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推測

陳旭坐在大樹底下乘涼,微風吹過,他才感到一絲涼意。

沒過多久,陳虎就拿着一個竹筒向他走了過來,竹筒裡面裝滿了清水。

“大兄,你先喝點水吧。”

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陳虎亦是稱呼陳旭爲主公。但是在私底下,陳旭卻喜歡讓陳虎叫自己大兄。

陳旭向他道了一聲謝,一口氣喝完竹筒裡面的水,頓時感覺渾身上下都舒坦多了。

接過空着的竹筒,陳虎說道:“大兄,我聽說北方的鮮卑人十分驍勇善戰,他們的控弦之士,更是超過十萬。”

“不說鮮卑,單是那些叛亂的烏桓人,他們也都是精銳的突騎兵,能夠在戰馬上左右開弓。”

“我們只有區區七千兵力,這場戰事真的能夠取得勝利麼”

在閒暇的時候,陳旭就會督促陳虎多多讀書,並且戒驕戒躁。可以說,現在的陳虎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變。

聽到陳虎的話,陳旭有些欣慰的笑了。陳虎能夠思考,不逞匹夫之勇,這可是一件好事。

說實話,對於這次北上作戰,陳旭心中也沒有底。但是,黃巾軍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依照趙煌,湯陳的說法,若是這次鮮卑南下劫掠,並沒有遭受強大的阻擊。那麼北方的鮮卑人,就有可能大規模南下。

如此一來,大漢的北方必定又是戰火連綿,民不聊生。陳旭現在雖然是黃巾軍,卻也不希望看到這種結果。

陳旭拉着陳虎,讓他坐在了自己的身旁,而後摟住他的肩膀,說道:“阿虎,你怕死嗎”

陳虎看到自家兄長親暱的舉動,心中有些感慨。隨着兄長的職位越來越高,手下的人馬不斷增加。

陳虎似乎能夠感覺到,自己與兄長之間,彷彿隔了一層無形的薄膜。但是現在兄長的舉動,卻讓陳虎知道,自家兄長並沒有改變。

聽到陳旭的問話,陳虎挺起胸膛,說道:“大丈夫戰死沙場,是一件多麼榮幸的事情,我又怎會懼怕”

而後,他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說道:“況且,哪怕我們與異族交戰全部陣亡,起碼不是揹着不好的名聲,而是爲了這個國家,光榮的死去。”

聽到陳虎的話,陳旭唏噓不已。哪怕是像陳虎這樣的莽漢,也如此在意名聲。可見這個時代,人們對於名聲有多麼看重了。

說實話,陳旭也不知道這戰事下來以後,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鮮卑人的強大,就連陳旭都感到了強大的壓力。

但是哪怕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也會如此行事。

他這樣做,並不是單純爲了圖個好名聲。他是真心實意的想要爲這個麼民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陳旭用力拍了拍陳虎的肩膀,說道:“答應我,活着回去”

感受到兄長對自己的關懷,陳虎狠狠點了點頭,說道:“大兄也要活着回去”

шшш◆тt kan◆C〇

而後,他在心中暗暗發誓:“只要我活着,就沒有人能夠傷害兄長。”

天氣還是如此的炎熱,好在士卒們在河中戲耍了一番之後,戰馬與騎士都感覺神清氣爽。

望着頭頂上的藍天白雲,以及那一望無垠的土地,陳旭的思緒卻飄得很遠。

“也不知道真實的歷史上,爲何沒有記載這次鮮卑人的南下”

陳旭的前世,雖然不是一個歷史學家,但是對於漢末的大概歷史,還是比較熟悉的。

若是鮮卑果真舉國南下,這麼浩大的一場戰事,歷史就不可能沒有記載。但是在陳旭的印象之中,的確沒有這次鮮卑南下的絲毫影子。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的鮮卑寇邊,可以說得上是虎頭蛇尾。

