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相邀

山中不知歲月,轉眼已經過去了三個月,秋收過後,天氣越來越冷。

三個月之中,陳旭與典韋每日切磋武藝,再加上頓頓吃肉,陳旭感覺自己力氣增加得非常快,雖說比不上典韋,卻也不像以前那樣,完全無法撼動典韋。

無聊之時,陳旭會講一些後世的故事給典韋聽,還會把一些從小說中看到的武學招式說出來。

事實證明,小說上面說的,很多都是子虛烏有,陳旭還爲此被典韋教訓了幾次。

典韋告訴他,所謂練武,就要從基本功開始煉起,那些奇淫技巧,只不過是些花拳繡腿。

練武無非是鍛鍊一個人的速度、力量、耐力、抗打擊能力,以及一些技巧。

武術,前面四種代表武,後面一種代表術,通俗一點,武就相當於武俠小說裡面的內功,術就相當於各種招式。

前面四種能力,除了天賦之外,通過刻苦鍛鍊就可以慢慢增強,而技巧除了需要自己摸索,還要有名師教導才行。

典韋、陳旭全都出身貧窮,沒有財物請武師教導,兩人雖說天賦不錯,在招式方面還是有待增強。但是相比較而言,典韋年齡較大,見識也廣,技巧方面也比陳旭強了太多。

三個月的訓練,兩人武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強,陳旭想到歷史上典韋只是使用一雙短戟。

他深知亂世將至,短戟只適合步戰,若不會使用長兵器,典韋只能像歷史中那樣,成爲一個保鏢。

想要成爲大將,馳騁沙場,長兵器必不可少,所以陳旭給典韋做了一個木質大戟,爲了增加分量,大戟長達五米,有成人手臂粗細。

一開始,典韋用長兵器還非常不習慣,但是時間長了,一隻五米長的大戟也被他舞得虎虎生風。

陳旭在後世聽有些人說過,張飛的武藝是通過用木棍打豬練出來的,雖說此事當不得真,但是陳旭還是經會常抓些小動物來練槍法。

他用得是那杆繳獲過來的長槍,山中草木衆多,不好施展,纔開始經常讓小動物逃脫。

後來槍法越來越犀利,基本每隻小動物都被他玩得精疲力盡才被一槍戳死。

典韋初時還不屑一顧,後來見陳旭進步神速,也抓來一些動物練戟法,現在經常拿着木頭大戟,去找那頭猛虎的麻煩。

大蟲煩不勝煩,有幾次想要離開這片山林,都被典韋驅趕了回來。

閒暇時間,陳旭總是喜歡登上山頂,體會着‘一覽衆山小’的感覺。

坐在柔軟的落葉之上,仰望着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風吹過,清新的空氣迎面撲。

陳旭有時會覺得,如果能夠一直如此生活下去,倒也不錯。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想到即將來臨的亂世,與陳家村那些純樸的族人,陳旭總是會感到不安。

不管是纔開始召集村中少年訓練,還是後來爲了名聲殺人,陳旭都是爲了以後打算,其實有時候,無知真的是一種幸福。

躺在地上,陳旭低聲呢喃着:“不知道村中現在如何了,族人們田地的收穫好不好?”

三個月的時間,比陳旭重生以來,在陳家村生活的所有時間都長,但是對於那個充滿人情味的村莊,陳旭卻無法忘懷。

“大兄,我來看你了。”

陳旭閉上了眼睛,正在貪婪的呼吸着沒有經過污染的清新空氣,忽然聽見一道熟悉的聲音,他立馬站了起來。

“阿靜。”

揉了揉眼睛,陳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自從陳虎離開之後,他就跟陳家村斷了聯繫,卻不想今日陳靜前來看他。

“大兄,是我。”

陳靜也是兩眼微紅,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彼此從來沒有分開過這麼長的時間。

離家而知鄉愁,陳旭雖說與典韋相處十分開心,卻也想念家中親人,如今見到陳靜,如何能不高興?

