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名利

孫乾聽到簡雍的話,卻是皺着眉頭說道:“憲和之言何意?”

與簡雍這個落魄的草根士子不同,孫乾可是有着一個名揚天下的老師,而且他還深得鄭玄器重。就連孫乾當時在州里爲官,也是因爲鄭玄的推薦。

鄭玄何許人也?

那可是整個大漢屈指可數的大儒,門下子弟不計其數。哪怕是蔡邕這等大儒,他對於大漢的影響力,也絲毫比不上鄭玄。

故此,孫乾現在雖然在劉備帳下任職,卻時常也認爲簡雍比不上自己。而且受過正統教育的孫乾,對於簡雍日常的舉動,亦是有些看不慣,認爲他有辱斯文。

好在孫乾倒也不是那種心胸狹隘之人,只是相比較性格灑脫的簡雍,他卻是比較刻板。

奈何簡雍爲人放蕩不羈,卻從來不會計較小事。再加上他乃是劉備的同鄉兼好友,亦是深得劉備器重。

但是兩人之間的交情,卻也並不怎麼親密。

孫乾以往不會刻意針對簡雍,然而今日在商議軍國大事,關乎着豫州的生死存亡。簡雍卻仍舊如此輕佻,這不由使得孫乾心中暗暗不滿。

簡雍卻好似沒有聽出孫乾言語之中的不滿,他繼續搖頭晃腦的說道:“主公認爲需要救援公孫伯圭,只管出兵便是;若是認爲不需要救援,就無需煩惱,僅此而已。”

孫乾聞言,當即臉色漲得通紅,大聲說道:“真是胡鬧,軍國大事其豈能如此兒戲?”

簡雍根本沒有搭理孫乾,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劉備。

劉備亦是眉頭微皺,心中暗暗思量:“憲和平常雖然不修邊幅、放蕩不羈,然而遇到大事卻從來不會如此。難道他的話語之中,有所玄機?”

劉備苦思冥想半晌,都未曾想到簡雍話中有何玄機,當即忍不住問道:“憲和只管明言便是,何故前來考我?”

聽見劉備的話,簡雍這才臉色一正,坐直了身體,說道:“雍並未考主公,而是說的實話。主公不妨只指本心,想象自己到底應不應該救公孫伯圭。”

劉備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這才說道:“備向來以恩義結於四方,公孫伯圭不僅與我乃是同窗好友,更是有大恩於劉備。”

“若今日因爲懼怕袁紹而權勢不去救援,恐怕備一生之中都將不會心安。”

簡雍聞言,這才大笑兩聲,說道:“既然如此,還需要考慮什麼?主公直接盡起大軍,前去救援公孫伯圭便是!”

孫乾卻是厲聲喝道:“此事萬萬不可,主公本就未曾佔據整個豫州,再加上由於袁術之故,豫州百姓逃離家鄉者十有七八。”

“主公雖然勵精圖治,慢慢得到了民心,實力仍舊是諸侯之間最弱小的存在。再加上因爲劉荊州之故,主公還與江東孫伯符結怨。”

“若主公此時領兵攻打袁本初,不僅會與強大的袁本初交惡,江東孫伯符甚至會趁此良機,攻略豫州。如此一來,主公必將根基不保矣!”

孫乾聲色俱厲,說得劉備心中一怔,他再次猶豫了起來。

簡雍卻是臉色一正,說道:“公佑此言差矣,主公向來以恩義著於四海,這才使得諸侯敬重,百姓歸心。”

“就好似主公當時一名不文,卻因爲捨棄基業救援徐州,而得到了諾大的名聲。縱然當時兵敗,天下人亦是敬佩主公的所作所爲。”

“公孫伯圭與主公之交情,天下人全都知曉。若此時主公袖手旁觀,不發兵救援公孫伯圭,必定失天下人所望。”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又何懼一時之得失?孫伯符正領兵攻打山越,縱然主公與袁紹交戰,他也未必能分兵攻打豫州。”

“更何況,豫州乃四戰之地,諸侯環視。主公現今雖然貴爲一州之牧,卻被五個強大的諸侯所包圍,好似虎入牢籠,龍遊淺灘。”

“若不盡早打破如此僵局,早晚必爲他人所滅矣。”

“救援公孫伯圭攻打袁本初,勝則可以奪取大片疆域,擴充勢力。縱然兵敗失去豫州,也不過失去了一個枷鎖、牢籠罷了。”

“與之相反,主公爲救友人而失去基業,必爲天下人所稱頌。有了名聲,何懼他日不能東山再起?”