和連爲了炫耀自身的武力,爲了折服那些擁有二心的部落首領,一心想要大幹一場。

奈何北方的大漢邊軍,也並非一無是處的綿羊。和連率軍南下之後,沿着長城以南向西劫掠,最終在涼州北地郡的時候,就被官兵射死。

而後整個鮮卑聯軍,就變得分崩離析。

那些部落首領,再也顧不上攻打大漢的城池,反而忙着內部的爭權奪利,使得這個勉強統一的強大鮮卑,再次分裂。

所以說,歷史上的鮮卑南下,並未給大漢造成太大的損失,這纔沒有詳細記載。

陳旭這邊正在跟陳虎談話,田豐卻是不停地在趙煌、湯陳那邊瞭解情況。田豐雖然智謀過人,但是對於北方的情況也不太瞭解。

趙煌不斷地給田豐解釋着:“自戰國時期,北方就開始修築長城,及至秦始皇統一華夏,更是將各地的長城連成一片。”

“長城的最東邊乃是山海關,從山海關到居庸關,這段長城中間的一小段,又被稱之爲盧龍塞。”

盧龍塞是依山修築的城池,有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系。大漢國在此修建了一道大約兩百多裡的城牆,用以防止胡族入侵。

由主城牆向後一百步,在兩山之間,再築了一座高大城樓,城牆高寬皆與主城牆一樣,長五十丈。上有一樓名盧龍。

“可以說,盧龍塞並非是一個單純的要塞,它更像是一段險峻的長城。”

“盧龍塞橫跨右北平與遼西郡,綿延兩百餘里,鮮卑人若是想要南下,必定會從這裡經過。”

對於鮮卑南下的路線,趙煌與湯陳都非常肯定。

田豐聞言,卻是緊緊皺起了眉頭,說道:“彈汗山位於高柳縣城以北三百餘里的位置。”

“鮮卑人若是南下,爲何不就近攻打代郡,反而要先向東邊奔襲千里,而後再跨越盧龍塞,攻打遼西郡與右北平”

卻不想,聽到田豐的話,趙煌與湯陳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笑完之後,趙煌解釋道:“軍師有所不知,彈汗山雖然靠近代郡。但是朝廷一直在代郡與上谷郡的交界處,設立護烏桓校尉。”

“並且一直在柳城駐紮重兵。哪怕是涼州的戰事再如何緊張,朝廷也並未將柳城的官兵調走。”

“再加上這一段的長城,亦是險峻無比,橫亙整個幽州的北方。所以往常的鮮卑人南下,一直都不敢從這裡攻打幽州。”

“相反,盧龍塞那裡雖然地勢險要。但是右北平與遼西郡,中間的漢人並不算多,很多都是烏桓人。”

“因此朝廷的對於這兩個郡城,並不是非常重視,也並未在那裡駐紮重兵。鮮卑人每次南下打草谷,都會沿着長城以北,到達盧龍塞的北方,而後再南下劫掠。”

盧龍塞雖然險峻,但是卻綿延兩百餘里,縱然有官兵駐紮,亦不可能完全防守得過來。

這次鮮卑南下試探,亦是跨越盧龍塞,然後縱馬向西一路劫掠。正是因爲這個緣故,趙煌與湯陳才覺得,鮮卑人會像往常那樣,從盧龍塞發起進攻。

田豐思量半晌,就帶着兩人來到了陳旭的面前。

陳旭聽完他們的訴說以後,沉思半晌,忽然問道:“你們確定鮮卑人不會從彈汗山直接南下,進攻代郡與上谷郡”

沒有絲毫猶豫,湯陳與趙煌狠狠的點了點頭。

“柳城、馬城、寧縣、廣寧四個縣城,全都城郭高大,朝廷也分別在這裡駐紮重兵,扼守住了鮮卑南下的必經之路。”