兩人相攜走進屋中,訴說着離別之後的事情。

“阿靜,你變黑了。”

陳靜本來臉上很白,不想幾月不見,臉色黑了很多。

“大兄雖然不在,然村中糧食堆積如山,族中兄弟個個以大兄爲榮,在你離開的這幾個月裡,武藝都不曾落下。”

陳靜話語間,有掩飾不住的激動,不知道是爲了族中少年們的成績,還是因爲見到了陳旭。

高興過後,陳旭想起山中還有一頭猛虎,不由責備陳靜:“你一人上山,遇到猛虎怎麼辦?”

見兄長關心自己,陳靜心中一暖,大聲笑道:“我武藝雖說比不上大兄,爬樹的本領可不比你差,若遇猛虎,躲到樹上便是。”

陳旭這時纔想起來,陳靜從小就非常調皮,喜歡爬樹掏鳥窩。

有時候跟陳虎鬧矛盾,就從後面狠狠踹陳虎一腳,然後爬到樹上,每次都把陳虎氣得哇哇大哭。

“哈哈。”

翻出腦海中的記憶,想起三人兒時的趣事,陳旭不由大笑起來。

典韋自山中回來,聞得陳旭笑聲,出聲詢問:“大郎爲何笑得如此開心?”

他走進屋裡,看到陳靜有些吃驚,待看到來人與陳旭親密的樣子,才知道是自家人,當下問道:“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陳旭起身,把陳靜拉到典韋身旁,說道:“兄長莫怪,此人乃我族弟陳靜,今日特來看我。”

陳靜久聞典韋之名,連忙作揖施禮:“典君之名,如雷貫日,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典韋一把抓住陳靜的手,板着臉的說道:“你即爲大郎兄弟,就是我典韋的兄弟,如此生分卻是爲何?”

陳旭知道典韋脾氣,對着陳靜說道:“不錯,我這兄長豪爽無比,不喜歡那些虛禮,阿靜直接稱呼兄長即可。”

陳靜聞言,也不矯情,重新施了一禮,說道:“阿靜見過兄長。”

典韋這才轉怒爲喜,拉着陳靜的手說道:“我嘗聞‘陳氏三傑’之名,大郎、阿虎都與我相熟,果然是一時豪傑,阿靜既然與他二人齊名,肯定是趣味相投之輩,某有幸做你等兄長,甚喜之。”

三人聚在屋中,交談了一番,陳旭忽然對着陳靜說道:“阿靜前來,可是有事?”

陳旭深知陳靜爲人,知道他爲人謹慎,若非有事絕不會冒險前來尋找他。

陳靜看了典韋一眼,也不隱瞞,說道:“大兄可還記得東郡太守之子橋宇?”

“當然記得,我在濮陽賣虎之時,還跟他相約改日再聊,後來殺人,郡國兵來時,他還製造混亂,幫忙阻擋郡國兵。”

皺了皺眉頭,陳旭說道:“因爲爽約之事,我去濮陽之前還交代過你,讓你代我向他說聲抱歉。”

陳靜將這段時間,濮陽與陳家村發生的事情一一道來。

聽完陳靜之言,陳旭才知道他這次前來,所爲何事。

原來,陳旭殺人逃亡過了幾天,陳靜就找到了橋宇。

一來,向他轉達了陳旭的歉意;二來,陳靜也聽說,橋宇曾經幫助陳旭阻攔郡國兵,特意向他道謝。

哪知橋宇並不怪罪,反而詢問陳旭蹤跡。

還說,若是陳旭沒有地方躲藏,可以來到橋府,如此,必定可以萬無一失。

陳靜雖然心動,然而當時城中風聲正緊,就推脫說自己並不知道陳旭藏在哪裡,橋宇也並未追問,只是表達了遺憾。

典韋坐立一旁,甕聲說道:“那廝莫非想套出大郎行蹤?”

