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兩封信

心中掙扎了良久,劉備終於下定決心,說道:“公孫伯圭與我劉備,乃是兄弟也。吾往常在幽州,更是時常受到公孫兄的恩惠。”

“今日公孫兄有難,我劉備又豈能坐視不理?吾意已決,盡起大軍攻打袁紹,好行那圍魏救趙之計。”

只有在這個時候,劉備的魄力才顯露了出來。

其實他這次起兵攻打袁紹,完全沒有信心能夠取得勝利,甚至於有可能因此惹禍上身,失去豫州。

然而,簡雍的話卻打動了他。在一個雞肋般的豫州和名聲之中選擇,他寧願選擇後者。而這些,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

一如歷史上他捨棄平原郡的基業,領兵前去青州救援孔融一樣。那個時候的劉備,不僅擺脫了公孫瓚的掣肘,還得到了一個諾大的美名。

劉備也正是因爲那次魄力十足的行動,而走進了天下諸侯的眼中。在此之前,天下又有幾人知道劉備這個人?

不要說什麼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也不要說什麼劉備三兄弟討伐黃巾,立下赫赫戰功。

真實歷史上諸侯討伐董卓,公孫瓚、劉備根本沒有參加。至於討伐黃巾,劉備三兄弟甚至沒有離開過幽州。

可以說,在劉備領兵救援孔融之前,他們三兄弟完全是一名不文。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太史慈前去求救,劉備會驚訝的說道:“孔北海也知世間有劉備乎?”

捨棄平原基業,盡起大軍救援孔融,也就成爲了劉備人生之中的第一個轉擇點。

饒是如此,因爲孔融算不上是個強大的諸侯,甚至不能稱之爲諸侯。因此,哪怕當時的劉備因爲救援孔融,而走進天下人的視線之中,仍舊有些不太起眼。

劉備的第二次騰飛,真正讓天下諸侯刮目相待的事情,就是劉備再次捨棄基業,前去救援徐州的事情了。

劉備與孔融、陶謙向來沒有什麼交情,他卻可以爲了兩個素味平生之人,捨棄家業千里迢迢帶兵前去救援。

也許在有些人眼中,這無疑是一種極其愚蠢的舉動。然而更多的人卻會覺得,劉備此人俠肝義膽,爲救他人奮不顧身,乃是一個天大的豪傑。

正是兩次救援他人的行爲,才使得劉備真正開始崛起,成爲一方諸侯。在此之前,他根本沒有成爲諸侯的資格。

這個時代,由於文昭的到來,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

劉備沒有救援過孔融,雖然當時寫信退了曹操,反而被曹操將計就計,出其不意攻下整個徐州,使得陶謙被殺。

如此一來,劉備現在的名聲比起歷史上,無疑要差了許多。

故此,縱然他現在佔據豫州,手下能用之人仍舊屈指可數。更是由於境內百姓太少的緣故,勢力根本擴張不起來。

與之相反,其他諸侯的勢力卻都在瘋狂擴張。假如劉備仍舊守在豫州,甘願充當文昭抵擋其他諸侯的緩衝,他早晚都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所以說,公孫瓚向他求援這件事情,反而會成爲劉備騰飛的一個契機。

當然,也只有劉備才能把握住這個契機。換作他人的話,要麼會畏懼袁紹不敢出兵,要麼只想守着一畝三分地,不思進取。

而有野心、有能力的劉備,卻想趁此良機放手一搏。

孫乾張了張嘴,還是再次勸道:“主公能夠得到這份基業,非常不容易,還請三思耳後行啊。”

劉備卻是堅定地說道:“縱然因此失去這份基業,爲了救援公孫兄,吾亦絕不後悔。”

簡雍聞言,臉上不由露出了笑意,只有這樣的劉備,才值得他拋下一切前來追隨。縱然劉備此時實力弱小,簡雍也相信有朝一日,劉備會化龍翱翔於九天之上。

見自家主公已經下定了決心,孫乾當即說道:“主公真要出兵攻打袁本初,定要先把二將軍召回豫州才行。”

“而且攻打兗州之事一定要隱秘,要出其不意。不然的話,若是讓袁軍有所準備,恐怕想要攻下兗州,將會無比困難。”

