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兗州之變

樊稠大敗馬騰軍,又攻破攻槐裡,將種邵等全部斬殺。一時間,樊稠在西涼軍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李傕聽到自己侄兒的話以後,雖然心中猜忌樊稠,表面上仍舊對樊稠十分親善。

後來,李傕、郭汜以安集將軍樊稠爲右將軍,並開府如三公,合爲六府,皆參選舉。李傕等都想要推舉自己的親信,將他們安插在朝廷當官。爲了此事,就連三公舉薦的人才,也都沒有得到重用。

饒是如此,三人之間爲了安插親信之事,也多有矛盾。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曹操率領大軍攻打徐州,一路之上屠戮城池,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以及平原相劉備三路人馬,帶領大軍前去救援。

三路兵馬到達徐州境內,孔融對田楷、劉備說道:“曹兵勢大,操又善於用兵,未可輕戰。且觀其動靜,然後進兵。”

劉備卻是說道:“但恐城中無糧,難以久持。可令雲長領軍四千,在公部下相助;備與益德殺奔郯縣,徑投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破敵之策。”

孔融聞言大喜,會合田楷爲掎角之勢,關羽則領兵在一旁接應。

是日,劉備、張飛引一千人馬向郯縣行軍。正行之間,忽然一聲鼓響,一彪人馬出現在劉備軍的不遠處。當頭一員大將,乃是于禁。

于禁以槍指着張飛,大聲喝道:“何處狂徒,欲往那裡去?”

張飛見了,也不打話,拍馬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數合,劉備掣雙股劍率兵進攻曹軍,于禁敗走。張飛就要上前追殺,劉備卻怕曹軍大舉來攻,喝住張飛,直接引軍前往郯縣。

郯縣乃是徐州首府,城牆上的守軍將領,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五個大字,不敢怠慢,急忙飛報陶謙。

陶謙確認來人不是徐州援軍以後,急令開門迎劉備入城。陶謙接着劉備,共到府衙,敘禮畢,設宴相待,並且遣人犒勞劉備軍。

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並且聽說他是漢室宗親的身份,當即大喜過望。

他在心中想到:“我如今已經老邁,膝下子嗣卻非成事之人。前翻讓人殺掉曹操父親,已經與曹操結下死仇。”

“縱觀曹操麾下,兵多將廣,一路攻城略地勢如劈竹。縱然有劉玄德等人前來救援,恐怕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待城破之日,我一家老小都將性命不保矣。”

“我觀劉玄德此人,心懷壯志,他日絕非池中之物。既然如此,何不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玄德,我自己卻帶着家眷,逃回家鄉躲避戰火?”

自曹操起兵攻打徐州以來,陶謙每日坐立不安。他有心棄城而逃,卻害怕被別人唾罵,一世英名不保。

若是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備,不僅能得到一個讓賢的名聲,還能脫離這個戰爭的泥潭,又何樂而不爲?

念及於此,陶謙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劉備。劉備愕然問道:“使君何意也?”

陶謙答曰:“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劉備聞言,怦然心動。

好在這些年來,經歷很多的劉備,已經有了很深的城府。他略一思索,就急忙離席拜曰:“劉備雖是漢朝苗裔,卻功微德薄,爲平原相猶恐不稱職。今爲大義,故來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劉備有吞併徐州之心耶?備若舉此念,皇天不佑!”

陶謙曰:“老夫乃是真心相讓,玄德休要疑慮。”

話畢,陶謙再三相讓,劉備卻是堅決不受。

糜竺在心中暗暗想到:“劉玄德此人,有梟雄之姿。奈何陶恭祖老奸巨猾,爲了躲避戰火,不惜將這個燙手山芋讓給劉玄德。若是劉玄德貿然接住,徐州臨陣換主,必定民心不穩,曹孟德再趁機攻破城池,我等盡皆休矣!”

他細細看了一下劉備的神色,想到:“莫非玄德已知陶恭祖之計?劉玄德並非常人,我今日暫且助他一臂之力,將來他若是有所成就,必定不忘今日之恩。”

想到這裡,糜竺急忙上前按住陶謙的手臂,說道:“今曹孟德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日,再當相讓可也。”

劉備感激的看了糜竺一眼,急忙點頭說道:“子仲所言不差,爲今之計,應當先退曹軍,再談其他。備願意遣人至曹營,勸說曹公退兵,若彼不聽,再廝殺不遲!”

話畢,劉備急忙抽身走出府中,開始傳檄三寨,且執兵不動,並且遣人齎書以達曹操。

劉備引着張飛回到軍營之中,張飛疑惑的說道:“兄長,陶公欲讓徐州與你,你爲何推辭不就?”

劉備看了看四周,這才小聲對張飛說道:“益德,你當陶恭祖讓徐州與我,乃是好心?”

張飛一愣,說道:“兄長何出此言?”

劉備嘆息一聲,反問道:“益德以爲,縱然我等聯合起來,是否能夠擊退曹軍?”

張飛沉吟半晌,這才說道:“某雖不願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卻也感覺若無意外,徐州早晚必被曹孟德所克。”

劉備語重心長的說道:“我若接下徐州的印綬,一來,會落得一個趁人之危的名聲;二來,若是徐州城破,你我盡被曹孟德所擒矣!”

“相反,若是陶恭祖棄了徐州牧之位,就可以帶着家眷順利脫身。”

劉備冷笑兩聲,說道:“我等縱然能夠僥倖逃得性命,然而臨危受命,卻不能保全治下百姓之安危,別人又會怎樣看待我等?”

