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託孤

公元227年五月,秦王陳旭再次病危,而且比上次還要嚴重。

長安城內,已經全部戒嚴,關中文武幾乎齊聚秦王府外,無比焦急的等待着。

“嘎吱!”

過了許久,大門緩緩被打開,華佗一臉疲憊的走了出來。

陳政跨步上前,抓住華佗的雙手,滿含期待的問道:“先生,父王他的病情如何了?”

華佗臉上閃過一道無奈之色,躬身行禮道:“主公征戰沙場多年,留下了不少暗傷,世子還是早做準備吧。”

陳政聞言,不由呆立當場。

雖然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是聽到了華佗的話以後,仍舊有些難以接受。

“秦王有令,宣陳羣、田豐、李儒、司馬懿、周瑜、趙雲、徐晃、徐賢覲見!”

就在此時,姜維走了出來,兩眼之中隱隱有淚花浮現,可他仍舊將陳旭的命令傳達了下來。

被點到名字的幾人,對視一眼之後,都凝重的向屋內本走去。

“嘎吱!”

待幾人進屋以後,姜維急忙將門關住,生怕風灌了進來。

“參見主公!”

幾人看到臥病在牀的陳旭,都感覺心中有些發堵,躬身行禮。

陳旭沒有起身,只是躺在牀上輕聲說道:“都免禮吧。”

幾人直起了身子,看着面如金紙的陳旭,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我此次召你們進來,乃是爲了確立秦王之位。”

衆人聞言,都是心中一凜。

新任秦王的繼承者是誰,這與衆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所有人都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阿政乃是嫡長子,我一直也將他當做下一任秦王培養,傳我命令,從今日起,陳政繼承秦王之位。”

雖然早就料到有這個結局,可是待新任秦王之位確認下來以後,所有人都還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長文兄長,你這就在衆人見證下起草詔書,然後昭告天下。”

“敢有不遵詔令者,殺無赦!”

哪怕陳旭已經病入膏肓,可是當他說出這麼一番話的時候,衆人仍舊感覺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殺意。

陳羣心中一凜,當即接過姜維遞過來的紙、筆,在衆人的見證下起草詔書。

陳羣文采非凡,很快就將詔書寫完,姜維拿起來爲陳旭唸了一遍,陳旭聽完以後感覺非常滿意。

“你們一起將這個命令傳下去,我不想出現什麼意外,希望你們以後能夠好好輔佐阿政。”

陳旭閉上了眼睛,示意衆人離開。

衆人雖然還有很多話想說,可是看到了陳旭的模樣,卻非常識趣的退了下去。

“元皓,你留下來吧。”

就在田豐走到門口的時候,陳旭忽然出聲喊道,田豐當即停住了腳步。

待衆人都離開以後,姜維輕輕帶上了房門,屋內只剩下陳旭以及田豐,還有幾個隱於後面的死士。

“元皓,你過來,坐到我的牀邊。”

陳旭的聲音,顯得十分柔和。

不知爲何,田豐感覺鼻子有些發酸,顫巍巍的走了過來,坐在了陳旭的牀上。

陳旭緩緩伸出右手,田豐急忙將其抓住,悲泣着說道:“主公,你可是有話要對我說?”

陳旭那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燦爛的笑容。

“是啊,我有話要跟你說呢。”

田豐抹了一把眼淚,道:“主公有話但說無妨,只要我能做到,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陳旭對於田豐,有着知遇之恩。

可以說,如果沒有陳旭的出現,以田豐剛直犯上的性格,肯定難以善終。

正是有了陳旭的出現,田豐才能一展胸中所學,以致如今名滿天下,爲萬千士子所敬仰。

陳旭的胸懷以及重用,造就了這個時空田豐的輝煌。

對於自己的性格,田豐又豈會不知道,他自忖若是錯投了主公,這一生不見得會有如此成就。

陳旭抓住了田豐的手,有些緬懷的說道:“當年我還是一介黃巾賊寇之時,就與先生一見如故。”

“爲了得到先生相助,甚至不惜打暈先生,而後將先生綁走。每每想到那件事情,我總是感覺有些對不住先生。”

田豐是陳旭的第一個謀士,也是陳旭費盡心機,纔得到的謀士。

如果沒有田豐的謀劃,那個時候尚且見識短淺的陳旭,絕對不可能擁有今日成就。

綁走田豐,一直是陳旭最得意的事情,他雖然表面說有些愧疚,臉上卻露出了笑容。

田豐急忙說道:“主公何出此言,能夠被主公擄走,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機遇和榮幸。”

“若非跟着主公,我田豐不過一鄉間小名,主公於我,有再造知遇之恩!”

