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張遼威武

少年將軍僥倖逃得性命以後,典韋就帶着江武、陳靜在城外罵陣。

但是馬邑的守將,似乎被典韋的勇武嚇住了,一直緊閉城門,不敢再出城作戰。

典韋無奈,只得下令手下士卒強攻馬邑城。就這樣,經過三天的猛攻,馬邑城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但是典韋帶來的五千士卒,也傷亡了將近一千人。這不禁使得典韋,變得暴跳如雷。

今天,黃巾軍再次攻城了一整天,所有人都變得疲憊不堪。

不僅是典韋帳下的士卒,馬邑城中的守軍更是如此。

他們的人數要遠遠少於黃巾軍,幾日慘烈的守城戰,幾乎已經快消耗光了城中的士卒。

這一晚,典韋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營寨之中,不久之後就呼呼大睡起來。

夜深之時,忽然火光大起,整個營寨之中喊殺之聲震天。

典韋從夢中醒來,急忙拿起武器,還沒來得及穿上甲冑,就看到一波兵馬殺進營寨。

就着火光,典韋看到爲首的那員大將,正是當日敗在他手下的那員少年將軍。

少年將軍帶着一千左右的馬邑守軍,直接殺向典韋。

典韋見狀,鋼牙咬碎。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馬邑守軍居然敢前來劫寨。

“馬邑城不是已經搖搖欲墜了麼?他們又哪裡來的這麼多兵力前來劫寨?”

現在不是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那個少年將軍認識典韋。看到他還沒來得及穿上甲冑,少年將軍就帶着帳下士卒,拍馬直取典韋。

典韋見狀,臉色一冷。

在他看來,哪怕自己現在沒有騎上戰馬,也絕對不是這個少年將軍所能匹敵的。

“擒賊先擒王!”

典韋與少年將軍都是抱着這個念頭,衝向了對方。

只不過典韋身無片甲,也無戰馬;少年將軍卻是甲冑齊備,騎着高頭大馬。

“嗬!”

典韋的一百多個親兵,擋住了一千多馬邑守軍的衝鋒。典韋卻是揮舞着大戟,與少年將軍的大刀撞在了一起。

“鐺!”

雙方交手,都是渾身一震,一臉的不可思議。

典韋沒有想到,那天如此不堪的少年將軍,今天居然展現出這麼可怕的實力。

典韋與少年交鋒一招,居然感覺手臂有些輕微的發麻。

那個少年將軍更是心中大駭,當初在馬邑城下的時候,他只是爲了迷惑典韋等人,這才詐敗,根本沒有拿出全部的實力。

但是剛纔,他已經爆發出了全部的實力,而且還仗着馬勢。饒是如此,前面的那個大漢仍舊紋絲不動。

少年將軍不敢想象,若是對面的那個大漢也擁有戰馬,兩人交鋒會是什麼情況。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之聲響起,黃巾軍大寨的左邊立起了一杆大旗。隨着這杆大旗的升起,剛纔還有些騷亂的黃巾軍,紛紛開始向大旗下面匯聚。

“該死!”

少年將軍看着手下一千兵馬,居然被大漢的一百多個親兵擋住攻勢,不由暗罵了一聲。

他沒有想到,黃巾軍居然會如此精銳,哪怕面臨夜襲,也能夠迅速反應過來。

少年將軍不知道的是,陳旭爲了鍛鍊麾下士卒,夜晚緊急集結的能力,經常半夜三更吹號集結。

正是如此,黃巾軍在面對少年將軍,帶兵劫營的情況之下。在慌亂了沒多久之後,居然能夠迅速反應過來。

與典韋交了一手,少年將軍就知道短時間內,不可能將敵軍主將拿下了。

若是讓大寨之中的黃巾軍集合完畢,他們這些前來劫寨的士卒,也將成爲甕中之鱉。

心念急轉之間,少年將軍心中就已經有了定計。

他一拉繮繩,躲過典韋的攻擊,而後大聲喊道:“全軍撤退!”

獨特的號角之聲響起,另外兩支四處放火的馬邑守軍,紛紛開始向少年將軍靠攏。

在臨走之前,少年將軍不甘的望了一眼黃巾軍大寨,在心中暗暗想到:“我麾下的這些士卒,還只是剛剛招募來的,不夠精銳啊。”

“不然的話,今晚絕對不會是這種結局!”

典韋看到馬邑守軍,全部撤出黃巾軍大寨。他的臉上雖然充滿恨色,卻也沒有追擊。

對於黃巾軍來講,現在最重要的是滅掉營寨之中的大火,而後清點傷亡,救治傷兵。

典韋剛把甲冑穿在身上,陳靜就帶着收攏的黃巾士卒,來到了典韋面前。

“將軍,你沒事吧?”

典韋望着身旁傷亡過半的親兵,有些低沉的說道:“沒事。”

他帳下的一百親兵,雖然擋住了馬邑守軍的衝鋒,但是雙方之見的人數差距,終究是太大了。

所以僅僅一盞茶的功夫,典韋帳下一百多個精銳的親兵,就已經傷亡過半。

好在典韋自身武力強橫,使得少年將軍急切之間,無法將他拿下。

再加上少年將軍懼怕黃巾軍回過神來,反而將他們包圍在山寨裡,這才帶領劫寨的馬邑守軍撤退。

可以說,若非那員少年將軍,估計錯了典韋的實力,想要擒賊擒王。

他要是帶着那些馬邑守軍,在黃巾軍大寨之中縱橫衝殺的話,陳靜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聚攏一部分士卒。

