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畸形繁榮

回到營帳之中,馬騰滿臉愁容的說道:“若與羌人爲敵,我等必將腹背受敵,離滅亡之日不遠矣。”

馬超卻是奮然說道:“父親勿憂,區區羌人何足爲慮?如今韓遂已死,涼州大小諸侯幾乎全被陳旭剿滅。”

“我等只需滅了羌人,就可以得到涼州百姓的民心,那個時候,歸附者將不計其數。沒有了羌人,我們也就可以獨佔涼州隴西四郡。”

“隴西四郡偏遠荒蕪,縱然陳文昭欲起兵征討,亦力有未逮。我等退可以固守此地,雄踞一方;進可以寇略涼州東部郡縣,虎視關中,何樂而不爲?”

馬超終究乃是一個少年人,有着馬騰難以企及的銳氣與鋒芒。面對如今的局面,他們不但沒有絲毫擔憂,反而雄心勃勃的想要一統隴西四郡。

哪怕他有着一半的羌人血統,然而馬超心中仍舊有些瞧不起羌人。對於殺戮羌人這件事情,他心中卻是沒有絲毫牴觸。

馬岱亦是說道:“大兄之言不錯,如今漢、羌兩族勢不兩立,叔父起兵攻打羌人,漢人百姓必定爭相依附。隴西四郡的漢人雖然不多,卻也不比羌人少上多少。”

“只要整合了所有漢人的力量,何懼羌人?”

“至於陳文昭方面,他既然頒佈‘殺羌令’,可見此人對於羌人的仇視。主公出兵攻打羌人,他必定不會趁虛而入。”

“若是叔父尚不放心,擔憂腹背受敵,不妨假意上表臣服朝廷,然後索要軍械、糧草用以討伐羌人之用。”

“若陳文昭願意送給叔父糧草、軍械,我等必定再無後顧之憂;如若不然,再做其他考慮不遲。”

馬騰深以爲然,遂上表朝廷,備言願意聽從朝廷調遣之事。

蒲阪城,大將軍府中,陳旭拿着馬騰使者送來的文書,仔細看了幾遍裡面的內容。

文書中寫到:天子在上,外臣馬騰爲往日所作所爲惶恐,望陛下仁慈,顧念臣仍有忠君愛國之志,能夠接受罪臣的投降。

臣本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人,常懷忠義之心。如今羌人組成聯盟,盡起大軍四處劫掠、屠殺,無數漢人同胞慘遭屠戮。

騰忝爲忠良之後,漢人苗裔,及至此時才知‘非我族內,其心必異’,對於以往相助羌人之事更是悔不當初。

罪臣已經殺盡軍中羌人,更欲盡起大軍與羌人決一死戰,用以護我隴西四郡幾十萬百姓之安危。

然而,隴西四郡荒僻、貧瘠,騰雖欲起兵攻打羌人,奈何糧草、武器卻多有不濟。伏望天子垂憐,大將軍恩義,能夠支援罪臣一些物資,罪臣必以屠滅羌人爲己任,願意馬革裹屍還。

反覆看了幾遍文書,陳旭當即召集麾下文武,將文書傳閱下去。

待衆人全都看了文書以後,陳旭纔開口問道:“馬騰無故上表臣服,還索要糧草、軍械,卻是何意?”

衆人私下議論了半晌,田豐才說道:“前段時間有細作回報,說羌人組建成了一個龐大聯盟,攻破一個又一個縣城,將裡面的漢人屠戮一空,用以報復主公頒佈的‘殺羌令’。”

“後又有斥候來報,馬騰的西涼軍發生譁變,漢人士卒將羌人士卒斬殺殆盡,逼迫馬騰出兵攻打羌人。”

“以此推斷,馬騰懼怕與羌人爲敵之時,主公領兵進入隴西四郡,自己腹背受敵。馬騰上表臣服,索要糧草、軍械是假,試探主公態度纔是真。”

陳旭恍然大悟,問道:“既然這樣,卻該如何是好?”

田豐微微一笑,道:“羌人之患,遠勝馬騰。主公不妨接受馬騰的臣服,並且運輸一些糧草、軍械過去,以安其心。”

“如此,則馬騰心安,定會與羌人征戰不休,我等只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

陳旭又詢問了其他幾個謀士的意見,他們對於田豐的推斷,都是點頭贊同。

只有賈詡補充道:“除了元皓所言,主公可以再封馬騰爲徵西將軍,其子馬超爲破羌將軍。兩人得此封賞,必定大喜過望,再無防備主公之心矣。”

文昭深以爲然,就將馬騰的文書交給天子,並上表奏馬騰爲徵西將軍,馬超爲破羌將軍。

果不出田豐、賈詡所料,當朝廷詔令以及糧草、軍械運送到馬騰軍中以後,馬騰當即不再猶疑,盡起大舉開始與羌人交戰。

一開始,馬騰哪怕吞併了韓遂的兵馬,仍舊與羌人的數量有着不少的差距。好在馬超勇武過人,衝鋒陷陣勇不可當,西涼軍亦是對羌人滿懷仇恨,戰鬥力飆升。

如此一來,馬騰雖然佔據劣勢,倒也沒有全線潰敗。

隨着時間的流逝,無數涼州漢人聞風而動,前去投奔馬騰。就連不少馬賊、流寇,也都舉寨相投。

一時間,馬騰的實力越打越強,居然開始膨脹起來。

隴西四郡陷入了綿延不斷的戰火之中,大漢北方以及南方亦是戰亂不休。

春耕剛剛過去,袁紹就將兵十萬,東出幽州遠征遼東公孫瓚。烏桓人怨恨公孫瓚,亦是起兵三萬相助袁紹。

雙方在遼河一線,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

南方的山越異族,素來就是揚州的禍患,孫策奪取揚州以後,就立志要平定山越之患。

特別是看到了,陳旭對待羌人的強硬態度,年輕氣盛的孫策,對於南方山越更是磨刀霍霍。

南方的天氣本來就比較暖和,他們春耕的時間也要比北方早上許多。待境內田地耕種完畢以後,孫策就領兵三萬,前去攻打山越。

臨走之前,周瑜對孫策說道:“山越人乃是耕種、漁獵爲生,他們與遊牧的羌人不同。兄長只需擊敗山越,擄掠他們的百姓進行內遷,不僅可以平定山越的禍患,還能充實境內人口。”