陳旭轉頭看着田豐,君臣兩人眼中都含着淚水,卻是忽然相視一笑。

君臣相宜,一生無悔,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

“我要走了,希望你能多多幫助阿政,他這些年雖然經歷了不少,終究還是欠些火候。”

田豐急忙點了點頭,道:“主公放心,哪怕豁出去這條老命,我也一定會相助世子。”

兩人又絮絮叨叨聊了許久,最終田豐還是離開了。

田豐離開以後,趙雲也被陳旭單獨召見,看到自己麾下的第一上將,陳旭感覺心中一陣幸福。

“主公!”

趙雲抿着嘴脣,卻強忍着沒有讓淚水掉落下來。

“子龍,你可曾知道,我曾經是你的粉絲。”

趙雲聞言一愣,奇怪的問道:“敢問主公,何爲粉絲?”

陳旭臉上笑意更濃,而後說道:“所謂粉絲,就是粉絲,至於是什麼意思,子龍不妨自己猜想。”

趙雲眼淚越聚越多,終究還是忍不住掉了下來。

“沒想到,主公已經病到這種程度,就連意識都不清醒,開始胡言亂語了。”

陳旭並不知道趙雲的想法,否則哪怕是在病牀之上,也肯定會發放聲大笑。

陳旭後來的表現,卻是讓趙雲悄悄鬆了一口氣,兩人也聊了很久,從綁走趙風、趙雨,一直聊到覆滅曹氏的戰爭。

“時光如流水,一晃就過去了這麼多年啊,我們都老了。”

看着趙雲的白髮,陳旭忍不住感嘆起來。

趙雲重重點了點頭,卻也沒有說話。

只是看着陳旭那枯槁的面容,再回想起他往日英姿勃發的身影,趙雲不由感覺心中發酸。

“子龍,你雖然是阿駿舅父,卻也是阿政外舅。”

“我希望在我去世以後,子龍能夠全力輔佐阿政,幫他掃清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障礙。”

趙雲驟然聽到陳旭的話,急忙跪在地上說道:“末將必將忠於大秦,忠於世子,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趙雲離開了,陳旭卻是擡頭看着房頂,過了許久才說道:“召仲達進來吧。”

司馬懿來了,臉上也帶着擔憂之色。

“仲達,我從小看着你長大,直到如今仍舊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情形。”

司馬懿動情的說道:“若非主公提拔,恐怕我司馬氏早就毀於戰火之中了,主公大恩,我司馬氏永生難忘。”

陳旭笑了,笑容非常燦爛。

陳旭示意司馬懿坐到牀邊,而後握着他的手說道:“關中戰功赫赫的文臣武將,不是因病去世或者戰死,就是垂垂老矣。”

“只有仲達仍舊春秋鼎盛,我希望仲達日後,能夠全力輔佐阿政,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司馬懿鄭重說道:“萬死不辭!”

凝視了司馬懿許久,陳旭忽然笑了,笑容非常燦爛。

笑過之後,陳旭卻是劇烈咳嗽起來,略顯疲憊的擺了擺手,道:“仲達暫且退去,我還要跟其餘幾人單獨聊聊。”

司馬懿非常識趣,行禮過後就往外面走去。

陳旭看着司馬懿離去的背影,眼神卻是有些複雜,最終幽幽嘆了一口氣。

司馬懿之後,周瑜也被請進屋內。

當週瑜接到陳旭單獨召見的命令以後,不由心中一驚,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有這種殊榮。

誰都知道,陳旭現在召見的人,都是關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這是在託孤啊。

周瑜雖然才能非凡,終究只是一介降將,陳旭卻如此信任他,這不由使得周瑜心中無比感動。

“見過主公!”

面對陳旭,周瑜並沒有其餘幾人那般隨意,執禮甚恭。

陳旭強撐着想要坐起來,卻發現渾身上下沒有絲毫力氣,最終只得無奈的躺在牀上。

周瑜見狀,卻是心中大駭,急忙上前勸道:“主公身體不佳,莫要妄動啊。”

陳旭雙目死死盯着周瑜,蔚然嘆道:“上一輩戰功顯赫之人,除了仲達以外,也就只有公瑾與伯德了。”

陳旭握緊了周瑜的雙手,問道:“公瑾可知我的心意?”

周瑜狠狠點了點頭,道:“我雖然只是一介降將,卻深得主公信任、器重,又豈會不爲世子效死?”

陳旭臉上露出了笑容,繼續問道:“僅僅如此嗎?”

周玉聞言,沉默許久。

陳旭卻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靜靜盯着周瑜,眼中露出了一絲期待之色。

又過了一會兒,周瑜才猛然咬牙,說道:“若有朝一日,世子準備起兵攻打東吳,末將願爲先鋒!”

“哈哈哈哈!”

陳旭聽到了周瑜的保證,忍不住大笑起來。

雖然陳旭的笑聲,仍舊顯得有些虛弱,卻也可以看出他現在有多麼開心了。

統一天下,平定亂世,一直都是陳旭心中的願望。

奈何天意弄人,就在他準備帶領百萬雄師,南下消滅孫權的時候,身體卻承受不住了。

可是統一天下這個執念,又豈會如此輕易消散?

