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圖謀

取得散關的張遼,一面作書飛報蒲阪,一面向張燕借兵一千駐守散關。

如今散關之中的俘虜,要遠遠多於陳軍,若是他們被人挑撥而發生暴動,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張遼才未雨綢繆,在向張燕借兵的同時,還將俘虜分管看押。不僅如此,張遼還徵召了不少家世清白的民壯,用以充實散關的守軍。

卻說張遼殺掉眭固以後,雖然安撫住了那些降卒的情緒。但是張遼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於毒對他有所疏遠。

雖然於毒、眭固兩人的關係,也不是親如兄弟。但是,他們都是很早跟隨張燕起兵的少年,乃是張燕的心腹。

張遼沒有絲毫猶豫就殺了眭固,這不由使得於毒心中有些怨恨,以及一些畏懼。

饒是如此,對於張遼的命令,餘毒仍是一絲不苟的完成。只不過,他偷偷寫了一封書信,讓人交給張燕。

陳倉之內,張燕接到張遼、於毒的書信以後,沉默了很久。事情的來龍去脈,他也瞭解的非常詳細。

縱然張燕也知道,眭固的所作所爲乃是取死之道。

然而,眭固畢竟跟隨張燕很久,卻被張遼這樣斬殺,這多少讓張燕感到臉上無光。

當初跟張遼建立的良好關係,也隨着眭固的死而產生了裂痕。

不僅是張燕,劉闢、白饒兩人亦是得到了消息。

白饒以前也在張燕手下,效命過一段時間。但是白饒卻是正宗的黃巾出身,和眭固、於毒這樣渾水摸魚,前去投奔黃巾之人並不一樣。

白饒與眭固的關係也不算十分親密,因此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後,沒有出言發表意見。

然而,劉闢卻是汝南黃巾軍首領之一,曾經先後與朱儁、皇甫嵩交戰過。

他心中的信仰,甚至比白饒都要堅定許多。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帶着龔都不遠千里,從豫州跑到太行山中,前去投奔陳旭這個黃巾渠帥了。

饒是現在陳旭已經接受朝廷的招安,徹底脫去黃巾軍的外衣,成爲了一方諸侯。劉闢仍然在心中認定,陳旭乃是黃巾軍的首領。

可以說,劉闢的才能雖然在陳旭軍中排不上號,但是他對於文昭卻是忠心耿耿。

得知眭固的所作所爲以後,劉闢當即勃然大怒,罵道:“眭固那廝,居然如此不曉得輕重。若是留得王方性命,散關之中的三千西涼軍,必定能夠很快被張文遠將軍收服。”

“但是現在,散關降卒個個噤若寒蟬,又怎肯真心投靠我等?如此一來,爲了安置這些人,不知要多花費幾許?”

劉闢一心爲公,當然要爲文昭精打細算。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若是有王方的輔佐,不僅是散關原有的那三千降卒,就連其餘的參狼羌人,也可以慢慢進行收編。

如今王方被眭固殺掉,這些降卒心中自然會對陳軍心有抗拒。再想要收編他們,就會多花費很多的功夫。

不然的話,張遼也不會既向張燕借兵,又開始招募民壯充軍了。

“張將軍,如今陳倉附近的盜匪要麼接受招安,要麼被剿滅。末將留在此地,也已經沒有了用處。”

“既然張文遠將軍想向陳倉借兵,不如就由末將帶領一千兵馬,前去散關協助文遠將軍吧。”

張燕思考了半晌,這才點了點頭。這段時間,張燕在陳倉的日子也沒有白過。

他借鑑了郝昭平定河東郡北部匪患的經驗,照葫蘆畫瓢,恩威並施。現在右扶風境內的匪患,也被治理得差不多了。

不得不說,張燕本人還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將領。

卻說陳旭在蒲阪,接到張遼發回來的戰報以後,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謂衆人曰:“文遠不負吾之重望,敢以五百騎兵衝擊一萬羌人軍隊,文遠果真膽識過人啊。”

只不過,笑完之後的文昭,臉色由陰沉了下來,說道:“然而,眭固身爲一軍副將,居然不遵軍令,妄殺降將。”

“若非文遠應對得當,恐怕辛辛苦苦取得的散關,再次不爲吾所有矣!”

