帝告急!”另外一個報信的士兵喊道:“快開城門,五百里加急。吳國入侵,上庸、房齡、新城、南鄉四郡失守,都督黃權殉職。漢中告急!”城牆上的士兵們與另外兩位報信的士兵盯着另外一位古怪的看着他。第三位信使也高舉着告急文:“八百里加急,魏國入侵!魏軍攻破馮詡屠城而歸!”

沉浸在蜀國成爲第一強國喜悅的長安宣武門的士兵們被接二連三的告急打蒙了,他們都敢相信三位信使所傳遞的消息。但是城門三位信使一遍又一遍的喊道告急,讓他們無法忽視這事情。於是他們立刻叫醒守城門的校尉,宣武門的校尉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連忙起牀出城門檢查他們的告急文書,等查驗完畢發現全部是真的。宣武門的校尉只好放他們入城,這三位爺是嗓門大的主,一入宣武門就開始一個接一個的扯開嗓子喊道:八百里加急,吳國入侵,永安失守。吳國大舉來犯,白帝告急!五百里加急。吳國入侵,上庸、房齡、新城、南鄉四郡失守,都督黃權殉職。漢中告急!八百里加急,魏國入侵!魏軍攻破馮詡屠城而歸!

三人鬼哭狼嚎的喊叫聲將整個長安都喚醒了,一直是主動攻擊的蜀國也遭受到別人的襲擊了。被吵醒的長安人都知道另外一場暴風雪來了,在很多有心人眼中該來的一天終於來了。三位信使趕到各司各衙門的時候由於過年放假沒有人受理他們的告急文書,情急之下他們便來到長安皇宮門前的敲響了皇宮的大門。當天守夜當值的是陳到,陳到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不敢耽擱。叫小太監叫醒黃皓再由黃皓叫醒皇帝稟告關於吳國魏國入侵的事情。同時陳到召集十來個小黃門讓他們呆在皇帝寢宮的面前等候皇帝傳喚重要文武大臣好方便讓他們去傳旨。

正在摟着枕頭睡覺做春夢的我被黃皓吵醒了,我睜開朦朧的睡眼向黃皓問道:“這大年三十的,不去睡覺。在這擾人清夢幹什麼。朕不是放你的假了嗎?”

“奴才不敢打擾陛下只是情況緊急,陳到將軍叫醒奴才說。邊關告急吳國、魏國入侵。所以奴才纔敢冒犯天顏,打擾陛下。”

什麼吳國入侵?魏國入侵?聽到這個消息我立馬翻身起來驚訝的說道:“快傳告急的信使入宮。同時召集左右丞相,大將軍等人入宮見駕。”黃皓見我顯的非常重視便一段小跑去召集信使入宮了。黃皓出了寢宮扯開嗓子準備叫太監過來但是看到陳到已經幫他安排好了,他急忙向小太監們交代任務,陳到又給每個傳旨的小太監派了幾位護衛幫他們叫門。看着得到命令的小太監慌不擇路的亂竄着去宮外傳令黃皓好氣又好笑跟陳到道了聲謝謝,然後領着三個熱汗騰騰的信使進入上書房。此時已經穿戴整齊的我已經在上書房等候着黃皓的到來。我接過黃皓遞上來的告急文書向他們問道:“一個一個的說,白帝告急的信使你告訴朕攻擊巴東出現了多少吳軍,巴東的守軍堅持了多久?”

“卑下是虎牙將軍劉靖麾下的白毦兵百夫長陳開,對於巴東的失陷並不是很清楚。只是在老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時候寧朔將軍閻芝率領五千敗軍撤退到白帝城。我們才知道吳國大舉進攻了,就在同一天虎牙將軍劉靖跟閻芝將軍密議一陣之後便下令收集糧草戰略物資全城戒嚴。接着再過一天吳國的大軍就兵臨城下了,看那架勢至少不下於十萬人吧。虎牙將軍劉靖擔心白帝城守不住向巴州求救的同時派遣卑下前往長安求援。”來自白帝的陳開說道。