雖然陳旭知道,憑藉大秦如今的實力,想要滅亡東吳只是早晚的事情。

只不過,尚未發生的事情,誰也沒有辦法料到結果。

現在有了周瑜的保證,陳旭就徹底放心了,攻打東吳也沒有任何人,比周瑜更加合適。

“我雖然是一個粗人,卻也知道公瑾琴彈得很好,可否爲我演奏一曲?”

周瑜點頭答應,很快就有人從屏風後面,搬出來了一張木琴。

周瑜打量着兩人,才發現他們渾身黑衣,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行走起來也沒有任何聲響。

“這,就是主公的影子刺客麼?”

周瑜迅速收斂了心神,醞釀一陣過後,就開始爲陳旭彈奏。

周瑜選了一首非常輕柔的曲子,陳旭聽起來感覺十分舒心,一曲完畢以後,陳旭費力的舉起雙手,開始輕聲鼓掌。

“真可惜啊,以後再也聽不到公瑾的琴音了。”

周瑜離開以後,已經垂垂老矣的李儒,也被姜維攙扶着走進屋內。

他不待陳旭說話,就來走過來坐在了牀邊。

“主公,我坐在這裡,你不會介意吧。”

“咳咳咳!”

陳旭咳嗽兩聲,這纔沒好氣的說道:“你坐都坐下了纔來問我,也太沒有誠意了吧。”

“哈哈!”

李儒大笑起來,花白的鬍鬚不停抖動着,顯得有些滑稽。

李儒早就老了,這幾年他也慢慢退出朝堂,基本已經淡出了衆人的視線之中。

只不過,關中所有文臣武將,對於這個老人,都不敢生出任何輕視之心。

“文優啊,你也老嘍,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李儒年齡大了以後,也不像以前那般謹小慎微,笑着說道:“最少比主公活得久。”

陳旭佯裝怒道:“信不信我現在就讓人砍了你?”

李儒卻是優哉遊哉的捋着自己鬍鬚,說道:“縱然主公現在就砍了我,我也比你活得時間長!”

陳旭聞言不由笑了起來,過了許久才嘆道:“這些年,苦了你。”

對於李儒,陳旭心中始終有一絲愧疚。

田豐、程昱、賈詡等人,在幫助陳旭的過程中,都成了名滿天下的名士。

然而,李儒卻幫助陳旭,做了許多不好親手做的事情,揹負了不知道多少罵名。

可是李儒始終無怨無悔,絲毫不在意自己名聲,爲陳旭掃平了許多障礙,也爲陳旭被了許多黑鍋 》≠》≠,

李儒卻是斂容正色道:“若無主公,儒就是喪家之犬。主公待我以國士,我自當以死相報。”

陳旭感覺鼻子有些發酸,緊緊握住了李儒的手,卻沒有說些什麼。

甚至於,就連託孤的話都沒有說。

因爲陳旭知道,李儒年齡很大了,也許根本活不了多久。

陳旭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去世當天晚上,李儒坐在他的靈堂裡面,平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被人發現以後,衆人卻看到李儒臉上,掛着安詳的笑容。

也許在李儒看來,能夠與自家主公一起離開人世,就是世間最大的幸福。

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235章 鮑信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856章 傷勢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64章 水淹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84章 下一代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3章 王延中箭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18章 神勇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636章 無奈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11章 歸心第789章 屠城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305章 謀劃第766章 陰招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223章 安頓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25章 名利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2章 孤膽英雄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719章 心憂第478章 韓遂死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77章 奇襲丘縣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762章 迷路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68章 生死鬥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633章 郭淮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906章 再設計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79章 水師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70章 報仇第175章 推測第476章 重逢第804章 爭鋒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09章 報仇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86章 馬賊第269章 止戈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1章 救人第405章 軒轅關第608章 盜竊案第41章 白馬失守第112章 騎兵第568章 生死鬥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727章 始末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269章 止戈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6章 折辱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233章 斬將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633章 郭淮第254章 詐死第977章 喜得周瑜
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235章 鮑信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856章 傷勢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64章 水淹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84章 下一代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3章 王延中箭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18章 神勇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636章 無奈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211章 歸心第789章 屠城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305章 謀劃第766章 陰招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223章 安頓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525章 名利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2章 孤膽英雄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719章 心憂第478章 韓遂死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77章 奇襲丘縣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762章 迷路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68章 生死鬥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633章 郭淮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906章 再設計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279章 水師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70章 報仇第175章 推測第476章 重逢第804章 爭鋒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09章 報仇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86章 馬賊第269章 止戈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1章 救人第405章 軒轅關第608章 盜竊案第41章 白馬失守第112章 騎兵第568章 生死鬥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727章 始末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269章 止戈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6章 折辱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233章 斬將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633章 郭淮第254章 詐死第977章 喜得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