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始末

這場戰事隨着文聘被殺,結局早已註定。

那些殺上城牆的荊州兵,要麼被關中士卒殺死,要麼從城牆上面跳了下去,只有少許人才得以從雲梯上面爬下去,保全了性命。

從一開始,徐庶就在爲劉備謀劃奪取整個荊州。

這一次出兵攻打武關,正是劉備掌控軍隊的一個契機,可是由於文聘被劉表任命爲主將,才使得這件事情再起波瀾。

文聘對於劉表的忠誠毋庸置疑,他本人更是一個才能出衆之輩。

這也就註定了,劉備不可能通過招攬文聘,而得到這支軍隊的掌控權。

另一方面,劉備又不能公然殺掉文聘奪權,這樣做對於他聲望損毀非常之大,完全得不償失。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劉備才費盡心機借刀殺人。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如果這個隊友還是個居心叵測,扮豬吃老虎之人,將更加可怕。

文聘的才能毋庸置疑,指揮軍隊起來亦是進退有據,沒有出現過什麼紕漏。

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看似仁義無比的劉備,居然打着借刀殺人奪權的打算。

就這樣,文聘這個本來應該在漢末大放異彩的名將,不明不白死在了龐德刀下,若是讓陳旭得知事情的前因後果,恐怕也會扼腕嘆息吧。

文聘攻城之初,關羽就以手臂受傷爲由,留在了城牆下面。

當文聘、劉備、張飛殺上城牆以後,關羽就已經開始着手掌控荊州軍事宜。

文聘戰死,劉備更是理所當然成爲了荊州軍最高統帥,而後帶領大軍回到營寨之內休整。

夜色雖然已經深了,可是荊州軍營寨之內卻是一片愁雲慘淡。文聘之死,對於荊州軍的打擊絕對非常巨大。

劉備帶着關羽四處奔走,到每個地方安撫士卒,足足跑了半夜,才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營帳之內。

而此時,張飛卻悶悶不樂待在營帳之內喝酒。

關羽、張飛都是忠義之人,可他們忠的對象乃是劉備,義的對象也是兄弟情義。

相比起耿直的張飛,關羽心思更加複雜。

他深知如今天下混亂,諸侯並起,若是自家兄長不能早點佔據一塊富庶之地,一生也將會荒廢過去。

故此,當徐庶找到關羽,說到準備奪荊州的事情,關羽在驚愕、掙扎之後,仍舊沒有發出異議。

然而相比起關羽,張飛卻要耿直一些。

他雖然瞧不起劉表,卻也知道是此人收留了自己三兄弟,如今反而要轉過來奪取劉表基業,他心中多少有些內疚。

正是因爲了解張飛的性格,劉備乃一開始纔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他。

“益德!”

劉備走進營帳,看着四周扔了許多空酒罈子,臉上不由露出了愧疚之色。

當初徐庶謀劃奪取荊州的時候,劉備亦是十分不願,他雖然渴望佔據荊州之地,擁有一片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

然而他卻很難下定決心對劉表下手,所以一開始對於徐庶的建議,劉備完全是一口否決。

可是徐庶的一番話,卻將劉備勸得回心轉意。

“主公乃仁義之人,吾又豈會不知?然而主公更是漢室宗親,有匡扶漢室之志。”

“事實上,這個天下之中除了主公以外,再無其餘漢室苗裔,有能力再次振興漢室。”

“劉荊州空有虛名卻只是守城之輩,又年齡老邁不堪造就。”

“假如荊州一直讓其盤踞,待陳文昭攻下益州之後,再與孫伯符一起攻打荊州,荊州之地必定易主。”

“荊州若失,主公將再無容身之地,又何談匡扶漢室,挽救萬民與苦難之中?”

“而且主公縱然奪取荊州,也不會與劉荊州刀兵相向,只需奪取那支攻打武關軍隊的領導權以後,再與孫伯符爭奪荊州即可。”

總而言之,徐庶給劉備灌輸思想就是:孫策攻打荊州,劉表命不久矣。

你奪荊州不是爲了私利,而是爲了振興漢室。

待劉表被殺以後,你再領兵回返驅逐孫策,佔據荊州之地,不但沒有反叛劉表,反而成爲了整個荊州的救命恩人。

不能說劉備是個假仁假義之輩,只能說他乃是一代梟雄,有着無比強大的野心。

在野心的驅逐,以及荊州之主誘惑下,他完全能夠拋棄所謂的仁義,露出尖銳無比的獠牙。

歷史上諸葛亮《隆中對》所提出來的戰略,正是要劉備佔據荊州、益州之地,而後與東吳結盟,再向北爭奪天下。

若劉備果真仁義、迂腐,到了不願奪取劉表、劉璋基業的程度,恐怕當時就會怒斥諸葛亮,而不會對他如魚得水了吧。

哪怕是後來劉表長子劉琦之死,也有劉備身影在裡面。

當時劉備先上表保劉琦爲荊州牧,然後以劉琦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就在那一年劉琦就不明不白死了。

恐怕是個傻子,都能看出其中貓膩吧。

當然,並不能因爲這樣就否認了劉備的仁義,也不能因爲這樣就說他不是好人。

只能說,劉備雖然是仁義的好人,更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梟雄。

就如同潛龍在淵一般,若是沒有機會劉備會一直蟄伏,一旦給了他騰飛的雲霧,劉備畢將拋開一切。

也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立足於亂世之中,成爲一方強大的諸侯。

卻說劉備看到張飛的樣子,忍不住乾澀喊了一聲,張飛卻沒有迴應。

劉備感覺心中有些難受,再次說道:“益德,你聽我說……”

“砰!”

