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仲達

田豐卻是說道:“主公此言差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件事縱然日後不會發生,我們現在也不得不防啊。”

文昭知道田豐爲人剛直,有時候說話也不太好聽,故此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說道:“元皓之言大善。”

“然而,若是想要保住豫州這個屏障,就必須給袁本初足夠的壓力才行。”

“袁本初此人極度驕傲,上次劉玄德奪取豫州之地的時候,那時因爲袁本初根基未穩,我等陳兵幷州纔會迫使他不敢南下。”

“其實袁本初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怨氣。特別是後來抹書間袁紹,他可能更是對我恨之入骨。只是苦於勢力稍弱,這才一直隱忍不發。”

“然而袁本初早已今非昔比,若我等故技重施,恐怕會惹惱袁本初,他會傾盡全力一戰啊。”

田豐說道:“既然袁本初對於主公早就懷恨在心,也就代表了日後毫無可能和解。而且這天下的霸主也只能擁有一個,縱然現在沒有結怨袁本初,他日亦會與其交惡。”

賈詡聞言,當即大笑起來,說道:“既然如何,何不趁此良機攻入冀州?縱然不能一舉將其消滅,也要極力削弱袁本初的勢力,使其數年之中不敢再妄起爭端。”

田豐卻是搖頭道:“文和之言雖然有理,然而如今關中卻糧草不濟,更兼主公伐袁並無藉口,貿然興兵師出無名啊。”

“而且袁本初勢力強大,若是死守城池,我軍想要迅速攻下冀州絕無可能。戰事持久,甚至有可能會將關中拖垮,與袁本初交戰之事,還應當慎重行事。”

賈詡微微頷首,說道:“元皓心中所憂,我又何嘗沒有考慮過?想要解決這些困難,並非難事。”

“主公出兵攻打袁紹,不應該大張旗鼓,反而要偃旗息鼓、暗度陳倉才行。如此一來,就可以出其不意迅速攻入冀州,隨後再以戰養戰,掠奪人口。”

“若是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冀州最好;即使不能打下冀州,也要狠狠削弱他袁本初的實力,令其數年之內無力再與主公爭鋒。”

“此次與袁本初交戰,將其消滅雖然無比困難,然而只是削弱袁本初的勢力,卻也非常容易達到。”

“袁本初若是勢力大降,曹孟德孤掌難鳴,必定不敢與主公妄起爭端。”

文昭心中大奇,急忙問道:“幾十萬人馬,如何偃旗息鼓、暗度陳倉?”

賈詡緩緩說道:“無需幾十萬人,只是六萬人馬足矣。主公可如此如此,若是謀劃得當,不僅能夠使得主公兵不血刃奪取漢中,還可以出其不意攻入冀州。”

陳旭聞言當即大喜過望,急忙說道:“軍師此計大妙,此次謀劃若能成功,軍師當記首功。”

程昱、田豐、李儒等人,聽見賈詡的謀劃以後,也全都拜服不已。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上之策。賈詡謀劃對於人心的把握,簡直妙到了巔峰,不得不讓人拍案叫絕啊。

次日,文昭暗中召來司馬懿,與他在屋內密謀許久。這場議事過後沒多長時間,司馬懿就拿着文昭的一封舉薦信,悄悄離開了關中。

司馬懿的離開雖然悄無聲息,文昭仍舊帶着一些親兵前來爲他送行。

在綠樹成蔭的官道之上,文昭緊握司馬懿之手,說道:“阿懿,吾麾下幾員頂級謀士,都早已名揚天下。他們若是妄動,必定會引起其餘諸侯的注意。”

“只有阿懿不僅智謀過人,而且如今尚未及冠,名聲不顯,不會遭致其餘諸侯的重視。此次不僅是你揚名之際,阿懿肩膀上還擔下了很重的擔子啊。”

司馬懿說道:“主公但請放心,此次懿定會不會辜負主公的期待。”

文昭撫掌大笑,說道:“阿懿能夠如此有信心,此事定然能夠成就。你今年剛好及冠,卻因爲這件事情而耽誤了自己的冠禮,在你臨走之前,我爲你取一個表字可好?”