“若是野外交戰,漢軍可能不是鮮卑人的對手,但是他們想攻破這些城池,卻也絕非易事。”

“除非鮮卑可汗昏了頭,不然他絕對不會從此處南下。”

聽完兩人信誓旦旦的保證,陳旭並不言語。

的確,若和連稍微有些理智,就不會從此處南下。因爲這裡地處幽州的最西邊,並非像東邊那樣不受朝廷重視。

況且此地先是有長城天險,而後又有四座城池,堵死了鮮卑南下的所有道路。即使鮮卑想要攻打此處,亦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陳旭把目光放到了田豐身上,問道:“對於此事,軍師有何看法”

田豐摸了摸下巴上的鬍鬚,也不答話,反而對着趙煌兩人問道:“在你們眼中,鮮卑的現任可汗和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聽聞田豐的問話,兩人都是嗤笑一聲,不屑的說道:“檀石槐真是虎父犬子,他英雄一生,生下的兒子卻是如此不堪。”

“和連此人狂妄自大,貪財好色,可以說一無是處。若非仗着自己是檀石槐的兒子,他又怎麼可能坐上可汗的位置”

“饒是如此,鮮卑諸多部落之中,亦有很多部落首領心懷二心。若非如此,他又在怎麼會急着南下立威,好提升自己在鮮卑中的地位”

田豐望着北方的地圖,思量半晌,終於開口說道:“若是我所料不差,和連必定會從彈汗山直接南下,攻打高柳。而非像往常那樣,先繞到東邊,再從盧龍塞南下。”

趙煌、湯臣聞言,全都失聲說道:“絕不可能”

在他們看來,和連只要沒有瘋掉,就絕對不會撇棄防守薄弱的盧龍塞,反而攻打代郡。

田豐笑了一笑,說道:“你們要清楚,我們現在的對手並不是以前的檀石槐,也不是其餘的鮮卑部落首領。而是繼任可汗之位沒多久,急於樹立威望的和連。”

田豐的話,使得所有人都愣住了。

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58章 臨陣第603章 孫尚香第804章 爭鋒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551章 凱旋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207章 於夫羅第528章 安置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363章 斬李暹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99章 陳沫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46章 考覈第364章 赦令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77章 張裕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302章 戲志才第134章 褚燕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606章 鴻門亭第823章 下馬威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27章 亂起第894章 決戰日第902章 錦囊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65章 驚變第222章 吹捧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738章 再戰第879章 酷吏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3章 暴走第972章 爭功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0章 報仇第235章 鮑信第258章 吃嫩草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11章 勸諸葛第34章 劫營第755章 虎豹騎第36章 賞賜風波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67章 玉門關第118章 敲暈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41章 白馬失守第621章 設伏第746章 離別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01章 封官第525章 名利第478章 韓遂死第547章 渡河第558章 法正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528章 安置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4章 水淹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2章 不允盜請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233章 斬將第797章 入涼州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866章 孫權第145章 回馬槍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319章 邀戰
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58章 臨陣第603章 孫尚香第804章 爭鋒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551章 凱旋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207章 於夫羅第528章 安置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363章 斬李暹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99章 陳沫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46章 考覈第364章 赦令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77章 張裕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302章 戲志才第134章 褚燕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606章 鴻門亭第823章 下馬威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27章 亂起第894章 決戰日第902章 錦囊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65章 驚變第222章 吹捧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738章 再戰第879章 酷吏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3章 暴走第972章 爭功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0章 報仇第235章 鮑信第258章 吃嫩草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11章 勸諸葛第34章 劫營第755章 虎豹騎第36章 賞賜風波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67章 玉門關第118章 敲暈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41章 白馬失守第621章 設伏第746章 離別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01章 封官第525章 名利第478章 韓遂死第547章 渡河第558章 法正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528章 安置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4章 水淹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2章 不允盜請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233章 斬將第797章 入涼州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866章 孫權第145章 回馬槍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319章 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