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胡人劫掠

第二日起牀,陳旭感到神清氣爽,做起事來也覺得不一樣了。

山寨已經進入了正軌,再加上有程昱、田豐以及夏侯蘭的幫助,陳旭每日除了練武以外,很少管理其他的事務。

就這樣,他悠閒的過了半個多月。

這半個月來,他每天晚上都要和張玲折騰半宿才肯睡覺。

陳旭有時候甚至在想,生活若是能夠一直這樣下去,未嘗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溫柔鄉,有時候真的是英雄冢。

陳旭每晚在房屋之中,弄出那麼大的動靜。山寨之中的八卦人士,也早已知曉了自家主公在做什麼。

好在就連聖人都曾說過:“食色性也。”

那麼對於每日進行造人運動的主公,衆人自然沒有什麼好議論的。他們反而希望張玲能夠早日懷孕,爲陳旭生下一兒半女。

對於一個集團來講,沒有繼承人,可以算得上是件天大的弊端。

自從黃巾軍盤踞在太行山中以後,就開始招收流民。

這一日,陳旭在山寨之中巡視,突然發現山寨裡面似乎來了很多流民。

雖說大寨每日都會有新的流民加入,但是這段時間,來到山寨中的流民明顯增加了很多。

陳旭見狀,感到心中疑惑不已。於是他就找到程昱與田豐,向他們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程昱呆立一旁的,作思索狀。

田豐卻是皺着眉頭,說道:“主公,由於現在幽州戰亂不斷,所以很多百姓爲了躲避兵禍,就來到了太行山中。”

“這幾個月山寨又多了數萬百姓,若是如此持續下去,我們可能又要在其他的山頭構建新的大寨了。”

陳旭心中一驚,急忙問道:“幽州又怎麼會有兵禍?”

依照陳旭前世的記憶,再加上這個時代的情報,他都不曾知曉幽州有何戰事。

田豐搖了搖頭,說道:“說是戰事,倒也顯得有些誇張。但是北方的鮮卑,以及遼東的烏桓人,經常劫掠幽州各個郡縣,導致很多百姓流離失所。”

原來,自從西羌開始叛亂以後。去年盧植帶兵平叛,一直沒有剿滅北宮伯玉等人。於是天子震怒,罷了盧植的職位。

而後朝廷調盧植回京,並且派遣司空張溫,前去主持平叛事宜。

Wшw. ttκǎ n. c o

張溫認爲羌人騎兵衆多,西羌戰場上的官兵兵力又不佔據優勢。所以他就向漢靈帝建議,調遣幽州精銳的烏桓騎兵,前去涼州助戰。

烏桓又被稱爲烏丸,原爲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和鮮卑同爲東胡部落之一。

西漢時期,強大的匈奴攻破東胡以後,烏桓人就被迫遷至烏桓山(又曰烏丸山),遂以山名爲族號。

東漢末年,烏桓人大多都居住在遼東地界。

其中更是以遼西、遼東屬國、右北平等三郡的烏丸族最爲強大,他們甚至曾經甚至一度各自稱王。

烏桓人居住在大漢的境內,名義上是大漢的子民。

他們居住在大漢的東北方向,爲大漢擋住了東鮮卑、高句麗、以及扶余人的騷擾。

可以說,烏桓的人口雖然不算很多,但是他們的騎兵卻是非常精銳。所以張溫纔想調遣幽州烏桓三千突騎,前去征討涼州叛逆。

但是大漢國庫一直空虛無比,再加上漢人素來瞧不起那些外族兵卒,所以從來不給他們發俸祿。

所以,烏桓人對於前去涼州拼命之事,就顯得非常牴觸。

三千烏桓騎兵在他們剛行到薊中的時候,帶領他們的漢室將官,更是侮辱了一些烏桓的士卒。

烏桓騎兵因爲被人侮辱,再加上軍中餉款一直虧欠,居然殺死漢室將官,開始舉兵叛亂。

三千烏桓騎兵爲了發泄,就開始在幽州燒殺搶掠。

幽州的騷亂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但是這個時候的大漢,正深陷西涼叛亂的泥沼之中,又如何會管這些叛亂的烏桓騎兵?

雖然去年年底的時候,大漢已經招安了西羌叛亂的衆人。但是現在大漢國庫空虛,士卒疲憊,所以仍舊沒有理會烏桓人的叛亂。

自從匈奴被漢武帝擊破,分爲南北匈奴以後。南匈奴就向漢室臣服,北匈奴則往西邊遷移。

隨着匈奴的分裂,鮮卑逐漸擺脫匈奴的控制,佔據了北方廣袤的草原。

鮮卑人雖然佔據的地盤很大,卻是分裂成了很多個部落,彼此之間還經常交戰。

所以北方的異族,一直未曾對漢室構成威脅。

但是在東漢末年,鮮卑卻出現了一個英雄人物,那就是檀石槐。

檀石槐年少時期就有勇有謀,在部落之中嶄露頭角,而後被推舉爲部落首領。他一生南征北戰,將分裂的鮮卑統一起來。

之後他更是在高柳北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邊各郡,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方進擊烏孫。

連番的征戰,使得鮮卑完全佔據匈奴的故土,構建成了一個東西達一萬四千餘里,南北達七千餘里的龐大部落。

從此,檀石槐就開始對大漢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想着南下佔據那些肥沃的土地。

永壽二年,檀石槐率軍攻打雲中郡。延熹元年以後,他更是帶領鮮卑勇士,多次在長城一線的緣邊九郡,以及遼東屬國騷擾。

漢桓帝憂慮鮮卑強大,欲封檀石槐爲王,並想跟他和親。然而檀石槐非但不受封賞,反而加緊對長城緣邊要塞的侵犯和劫掠。

之後他更是把自己佔領的地區分爲三部,各置一名大人統領。此後,鮮卑威勢更濃。

熹平六年八月,漢靈帝派烏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發,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由雲中出發,匈奴中郎將臧旻率領南匈奴單于由雁門出發。

