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神兵天降

當初的逢紀,被袁譚帶入了關中,乃是袁譚爲了擴充門面。

然而,聯軍人才彙集,將星璀璨,哪怕是許攸也很少有表現的時候。

至於逢紀,在聯軍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更是沒有絲毫存在感,袁譚索性直接讓逢紀回到了冀州。

雖說斥候偵查到情報後表示,雁門郡方向乃是幷州軍在虛張聲勢,只不過逢紀仍舊感覺心中有些不安。

逢紀在屋內來回走動着,過了許久才自言自語道:“莫非關中戰局有變?”

逢紀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他擔憂袁譚安危,奈何相隔太遠,對於關中詳細戰局並不瞭解。

“先生,先生,大事不好了!”

就在此時,袁將闖了進來,面帶驚恐之色,大聲吼道。

逢紀急忙上前,問道:“可是主公兵敗?”

袁將先是一愣,繼而用力搖了搖頭,說道:“主公並無大礙,只不過關中騎兵殺入了幽州腹地,一路燒殺搶奪,兵鋒直指幽州首府薊縣!”

逢紀聞言驚駭莫名,喝道:“絕不可能,我領兵駐守班氏,並沒有放走一個幷州士卒進入幽州境內!”

袁將說道:“這支騎兵不是從代郡殺入幽州,而是從塞外直接繞過長城,而後殺入漁陽郡,又從漁陽郡殺入廣陽郡。”

逢紀聞言,仍舊不可置信的搖着腦袋,說道:“現在剛剛開春沒有多久,若是這支騎兵想要從塞外繞到漁陽郡,去歲冬天就已經開撥。”

“塞外天氣如此寒冷,他們又怎麼可能活下去?”

袁將也是疑惑不解的說道:“此事末將並不知曉,只不過跟據斥候來報,這支騎兵的確是從塞外殺來。”

逢紀雖然覺得不可能,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他也只能接受,繼續問道:“這支騎兵有多少兵馬,又是何人統帥?”

袁將答道:“騎兵約有兩萬之衆,這支軍隊的統帥卻是一個無名小卒,據說名叫鄧艾,今年剛剛及冠。”

逢紀臉上驚愕之色越加濃烈,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語:“不曾想,陳文昭居然敢任用一位剛剛及冠的少年,率領騎兵在寒冬穿越塞外。”

這種事情,莫說逢紀不敢置信,恐怕就連諸葛亮等人,聽到此事也會有如此反應吧。

畢竟,塞外本就乃是苦寒之地,在冬天更加難以行軍,隨時都會面臨寒冷與死亡,也很有可能會迷路。

哪怕是那些關中名將,也不見得敢這麼行事,更不用說是一個剛剛及冠,而且毫無領兵經驗的少年了。

袁將好似想到了什麼,說道:“對了,除了鄧艾以外,還有兩員副將分別是湯陳、趙煌。”

逢紀聽了這兩人名字,思量許久才恍然大悟。

“我就說麼,區區一個毛頭小子,如何能夠在冬天橫渡塞外,繞道幽州腹地。”

“想那趙煌、湯陳二人,一文一武,雖然不是名聲赫赫的名將,卻也跟隨趙雲征戰沙場幾十年來,曾經更是塞外馬賊,對於塞外地形非常瞭解。”

“若吾所料不差,此次關中騎兵能夠在寒冬通過塞外,全賴此二人之功!”

事實上,逢紀的猜測的確屬實,如果沒有趙煌、湯陳,鄧艾絕對沒有可能領兵通過塞外。

饒是如此,關中騎兵一路行來,三萬兵馬也傷亡將近萬人。

這損失的一萬騎兵,有的是在途中與鮮卑部落廝殺陣亡,有的卻是耐不住嚴寒被凍死,也有的是掉隊以後失蹤。

僅僅是一路之上,就損失了一萬騎兵,這種傷亡不可謂不慘重。

須知,騎兵的建造十分困難,關中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擁有一萬騎兵。

這三萬騎兵,也是陳旭讓人在涼州悄悄組建,爲此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以至於沒有餘力征召太多其他軍隊。

數年心血,僅僅因爲一次遠行就傷亡了三分之一,這種傷亡絕對駭人聽聞。

“趙雲有沒有隨行?”

