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涼州急報

張既看着文昭那張真摯而又迫切的臉龐,猶豫了一下。

過了半晌,他終究還是說道:“大將軍現在所要做的,還是應當早日奪取益州,而後修生養息,再坐等天下大變。”

“大將軍若得益州,天下已經有其二,一面改革內政,發展生產,一面尋機消滅其餘諸侯,方爲上策。”

“縱然其餘諸侯短時間內,難以剿滅,大將軍亦無需太過擔憂。”

“如今劉表、袁本初年齡都已經不小,縱然是那曹孟德,亦是如此。大將軍有一個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年輕力壯。”

聽到這裡,文昭卻是心中一動,忽然響起歷史上袁紹、劉表都死的很早。

若是這兩人去世,其治下必定會動盪不安,那個時候,陳旭就有了可趁之機。

縱然與曹操比起來,文昭也覺得自己會比他活得更久。而長壽,有時候也是一種雄厚的資本。

當然,若是陳旭一直抱着這種思想,未免有些太過消極了。

大爭之世,自當逆流而進,抓住時機,在有限的生命裡,能夠儘可能的消滅其餘諸侯,方爲正理。

可張既的話,也爲文昭打開了另外一扇門,那就是養身,比拼壽命,比拼下一代。

“咚咚咚”

就在此時,敲門的聲音響起,卻是已經到了早飯的時候,典韋呼喚文昭用膳。

擡頭看了看已經放亮的天色,文昭才感覺到了,時間流逝的居然這麼快。

典韋進門,看着那兩碗已經涼了,卻仍舊未動絲毫的飯食,當即關切的說道:“主公,要多注意身體啊。”

文昭卻是毫不在意的說到:“無妨,今日我把昨天漏下來的飯食,一起吃掉就好。”

隨後,他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身子,起身向張既深深作了一揖。

他懇切的說道:“先生乃當世大才,旭以往卻是有眼無珠,居然只委任先生以縣令之職。今日猛然驚醒,方纔羞愧難安。”

“吾再三懇切邀請先生,前往蒲阪擔任尚書僕射一職,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現在擔任尚書令之人,乃是文昭族兄陳羣。

尚書令直接對皇帝負責,是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擁有極大的權利。當然,現在天子形同傀儡,陳羣這個尚書令,其實直接對文昭負責。

而尚書令的副手,就是尚書僕射,其權勢雖然不及尚書令,卻也是身居高位,職位極其重要。

張既能夠從一介縣令,被文昭直接徵辟爲尚書僕射,可見文昭對於張既的器重。

張既聞言,亦是急忙下了牀榻,行禮道:“承蒙主公不棄,既願效犬馬之勞。”

文昭大喜過望,上前扶住張既的手臂,大笑着說道:“吾有德容,猶如旱苗之的得雨露,渴魚而得甘泉是也。”

隨後,兩人洗漱完畢,就前去用膳。

至於典滿率領的那些親兵,也被文昭召進了縣衙。

一開始,他只是想要隱瞞身份,爲了不引人注目,這才讓典滿帶領大隊人馬離開。現如今,他已經與張既挑明瞭身份,自然就無需再讓典滿等人隱藏了。

就這樣,連續三日,文昭都在新豐縣城,與張既暢談天下之事,終日不倦。

這一日,張既正帶着文昭,在新豐縣城之中四處遊覽,忽然看到城外灰塵大作,並且伴隨着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張既心中一驚,急忙對身旁之人大聲喝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典韋等人卻是抽出了兵器,警惕的將文昭圍在了中間。

沒過多久,便有縣中兵卒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大聲喊道:“明廷,朝中大將趙子龍,帶領五百精騎,說有重要事情面見大將軍。”

說到這裡,那個兵卒還有意無意,將目光放在了陳旭身上,眼中滿是敬畏。

文昭雖然與張既挑明瞭身份,可是並未昭告整個新豐縣城。

故此,許多人都知道文昭是個大人物,使得縣令每日都陪伴左右,卻並不知曉他就是當朝大將軍。

直到趙雲帶領五百精騎到來,說要面見大將軍,衆人才恍然大悟,猜測到了文昭的身份。

文昭此時也是心中一驚,疑惑的問道:“何等大事,居然要讓子龍,親自前來爲我報信”

