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丁原呂布

沉寂半年的黃巾軍,再次有了大動作。

陳旭以田豐、陳旭、陳靜、陳青、夏侯蘭守住山中的五個山寨,而後親自帶領兩萬步兵,三千騎兵,傾巢而動,寇略雁門郡。

黃巾軍之所以敢如此大張旗鼓的出兵雁門郡,卻是因爲漢室的兵力,幾乎全部投入到了西羌戰場。

只要陳旭不佔領城池,舉起造反,哪怕他攻破數個縣城,搶奪大量物資,朝廷亦不會派兵征討。

傾巢出動的黃巾軍,絕對是可怕的。而且他們的統帥,還是那個擊敗皇甫嵩的陳旭,更是令人心生畏懼。

兩萬三千人馬下了太行山之後,滷城就暴露在黃巾軍的兵鋒之下。

滷城縣令聽聞黃巾軍將至,驚恐無比,棄城而逃。黃巾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佔了這座縣城。

縣衙之中,諸將濟濟一堂,陳旭聽到部下,彙報完縣衙府庫中的錢糧以後,眉頭一擰。

“雁門郡地處黃河東部,更是有兩條大河穿越其中,土地異常肥沃,爲何只有這麼一點錢糧?”

程昱隨軍出征,聽到陳旭的質問,略一思索,便回答道:“雁門郡雖然土地肥沃,卻人口稀少。而且大部分膏腴之地,都掌握在當地大戶手中。”

“如此一來,官府的賦稅自然變少。”

“再加上漢室連年兵禍,強徵地方錢糧,這也就使得各個縣衙之中的錢糧,變得極少。”

陳旭聞言,停頓半晌,向程昱問道:“若是指望縣城中的糧草,如何能夠補足我等山寨所需?”

程昱來到地圖面前,思量半晌,說道:“爲今之計,當雙管齊下,才能滿足山寨所需。”

“其一,可多攻破幾個縣城,搶走縣中糧草;其二,鄉間豪強、大戶家中錢糧無數,主公可遣人攻破這些人家中的鄔堡,搜出錢糧,帶回軍中。”

程昱話音剛落,帳下以前的黃巾軍全部紛紛應和:“不錯,這些大戶沒有一個好東西,但是家中的錢糧卻是比縣衙還多。”

“我等若是攻破這些人家中的鄔堡,必定能夠解決我山寨之中的困境。”

他們自起義以來,大多都是劫掠豪強大戶。

這些人家中錢糧豐厚,防禦卻是遠遠比不上縣城,攻打他們所得到的收益,要遠遠多於付出。

陳旭撫摸着自己越來越長的鬍鬚,環顧衆人,說道:“我等雖爲黃巾軍,被人污衊成爲亂臣賊子。”

“但是我等盡皆出身卑微,本是良善百姓。哪怕山寨之中再如何缺乏,亦不可劫掠良善之家,驚擾百姓。”

“地方豪強、大戶雖有錢糧,但是很多亦是通過幾代積累,纔得到如此多的財富。”

“我等若是不分青紅皁白,胡亂劫掠,又與山賊流寇有何區別?”

陳旭右手按劍,高聲說道:“蒼天不公,我等才揭竿而起。我們的理想,不是單純爲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而是爲了上順天意,下安民心。”

“那些平日爲禍鄉里的豪強、大戶,以及縣中官吏,對於他們,我等自然無需手下留情。但是對於那些良善家的大戶,我等卻是沒有資格剝奪他們的財富。”

“鏘!”

陳旭拔劍在手,厲聲說道:“下山以後,軍中但凡有人胡亂劫掠,襲擾百姓者,殺無赦!”

衆將聞言,心中盡皆凜然,而後跪在地上大聲喊道:“我等謹遵將令!”

趙雲立在陳旭身後,看到他如此傳令,嘴角揚起了一個輕微的弧度。

若是陳旭果真善惡不分,胡亂派人掠奪財富。那麼趙雲對於他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幾日以來,一隊隊黃巾士卒穿插在滷城縣境內。

他們對於那些風評不好,爲禍鄉里的豪強大戶,毫不留情的攻破鄔堡,擄走財物。

好在陳旭並非冷血之人,還頒佈了命令:只除首惡,不牽連那些無辜之人。

並且臨走之前,還必須留些財物,讓那些大戶無辜的家人能夠生存。

不得不說,當地大戶家中的財物真是無比驚人。而那些能夠潔身自好,與民爲善的大戶,卻是少之又少。

大戶家中窮奢極欲,百姓卻是食不果腹。

待滷城的事情處理完畢以後,陳旭並沒有把搶來的所有錢糧帶走,而是留下了很大一部分,發給了縣中的窮苦百姓。

一時間,整個滷城的百姓,對於黃巾軍更是感恩戴德。

有人向陳旭詢問:“我等寨中糧草都還不夠,搶來的這些錢糧亦有缺口,爲何還要將其分發給縣中百姓?”

陳旭答曰:“我等龜縮山中,不能佔領這片土地。但是黃巾軍殺貪官、誅惡霸、發錢糧,如此行事,卻可以得到民心。”

“百姓若是歸心,我等日後出山之日,又何愁人們不簞食漿壺以迎我軍?”

