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國士無雙

葭萌關戰事已經告一段落,縱然益州軍在兵力上要遠遠超過關中軍,可是兵敗如山倒,再加上主帥被斬,餘者盡皆投降。

葭萌關既克,關中將校個個面帶紅光,爲方纔之壯舉而感到歡欣鼓舞。

以五百人攻克三千兵馬駐守的險關,說出去宛若神話一般,可能沒有人會相信。

而這些將校,作爲神話的參與者與締造者,亦是感覺宛若生在夢中。

有了這樣的經歷,縱然日後與他人交談之時,也有了吹噓的資本,也能自豪的宣稱自己曾經參與過這場盛會。

衆人將目光放在城牆上面,那個挺拔、偉岸的身影上面,臉上都露出了狂熱的崇拜之色。

過了些許時間,一個將校終究還是鼓足勇氣,忍不住上前問道:“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其大意就是要領軍者以優勢兵力消滅敵人。”

“可將軍此次奪取葭萌關,爲何只肯率領五百士卒?哪怕閬中果真兵力缺乏,領兵一千出征也沒有什麼影響吧?”

徐晃面含微笑看着那人,說道:“從兵法上來講,的確應該戰以堂堂正正之師,以優勢兵力碾壓敵人。”

“然而吾近來兩克巴郡,屢次大破益州軍,益州士卒聞我之名當即膽寒,吾若領兵太多,葭萌關守將又豈敢出城?”

“相反,吾故意只率領五百兵卒,一路佯裝輕備驕狂,那葭萌關守將必定會以爲我因屢戰屢勝,這才傲慢自大,目中無人。”

“彼見我軍兵少,若有貪婪立功之心,必定會依照‘五則攻之’的兵法,出城迎戰。”

“只有如此,我等才能繞過葭萌關之險峻城牆,與其在曠野一戰。”

徐晃料定,葭萌關守將若不是真的太過無能,沒有一絲進取之心,看見他親率五百疲憊之師前來,定會領兵出城。

徐晃這一次,也的確是按照兵書上面的說法作戰,只不過他將‘五則攻之’反過來用罷了。

諸將聞言目瞪口呆,他們沒有想到,兵法居然還能反過來如此使用。

又有一人問道:“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將軍乃沙場宿將,又豈會不瞭解這些?爲何卻故意讓士卒少帶乾糧?”

徐晃答道:“楚霸王當初破釜沉舟,淮陰侯昔日背水一戰,全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激起士卒們死戰之心,方纔獲勝。”

“若當時軍中還有餘糧,能夠支撐到大軍返回閬中,在面對三千益州軍的時候,士卒們哪裡又會有拼死之心?”

“吾故意讓士卒們少帶乾糧,更是告知衆人賊軍將至,使他們明白現今進退維谷之處境。而後又鼓舞士氣,賦予其信心,方能使得士卒不畏敵,將校拼死戰。”

“一人拼命,十人難擋,若五百士卒個個拼死一戰,又何懼三千益州軍?”

諸將聞言再次拜服,又有一人問道:“我寡敵衆,本當佔據狹隘地形,扼守要道以發揮自家長處。將軍爲何要挑選地勢開闊之地,與益州軍決一死戰?”

徐晃大笑兩聲,道:“閬中守將縱然領兵出城,亦會小心翼翼,擔憂我軍設下伏兵。”

“假使我佔據有利地形,敵將若是偵察到情報,自忖不能輕易擊潰我軍,極有可能會退回城中。”

“我以劣勢兵力於開闊之地駐軍,賊將見狀雖然心中仍舊疑慮,然而看見四周難以埋下伏兵,又有我這個誘餌在此,定會領兵前來。”

諸將恍然大悟,又有人問:“兩軍對壘,將帥莫不整頓旗鼓,讓士卒們排列陣型,嚴陣以待。將軍卻爲何讓衆人盤膝而坐,鬆懈無備?”

“若此時賊將領軍來攻,卻該如何是好?”

徐晃答道:“昔飛將李廣兵少,忽然遭遇匈奴大隊騎兵,當即卻讓士卒下馬,衆人悠閒自在,對於來犯之匈奴騎兵熟視無睹。”

“匈奴騎兵見狀果真心疑,派人前來試探卻被李廣將軍悍然射殺,匈奴以爲漢軍有伏兵,居然不敢上前而領兵撤退。”

諸將聞言當即齊聲說道:“將軍此舉,亦是爲了讓葭萌關守將心疑?”

徐晃面帶微笑,說道:“然也!”

“我軍兵少,縱然竭力與益州軍交戰,勝負猶未可知。更兼益州軍攜衆來攻,氣勢正盛,若貿然與其硬拼,絕非智者所爲!”

“賊將見我軍詭異舉動,必定不敢貿然來攻,反而會下令讓士卒們停在原地。益州大軍一旦停頓,士卒們必將士氣一泄。”

“此時吾再率衆暴起攻之,先敗賊將,再輔以兩邊戰鼓之聲。賊將本就心中疑慮,聽聞戰鼓聲響定以爲我軍留有伏兵,這才慌忙下令撤兵。”

“兵敗如山倒,縱然賊衆我寡,我以氣勢如虹之師,橫擊狼狽逃竄之旅,又豈會有不勝之理?”