是啊,若是劉備剛剛接手徐州,徐州就被曹操攻破,別人可能會認爲,他劉備連陶謙都比不上。

張飛聞言,心中拜服,不再想着讓自家兄長領徐州牧之事,反而怒聲說道:“我等好心前來救他,卻不顯陶謙匹夫心思如此歹毒!”

劉備卻是急忙捂住張飛的嘴巴,說道:“益德慎言,也許陶公根本沒有這種心思,只是考慮不周罷了。”

卻說曹操正在軍中,與諸將議事,人報徐州有戰書到。曹操心中大驚,他知道劉備帶兵前來救援徐州,卻沒想到戰書這麼快就來了。

劉備的使者將書信遞給曹操,曹操看完之後,勃然大怒,說道:“劉備何等人也,居然想來勸說我退兵,簡直是笑話。來人,將劉備的使者拖出去斬了!”

劉備使者心中一驚,剛想要說話,就聽見一個曹軍謀士說道:“主公不可!自古以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是殺掉此人,倒顯得我軍缺乏氣度。”

曹操方纔只是隨口一說,到也並非想要真的殺掉劉備來使。他正要說話,忽然有人進入大帳之內,呈上了一道加急書信。

曹操打開書信,看完裡面的內容,頓時大驚失色。他對劉備的使者說道:“你權且下去休息一會,我與帳下諸將商議退兵之事。”

待劉備使者下去以後,曹操才以書信示人。帳中文武看到書信之中的內容,盡皆駭然。

曹操面沉如冰,緊緊握住雙拳,說道:“陳留太守張邈,趁着我等攻打徐州之時,引袁術入兗州。若兗州有失,吾必定無家可歸矣!”

郭嘉說道:“主公何不賣個人情與劉備,我等卻好星夜殺回兗州,剿滅叛亂!”

曹操以爲然,隨即作書一封,交於劉備使者,他卻是急急忙忙帶着大軍撤回兗州。

卻說郯縣之中,陶謙聽聞曹操撤軍,頓時大喜過望。劉備擔心曹操撤軍有詐,就派人前去偵查情報,沒過多久,就有人探聽到張邈反叛,袁術盡起大軍攻打兗州之事。

劉備在心中暗暗想到:“曹孟德這是生怕兗州有失,才帶兵撤退。如此看來,曹軍撤兵之事必定是真。”

不僅是劉備想到這裡,所有的徐州其餘衆人,也都有這樣的想法。一時間,剛剛經歷戰火的徐州軍,全部鬆懈了下來。

曹操撤兵以後,陶謙在心中暗暗想到:“曹軍雖退,日後必定復來。如今我已老邁,膝下兩子難成大器。不若將徐州讓給劉玄德,我也好去安度晚年。”

念及於此,陶謙就想要,再次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備。

劉備暗忖:“當初徐州危如累卵,我推辭掉了陶恭祖的相讓,若是此時接下徐州牧之位,別人會怎麼看待於我?攜恩圖報麼?”

劉備深知,自己除了一個漢室宗親的頭銜,身份地位比起其於諸侯,全都相差甚遠。若此時爲了一個徐州牧的職位,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將會得不償失。

況且,徐州乃是三戰之地,旁邊都有強大的諸侯。縱然他接任了徐州牧之位,也不見得能夠守住徐州。

想到這裡,劉備自然是再三推辭不就。陶謙見劉備不似作假,心中無奈,只得作罷。他畏懼曹操再次來攻,就將小沛讓給劉備,讓他在那裡屯兵。

劉備早就想要擺脫公孫瓚,因此見陶謙讓他留下以後,頓時大喜過望。

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119章 噩耗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94章 策馬北上第3章 阿虎之勇第444章 嫁禍第723章 小霸王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88章 追擊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17章 謀關中第219章 白波軍第424章 橋蕤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181章 追殺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58章 張鬆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286章 劍道第318章 魄力第145章 回馬槍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853章 陳駿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623章 逃命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37章 衝突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295章 衝突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49章 援兵第11章 訛詐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412章 獻策第580章 抉擇第208章 絕路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244章 碰撞第51章 欲擒故縱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680章 責罰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9章 毀田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56章 鬥陣(中)第355章 鍾繇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686章 遭遇戰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33章 破寨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章 臥虎嶺第310章 馬騰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814章 婚事(下)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32章 賊兵來犯第276章 名士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494章 關平第789章 屠城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31章 練兵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489章 糾結第490章 狩獵第29章 薦文昭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611章 三問第93章 以死脅迫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49章 援兵第856章 傷勢第111章 民心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538章 張飛激將
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119章 噩耗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94章 策馬北上第3章 阿虎之勇第444章 嫁禍第723章 小霸王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88章 追擊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17章 謀關中第219章 白波軍第424章 橋蕤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181章 追殺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58章 張鬆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286章 劍道第318章 魄力第145章 回馬槍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853章 陳駿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623章 逃命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37章 衝突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295章 衝突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49章 援兵第11章 訛詐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412章 獻策第580章 抉擇第208章 絕路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244章 碰撞第51章 欲擒故縱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680章 責罰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9章 毀田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56章 鬥陣(中)第355章 鍾繇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686章 遭遇戰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33章 破寨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章 臥虎嶺第310章 馬騰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814章 婚事(下)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32章 賊兵來犯第276章 名士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494章 關平第789章 屠城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31章 練兵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489章 糾結第490章 狩獵第29章 薦文昭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611章 三問第93章 以死脅迫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49章 援兵第856章 傷勢第111章 民心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538章 張飛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