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僵持一年

想通其中關鍵的諸葛亮,頓時感覺渾身上下冷汗淋漓。 他猛然擡起了頭,定定的看着陳旭,而後嘆道:“秦王好心機,亮自愧不如。”

陳旭仍舊一臉正氣,帶着殷切之色說道:“我之誠心,蒼天可鑑,高官厚爵,虛位以待!”

諸葛亮亮嗤笑道:“功名利祿,不過是身外之物,秦王以這些引誘我,未免也太小瞧我諸葛亮了吧。”

說到這裡,諸葛亮停頓了一下,而後道:“更何況,我如今乃四國統帥,麾下雄兵百萬,戰將千員。”

“關中之地,要不了多久,就會在聯軍鐵騎之下化爲齏粉,秦王恐怕已經自身難保了。”

諸葛亮的聲音越來越大,故意讓身後曹操等人聽見。

“秦王若是現在下達罪己詔,而後獻城投降,諸侯寬宏大量,尚且能夠保你一生榮華富貴。”

“若是冥頑不靈,執意對抗天兵,距離身死之日不遠矣。”

“哈哈哈哈哈!”

聽到了諸葛亮的話,陳旭卻也並不惱怒,道:“你縱然今日不願投降,他日我也定能將你生擒。”

“我陳旭想要得到的人,從來不會得不到!”

言畢,陳旭也不廢話,調轉馬頭回歸本陣,而後下令鳴金收兵。

聯軍一方如今吃了敗仗,士氣低落,再加上現在天色已晚,也不是交戰的良機,亦是全線撤兵。

迴歸旅途之中,張遼感嘆道:“兩場鬥陣我方都是大獲全勝,卻沒有乘勝追擊大破敵軍,真是可惜啊。”

陳旭只是微笑,卻並不說話。

待大軍撤回函谷關,安頓下來以後,陳旭就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他剛剛洗漱完畢,趙雲就帶着鄧艾前來求見。

陳旭急忙將趙雲引了進來,問道:“子龍深夜前來,所爲何事。”

今日雙方鬥陣持續時間很久,大軍回到函谷關以後,天色就已經徹底昏暗了下來。

哪怕陳旭身強體壯,仍舊感到了一絲疲憊。陳旭並不知道,趙雲將鄧艾帶來所爲何事。

看着略帶疲憊之色的陳旭,趙雲略帶歉意的說道:“叨擾主公休息,此乃雲之錯也。”

陳旭擺了擺手,道:“無妨,子龍有事儘管說。”

趙雲沉吟半晌,這才說道:“今日主公令我等擺下陣法,讓關羽等人前來破陣。”

“此次阿艾隨我出戰,當一字長蛇陣,演變到四門兜底陣之時,其實阿艾完全能夠守住東門。”

“卻是不知,主公爲何故意然我等露出破綻,使得關羽等人從東門突圍而去?”

四門兜底陣唯一的破綻,就是東門沒有上將駐守,在此之前陳旭又怎會料想不到?

一年以來,趙雲一直將鄧艾帶在身旁,鄧艾的變化以及能力,趙雲知之甚詳。

鄧艾雖然尚未及冠,卻也資質過人,有上將之風。

趙雲相信,若是讓鄧艾死守東門,未嘗不能將關羽等人困死於陣中。

只不過,礙於陳旭軍令,鄧艾也只能在儘量殺傷聯軍的同時,最終放任他們離去。

聽見了趙雲的話,陳旭又將目光放在了鄧艾身上。

如今的鄧艾,在軍旅之中歷練一年之後,身體顯得越加壯實,就連皮膚也變得黝黑起來。

鄧艾當初臉上的稚嫩,也漸漸消失不見,變得沉穩了不少。

“阿艾,你心中是否也十分疑惑?”