而黃巾軍的傷亡,也會變得非常大。

沒過多久,江武也帶着一些士卒過來。只見他身上有兩道傷口,一臉黑灰。

來到典韋、陳靜面前,他急忙跪在地上,說道:“賊軍分出一隊人馬,燒燬了我軍的所有攻城器械。”

“短時間之內,我們無法攻克馬邑城了。”

典韋、陳靜聞言,臉色都是微微一變。

爲今之計,他們只能向陰館求援,重新運送一批攻城器械過來了。

清點完大寨的損失以後,典韋、江武、陳靜都是默然不語。

馬邑守軍的這次突襲,使得黃巾軍傷亡八百餘人。攻城器械被燒燬,營寨也被燒燬大半。

可以說,自從陳旭掌管黃巾軍以後,還從未因爲被人偷襲,而擁有如此大的損失過。

哪怕陳靜是陳旭族弟,典韋與陳旭親如兄弟,對於這次大敗,他們都要擔起責任。

若是兩人能夠防守嚴密一些,這場失敗完全可以避免。

但是,要說這件事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那個馬邑守將太過陰險了。

他纔開始出戰,與典韋交戰不到十個回合,就詐敗而歸。使得黃巾軍上下,對於此人,都非常輕視。

在黃巾軍後來的攻城戰中,整個馬邑城只投入了兩千兵馬。哪怕馬邑城有好幾次,都差點被攻破,城牆上的守軍也從未增加過。

這就給典韋等人造成一個假象,城中的守軍只有這麼多的人馬。

連續幾日的攻城,黃巾軍固然傷亡近千,但是那些剛剛招募的馬邑守軍,傷亡的人數也絲毫不比黃巾軍少。

如此對比下來,就能夠看出黃巾軍的精銳。

在攻城戰之中,雙方士卒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攻城方的傷亡,往往會是守城方的四倍,甚至五倍。

但是黃巾軍的攻城,雙方傷亡的比例,卻幾乎達到了一比一。

從這種傷亡比例中可以看出,黃巾軍的戰鬥力,幾乎是馬邑守軍的四到五倍。

在典韋等人看來,馬邑城中只剩下了一千多一點的守軍,黃巾軍只需第二日再攻城一日,就可以拿下這座縣城。

而且那一千多疲憊不堪的馬邑守軍,典韋等人也並未放在心上,更沒有想到他們膽敢前來劫營。

正是因爲這樣,他們纔會有所大意,讓那員少年將軍趁機攻進黃巾軍營寨。

“如此看來,馬邑城中原本應該有四千人的守軍。但是一座小小的縣城之中,爲何會有這麼多的軍隊呢?”

陳靜想起前因後果,在心中暗暗思量着。

晉陽城上,旗幟隨風飄揚。

陳旭看到手中的戰報,心中一驚:“張遼,他不是隨着呂布投降董卓了麼?爲什麼會在馬邑城?”

原來,典韋等人被劫營以後,纔開始重視起馬邑的守將。

多方打聽之後,他們才知道那個少年將軍叫做張遼,表字文遠。

張遼少年時便已舉郡吏。東漢末年,幷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爲幷州從事。

在陳旭的記憶中,張遼隨着丁原進京。呂布殺丁原以後,張遼就投降了董卓。

後來呂布殺董卓,張遼就待在呂部帳下用命,一直不得重用。直到呂布戰死白門樓,張遼投降曹操以後,纔開始展露自己的才華。

其實,歷史上的張遼,並未跟隨丁原進京。他早在何進沒死的時候,就趕去了洛陽。

何進愛慕張遼才華,就讓他往河北募兵。張遼募兵還未完成,何進身死、丁原被殺的消息就先後傳來。

可以說,不管是丁原還是何進,都對張遼有知遇之恩。面對兩人被殺,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無奈之間,招募了三千餘人的張遼,就只能先帶領這些士卒,前往自己的家鄉馬邑。

他卻沒想到,在這裡碰到了黃巾軍傳來的檄文,這纔有了後來的一切。

田豐、程昱、高順傳閱着陳旭遞給他們的書信,看完之後,臉色各異。

田豐、程昱都有些驚訝,他們沒有想到,名不見經傳的張遼,居然這麼厲害。

就在此時,高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面伏於地說道:“主公,雁門張文遠乃我至交好友。”

“文遠年少不懂事,冒犯主公虎威,還請主公莫要放在心上。”

第372章 勸降第732章 第三天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627章 葫蘆谷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3章 阿虎之勇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70章 報仇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88章 博浪沙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001章 怒火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85章 鴻門宴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322章 饑荒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224章 襲城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134章 褚燕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222章 吹捧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49章 援兵第637章 衝突第8章 典韋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20章 重逢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47章 韓遂第219章 白波軍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625章 殤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161章 斬赤龍第281章 往事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78章 殺眭固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759章 昏迷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91章 包辦婚姻第42章 卜己之死第771章 擒張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121章 戰第192章 比試第275章 出巡第185章 高順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245章 大捷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78章 折服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64章 水淹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823章 下馬威第380章 謀兵權第884章 決定第776章 罵暈鄧賢
第372章 勸降第732章 第三天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627章 葫蘆谷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3章 阿虎之勇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70章 報仇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88章 博浪沙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001章 怒火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385章 鴻門宴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322章 饑荒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224章 襲城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134章 褚燕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222章 吹捧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49章 援兵第637章 衝突第8章 典韋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20章 重逢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47章 韓遂第219章 白波軍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625章 殤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161章 斬赤龍第281章 往事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78章 殺眭固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759章 昏迷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91章 包辦婚姻第42章 卜己之死第771章 擒張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121章 戰第192章 比試第275章 出巡第185章 高順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245章 大捷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78章 折服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64章 水淹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823章 下馬威第380章 謀兵權第884章 決定第776章 罵暈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