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拋磚引玉

墊江,上接巴渝之雄,下引蘷巫之勝,乃是梓潼水、西漢水、潛水匯聚之所。

江武凝視着西北方向的梓潼水,心中久久難安。

“梓潼水西高東低,很多河段穿越險峻的山嶺,就連船隻不能渡過,徐將軍等人從此地逆流而上,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陽光照耀在大地上,水面波光粼粼,反射出了一道道太陽的金光。

廣漢郡內,最南邊的德陽縣城早已改換旗幟,如今徐晃以及大將甘寧,簇擁着一位文士,正站在了廣漢縣城的城牆上面。

廣漢縣城並非廣漢郡治所,雒縣纔是。

雒縣位於廣漢郡西方,乃是進入蜀郡,直達成都的門戶;廣漢縣城卻是坐落於梓潼水河畔,位於廣漢郡東南方向。

徐晃對着那個文士說道:“軍師,沒有人想到我們會從梓潼水逆流而上,故此德陽與廣漢這兩座沿江縣城,纔會如此輕易被攻克。”

“可是戰船根本沒有辦法運輸太多士卒,我們也不可能分兵把守這兩座縣城。”

“而且要不了多久,廣漢郡北方縣城之內的益州官吏,必定會得到我軍奔襲此地的消息。孤軍深入,長途奔襲,糧草不濟,又無後援,稍有不慎都可能會全軍覆沒。”

“如此行事,會不會太過冒險”