鄧艾遲疑了一下,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關羽、張郃、許褚,可都是聯軍之中屈指可數的上將,若是沒有陳旭示意防水,也許這三人就被困死陣中了。

真要是那樣的話,對於聯軍士氣的打擊,將會非常巨大。

趙雲、鄧艾兩人思量許久,都想不明白,自家主公爲何要如此做。

捋了捋鬍鬚,陳旭整理了一下思維,而後說道:“之所以故意讓關羽等人突圍而去,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阿艾如今名聲不顯,不會被聯軍注意到,待你能夠獨當一面之時,會有大用。”

關中上將雖然很多,可他們大多都是聲名赫赫,聯軍也無時無刻不在注意着他們的動向。

就比如,假如趙雲、龐德、張遼等人忽然消失,聯軍那邊肯定會有所猜疑。

那樣的話,讓他們辦的事情,就很有可能會失敗。

想要瞞過聯軍耳目,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就必須用一個名聲不顯,而又有能力的人。

鄧艾的出現,以及他持續不斷的進步,讓陳旭毫不猶豫選中了他。

這也是爲什麼,陳旭一面要鄧艾跟隨趙雲不停歷練,一面又不允許鄧艾嶄露頭角,進入聯軍視野之中了。

對於陳旭的謀劃,趙雲雖然知道的並不多,卻也有些瞭解,所以並不十分驚訝。

至於鄧艾,以前卻根本沒有聽人說過此事,驟然聽聞自己以後會有大用,眼中頓時露出了激動之色。

將二人表情盡收眼底,陳旭繼續說道:“其二,如果關羽等人果真不能突圍,聯軍一方又豈會坐視他們戰死?”

“那個時候,他們就不會遵守約定,絕對會盡起大軍前來救援,一場混戰難以避免。”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將關羽等人殺死,在與聯軍交戰的過程中,我軍亦會傷亡慘重。”

“故,放關羽等人離開,纔是最好的選擇。”

陳旭此次出城與諸葛亮鬥陣,並不是爲了讓雙方軍隊死磕,而是爲了打擊聯軍士氣。

若是將聯軍逼得無路可退,導致雙方混戰在一起,並不是陳旭願意看到的事情。

畢竟,陳旭現在要做的乃是保存實力,而後給聯軍一種不得不撤兵的假象,而不是在這裡損失很多兵馬。

趙雲、鄧艾聽到這裡,才恍然大悟。

只不過,鄧艾還是有些忐忑的問道:“主公,你準備讓我以後做什麼事情。”

陳旭笑了笑,而後說道:“此事你暫且不需知道,只要不停提升自己能力就好。”

這件事情,就連趙雲都只是知道一個輪廓,陳旭自然不會提前告訴鄧艾。

若非日後有用得着鄧艾的地方,這件事情在鄧艾面前,陳旭可能根本提都不會提一下。

及至末了,趙雲有些期待的問道:“主公今日在陣前,說得那些上古奇陣,可是真有其事?”

陳旭講得有鼻子有眼,就連諸葛亮都有些分辨不清,更不用說是趙雲了。

在趙雲心中,未嘗也沒有一絲期待,若果真有威力如此巨大的上古奇陣,只要能夠擺出來,根本不用再畏懼聯軍。

好似知道趙雲心中所想,陳旭笑着說道:“那些所謂的上古奇陣,都是我虛構出來的東西罷了,只是爲了打擊諸葛亮自信。”

“更何況,陣法是死的,人是活的,陣法雖然有些用處,作用卻並不會太大。”

擺陣對於地形,以及士卒的要求太高了,而且像諸葛亮擺下的八卦陣,只能被動防禦,根本沒有辦法進攻。

縱然陳旭破不了八卦陣,也完全可以繞過去,那樣的話,八卦陣也就失去了用處。

故,這些所謂的陣法看似厲害,實用性卻是比較差,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更是毫無用處。