簡雍的一番話,使得在場衆人全都心中一震,劉備更是眼神閃爍了起來。

表面上看來,劉備現在乃是一州之牧,聲威赫赫,只有他自己才瞭解其中的艱辛。

正如簡雍所言,豫州乃四戰之地,關中陳旭、兗州袁紹、徐州曹操、揚州孫策、荊州劉表,這五個強大的諸侯,將整個豫州團團包圍。

這種被諸侯虎視眈眈注視的感覺,並不好受。這也是爲什麼,劉備不但與劉表結盟,還拼命示好陳旭了。

劉備並不是個傻子,當初文昭封他爲豫州牧,也不過是爲了讓他,成爲關中和其餘諸侯之見的緩衝罷了。

身居被包圍的豫州之中,劉備想要發展起來非常困難。特別是豫州大量百姓流入關中,沒有了人民根基的劉備,更是再無發展壯大的可能。

被諸侯包圍,境內百姓又十分稀少。可以說,豫州之地對於劉備來講,就好像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簡雍的建議,無疑是非常大膽,甚至瘋狂的。然而細細想來,這卻是劉備現在最好的出路。

傾盡全力攻打袁紹,勝則勢力擴張,有了騰飛的機會。縱然兵敗失去豫州,劉備也會留下一個爲救友人,而捨棄基業的美名。

在漢代,名聲是個極其重要的東西。對於普通人而言,有了名聲也就相當於有了高官厚祿。

對於諸侯而言,有了名聲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前來投奔。

都說歷史上劉備前半生四處漂泊,碌碌無爲,一無是處。其實相比起那些別滅掉的諸侯,劉備卻在顛沛流離的過程中,攢足了名聲。

這才導致他後來能夠鯉魚躍龍門,化龍飛九天。

名聲雖然不是疆域,不是領地,有時候這個東西的作用,甚至遠超疆域、領地。歷史上劉備前半生,雖然沒有打下固定的領地,卻得到了比領地更爲重要的名聲。

名一直與利劃成等號,有了名,利益自然會滾滾而來。

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38章 弒帝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9章 名揚州郡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41章 白馬失守第762章 迷路第17章 殺人第97章 清河絕唱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80章 前途堪憂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章 阿虎之勇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955章 鬥陣(上)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9章 名揚州郡第744章 糾結第508章 出巡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525章 名利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609章 刁難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333章 投效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86章 甦醒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96章 家宴第807章 勸降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866章 孫權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805章 約戰第885章 內亂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756章 碾壓第479章 回蒲阪第117章 交談第85章 張角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989章 刺客第677章 拒絕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001章 怒火第447章 韓遂第976章 曲有誤第289章 疑惑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8章 神勇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2章 離去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246章 追擊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235章 鮑信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989章 刺客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44章 鬥將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766章 陰招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81章 往事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02章 馬驚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32章 隕將日第12章 太平道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00章 魯肅(上)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13章 渡河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531章 驚天之言
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38章 弒帝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9章 名揚州郡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41章 白馬失守第762章 迷路第17章 殺人第97章 清河絕唱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80章 前途堪憂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章 阿虎之勇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955章 鬥陣(上)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9章 名揚州郡第744章 糾結第508章 出巡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525章 名利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609章 刁難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333章 投效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86章 甦醒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96章 家宴第807章 勸降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866章 孫權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805章 約戰第885章 內亂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756章 碾壓第479章 回蒲阪第117章 交談第85章 張角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989章 刺客第677章 拒絕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001章 怒火第447章 韓遂第976章 曲有誤第289章 疑惑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8章 神勇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2章 離去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246章 追擊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235章 鮑信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989章 刺客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44章 鬥將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766章 陰招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81章 往事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02章 馬驚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32章 隕將日第12章 太平道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00章 魯肅(上)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13章 渡河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531章 驚天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