說到這裡,徐晃臉上滿是憂色。

早在徐晃接到孟達消息,準備起兵攻打巴郡的時候,就提前通知了駐守散關的甘寧,讓其率領水軍南下助戰。

本來甘寧沒有接到文昭通知,不可能如此迅速領兵南下來到巴郡。

可甘寧乃是膽大包天之人,再加上他也知道戰機稍縱即逝,就學着徐晃的樣子,一面將事情飛報文昭,一面率領水軍穿越漢中進入巴郡。

益州雖然山川極多,可是大河亦是非常密集,甘寧率領五千水軍一直順流而下,行軍速度非常之快。

與此同時,接到徐晃、甘寧消息的文昭,生怕兩人有失,就急忙派遣江武帶領一隊騎兵,護送着田豐星夜兼程追趕甘寧。

甘寧順流而下,行軍速度實在太快了,縱然田豐等人一路騎馬奔跑,也是快到墊江之時,才追上水軍。

那個時候,徐晃已經佔據了整個巴郡,正把糧草全都集結在了閬中,準備帶領大軍北上進入閬中。

甘寧乃是土生土長的巴郡人氏,曾經更是以水賊身份,縱橫益州各個水道。可以說,對於益州各個水道的詳細情形,甘寧幾乎都知之甚詳。

甘寧從來都不是按常理出牌之人,他這些年在關中雖然也深得文昭器重,可是水軍很多時候,仍舊沒有立功的機會。

心中早就感到無比憋屈的甘寧,聽聞徐晃打下整個巴郡以後,忽然想到了一個膽大包天的行動,那就是逆着梓潼水,由水路奔襲廣漢郡。

梓潼水水流湍急,很多河段哪怕是船隻想要順流而下,都有些不太現實,更不用說是逆流而上了。

可是這些年來,關中由於雜學分院的出現,各種人纔不斷完善戰船的動力系統,完全能夠使得新式戰船,在水流湍急的梓潼水中逆流而上。

田豐追上了甘寧,得知了他計劃以後,將張鬆獻上的巴蜀地圖展開,思量許久才定下了一個奇襲廣漢郡的計策。

以往的田豐,行事大多都是非常沉穩,喜歡以勢壓人,堂堂正正,善用陽謀。

一開始,文昭也的確對他言聽計從,無論大小事宜都會與他商議、探討。

可是隨着關中謀士越來越多,雖然文昭對於田豐仍舊信任有加,可是依賴他的時候卻是越來越少。

田豐作爲最先投奔文昭的謀士,自然不願被後來的賈詡等人比下去,也就有了在益州之戰中建功立業的心思。

本來文昭是準備派遣李儒先趕上甘寧,正是因爲田豐的極力要求,才換成他來充當徐晃、甘寧兩人的軍師。

田豐有了這種建功立業的心思,纔會一反常態選擇配合甘寧,開始了這次極其危險的奔襲之旅。

將甘寧的想法完善以後,田豐就秘密前往江州面見徐晃,讓徐晃假裝病發昏迷,好將廣漢郡內的大軍全都吸引到閬中。

這次由於是走水路,奇襲廣漢郡的人馬勢必不能太多。

若是張任等人不領兵前去攻打閬中,莫說攻下梓潼,佔領劍閣了,恐怕連田豐等人也會葬身廣漢郡境內。

田豐不動則已,真要準備行險,就準備一舉攻克天下險關劍閣,甚至想要拿下葭萌關,好立下蓋世奇功。

畢竟,戰船雖然可以從水路,沿着梓潼水逆流而上,卻不能大規模運輸軍隊。

關中大軍若想完全進入蜀中,勢必要從旱路,先後攻克葭萌關以及劍閣,才能徹底打通入蜀之門戶。

正在江州準備北上閬中的徐晃,忽然聽說田豐、甘寧到來,不由大喜過望。

田豐將自己計劃和盤托出以後,一直以穩重著稱的徐晃,自然不是十分願意。可是在甘寧的極力勸說之下,徐晃最終還是被說動了。

時至今日,果真與田豐預料的那般,德陽與廣漢這兩座縣城,根本沒有絲毫防備就被攻陷。

可是穩重的徐晃,始終覺得這樣做太過冒險了。

還有一點,那就是徐晃放心不下閬中。

閬中畢竟囤積了許多糧草,若是閬中丟失,對於關中軍的打擊絕對十分巨大。

甘寧與徐晃關係非常好,看着他眉頭緊皺的樣子,當即安慰道:“公明莫要擔心,閬中城內只有兩萬守軍,並且堆積瞭如此多糧草,又無大將鎮守。”

“想那張任看見這麼大一個誘餌,絕對會將廣漢郡境內所有兵馬,全都調去攻打閬中。”

“依照主公的說法,這就叫做拋磚引玉。我等拋出去的乃是閬中這塊磚,引得卻是廣漢郡心臟梓潼,以及險關劍閣。”

“廣漢縣城既克,水軍再沿着梓潼水逆流而上,沿途之中再無城池阻攔,可以直接攻入梓潼。”

望着甘寧信心滿滿的樣子,徐晃焦躁的心這才安定了下來,可是對於駐守閬中的劉闢,多少還是有些擔憂。

前面一處有錯誤,廣漢郡的治所乃是雒縣,不是梓潼,已改正。

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196章 靈帝崩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479章 回蒲阪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779章 下戰書第503章 傳統第317章 謀關中第118章 敲暈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302章 戲志才第63章 不負將軍第279章 水師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6章 再議黃巾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91章 入敵營第284章 旭之志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06章 鴻門亭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923章 對策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513章 隱情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01章 魯肅(下)第210章 獻城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章 毀田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2章 卜己之死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298章 獅虎鬥第762章 迷路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621章 設伏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76章 解惑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689章 中伏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32章 賊兵來犯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271章 唐姬第626章 建言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677章 拒絕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3章 流言四起第95章 皇甫嵩第814章 婚事(下)第176章 困境第100章 議事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328章 龜兒子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337章 絕路第355章 鍾繇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713章 鄧芝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0章 報仇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11章 關平認主
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196章 靈帝崩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479章 回蒲阪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779章 下戰書第503章 傳統第317章 謀關中第118章 敲暈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302章 戲志才第63章 不負將軍第279章 水師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6章 再議黃巾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91章 入敵營第284章 旭之志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06章 鴻門亭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923章 對策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513章 隱情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01章 魯肅(下)第210章 獻城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章 毀田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2章 卜己之死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298章 獅虎鬥第762章 迷路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621章 設伏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76章 解惑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689章 中伏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32章 賊兵來犯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271章 唐姬第626章 建言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677章 拒絕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3章 流言四起第95章 皇甫嵩第814章 婚事(下)第176章 困境第100章 議事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328章 龜兒子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337章 絕路第355章 鍾繇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713章 鄧芝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0章 報仇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11章 關平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