張飛將手中酒罈扔在地上,頓時碎成了很多片。

他長身而起,緩緩走到了劉備身旁,與劉備相對而立。

“兄長什麼都不要說,我心中都知道,劉表有何才能可以佔據豐饒的荊州?反觀兄長,雖有鴻鵠之志,卻無片瓦立身之地。”

“亂世之中,英雄輩起,兄長自當順應這個大時代,披荊斬棘強勢崛起。無論兄長如何選擇,飛都會不離不棄!”

說到這裡,他緊緊抓住了劉備雙手,眼中根本沒有絲毫醉意。

張飛爲人雖然看起來粗猛,可相比起關羽,他卻是自幼讀書,絕對不是一個愚笨之人。

相反,張飛心中宛若明鏡一般,有時候很多事情都看得十分透徹。

不然的話,他也只配成爲顏良、文丑那種猛將,而不是名震千古的名將了。

感受到張飛手上的溫度,劉備心中忽然涌出了一股暖流,也許只有自己這兩個兄弟,纔會跟隨在他身旁,一直不離不棄吧。

無論他做什麼,兩人都會毫無保留的理解與支持。

“啪!”

關羽雙手也緊緊放在了上面,三兄弟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信任與情誼。

漂流這麼多年的劉備,也是時候有個好歸宿了。

每個人都有博取功名利祿之心,那些本領過人之輩更是如此。其實關羽和張飛,也早已厭倦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若劉備可以奪取荊州,他們兩人就會有很大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間,不會一直成爲無名之輩了。

另一方面,卻說龐德殺了文聘之後,荊州軍全都退卻,張繡這才喘着粗氣前來道謝。

“多謝龐將軍相助,不然我本人戰死是小,丟了武關卻是天大罪過了。”

看見張繡向自己施禮,龐德急忙回禮說道:“論起官職,末將尚且比不上張將軍,而且你纔是武關守將,縱然擊退賊軍亦是將軍之功啊。”

龐德知道自己乃是新投降不久的新人,雖然得到了陳旭器重,可是本人卻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立下戰功,這纔將姿態放的很低。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龐德現在已經不是毛頭小子了,知道該如何與其他人打好關係。若是仗着救了人家,便趾高氣昂的話,完全是作死行爲。

兩人又客套了一陣,最後張繡忽然說道:“令明亦是涼州人氏,說起來我們可是同州呢。”

龐德聞言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說道:“是啊。”

陳旭麾下出身涼州的屬下並不少,可是與龐德有交集之人,時至今日卻只有張繡。

兩人如今因爲武關之戰,關係本就親密了不少,再加上同爲涼州人氏,而且也都勇武過人,談論起來自然越來越投機。

聊了一陣,張繡忽然不解的問道:“主公既然早就讓令明領兵藏在武關附近,爲何一定要等到武關危機存亡之時,才讓我向令明求援呢?”

龐德道:“主公早就料定,劉表興兵攻打武關以後,江東孫伯符定然會趁虛而入,攻打荊州。”

“之所以只在武關留守三千兵卒,就是爲了讓荊州軍以爲,他們有機會拿下武關,不會因爲城中兵力過多知難而退。”

“如此一來,這路兵馬必定會被吸引在武關城下,這樣就能夠給孫伯符攻打荊州創造機會了。”

“然而武關畢竟乃是關中南部門戶,絕對不容有失,故此主公才讓我率領一彪人馬,秘密駐紮在了武關附近。”

張繡想起了那些先後在戰死的守城士卒,想起了兩個月艱難的防守戰,不有感覺心中發苦。

“只是爲了孫策創造機會麼?”

龐德沒有看出張繡走神,繼續說道:“當然,其實一開始主公都並不認爲,孫策能夠攻下荊州,只是荊州局勢越混亂,對於關中就越加有利。”

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280章 司馬懿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235章 鮑信第269章 止戈第872章 野炊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55章 逼宮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24章 襲城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82章 李儒三策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625章 殤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74章 安心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76章 曲有誤第677章 拒絕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487章 臨江仙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章 臥虎嶺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04章 爭鋒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325章 敗逃第216章 內亂第109章 報仇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549章 水淹第221章 試探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201章 封官第740章 戰畢第8章 典韋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242章 出塞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316章 赴長安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245章 大捷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59章 殤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797章 入涼州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73章 甘寧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67章 玉門關第449章 說客第505章 求情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1006章 家宴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82章 挑選
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280章 司馬懿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235章 鮑信第269章 止戈第872章 野炊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55章 逼宮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24章 襲城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82章 李儒三策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625章 殤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74章 安心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76章 曲有誤第677章 拒絕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487章 臨江仙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章 臥虎嶺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04章 爭鋒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325章 敗逃第216章 內亂第109章 報仇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549章 水淹第221章 試探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201章 封官第740章 戰畢第8章 典韋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242章 出塞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316章 赴長安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245章 大捷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59章 殤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797章 入涼州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73章 甘寧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67章 玉門關第449章 說客第505章 求情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1006章 家宴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82章 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