說到這裡,陳旭道:“文遠誅殺眭固,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而後,他掃視了在場的諸將一眼,說道:“諸位當以此爲戒啊!”

諸將盡皆應諾稱是,沒有一人爲眭固求情。

於毒、眭固雖然也是陳旭麾下的將領,但是他們的身份卻是十分尷尬。

首先,這兩個人乃是張燕的鐵桿親信,自然不會得到陳旭的特別重用。

其次,他們雖然曾經也是黃巾軍,但是投奔黃巾卻是抱着其他的目的,並非與劉闢等人乃是一路人。

因此,他們與其餘黃巾將領的關係,卻也並不融洽。

不像劉闢、龔都、楊鳳、白饒、管亥、韓暹、李樂這些人,他們以前都是根正苗紅的黃巾將領,同在陳旭帳下爲將,自然是非常親近。

更何況,眭固爲了一點點私仇而不顧大局,如此心胸狹隘之輩,衆人也不屑與之爲伍。

李儒看完了張遼發回來的戰報以後,就對文昭說道:“主公,那些投降的參狼羌騎兵,也是絕佳的兵源。”

“如今文遠將軍威震參狼羌,正好可以組建一支參狼羌騎兵。”

“如此一來,既可以爲主公麾下再次增添一支強軍,又能爲以後平定涼州打下基礎?”

“哦?”文昭眼睛一亮,急忙問道,“文優何出此言?”

不止是陳旭,田豐、程昱等人亦是望着李儒,只有賈詡捋着鬍鬚,面無表情。

李儒輕笑兩聲,說道:“涼州雖然諸侯林立,但是這些諸侯,大多都是藉助羌人的力量。而大漢西羌之亂歷經百年,亦是因爲這些羌人的緣故。”

“主公若是想要奪取涼州,勢必要與羌人打交道。參狼羌部落雖然雖然兵敗,首領被殺,卻也栓的傷勢個大型羌人部落。”

“愚以爲,想要徹底平定羌人之亂,一意鎮壓、征討絕不可取。主公可以像對待匈奴人那樣,包容、融合羌人,使他們成爲主公手中的尖刀。”

“羌人雖然野蠻、兇殘,卻也知恩圖報,只要主公真心對待他們,這些人也一定願意爲主公出神入死。”

“主公可以讓文遠將軍,扶持新的參狼羌首領,通過參狼羌再與其餘羌人部落接觸,好爲日後奪取涼州做準備。”

文昭皺着眉頭思索了一陣,道:“文優所言不錯,然而如今天下饑荒四起,想要組建一支騎兵絕非易事啊。”

文昭知道,李儒出身西涼,在董卓帳下當做謀士的時候,就開始與羌人打交道。

如今整個陳氏集團,李儒對於對於羌人,顯然有非常重要的話語權。

陳旭的擔憂也不是毫無道理,乾旱已經持續了大半年,天上仍舊沒有下雨的跡象。

據張裕夜觀星象,發現整個大漢都被赤色包圍。時至今日,那些紅色霧氣不但沒有消散,反而越發濃烈。

這不由使得陳旭,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若是這場乾旱再持續幾年,他真的不知道治下的百姓,能不能渡過這個難關。

