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劫營

話聽到一半,陳旭就知道了王延的用意。

王延雖是寥寥數語,卻先點出了與陳旭故人的身份,不知不覺間,就在郡中官吏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不僅如此,他還道出了波才大破官兵之事,使得守城官兵心懷畏懼,士氣大降。

最後更是以退爲進,以撤兵爲由,再次離間陳旭與官兵的關係。

哪怕郡中有人看破王延計策,但是王延所言之事,城上守城士卒皆知,肯定有很多人心懷疑慮。

如此一來,將兵離心,黃巾軍就會有可趁之機,當真是好算計。

陳旭看着轉身離開的王延,拿起那張兩石強弓,猶豫了半晌,終究又將弓箭放下。

如今形勢,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一箭射死王延。

這樣雖說卜己會惱羞成怒,下令攻城,但是卻會消除陳旭與其他人之間的芥蒂。

心中掙扎良久,陳旭並沒有如此做。

王延能夠孤身一人,於城下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不管是其膽色,還是才智,都令人敬佩。

雖然不知道歷史上爲何沒有關於此人的記載,但哪怕身處對立方,陳旭也不願這樣一個人才就此死去。

陳靜見到陳旭並未射死王延,頓時滿頭大汗,他素來精於算計,如何不知道其中貓膩?

環顧四周,見到郡中官吏與守城士卒臉上的懷疑之色,陳靜心中暗道不好。

“哼!使用如此淺顯的離間之計,賊人欺我濮陽無人耶?”

橋宇與陳旭相處如此之久,自然不會相信陳旭會與黃巾軍勾結,見衆人臉上都露出疑色,就開始給陳旭解圍。

橋瑁亦是哈哈大笑,謂衆人言:“賊人雖然有些手段,卻不知文昭與我橋家何等關係,如今千般算計,卻是無用矣!”

郡中官吏之中,亦不乏聰明人物,王延的離間計也太過明顯,他們雖說開始有些許疑慮,但畢竟陳旭與橋氏關係匪淺,也無人明說。

橋氏父子出言之後,他們纔想起陳旭既然師從橋玄,又怎會背叛橋氏,投奔黃巾?如此一來,衆人自然也都放下心來。

陳旭見橋宇、橋瑁如此維護自己,心中感激,當下大聲說道:“黃巾賊寇,犯上作亂,早晚必被官兵所擒。”

“某先受橋氏大恩,後又蒙郡中諸公賞識,委以重任。旭心中惶恐,每日認真訓練士卒,並不敢怠慢。如今賊人來犯,某定當誓死守城,死戰黃巾!”

陳旭說話斬釘截鐵,守城士卒聞言,心中再無疑慮。

……

黃巾軍果真沒有攻城,一萬餘人緩緩退去。陳旭吩咐士卒把守四門以後,來到郡守府。

陳旭剛一進門,就對郡中官吏施了一禮,而後說道:“諸公明鑑,還請允我今夜劫營,破賊必在今日。”

Wшw¸ ттκan¸ ¢○

郡中官吏皆是大吃一驚,橋瑁不悅地問道:“文昭昨日還言,當死守城池,不可出城與敵交戰,今日爲何突然改變主意?”

橋瑁還以爲陳旭被王延算計,心有不滿,就想要出兵報復。

他雖然不通兵事,卻也知‘將不能因怒興兵’,所以語氣自然不太好。

橋宇也是出言:“大郎休要中那賊人奸計。”

看了衆人臉色,陳旭灑然一笑,整理了一下思維,朗聲說道:“諸位放心,我並沒有失了分寸。”

“戰爭之道,千變萬化,此一時,彼一時也。”

“昨日賊軍未至,郡中若出兵擊賊,士卒定然不願。然今日賊兵來犯,濮陽存亡與軍中士卒休慼相關,兩軍交鋒,士卒必然用命。”

“某今日觀之,賊兵雖然精銳,卜己卻非領軍之才。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卜己統帥黃巾軍,某何懼之有?”