“那麼上庸那邊又是怎麼回事?還有魏國入侵又是怎麼回事,不要急慢慢說。”我繼續問道。

傳遞上庸失陷的信使是黃權的家人叫做黃鑫,黃鑫一邊哭泣着一邊斷斷續續的說道:“佔領上庸四郡的是吳國大將軍諸葛瑾親自率軍,大概有將近十五萬的吳軍。雖然吳軍勢力很大但是族叔黃權仍然率領上庸的幾百白毦兵拼死抵抗,族叔力戰被擒最後被諸葛瑾用殘忍的方式殺害。族叔被擒之前讓人保護我前往長安報信同時告訴我一個秘密。上次吳國的豪門入侵上庸諸葛恪與周銘被族叔生擒,在吳國攻打的前幾天一羣黑衣人將周銘救走然後殘忍的殺死拋擲在襄陽諸葛瑾的大軍營地前,爲了保護諸葛恪的安全族叔將他當做一般的犯人關押在漢中的大牢裡面。”

另外一位信使說不知道是魏國的哪大勢力派軍度過黃河趁夜攻破毫無防備的馮詡將整個馮詡城夷爲平地。從這些信使的話裡面我猜測出了吳國攻打蜀國的大致導火索。周銘、諸葛恪兩位吳國新秀不知道什麼原因出現在上庸落入黃權手裡,然後又有一羣人將周銘從黃權手裡搶走,殘忍的殺死在襄陽讓諸葛瑾認爲諸葛恪已經遭受了黃權的毒手因此興兵報復。雖然這可能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但是戰爭一旦開始誰也無法收住腳的。吳國挑起了這場戰爭,將會點爆蜀國的求戰心理。這也將會演變成一場不死不休的傾國之戰。

過了一個小時被點名的重要文武官員齊聚上書房,我讓三位信使將他們的情況在跟姜維他們敘述了一遍。這三個信使第二次敘述非常冷靜說了更加詳細了。聽完他們的敘述蔣琬盯着我的眼睛問道:“陛下你想怎麼樣呢?”

“朕想怎麼樣呢?這個問題該是朕問你們,食君之祿爲君分憂。兩位丞相,大將軍你們可是漢中王歸隱前留給朕的肱骨之臣。我相信你們會有辦法解決的吧,總不能漢中王歸隱生活沒幾天就去打擾他老人家吧。”我笑着說道。

“陛下,現在最重要的是先穩住局面,弄清楚吳國的大軍深入到了哪裡,另外竄入馮詡的魏軍到底是屬於哪個勢力的也需要調查清楚。現在什麼多不知道,我們在這裡瞎指揮一氣也不過時紙上談兵沒有實在意義啊。”董允說道。

“黃皓已經下令暗衛收集情報,明天就可以早朝的時候我們便可以獲得一手最新資料了。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還是需要採取一些來防備事態的進一步惡化。難道不是嗎?”我反問道。

“我們有二十五萬大軍駐紮在函谷關用來進攻魏國,但是顯然此時用不上了。可以讓魏延的白虎軍團借到弘龍進攻宛城,荊州的吳軍被諸葛瑾派到了前線此時宛城城防一定空虛,讓魏延快速通過宛城向上庸方向發起進攻,同時漢中的馬忠也率軍出擊前後夾擊諸葛瑾。至於白帝那一路我們增援也是鞭長莫及,白帝城、巴州城是堅固的大城。如果不是陸遜、諸葛瑾親自率軍進攻的話防守措措有餘,不用太過於擔心。關鍵在於解決諸葛瑾這一路就萬事大吉了。”姜維說道。

“難道吳國費這麼大功夫連年都不過,他們的目的僅僅是爲了這點。我們的反應諸葛瑾與陸遜一定會猜到的,現在吳國行動的只是諸葛瑾的荊州軍團還有直屬孫權的解煩軍沒有行動。萬一要是他們在白虎軍團前進的路上設置陷阱我們豈不是有全軍覆沒。不能冒着險,而且現在天寒地凍信鴿就根本不能飛,只能靠人力傳遞消息這一來一回將花費不少時間。所以當前還是讓各地的守將嚴防死守,等確定了他們的主攻方向在行動不遲。另外白虎軍團以及從函谷關抽調十萬大軍集中在漢,找到吳軍真正進攻的方向在行動。這是我跟郝昭商量決定的。”鄧艾說道。

看着他們睡眼朦朧昏昏入睡的樣子,我見今天晚上是無法獲得什麼結果的了。就跟他們說道:“既然如此,黃皓你將他們安置在朕的一處宮殿休息,朕希望經過一夜的思考你們能夠達成共識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