話畢,他就急忙領着張既、典韋等人,急忙往城門口趕去。

來到了城門口,文昭舉目望去,發現五百精騎在城外排成整齊的隊伍,每個人都精神抖擻,戰意澎湃。

爲首一員大將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手持一杆華麗而沉重的銀槍,不是關中大將趙雲又是何人

此時,趙雲也看到了文昭等人,急忙滾鞍下馬,來到了文昭身旁,說道:“主公,涼州急報,還望主公能夠早做決斷”

文昭心中一顫,說道:“涼州有阿靜、元常在彼,又出了什麼事情”

趙雲看了看四周的環境,道:“主公,這裡並非議事之地,還是先換個地方較好。”

文昭猛然一拍額頭,才發現這裡乃是城門口,當即帶着趙雲來到了張既的住所。

趙雲喝了一些水,就拿出了一封書信,說道:“涼州急報,事關重大。幾位軍師不敢擅作主張,這才讓我親自將書信送來,聽侯主公決斷。”

文昭接果了書信,將信封撕開以後,詳細閱讀了裡面的內容。過了半晌,他纔將書信遞給了張既。

“德容,對於此事你有何看法”

張既心中一凜,知道正戲來了。

他現在雖然已近得到了文昭的器重,可若是不能展露相對應的才能,恐怕也無法在蒲阪立足。

文昭將機密書信給他觀看,既是對他的信任,也是對張既的考教。

張既雙手接過書信,細細將裡面的內容讀完,沒有第一時間答話,反而問道:“主公,我軍在涼州有多少兵力”

張既雖然對於天下大勢有所瞭解,可涼州具體的屯兵數量,卻乃關中機密,並非他一個小小縣令所能知曉。

文昭讓他參議涼州之事,張既就不能憑藉自己的揣測,便妄下斷言,反而要先了解清楚涼州的詳細情況。

對於張既的表現,文昭卻是極其滿意,就把涼州的大小軍務都告知了張既。

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9章 薦文昭第779章 釋放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33章 斬將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11章 民心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319章 邀戰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800章 繼承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8章 典韋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58章 張鬆第747章 快來了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98章 黃巾不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355章 鍾繇第552章 韓莒子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144章 鬥將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552章 韓莒子第76章 文昭論戰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309章 劉備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655章 鬧事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617章 讒言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345章 面聖第23章 擊賊第911章 勸諸葛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101章 詭異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446章 考覈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552章 韓莒子第57章 驚變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351章 衣帶詔?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05章 謀劃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906章 再設計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1006章 家宴第451章 馬玩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98章 黃巾不死第224章 襲城第316章 赴長安第8章 典韋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326章 誘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22章 不允盜請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00章 魯肅(上)第333章 投效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489章 糾結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727章 始末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565章 密謀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45章 大捷第965章 一封信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251章 祭奠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269章 止戈
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9章 薦文昭第779章 釋放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33章 斬將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11章 民心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319章 邀戰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800章 繼承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8章 典韋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58章 張鬆第747章 快來了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98章 黃巾不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355章 鍾繇第552章 韓莒子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144章 鬥將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552章 韓莒子第76章 文昭論戰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309章 劉備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655章 鬧事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617章 讒言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345章 面聖第23章 擊賊第911章 勸諸葛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101章 詭異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446章 考覈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552章 韓莒子第57章 驚變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351章 衣帶詔?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05章 謀劃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906章 再設計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1006章 家宴第451章 馬玩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98章 黃巾不死第224章 襲城第316章 赴長安第8章 典韋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326章 誘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22章 不允盜請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00章 魯肅(上)第333章 投效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489章 糾結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727章 始末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565章 密謀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45章 大捷第965章 一封信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251章 祭奠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269章 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