“我雖然覺得他不會如此,初時卻也警惕防備,卻不想他日後經常前來村中,廣施恩惠與族人。”陳靜繼續說道。

橋宇沒有打聽到陳旭行蹤,有幾天沒去陳家村。

又過了些許日子,濮陽郡有很多官吏要麼掛印而走,要麼查出有問題,被橋瑁下在監獄,整個東郡有很多人遭受牽連。

自那以後,橋宇又帶着人前來陳家村,說殺人是陳旭一人所爲,與陳家村無關。

但是張家曾經兩次派人焚燬陳家村田地,他們雖然死亡,卻留有家產,官府查封了一些賠償陳家村損失。

又過了一些日子,洛陽來了一些人,說要督促橋瑁捉拿兇手,收了張其一家留下來的家產之後,在濮陽折騰了半個月,見案情沒有絲毫進展,這才離開。

那些人離開之後,雖說東郡仍舊張貼着緝拿陳旭的文書,卻也沒人專門去查,橋宇此後又往陳家村跑了幾次,再三表示並無惡意,只是爲了結交陳旭。

“大兄,我觀此人,絕非妄語,他言語之間極爲推崇大兄,而且聽說橋父還稱讚大兄‘知道理,曉大義,乃國家棟梁’。”

“我知大兄希望能夠讀書,如今殺人風波已經平息,若能躲入橋府,何愁不能習文學字?”

陳靜說了半天,有些口乾舌燥,喝了一點水,目不轉睛的望着陳旭。

典韋只是一介武夫,如何知道其中的事情,聽得這許多言語,晃了晃腦袋,擔憂的問道:“橋公既爲東郡太守,又怎會藏匿逃犯?”

陳靜微微一笑,詳細解說了橋氏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列出了很多他們不會加害陳旭的理由。

“總而言之,橋氏乃黨人,與閹黨不共戴天,大兄除掉閹黨爪牙,爲士人稱頌,橋氏若敢加害大兄,必然名聲盡毀,如此,天下雖大,卻無橋氏容身之地。”

陳旭卻沒有懷疑橋宇會害他,他深知這個時代,藏匿有名氣的逃犯十分常見。

其中很有名的就有劉備三兄弟,他們鞭打督郵之後,就被劉恢藏匿家中。

陳旭經常與典韋談論志向,多次流露出想要讀書的意圖,如今既然有此機會,典韋便開口勸說陳旭。

“果真如此,大郎藏在橋家亦無不可,我等皆是窮苦出身,雖說有些有些勇力,終究不過一介莽夫,大郎在橋家若能習文學字,豈不好過藏匿於山林之中?”

陳旭先是沉默半晌,然後斬釘截鐵的說道:“兄長既在此地,我如何肯獨自離開?此事休要再提。”

典韋聞言,感動不已。

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558章 張鬆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94章 陷陣營第663章 遊行法第472章 劫營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93章 以死脅迫第370章 詐城第85章 張角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265章 驚變第39章 王延之謀第206章 擒張遼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84章 楊樹下第633章 郭淮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245章 大捷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51章 馬玩第180章 劫營第558章 張鬆第853章 陳駿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61章 相爭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809章 屠殺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42章 子午谷第933章 狙擊戰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98章 獅虎鬥第686章 遭遇戰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09章 劉備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333章 投效第285章 無名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534章 憂慮第872章 野炊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384章 下一代第786章 噩耗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301章 反應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567章 玉門關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525章 名利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12章 太平道第773章 破劍閣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769章 詭異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21章 相邀第424章 橋蕤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623章 逃命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97章 清河絕唱第814章 婚事(下)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395章 困境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29章 薦文昭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289章 疑惑第769章 詭異第926章 大戰將啓
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558章 張鬆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94章 陷陣營第663章 遊行法第472章 劫營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93章 以死脅迫第370章 詐城第85章 張角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265章 驚變第39章 王延之謀第206章 擒張遼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84章 楊樹下第633章 郭淮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245章 大捷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51章 馬玩第180章 劫營第558章 張鬆第853章 陳駿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61章 相爭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809章 屠殺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42章 子午谷第933章 狙擊戰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98章 獅虎鬥第686章 遭遇戰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09章 劉備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333章 投效第285章 無名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534章 憂慮第872章 野炊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384章 下一代第786章 噩耗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301章 反應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567章 玉門關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525章 名利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12章 太平道第773章 破劍閣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769章 詭異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21章 相邀第424章 橋蕤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623章 逃命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97章 清河絕唱第814章 婚事(下)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395章 困境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29章 薦文昭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289章 疑惑第769章 詭異第926章 大戰將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