衆人聞言,盡皆拜服不已。

滷城之事定下來以後,爲了加快攻破城池的速度,陳旭兵分兩路。

一路以陳旭爲統帥,帳下趙雲、劉闢、龔都、李郭隨行。率領一萬步卒,一千五百騎,向西攻打廣武、原平,而後跨越長城,約期攻打雁門郡首府陰館。

另一路以王延爲統帥,程昱爲軍師,帳下典韋、楊鳳、白饒隨行。率領剩餘的人馬,先北上攻打繁畤,而後向西攻打汪陶,最後再與陳旭那路人馬在陰館匯合。

黃巾軍一路勢如劈竹,攻城拔寨無人可擋,很多縣城官吏畏懼黃巾軍兵鋒,直接棄城而逃。

僅僅十日,黃巾軍就接連攻破五座縣城,而後兩路人馬匯合,圍困雁門郡首府陰館。

一時間,整個幷州震動不已。

幷州首府在太原郡的晉陽。

丁原乃是幷州刺史,本出自寒家,爲人粗略。但是他有武勇,善騎射,現在更是擔任騎都尉。

自古以來,黃河以北爲河內,黃河以南爲河外。

由於黃河呈‘幾’字形,太原郡與雁門郡既處於這條河的東岸,又處於這條河的北岸。

太原郡在雁門郡的南方,與冀州的常山國比鄰而居。

刺史府內,丁原看着來自雁門郡的戰報,眉頭擰在了一起。

由於他出身不好,自己爲了能夠有所成就,就刻苦讀書,研究文章,這才仗着戰功,有了現在的地步。

丁原雖然粗通文墨,但是每次處理政務都是感覺力不從心。再加上幷州荒僻,士人很少,基本上也沒有人願意待在荒僻之地,爲丁原效力。

如此一來,刺史府中可用之人,亦是少只又少。

曾經鮮卑南下寇邊,丁原帶着幷州兵卒前去作戰,路過五原郡九原縣的時候,遇到了呂布。

呂布其人,身長九尺,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丁原初次見到呂布,心中就非常喜愛他,於是丁原就把呂布帶在了身旁。

後來丁原見呂布只喜歡武藝,卻並不喜好文事,就斥責他說:“個人再強,亦是匹夫之勇,都無法得到朝中士人們的看中。”

丁原是個過來人,他如果不勤奮讀書,寫得一手好文章,就不可能擁有現在的地位。

饒是如此,他在此之前,亦是經歷了太多的艱辛。

從呂布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兩人都是出身貧寒,都是勇力過人,希望能夠建功立業。

爲了培養呂布成才,丁原就讓呂布擔任帳下主薄,處理一應文事。

歷史上的丁原雖然待呂布甚厚,但無論是《三國志》中,還是《後漢書》,都未曾提起認呂布爲義子之事。

所以演義中所說呂布爲丁原義子之事,當是杜撰。

呂布本來就討厭文事,現在丁原還讓他擔任主薄,心中如何沒有怨言?

至於丁原的一番苦心,他卻是無法感受到。

呂布看見丁原唉聲嘆息,不由出聲問道:“主公可是有何心事?”

丁原搖了搖頭,說道:“黃巾賊下山劫掠雁門郡,連下數個縣城。如今更是圍困陰館,我只怕陰館要不了多久,也會被賊人攻破啊。”

呂布聞言,眼睛一亮,急忙說道:“主公身爲幷州刺史,如何能夠看着陰館城破?若主公給我兵千兵馬,布自可攻破黃巾賊,救援陰館。”

東漢刺史權力逐漸擴大。

詔書常雲:“刺史、二千石“,又常有派刺史領兵作戰之事,刺史奏聞之事不必經三公委派掾吏按驗,郡守、縣令對之頗爲忌憚,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棄官之事。

特別是丁原這個幷州刺史,由於境內不乏異族,更是經常有外族入侵,所以總領幷州軍事,屯兵河內。

如今黃巾軍攻城,他的確有權利,也有責任派兵前去剿滅黃巾軍。

將戰報放到了案几之上,丁原嘆息一聲,說道:“黃巾軍此番下山者,足有兩萬步兵,三千精銳騎兵。”

“再加上那賊首陳旭,不但驍勇過人,而且用兵如神。若是我派兵前去救援陰館,勝負未可知啊!”

呂布聞言,心中卻是有些不屑,認爲丁原膽小怕事。

沉默半晌,丁原霍然起身,道:“雖然明知賊人驍勇,某又豈能看着治下郡縣被賊人攻破?”

“奉先,你且去召集三軍,隨我北上擊賊。”

眼見峰迴路轉,呂布大喜過望,急忙出去按令行事。

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章 救人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30章 郭嘉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25章 改名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373章 王承第867章 美人殤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627章 葫蘆谷第121章 戰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637章 衝突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4章 約戰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21章 相邀第38章 虛張聲勢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95章 困境第110章 議事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4章 滿腚傷第719章 心憂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112章 騎兵第274章 安心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44章 叔侄第134章 褚燕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331章 賭約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001章 怒火第302章 戲志才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608章 盜竊案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28章 安置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21章 相邀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738章 再戰第380章 謀兵權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933章 狙擊戰第769章 吳懿第955章 鬥陣(上)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732章 第三天第229章 交易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90章 回寨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77章 驚變第460章 大捷第69章 程昱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118章 敲暈第264章 水淹第804章 爭鋒第1005章 回家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475章 逃脫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9章 毀田
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章 救人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30章 郭嘉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25章 改名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373章 王承第867章 美人殤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627章 葫蘆谷第121章 戰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637章 衝突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4章 約戰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21章 相邀第38章 虛張聲勢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95章 困境第110章 議事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4章 滿腚傷第719章 心憂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112章 騎兵第274章 安心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44章 叔侄第134章 褚燕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331章 賭約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001章 怒火第302章 戲志才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608章 盜竊案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28章 安置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21章 相邀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738章 再戰第380章 謀兵權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933章 狙擊戰第769章 吳懿第955章 鬥陣(上)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732章 第三天第229章 交易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90章 回寨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77章 驚變第460章 大捷第69章 程昱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118章 敲暈第264章 水淹第804章 爭鋒第1005章 回家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475章 逃脫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9章 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