如今天下諸侯之中,除了劉備,也就只有孫策最弱了。這種弱小不僅指的是地盤小,更是指境內人口太過稀少。

亂世之中,人口就是資本,缺乏人口的諸侯除了鼓勵境內百姓生育以外,更爲直接的辦法就是擄掠人口。

然而,江東四面的諸侯都不好對付,想要充實江東人口,也只能將主意打到南方的山越人身上。

正如周瑜所言,山越人與羌人有很大的區別。只要擊破他們的部落,將山越之民擄掠、打散進行內遷,而後再分給他們足夠生活的田地。

待這些山越百姓安家以後,也就會對官府產生依賴的感。有了土地、房屋作爲牽掛,他們作亂的可能性也就會小上很多。

這也就是那些漁獵、耕種的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區別。相比起遊牧民族,漁獵、耕種的民族更好征服、教化。

歷史上三國鼎立的時候,東吳也正是通過不停對山越作戰,掠奪了無數山越百姓,這才能保持境內足夠人口的數量。

無論是爲了平定山越此起彼伏的叛亂,還是爲了能夠掠奪到足夠的人口,南方的戰爭註定不會止息。

除此之外,徐州的曹操仍舊在韜光養晦,他當初雖然在徐州造下了累累殺孽。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一條又一條利於民生政策的頒佈,淳樸的百姓們終於慢慢放下了心中的仇恨。

時至今日,他們雖然並不算非常擁護曹操,卻也開始接納這個新的主公。

相比起徐州百姓不冷不熱的態度,屢經戰禍青州境內的百姓,對於曹操這個主公卻有些感恩戴德。

黃巾起義以前,青州百姓就遭受了強烈的壓迫,再加上天災人禍的肆虐,導致黃巾起義爆發以後,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直到管亥帶領青州黃巾投奔幷州陳旭,青州境內才緩緩恢復了平靜。然而,這種平靜沒有持續多久,公孫瓚與袁紹又開始在此地進行角逐。

曹操打下了青州以後,頒佈了一系列有利百姓的政策,徹底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

另外一個,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名聲的諸侯,卻不能不提。

劉備麾下現在雖然還沒有人才,但是他佔據了大半個豫州以後,頒佈了一系列利民的政策,亦是深得人心。

不得不說,劉備收買民心的手段,不見得比文昭差上多少。最主要的是,百姓在劉備治下,生活的確變好了許多。

豫州雖然久經戰禍,又被袁術搜刮、禍害一空,境內百姓大多逃入關中。然而,如今劉備治下百姓,仍舊有將近有百萬之衆。

劉備不僅開始發展內政,他對於軍事也極其看重,如今他的麾下,也聚集了五萬兵馬。

至於劉表、劉璋這兩個漢室宗親,雖然沒有太大的進取之心,卻也將境內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總體來講,建安三年,除了隴西四郡的大漢百姓,其餘諸侯境內百姓們的生活,都變好了許多。

甚至於,就連黃巾起義以前百姓們的生活,都比不上現在。

畢竟,能夠成爲一方諸侯之人,都有着過人的才能。他們知曉百姓對於境內發展的作用,也儘自己最大的力量,爲境內百姓謀福利。

於是乎,這纔出現了亂世中畸形的繁榮

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378章 殺眭固第956章 鬥陣(中)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949章 東風第319章 邀戰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558章 張鬆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295章 衝突第172章 放風箏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769章 吳懿第286章 劍道第216章 內亂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789章 屠城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325章 敗逃第188章 依附第79章 再次掌兵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799章 陳沫第362章 陷陣第260章 分歧第9章 毀田第663章 遊行法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1章 董卓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2章 孤膽英雄第90章 中意第226章 百態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32章 賊兵來犯第461章 議事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77章 拒絕第274章 安心第304章 曹嵩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981章 殞命第496章 家宴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902章 錦囊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41章 殺意第759章 昏迷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230章 郭嘉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28章 返鄉第95章 皇甫嵩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372章 勸降第3章 阿虎之勇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625章 殤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461章 議事第227章 來使第759章 先登營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00章 魯肅(上)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319章 邀戰第558章 張鬆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09章 益州之亂
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378章 殺眭固第956章 鬥陣(中)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949章 東風第319章 邀戰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558章 張鬆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295章 衝突第172章 放風箏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769章 吳懿第286章 劍道第216章 內亂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789章 屠城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325章 敗逃第188章 依附第79章 再次掌兵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799章 陳沫第362章 陷陣第260章 分歧第9章 毀田第663章 遊行法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1章 董卓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2章 孤膽英雄第90章 中意第226章 百態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32章 賊兵來犯第461章 議事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77章 拒絕第274章 安心第304章 曹嵩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981章 殞命第496章 家宴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902章 錦囊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41章 殺意第759章 昏迷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230章 郭嘉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28章 返鄉第95章 皇甫嵩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372章 勸降第3章 阿虎之勇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625章 殤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461章 議事第227章 來使第759章 先登營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00章 魯肅(上)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319章 邀戰第558章 張鬆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09章 益州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