大年三十這一夜對於長安很多達官貴人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吳國入侵牽動了不少人的神經。新年初一按照慣例百官都要入朝朝賀給皇帝拜年,長安的大小官員早早的起來,四品以下的官員沒有資格在這一天入宮面聖但是他們依然得到皇宮的大門前作揖問禮。早上十點的時候象徵性的早朝開始了,各個參加朝賀的官員神情肅穆站立在長樂宮面前等候傳喚。姜維、董允、蔣琬等重要的官員已經在長樂宮內等候我的到來,就連很久沒有露面的趙雲也入宮面聖了。

我帶着黃皓急匆匆的走進長樂宮對正要行禮的姜維等人說道:“不必多禮,一切從簡把。”我坐到龍椅上之後看到趙雲也來了,站起來打招呼道:“趙老將軍也來了,看來朕該死啊。讓老將軍不能安享晚年啊。”

趙雲笑呵呵回答說道:“本王卸甲歸田,一直都閒來無事。難得發生一件大事情,本王怎麼能夠不來湊湊熱鬧呢?”

我讓黃皓公佈最新的吳軍動向。黃皓說道:“現在已經查明,永安城已經失守。永安的吳軍有十二萬領軍的是吳國的驃騎將軍朱熊,軍師是虞汜;攻佔上庸的吳軍由諸葛瑾率領,軍隊數量爲十五萬。孫權的水師和解煩軍呆在襄陽沒有動靜;另外一支精銳部隊親衛軍呆在建業,陸遜還呆在廬江訓練新軍。至於魏軍襲擊馮詡一直沒有查出來,奴才已經命令暗衛繼續追查了。另外遷移到五溪的匈奴還有半個月可以到達五溪,屆時我們就會有五萬匈奴戰士可以協防白帝。”

聽完黃皓的話,趙雲說道:“既然如此就跟吳國大幹一場吧,夷陵之戰的仇也該報了!本王願意做征伐吳國的先鋒請陛下成全!”趙雲一請戰附着雲集很多人都跟着紛紛響應。楊儀也站出來趙雲的說法讓不少官員認爲丞相府一系的官員也對吳國作戰,也站出來附和趙雲的話。姜維想了一夜跟董允他們商議出了一個大致的解決方案。姜維說道:“白虎軍團經子午谷快速增援漢中穩住漢中防線,巴州的費觀增援白帝將吳軍擋在白帝城之外。同時命令孟獲、念山出兵救援白帝。同時王平試探的出兵函谷關威脅洛陽對魏國各大勢力形成威懾。”

姜維的解決方案是以打爲主得到趙雲以及其他主戰派的,可是蔣琬提出了不同的建議:“引發戰爭的開端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被黃權生擒,現在諸葛恪沒有死,那麼我們跟吳國有了和談的希望。只要吳國肯退兵我們放回諸葛恪豈不是皆大歡喜。我們蜀國連番大戰無法支撐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如果跟吳國打也只是打一場局部的戰爭。請陛下念在跟吳國多年盟友的份上以和爲貴吧。”

蜀國朝中人人言戰,只是戰爭的規模不一樣而已。於是我下令道:“正式跟吳國開戰。爲了防備魏國的趁火打劫徵北大將軍馬岱從函谷關抽調十萬大軍佔領弘龍,魏國那個勢力敢挑釁的就打誰;另外掉魏延的白虎軍團南下漢中與諸葛瑾作戰,委任順平王趙雲爲上庸一線戰局的兵馬大元帥,節制指揮漢中的軍隊,費觀出兵增援白帝城,孟獲跟念山各率三萬大軍馳援白帝,另外大將軍姜維率領一萬御林軍趕赴白帝,全權指揮白帝的戰事。吳國不仁我們就不義,你們所要考慮的不僅是將吳軍怎麼趕出蜀國,還得替朕拿下整個荊州。另外命令交州軍團做好準備隨時跟吳國開戰。左右兩位丞相負責糧草、兵員、武器等後勤供應,現在蜀國的重心向攻打吳國傾斜希望諸位臣工用命一洗夷陵之恥!”長樂宮的大臣們高喊着:“報夷陵之戰大仇,一雪前恥!”

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八十五章 鯨吞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十三章 伐魏—1第十章 算計第十五章 伐魏—3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十五章 伐魏—3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十三章 伐魏—1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我也穿越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
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八十五章 鯨吞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十三章 伐魏—1第十章 算計第十五章 伐魏—3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十五章 伐魏—3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十三章 伐魏—1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我也穿越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