逢紀知道,趙煌、湯陳二人乃是趙雲副將,兩人幾乎和趙雲形影不離,逢紀現在就害怕,趙雲也殺入了幽州腹地。

袁將卻是搖了搖頭,道:“趙雲一直在長安城內,否則他若是消失這麼長時間,主公又豈會不傳來信息。”

“這一次關中騎兵的統帥,就是那個剛剛及冠的鄧艾。”

逢紀聞言,悄悄送了一口氣,而後暗自思量:“雖說關中騎兵出其不意突襲幽州腹地,奈何這次統兵之人並非上將,能力有限。”

“那趙煌、湯陳二人,雖然久經沙場許多年,立下了汗馬功勞,比起那些名將究竟還是差上一些。”

“如此一來,這兩萬騎兵的威脅,就會減小很多。”

想到這裡,再聯想雁門郡方向的幷州軍一直虛張聲勢,逢紀當即恍然大悟。

“原來是爲了吸引我的注意力,好讓這支騎兵不被發現。”

想到這裡,逢紀當即冷哼幾聲,下達命令道:“傳我軍令,留下一千士卒防守班氏,無論如何不可出城。”

“其餘兵馬跟隨於我,前去消滅那支騎兵!”

在逢紀看來,兩萬騎兵戰鬥力雖然強悍,可他們想要在幽州境內作亂,還是要差上一籌。

須知,騎兵不善攻城,而且每個城池之內都有郡兵,就連民夫也能被徵召起來守城。

若是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不與爲戰,這支深入幽州腹地的騎兵,很快就會因爲缺糧而被逼入絕境。

這一次,逢紀也想要剿滅這兩萬關中騎兵,立下一個大大的功勞。

薊縣城下,旌旗飄揚。

鄧艾一身黑衣黑甲,經過長途行軍,臉上的青澀之氣也消散了許多。

“阿艾,薊縣城郭高大,如何才能將城池攻破?”

趙煌看着身前的高大城牆,再回頭看了看拳頭面帶疲憊之色的士卒,臉上不由露出了一屢憂色。

鄧艾轉頭看了趙煌一眼,笑着說道:“爲何要攻下薊縣?”

趙煌聞言愕然,不解的問道:“既然阿艾不是爲了攻下薊縣,爲何殺入漁陽郡以後,就馬不停蹄奔襲而來?”

大軍穿越塞外,抵達漁陽郡以後本就人困馬乏,再加上沿途死傷慘重,不少士卒當時都想要停下來休整一番。

只不過鄧艾卻力排衆議,馬不停蹄繞過長城,而後直接殺奔廣陽郡,兵鋒直指幽州首府薊縣。

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37章 借貸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0章 中意第489章 糾結第220章 徐晃第791章 入敵營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503章 傳統第7章 獵虎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424章 橋蕤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960章 登岸第358章 臨陣第738章 再戰第746章 離別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01章 反應第272章 少年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66章 陰招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262章 中計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43章 陷陣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816章 天子崩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57章 驚變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176章 困境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468章 沙盜第193章 心思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14章 婚事(下)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86章 劍道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66章 攻破濮陽第322章 饑荒第620章 追與逃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320章 破公孫第379章 圖謀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298章 獅虎鬥第682章 不安第663章 遊行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794章 三策第26章 易首邀酬第867章 美人殤第449章 說客第799章 陳沫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603章 孫尚香第492章 野炊第56章 折辱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78章 殺眭固第732章 第三天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64章 野心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85章 鴻門宴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05章 罷兵第560章 反心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250章 搶功第744章 糾結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25章 改名第713章 鄧芝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25章 殤第77章 奇襲丘縣
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37章 借貸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0章 中意第489章 糾結第220章 徐晃第791章 入敵營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503章 傳統第7章 獵虎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424章 橋蕤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960章 登岸第358章 臨陣第738章 再戰第746章 離別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01章 反應第272章 少年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66章 陰招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262章 中計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43章 陷陣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816章 天子崩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57章 驚變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176章 困境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468章 沙盜第193章 心思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14章 婚事(下)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86章 劍道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66章 攻破濮陽第322章 饑荒第620章 追與逃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320章 破公孫第379章 圖謀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298章 獅虎鬥第682章 不安第663章 遊行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794章 三策第26章 易首邀酬第867章 美人殤第449章 說客第799章 陳沫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603章 孫尚香第492章 野炊第56章 折辱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78章 殺眭固第732章 第三天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64章 野心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85章 鴻門宴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05章 罷兵第560章 反心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250章 搶功第744章 糾結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25章 改名第713章 鄧芝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25章 殤第77章 奇襲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