否則,聯軍也不會出兵一年,都沒有獲得太大戰果了。

趙雲、鄧艾兩人,聽說那些被說得有眼有板的上古奇陣,居然乃是虛構的東西,都是目瞪口呆。

他們對於陳旭的敬佩,一時間也宛若滾滾長江一般,奔騰不息。

陳旭這次,可是憑藉一張嘴,騙過了天下所有的人,恐怕每當聯軍士卒想起那些所謂的上古奇陣,都會感覺膽戰心驚吧。

……

時間緩緩流逝。

自從那日在函谷關前面鬥陣以後,聯軍士氣就不如以前那麼高漲,很多人在私下議論,假如陳旭真的擺出上古奇陣,卻該如何是好。

更爲重要的是,陳旭在陣前公然招攬諸葛亮,也讓很多聯軍將領頗有微詞。

他們都覺得,陳旭拿出如此大的砝碼,諸葛亮很有可能會動心。

就算有些將領,並不認爲諸葛亮會變節,卻也覺得繼續將四國聯軍,交給諸葛亮統帥並不合適。

這場風波持續了很久,弄得聯軍人心惶惶,最終曹操、劉備、孫權、袁譚力排衆議,才保住了諸葛亮聯軍統帥的職位。

只不過經此一事,聯軍凝聚力大不如前。

饒是如此,聯軍對於函谷關仍舊志在必得,每日不停攻城,卻被關中軍死死攔住,不得寸進。

諸葛亮等人,想要通過黃河逆流而上,將聯軍士卒運輸到河東郡。

然而,小平津渡口卻好像一個分界線一樣,小平津以東戰船行駛沒有多大障礙。

過了小平津以西,東吳水軍就不停遇到各種淺灘、激流。

他們也派遣水軍準備摸清航道,只不過夏天黃河河水洶涌,很多東吳戰船被摧毀。

到了冬天卻是千里冰封,行船非常不易。

故此,哪怕東吳水軍,獲得了黃河控制權一年時間,仍舊未能在小平津以西隨意航行。

縱然偶爾運輸了一些士卒西進了,也會被在兩岸巡視的關中騎兵驅逐,使得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登陸。

畢竟,黃河之中縱然能夠運輸些許步卒,卻也不能運輸騎兵。

河道之上視野又是極度開闊,只要關中騎兵小心警惕,根本不會給聯軍登陸的機會。

至於晚上,東吳水軍卻不敢在黃河之上航行,稍有不慎就會船毀人亡。

就這樣,戰局一直僵持到了公元217年,雙方開戰也已經兩年了。

第274章 安心第879章 酷吏第73章 暴走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176章 困境第210章 獻城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81章 殞命第591章 王延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97章 衝突第274章 安心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551章 凱旋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28章 返鄉第626章 建言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317章 謀關中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70章 交鋒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0章 欲殺文昭第513章 隱情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10章 議事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61章 斬赤龍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84章 水淹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241章 殺意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86章 授課第447章 韓遂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170章 比武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5章 臥虎嶺第578章 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36章 無奈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513章 隱情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779章 下戰書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733章 破寨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503章 傳統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04章 判刑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295章 衝突第879章 酷吏第765章 對峙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9章 必敗論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623章 逃命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291章 戰鼓響第271章 唐姬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007章 託孤第296章 生死戰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37章 餘波第753章 反攻第956章 鬥陣(中)第399章 密信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280章 司馬懿
第274章 安心第879章 酷吏第73章 暴走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176章 困境第210章 獻城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81章 殞命第591章 王延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97章 衝突第274章 安心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551章 凱旋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28章 返鄉第626章 建言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317章 謀關中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70章 交鋒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0章 欲殺文昭第513章 隱情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10章 議事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61章 斬赤龍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84章 水淹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241章 殺意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86章 授課第447章 韓遂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170章 比武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5章 臥虎嶺第578章 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36章 無奈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513章 隱情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779章 下戰書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733章 破寨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503章 傳統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04章 判刑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295章 衝突第879章 酷吏第765章 對峙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9章 必敗論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623章 逃命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291章 戰鼓響第271章 唐姬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007章 託孤第296章 生死戰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37章 餘波第753章 反攻第956章 鬥陣(中)第399章 密信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280章 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