陳旭說道這裡,滿臉傲然。

郡中衆人,卻是一臉不解,僅僅見過一面,他們卻是不知,陳旭從哪裡看出卜己非領軍之才。

國相遂問道:“文昭何以看出卜己此人,並非領軍之才?”

“如今將至午時,黃巾軍奔襲半日,卜己不顧士卒疲勞,不曾埋鍋造飯,就敢進犯濮陽。以疲憊之師攻城,此乃兵家大忌,可見此人不通兵事。”

“王延素有謀略,熟讀兵書,不會不知這些,卜己來犯之前王延必曾相勸,然卜己卻不納忠言,仍然領兵前來,可見此人剛愎自用。”

“兵臨城下,未曾交戰便擅自退兵,軍令反覆無常,賊軍必定士氣大降。”

陳旭說的有理有據,郡國官吏聞言亦是點頭。對於陳旭有如此強的洞察力,他們臉上都有驚奇之色。

不顧衆人臉上的驚奇之色,陳旭繼續說道:“賊軍退二十里下寨,待其安營紮寨完畢,已然將近子時。”

“黃巾兵卒奔襲兩日,身心疲憊,防備必然鬆懈,我軍偷營,縱不能一戰功成,亦可大挫敵軍士氣。”

“今日月初,月亮不圓,然天氣晴朗,待晚上星宿升起,正是偷營的好天氣。”

郡中官吏雖然不懂兵事,但是陳旭分析得如此透徹,他們頓時信心滿滿,希望陳旭能夠一舉大敗黃巾軍,都出言道:“文昭若能劫營成功,必是大功一件!”

……

黃巾軍大營,待安營紮寨畢,果真已經到了子時。卜己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滿臉疲倦之色,隨便吩咐了一聲,就要進帳休息。

王延排開衆人,向卜己施了一禮,而後說道:“渠帥,陳旭此人不容小覷。而今我軍初來乍到,士卒疲憊,若官兵前來劫營,卻是如何是好?”

“還請渠帥下令,讓三軍將士兵器不離手,甲冑不離身,並且廣派斥候前去巡夜,防止陳旭偷營。”

卜己真的十分疲倦了,又打了一個大哈欠,不耐煩地說道:“你今日用了離間計,陳旭與郡中官吏必定離心,他如今自顧不暇,如何會來劫營?”

“可是……”

王延還要繼續說話,就被卜己打斷。

“士卒們奔襲兩日,人困馬乏,我視衆人爲我兄弟,若是和衣而睡,怎會休息得好?”

“況且據斥候來報,我等退兵之後,城牆上就有些騷動,居然還夾雜着喊殺聲。我料定你的離間計成功,陳旭已經被郡國兵拿下。你且退去,休要再言。”

王延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退下了,畢竟敵軍偷營之事他也只是猜測,若是自己執意勸諫,必定惹得主帥不喜。

想到斥候說起的濮陽騷亂,王延微微安心,但願陳旭已經被郡國兵拿下了吧,只是可惜了他的一身本事。

王延本是王莽後人,王莽弄權之時,雖然權傾朝野,但是爲了以防萬一,還是爲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他將自己一個小妾生出的幼子,派人送到現在的王家村。然後讓心腹將這個小兒子撫養成人,並教他知識。

