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離別

夕陽西下,馬騰看着身旁所剩無幾的西涼士卒,神情有些黯然。

而後,他眼神複雜的望着龐德,輕聲說道:“令明,此次要多謝你了。若不是你及時趕來,恐怕我就要葬身玉門關前面了。”

龐德亦是輕嘆一聲,說道:“將軍今日雖然戰敗,所作所爲也不曾辱沒馬伏波的威名。如今隴西四郡的百姓,對於將軍都是感恩戴德,憑藉將軍的威望,未嘗不能東山再起。”

馬騰聞言,卻是微微搖了搖頭。

現在的他已經慢慢老了,特別是經過這一戰,馬騰更是感覺自己有些體力不支。如今他只想安度晚年,只盼望馬超能夠活着突圍,不願再捲入天下的紛爭之中。

更何況,隴西四郡實在太偏僻荒涼了。

縱然馬騰因爲與羌人作戰,得到了這裡漢人的民心,他又能夠徵召多少漢人,爲自己作戰?

以前的馬騰,也並未真正來過隴西四郡,他完全沒有想到這裡的人口,居然會如此稀少。

“也不知道孟起是生是死?”

放下了自己的野心和慾望,想起了現在仍舊生死未知的馬超,馬騰眼中閃過一道陰霾。

雖然他對於馬超要求十分嚴格,有時候也不太喜歡馬超的性格,也未嘗不是望子成龍的緣故。

其實馬騰對於自己這個驍勇過人的兒子,亦是十分喜愛。

若馬超真的戰死此地,恐怕馬騰整個後半生,都將生活在自責與悔恨之中。

草草吃過晚飯以後,龐德來到了馬騰身旁,對他說道:“吾此次前來,主要是爲了報答將軍的知遇之恩。如今將軍既然已經性命無憂,吾這就向將軍辭別。”

馬岱對於龐德的情感無疑極其複雜,此時聽說龐德要走,當即忍不住說道:“龐將軍,叔父上次之所以懷疑你投奔了陳文昭,都是因爲我的緣故。”

“如今我等已經知曉你的忠誠了,還望你莫要離去。”

看着受傷頗重的馬岱,龐德忍不住嘆息說道:“一塊破碎的瓷器,縱然將它粘合得再好,也終究會留下不可磨滅的裂紋。”

“更何況,我的確非常看好大將軍,認爲他在這個亂世之中,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吾聽聞漢中張魯稱王,大將軍興兵討之,這次辭別了將軍以後,我就準備前去漢中投奔大將軍,好趁此良機建功立業。”

龐德的話,卻使得馬岱以及馬騰,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起初兩人以爲龐德心懷二心,這纔將他驅逐出。,若非馬騰仁厚,感念這些年來龐德立下的汗馬功勞,甚至也不會讓龐德活着離開。

所有人都以爲龐德被趕走以後,一定會前去投奔陳旭。

讓馬騰等人沒想到的是,龐德雖然離開了西涼軍營寨,之後卻是杳無音訊,根本沒有過去投奔陳旭。

那個時候,馬騰心中卻是涌起了無限的悔恨,他知道自己錯怪了龐德,就派人前去搜尋龐德蹤跡。

奈何龐德此時已經變得杳無音訊,無論馬騰如何搜尋,都根本沒有找到一點蛛絲馬跡。無奈之下,馬騰纔不得不放棄尋找龐德。

此次絕處逢生,馬騰被龐德救出來以後,還以爲龐德仍舊心懷故主。卻沒想到,龐德此行卻只是爲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如今恩情已了,龐德就如同脫繮的野馬一般,再無絲毫牽掛、羈絆,決意離開涼州前去投奔陳旭。