三人各自率領騎兵一萬多人,分兵三路出邊塞,深入鮮卑國土二千餘里,準備打擊鮮卑的囂張氣焰。

檀石槐命令東、中、西等三部首領各自率領部衆迎戰。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符節和輜重全都喪失,各自帶領騎兵數十人逃命奔回,漢軍戰死的士兵佔十分之七八。

四萬多精銳大漢騎兵,活下來的不到八千。至此,漢室對於鮮卑只能以防守爲主,再也不敢主動進兵。

好在光和四年,檀石槐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其子和連繼位。

檀石槐雖然是個梟雄,有着過人的謀略與手段,但他的兒子和連,卻是一個貪財好色的草包。

現在的鮮卑雖然名義上都聽從彈汗山的調遣,但事實上,很多部落的首領都心懷異心,開始蠢蠢欲動。

爲了此事,和連一直想要侵略大漢,打個漂亮的勝仗,好震懾那些心懷二志的部落。

但是幽州的烏桓人,一直甘願做漢室的走狗。烏桓的部落雖然沒有鮮卑強大,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卻不容小覷。

這次烏桓人的叛亂,正好讓和連找到了機會,於是他就開始不停地派遣部落勇士劫掠幽州。

和連喜歡漢人那精美的瓷器,那溫柔似水的女人,還有那漂亮的綢緞。

不管是爲了震懾其他部落,還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他都有必要發動一場戰爭。

現在的四下劫掠,只不過是爲了投石問路。若漢室果真沒有強大的實力,前來阻止鮮卑兒郎南下的腳步,他就不介意發動全面戰爭,佔領整個幽州。

烏桓人的叛亂,再加上鮮卑人的頻頻劫掠,這就使得幽州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有很多漢人死在異族的屠刀之下,也有很多女子被他們擄走,變成了卑微的奴隸。

百姓家中被劫掠,親人被屠殺。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只得背井離鄉,拖家帶口逃到其他地方。

很多幽州東邊的百姓逃入了冀州境內,至於西邊的百姓,則紛紛逃入了太行山中。

太行山橫亙八百餘里,黃巾軍只是佔據了太行山脈中間的一段,若是再繼續往北擴張,肯定能夠招收更多逃入山中的百姓。

陳旭細細聽着田豐的話,心中泛起了滔天巨浪。

他以往一直把目光放在中原之地,卻是忘了華夏的心腹大患。

晉朝以後,五胡亂華,漢人成爲胡人兩腳的羊,生不如死。死在他們屠刀之下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使得整個大漢的人口銳減,幾乎到了亡國滅種的地步。

想到這裡,陳旭狠狠握緊了拳頭。

“主公,我等日後不管是下山往西取幷州,還是往東取幽州,都少不了與北方強大的鮮卑交鋒。”

“不僅如此,不管是幽州境內的烏桓人,還是幷州境內的匈奴人,他們也都是我等需要關注的對象。”

“這兩個州全部與北方異族接壤,境內漢胡雜居,情勢不容樂觀。若不早做準備,這些胡人,他日必定會成爲我黃巾軍發展壯大的絆腳石。”

陳旭來自於後世,沒有人比他更加知道,這些胡人對於華夏的危害。

“也許,我不應該一直躲在山中,靜等天下大變。”

“我要讓帳下的黃巾士卒,馳騁在北方的大草原之上,拯救那些暴露在胡人鐵騎下的同胞。”

陳旭思緒飛揚,眼中露出了亮麗的光芒。

第98章 黃巾不死第17章 殺人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601章 魯肅(下)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339章 船毀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373章 王承第23章 擊賊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82章 子殺父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976章 曲有誤第267章 捷報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55章 假借天命第161章 斬赤龍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472章 劫營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79章 水師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779章 釋放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51章 祭奠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95章 皇甫嵩第600章 魯肅(上)第776章 解惑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2章 太平道第250章 搶功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23章 擊賊第472章 劫營第59章 殤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366章 內亂致所有書友第249章 匯合第608章 盜竊案第444章 嫁禍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795章 益州定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35章 燒糧第19章 名揚州郡第33章 離間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902章 錦囊第633章 郭淮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291章 戰鼓響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387章 圍殺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222章 吹捧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485章 家事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52章 密謀第496章 家宴第611章 三問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746章 離別第280章 司馬懿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83章 流言四起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101章 詭異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62章 孤膽英雄
第98章 黃巾不死第17章 殺人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601章 魯肅(下)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339章 船毀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373章 王承第23章 擊賊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82章 子殺父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976章 曲有誤第267章 捷報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55章 假借天命第161章 斬赤龍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472章 劫營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79章 水師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779章 釋放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51章 祭奠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95章 皇甫嵩第600章 魯肅(上)第776章 解惑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2章 太平道第250章 搶功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23章 擊賊第472章 劫營第59章 殤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366章 內亂致所有書友第249章 匯合第608章 盜竊案第444章 嫁禍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795章 益州定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35章 燒糧第19章 名揚州郡第33章 離間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902章 錦囊第633章 郭淮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291章 戰鼓響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387章 圍殺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222章 吹捧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485章 家事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52章 密謀第496章 家宴第611章 三問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746章 離別第280章 司馬懿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83章 流言四起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101章 詭異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62章 孤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