司馬懿大喜,說道:“還請主公賜字。”

文昭沉吟半晌,說道:“你在家中排行第二,表字之中當有一個‘仲’字。阿懿雖然剛剛及冠,卻性格沉穩,才德出衆,人情練達。”

“如此,我爲你取字仲達,可否?”

仲也就是兄弟排行次序第二的意思,古人稱呼二兄爲仲兄,老大稱呼二弟爲仲弟。其中仲春,也就代表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司馬懿乃是家中次子,故此表字中含有‘仲’,倒也妙到巔峰。

至於‘達’更不用說了,達德指的是有通行天下的美德,其中也有練達、通達的意思。爲晚輩取表字其中含有‘達’,乃是一種極高的讚譽與期待。

歷史上司馬懿的表字就是仲達,由此可見他家中長輩,對於司馬懿的期待與看重。

司馬懿不知文昭,只是剽竊了歷史上屬於他自己的表字,待聽聞主公給他取字‘仲達’以後,當即大喜過望,心中激盪不已。

他再拜說道:“謝主公賜字,此次吾定會拼盡全力完成主公的重託,不負‘仲達’二字。”

陳旭聞言,卻是拉住司馬懿的手臂,有些憂慮的說道:“仲達此行極度兇險,前途未卜,稍有不慎就會遭致殺身之禍,吾心甚憂啊。”

“然則關中除了你以外,再無他人適合完成這個任務。此行仲達只要儘自己的本分即可,無論是否能夠完成任務,都要活着回來。”

感受到了文昭對於自己的關懷,司馬懿心中當即感動不已,他開口說道:“主公但請放心,此次懿不但要活着回來,還會圓滿完成任務,藉此良機揚名天下。”

文昭曰:“仲達有此雄心壯志最好不過,然而爲了你的安危着想,我會讓關平統領一百黑甲衛,讓他們改換行裝隨你離開,好護你周全。”

黑甲衛也就是文昭自己的親兵,因爲他們全都身穿黑甲,故此也得到了‘黑甲衛’的稱呼。黑甲衛既然身爲文昭的親兵,戰鬥力自然十分強橫。

他能夠派遣一百人保護司馬懿周全,可以看出對於司馬懿的關心。

司馬懿聞言心中更是感動不已,卻沒有再說話,只是長長作了一揖。

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78章 殺眭固第628章 有鬼第28章 返鄉第101章 詭異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56章 碾壓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387章 圍殺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章 救人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94章 決戰日第384章 下一代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288章 欲殺人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608章 盜竊案第176章 困境第252章 密謀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251章 祭奠第395章 困境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58章 遊街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38章 再戰第20章 重逢第23章 擊賊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488章 博浪沙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65章 譁變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85章 家事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625章 殤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16章 很年輕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90章 清洗第88章 矛盾論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233章 斬將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02章 戲志才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00章 魯肅(上)第565章 密謀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94章 三策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284章 旭之志第317章 謀關中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296章 生死戰第447章 韓遂第185章 高順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733章 破寨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007章 託孤第713章 鄧芝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871章 基情四溢
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78章 殺眭固第628章 有鬼第28章 返鄉第101章 詭異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56章 碾壓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387章 圍殺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章 救人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94章 決戰日第384章 下一代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288章 欲殺人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608章 盜竊案第176章 困境第252章 密謀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251章 祭奠第395章 困境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58章 遊街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38章 再戰第20章 重逢第23章 擊賊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488章 博浪沙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65章 譁變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85章 家事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625章 殤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16章 很年輕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90章 清洗第88章 矛盾論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233章 斬將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02章 戲志才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00章 魯肅(上)第565章 密謀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94章 三策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284章 旭之志第317章 謀關中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296章 生死戰第447章 韓遂第185章 高順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733章 破寨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007章 託孤第713章 鄧芝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871章 基情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