“細作早已埋下,入城之時悍然佔據城門,我再趁勢掩殺進去,葭萌關一戰可定矣!”

可以說,這一次徐晃出兵過程中,有太多不可思議、違背兵法的地方,使得諸將全都不甚理解,甚至認爲徐晃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現在聽見徐晃一一解釋之後,衆人才都恍然大悟,諸將盡皆拜服,讚歎不已。

卻說趙雲率領騎兵一路急性,想要前去葭萌關助徐晃一臂之力,忽然聽見斥候來報:“啓稟將軍,徐將軍已經率領五百士卒大破三千益州軍,佔據葭萌關!”

趙雲聞言心中大驚,不可思議的說道:“以五百士卒奪下如此險關,公明莫非有神明相助!”

強行壓住心中疑惑,趙雲催促三軍急速趕往葭萌關,想要了解到詳細戰況。

大軍進城後,徐晃這才如釋重負說道:“今子龍率領五千騎兵入關,葭萌關固若金湯矣!”

別看徐晃神勇無比,領兵五百奪取了葭萌關,可是在援軍沒有抵達之前,他根本不敢有絲毫懈怠。

因爲徐晃知道,葭萌關對於益州軍有多麼重要,若是讓張任得知這個消息,定會盡起大軍,不顧一切前來奪關。

城中只有數百守軍,還有兩千益州軍俘虜,益州軍若果真來攻,徐晃不見得能夠守住葭萌關。

故此,看到趙雲領兵過來以後,他纔會欣喜若狂。

看着雙眼佈滿血絲的徐晃,趙雲知道這段時間他承受了太大壓力,當即說道:“公明可以去休息了,此關先交由我來駐守,某定會保得葭萌關無虞!”

徐晃知道趙雲本事,再加上他的確很多天沒有閤眼了,交代一些事情之後,就回到城內倒頭便睡。

卻說趙雲進入葭萌關,一面接管防務,一面打聽這場戰役詳細經過。

待聽聞了徐晃一系列謀劃以後,頓時呆立當場,過了許久才說道:“公明之才,吾不及也!”

徐晃的所作所爲,看起來好像有跡可循,實則是天馬行空,將兵法韜略以及對人心的把握,運用到了巔峰。

若非徐晃熟讀兵法,心細如髮,膽大包天,勇悍過人,根本不可能擁有這種勝利。

可以說,這是一場空前絕後,不可複製的勝利。

趙雲自忖,若將徐晃換成自己,他不見得能夠兩克巴郡,並且以五百劣勢兵力攻下葭萌關。

……

墊江、閬中、葭萌關再極短的時間裡,先後被徐晃攻克,不僅整個巴郡復爲關中軍所得,就連劍閣也都暴露在了關中軍的兵鋒下。

消息迅速傳遞出去,當留閬中的閻圃聽到這個戰報以後,久久不語,而後嘆道:“徐將軍用兵如神,非我輩所能理解。”

隨後,他向嚴顏說道:“將軍名動巴蜀,勇猛果敢,眼光卓絕。如今葭萌關被破,不知對於徐將軍,閣下有何看法?”

嚴顏此時心緒十分複雜,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徐將軍統兵之才天下少有,今兩克巴郡,又據葭萌關,威震巴蜀。”

“巴蜀名將雖衆,能與其匹敵者……”

說到這裡,嚴顏搖了搖頭,閉目嘆息不已。

閻圃聞言大笑兩聲,再勸:“益州易主已成定局,將軍願降否?”

嚴顏猛然睜開眼睛,喝道:“世有斷頭將軍,而無賣主降將!先生若執意勸我投降,不妨現在就將吾斬首示衆!”

看着嚴顏態度十分堅決,一臉正氣,言辭激烈,閻圃心中對於這員巴蜀名將越加敬佩,遂不再勸說。

卻說陳旭派趙雲星夜兼程趕往漢昌,好安撫城中潰兵穩定軍心,順便再運輸一點糧草過去應急。

待趙雲離開以後,文昭自己亦是率領大軍,星夜兼程往前方趕去。

大軍前進一段時間,距離漢昌不太遠的位置,就有信使來報,說徐晃已經從廣漢郡回來,而後領兵重新奪回了墊江、閬中。

文昭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當即大喜過望,謂衆人言:“公明覆得閬中,糧草之事暫且不用擔憂矣。”

大軍再往前行,忽然又有人來報,說徐晃輕兵冒進,只帶領五百士卒前去攻打葭萌關,關中諸將盡皆失色,以爲徐晃失去了分寸。

賈詡皺眉說道:“徐將軍素來穩重,何以今日做下此等荒謬之事?”

司馬懿亦是說道:“莫非公明因爲劉闢兵敗,江武戰死之事而心中不安,這才一意輕兵冒進,想要報仇雪恨?”