在陳旭的原計劃之中,奪取四關之地以後,就要裁撤冗軍,休養生息,不能妄動刀兵。

不然的話,縱然打下了大大的地盤,恐怕治下百姓也會被餓死大半。

八千參狼騎兵雖然看似不多,但是再加上他們戰馬的消耗,緊緊供給着八千騎兵所需的糧草,都夠養活十幾萬流民。

在陳旭看來,眼睜睜的見到自己的同胞餓死,卻花糧食養活異族人,這是他不願意接受的事情。

故此,面對李儒的提議,他並沒有立即答應。

畢竟,現在的陳旭麾下,加上張揚統領的五千匈奴鐵騎,已經有一萬五千騎兵。

在爭奪中原的戰爭之中,騎兵的作用遠遠比不上精銳的步卒。然而騎兵的消耗,卻是要遠遠多於步兵。

若是再增加麾下騎兵的數量,卻是有些得不償失。

面對文昭的擔心,李儒卻是大笑一聲,說道:“主公若是怕養這些參狼騎兵要花費大量錢糧,卻是不用擔心。”

“須知,這些參狼騎兵也不是好相與之輩,他們往常在涼州橫行四方,亦是靠劫掠爲生。只要主公收服了這些參狼騎兵,他們不但不會成爲主公的累贅,反而會爲主公劫掠來大量的錢財、糧草。”

陳旭眉頭一皺,不悅的說到:“吾雖然喜歡錢財、糧草,但是也不會縱容異族劫掠我等的同胞。哪怕這些同胞不是在我的治下,我亦絕不會如此行事。”

看着斬釘截鐵的陳旭,李儒再次大笑一聲,說道:“主公勿憂,那些參狼羌雖說喜歡劫掠,但是他們不僅劫掠漢人,就連其餘的羌人部落以及西域小國,也都是他們劫掠的目標。”

“主公若是不喜歡他們劫掠自己的同胞,不妨讓他們掉轉目標,劫掠那些異族。”

“如此一來,既可以不耗費錢糧供給這支騎兵,又可以讓他們成爲主公手中的利刃,何樂而不爲?”

“須知,西域的異寶可是不計其數啊。”

陳旭的眼睛亮了起來,他摸了摸下巴,暗暗想到:“若是果真如此,倒也不失爲一件美事。”

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5章 買糧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77章 拒絕第957章 鬥陣(下)第534章 憂慮第525章 兩封信第494章 關平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145章 回馬槍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61章 救人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89章 糾結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80章 抉擇第86章 甦醒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81章 往事第611章 三問第580章 抉擇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8章 神勇第380章 謀兵權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456章 中伏第989章 刺客第242章 出塞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759章 先登營第486章 授課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751章 叛徒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9章 必敗論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41章 白馬失守第90章 中意第2章 救人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007章 託孤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30章 議事第285章 無名第59章 殤第723章 小霸王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5章 皇甫嵩第332章 書信第478章 韓遂死第34章 劫營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269章 止戈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212章 張揚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70章 離別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759章 先登營第747章 快來了第34章 劫營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99章 解惑第194章 陷陣營第476章 重逢第308章 換糧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437章 離間第57章 驚變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467章 殺羌令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76章 曲有誤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185章 高順第873章 勝者
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5章 買糧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77章 拒絕第957章 鬥陣(下)第534章 憂慮第525章 兩封信第494章 關平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145章 回馬槍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61章 救人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89章 糾結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80章 抉擇第86章 甦醒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81章 往事第611章 三問第580章 抉擇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8章 神勇第380章 謀兵權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456章 中伏第989章 刺客第242章 出塞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759章 先登營第486章 授課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751章 叛徒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9章 必敗論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41章 白馬失守第90章 中意第2章 救人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007章 託孤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30章 議事第285章 無名第59章 殤第723章 小霸王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5章 皇甫嵩第332章 書信第478章 韓遂死第34章 劫營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269章 止戈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212章 張揚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70章 離別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759章 先登營第747章 快來了第34章 劫營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99章 解惑第194章 陷陣營第476章 重逢第308章 換糧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437章 離間第57章 驚變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467章 殺羌令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76章 曲有誤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185章 高順第873章 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