後來王莽被滿門抄斬,只留下這一條血脈在世上,王莽的幼子知道自己身世後,立下規矩,但凡王氏子孫,世代不得爲大漢官吏。

這也是爲何王家子弟寧願過着清貧的生活,也不出仕的原因了。

當然,王家村大多數人都不是王莽後人,就連王莽幼子的後代,也不是全部知道此事,只有王氏的嫡長子,纔有資格知道。

但是王延此人胸懷大志,希望自己能夠出將入相,奈何有祖宗遺訓,他不得不遵守。見到黃巾起義爆發以後,他就投身黃巾,希望能夠一展才學。

歷史上皇甫嵩剿滅波才以後,揮兵北上,生擒卜己,斬首七千,王延也死在亂軍之中,所以纔沒在歷史上留下名號。

王延回到自己的大帳之中,感覺渾身疲憊不堪,雖然心中有些煩躁,但是想到白天濮陽城的騷亂,又安下心來。

他卻沒有想到,斥候所偵察到所謂的城中騷亂,完全是陳旭爲了讓卜己放鬆警惕,故意演的一場戲。

陳旭演完城中騷亂這碼戲以後,就挑選了一千名精銳士卒,讓他們先去休息。

亥時剛至,陳旭就叫醒衆人,飽食過後,就開始向卜己大寨進軍。

此時黃巾軍的斥候也都回到營寨,倒也不擔心被人發現。

今日是月初,月亮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眯着大大的眼睛,彎彎的,長長的。

雖然月亮不圓,卻是星宿漫天,是以大地上並不黑暗,夜裡行軍倒也正好。

二十里雖然不遠,但是在古代,大軍正常行軍一日,也不過二十餘里,越是龐大的軍隊行軍速度越慢。

好在陳旭只帶領了一千人,又沒有糧草輜重拖累,及至寅時中期,就到達卜己營寨附近。

此時相當於後世的凌晨四點,陳旭吩咐士卒莫要出聲,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後派出陳虎帶領十幾個身手矯健的士卒,前去打探消息。

陳虎雖然魯莽,卻是粗中有細,陳旭對他還是非常放心。

陳旭這次帶來的一千人,大多都是以前的郡國兵,他們雖說缺乏訓練,但是比起後來招募的流民,還是要強上不少。

過了一柱香的時間,陳虎回來,對着陳旭說道:“大兄,我觀察了卜己營寨,果然如大兄所料,不但營寨扎得十分草率,就連巡邏士卒亦是很少,而今他們也都昏昏欲睡。”

陳旭聞言,喜形於色,看了下時辰,而今已經是卯時初,正是人們睡得正香、警惕心最弱的時候,當即準備劫營。

第227章 來使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65章 攻城第1章 魂入漢末第489章 糾結第210章 獻城第296章 生死戰第110章 議事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53章 烏龍第299章 大婚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71章 擒張任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08章 絕路第68章 欲投黃巾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601章 魯肅(下)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55章 假借天命第81章 董卓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496章 家宴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76章 文昭論戰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637章 衝突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144章 鬥將第558章 張鬆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49章 說客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2章 賊兵來犯第680章 責罰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49章 匯合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332章 書信第363章 斬李暹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535章 仲達第378章 殺眭固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322章 饑荒第51章 欲擒故縱第223章 安頓第481章 春耕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507章 求助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320章 破公孫第242章 出塞第262章 中計第72章 華雄第412章 獻策第779章 釋放第451章 馬玩第1007章 託孤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97章 衝突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636章 無奈第278章 相見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94章 策馬北上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1章 白馬失守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981章 殞命第14章 請罪第627章 葫蘆谷第524章 簡雍
第227章 來使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65章 攻城第1章 魂入漢末第489章 糾結第210章 獻城第296章 生死戰第110章 議事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53章 烏龍第299章 大婚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71章 擒張任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08章 絕路第68章 欲投黃巾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601章 魯肅(下)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55章 假借天命第81章 董卓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496章 家宴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76章 文昭論戰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637章 衝突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144章 鬥將第558章 張鬆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49章 說客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2章 賊兵來犯第680章 責罰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49章 匯合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332章 書信第363章 斬李暹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535章 仲達第378章 殺眭固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322章 饑荒第51章 欲擒故縱第223章 安頓第481章 春耕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507章 求助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320章 破公孫第242章 出塞第262章 中計第72章 華雄第412章 獻策第779章 釋放第451章 馬玩第1007章 託孤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97章 衝突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636章 無奈第278章 相見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94章 策馬北上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1章 白馬失守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981章 殞命第14章 請罪第627章 葫蘆谷第524章 簡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