其餘諸將亦是面面相覷,不少人更是說道:“葭萌關如此險關,城中駐軍都有三千餘人,徐將軍如此行事,真是不知輕重。”

文昭沉默良久,而後斬釘截鐵的道:“公明統兵之才天下少有,爲人又大氣穩重,絕不會因怒而興兵。”

“爾等休要再言,吾料定公明心中自有計較,不會拿麾下士卒性命開玩笑。再等些許時日,一切事情便見分曉。”

諸將聽見文昭之言,雖然沒有再說什麼,可是對於徐晃的舉動,都是頗有微詞。

這些人中固然有些是真的擔憂徐晃安危,卻也有不少人,因爲文昭對徐晃的特別器重而感到不滿,有些落井下石的意味。

這些人中大多都是呂布舊部,呂布本來就與徐晃、甘寧不合,他率領舊部投降文昭以後,這些人也沒有得到重用,一直有些鬱鬱不平。

將衆人表現盡收眼底,文昭仍舊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模樣,可是心中對於徐晃的擔憂,卻比任何人都更加濃烈。

沒過多久,又有人來報,說趙雲已經領兵前去支援徐晃,文昭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大軍繼續前行一段時間,文昭忽然聽見前面有急促的馬蹄聲。

只見一騎揮舞着手中戰報,在戰馬上說大聲喝道:“大捷,大捷,葭萌關大捷!”

衆人急忙上前詢問信使,大捷因何而來。

信使下馬以後,臉色漲得通紅,有些激動地說道:“徐將軍以五百之衆,先破三千益州軍,而後一戰攻克葭萌關!”

諸將聞言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開始詢問詳細戰報,待聽聞徐晃一系列舉動之後,全都目瞪口呆,繼而歎服不已。

一些因文昭太過器重徐晃,而感到心有不忿之人,此時也都閉上了嘴巴。

文昭先是震驚莫名,隨後撫掌大笑,謂衆人言:雖歷敗陣而不氣餒,今兩克巴郡,連斬數將,再破葭萌關,更兼其治軍嚴謹,嚴於律己,又以弱勢兵力而威震巴蜀,稱之國士無雙亦不以爲過也。”

“公明之才,爾等今日知否?”

說到這裡,文昭大笑數聲,不再理會諸將表情,只是縱馬往前行駛。

此時他心中可謂十分暢快,他知道徐晃這個歷史上的良將,已經開始暫露頭角,甚至要超過歷史上那個徐晃了。

本來文昭還在擔憂,打下益州之後派何人駐守,徐晃的表現使他心中再無疑慮。

“有公明駐守益州,巴蜀之地固若金湯,等閒賊人絕不敢領兵來犯!”

諸將聽見自家主公對徐晃的評價,都是心中一震,國士無雙可不是一個普通意義的詞彙。

國士,是指一國之中獨一無二傑出的才傑,是不可能被取代、被媲美的人物。

《史記·淮陰侯列傳》就有記載:“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文昭稱徐晃乃是國士無雙,也未嘗沒有帶着對他濃重的期待,希望徐晃能夠達到淮陰侯韓信那種程度,爲自己開疆拓宇,掃平諸侯。

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135章 趙家村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57章 蛻變第744章 糾結第286章 劍道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984章 楊樹下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90章 狩獵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322章 饑荒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326章 誘敵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65章 一封信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677章 拒絕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27章 亂起第316章 赴長安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87章 擇婿第1008章 去世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194章 陷陣營第378章 殺眭固第898章 試探第797章 入涼州第513章 隱情第134章 褚燕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437章 離間第1008章 去世第64章 野心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10章 議事第989章 刺客第617章 讒言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481章 春耕第497章 衝突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89章 糾結第467章 殺羌令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201章 封官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156章 伏兵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288章 欲殺人第814章 婚事(下)第92章 離去第1008章 去世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249章 匯合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719章 心憂第779章 下戰書第507章 求助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41章 白馬失守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60章 鬥將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99章 解惑第677章 拒絕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91章 入敵營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76章 曲有誤第163章 洞房
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135章 趙家村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57章 蛻變第744章 糾結第286章 劍道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984章 楊樹下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90章 狩獵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322章 饑荒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326章 誘敵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65章 一封信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677章 拒絕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27章 亂起第316章 赴長安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87章 擇婿第1008章 去世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194章 陷陣營第378章 殺眭固第898章 試探第797章 入涼州第513章 隱情第134章 褚燕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437章 離間第1008章 去世第64章 野心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10章 議事第989章 刺客第617章 讒言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481章 春耕第497章 衝突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89章 糾結第467章 殺羌令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201章 封官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156章 伏兵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288章 欲殺人第814章 婚事(下)第92章 離去第1008章 去世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249章 匯合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719章 心憂第779章 下戰書第507章 求助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41章 白馬失守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60章 鬥將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99章 解惑第677章 拒絕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91章 入敵營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76章 曲有誤第163章 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