馬騰張了張嘴巴,最終卻是什麼話也沒有說出口。怪只怪,他當初誤解了龐德,這才使得這個忠心耿耿的名將寒心。

其實龐德早就看出,馬騰雖然是個好主公,卻不是一個能夠成就大事的明主。

只不過龐德爲人忠義、耿直,向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故此,哪怕知道馬騰最多也只是一個割據涼州的小諸侯,龐德仍舊死心塌地跟隨馬騰,要要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然而在龐德心中,也有着封侯拜將,封蔭庇子的野望。他習得一身好武藝,熟讀兵法韜略,也正是渴望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馬騰中了文昭的離間計將龐德趕走,雖說龐德受到了很大的委屈,卻未嘗不是他騰飛的一個機會。

只要擺脫了馬騰的掣肘,憑藉龐德自身的本領,以及陳旭對他的喜愛,未嘗不能在猛將如雲的關中站穩跟腳。

可是龐德礙於名聲的緣故,被馬騰趕走以後,這才一直沒有前去投奔陳旭。若是他這樣做了,縱然以前沒有背叛馬騰的心思,在其他人看來也是一個背主之徒。

名聲啊,有時候其實也是一種羈絆。

重重嘆了一口氣,馬騰將腰中的佩劍解下來,親自遞到了龐德手中,說道:“也罷,相比起偏僻、荒涼的涼州,你去大將軍那邊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

“時至今日,我也沒有什麼能夠送給你。這柄寶劍跟隨我十餘年,鋒利異常,削鐵如泥,飽飲敵人鮮血。”

“如今我已經老了,就將這柄寶劍贈給你吧。希望它跟着你,能夠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涼州的男兒,雖然在艱苦的環境之中成長起來,卻都是一羣真正的男子漢!”

話畢,馬騰輕輕撫摸着那柄寶劍,眼中滿是溫柔。

對於一個武將而言,戰馬、武器以及盔甲,乃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特別是這種削鐵如泥,跟隨馬騰十來年的寶劍,對於馬騰而言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

他能夠將寶劍贈給龐德,也足以看出馬騰對於龐德的愧疚以及期望。

鄭重結過了馬騰遞過來的寶劍,龐德臉色有些複雜。最終,他深深向馬騰施了一禮,而後招呼着自己聚集的那些人馬,頭也不回的縱馬離去。

大漠之上呼嘯的狂風,此時也突然變小了許多,宛如情人在耳邊竊竊私語。

馬騰目送龐德離開,眼圈有些發紅。他揉了揉眼睛,大笑着說道:“大漠之中,一不小心就被沙子迷了眼睛。”

馬岱亦是揉了揉通紅的眼睛,說道:“叔父所言極是!”

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437章 離間第678章 斥徐晃第263章 心憂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319章 邀戰第751章 叛徒第267章 捷報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44章 碰撞第481章 春耕第57章 驚變第500章 新法第358章 臨陣第816章 天子崩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263章 心憂第759章 昏迷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16章 內亂第984章 楊樹下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87章 厚葬之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22章 吹捧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170章 比武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185章 高順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45章 回馬槍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98章 試探第530章 議事第333章 投效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481章 春耕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460章 大捷第243章 陷陣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36章 賞賜風波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223章 安頓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659章 誣陷第331章 賭約第751章 叛徒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911章 勸諸葛第844章 叔侄第351章 衣帶詔?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308章 換糧第505章 求情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79章 水師第637章 衝突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349章 奪權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791章 入敵營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795章 益州定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93章 血染疆場
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437章 離間第678章 斥徐晃第263章 心憂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319章 邀戰第751章 叛徒第267章 捷報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44章 碰撞第481章 春耕第57章 驚變第500章 新法第358章 臨陣第816章 天子崩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263章 心憂第759章 昏迷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16章 內亂第984章 楊樹下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87章 厚葬之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22章 吹捧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170章 比武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185章 高順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45章 回馬槍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98章 試探第530章 議事第333章 投效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481章 春耕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460章 大捷第243章 陷陣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36章 賞賜風波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223章 安頓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659章 誣陷第331章 賭約第751章 叛徒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911章 勸諸葛第844章 叔侄第351章 衣帶詔?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308章 換糧第505章 求情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79章 再次掌兵第279章 水師第637章 衝突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349章 奪權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791章 入敵營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795章 益州定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93章 血染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