劉備深以爲然,一面令張飛開始秘密調兵遣將,一面讓人快馬加鞭前往解縣召回關羽。

卻說關武的案件瞭解以後,關羽就不想繼續留在解縣,反而準備帶着胡氏趕往豫州,與劉備、張飛相聚。

關平得知自己父母將要離開,心緒當即十分低落。直到被關羽訓斥了一頓之後,關平這才強行打起精神。

他也趁着這段時間,好好與自己父母相聚。

至於文昭,卻因爲關中如今並無大事發生,亦是在解縣多逗留了幾日。

這一天,關羽正要向文昭辭別,帶着胡氏趕往豫州,忽然有一騎快馬加鞭衝進了關家村。

“關將軍,關將軍。”

那個騎兵打聽到了關羽的住處,就開始在外面呼喊起來。

關羽在家中收拾東西,聽到喊聲之後,當即前去開門。他看到那個騎兵,問道:“汝乃何人?”

送信的騎兵抹了一把汗水,說道:“關將軍,小人乃是劉豫州帳下信使,特奉主公之令,前來給你送信。”

關羽聞言心中一凜,依照他對劉備的瞭解,若不是有急事,絕不會派人跨境前來給他送信。

“快將書信給我。”

那個信使不敢怠慢,急忙掏出了兩封書信,將其交給了關羽,說道:“這一封是給關將軍的,這一封卻是主公交代過,要轉交給大將軍的。”

關羽讓關平招待了信使,就急急忙忙,把那封給自己的書信拆開。

只見信中寫道:公孫伯圭乃吾兄長,今被袁本初領兵圍困於帶方,性命只在旦夕之間。伯圭兄既然發書求援,吾自會傾盡全力助之,望弟速速歸來祝我一臂之力。

另外一封書信,弟可助我將其交給大將軍。

看完了書信,關羽心中忽然沉重了起來。他身爲劉備的左膀右臂,自然非常瞭解自家兄長的困境。

劉備看似身爲一州之牧,實力卻是非常弱小。若是幫助公孫瓚,勢必會與袁紹爲敵,惹禍上身。

然而,關羽本來就是一個非常重義氣之人,對於劉備的決定不但沒有絲毫不滿,反而由衷的贊成。

“無論如何,我都會待在兄長身旁。”

關羽在心中暗暗想到。

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447章 韓遂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108章 破敵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295章 衝突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789章 屠城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66章 孫權第435章 得汝南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71章 勸說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85章 張角第853章 陳駿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12章 騎兵第30章 缺糧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560章 反心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899章 解惑第365章 攻城第77章 奇襲丘縣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299章 大婚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281章 往事第395章 困境第67章 人頭滾滾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47章 黃巾再起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109章 報仇第112章 騎兵第205章 罷兵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288章 欲殺人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753章 反攻第1008章 去世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320章 破公孫第319章 邀戰第932章 隕將日第353章 烏龍第339章 船毀第317章 謀關中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230章 郭嘉第759章 昏迷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12章 太平道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243章 陷陣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525章 兩封信第275章 出巡第85章 張角第201章 封官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63章 遊行法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487章 臨江仙第747章 快來了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477章 反目第255章 逼宮第78章 折服第113章 渡河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679章 該當何罪
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447章 韓遂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108章 破敵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295章 衝突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789章 屠城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66章 孫權第435章 得汝南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71章 勸說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85章 張角第853章 陳駿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12章 騎兵第30章 缺糧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560章 反心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899章 解惑第365章 攻城第77章 奇襲丘縣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299章 大婚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281章 往事第395章 困境第67章 人頭滾滾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47章 黃巾再起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109章 報仇第112章 騎兵第205章 罷兵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288章 欲殺人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753章 反攻第1008章 去世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320章 破公孫第319章 邀戰第932章 隕將日第353章 烏龍第339章 船毀第317章 謀關中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230章 郭嘉第759章 昏迷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12章 太平道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243章 陷陣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525章 兩封信第275章 出巡第85章 張角第201章 封官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63章 遊行法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487章 臨江仙第747章 快來了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477章 反目第255章 逼宮第78章 折服第113章 渡河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679章 該當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