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離間

天子頒佈詔書,召四方諸侯討伐袁術,天下之人但凡心懷漢室,必定有所舉動。唯有冀州袁紹,與袁術本爲兄弟,相互串通,不發一兵一卒討之。

兗州本爲吾之舊地,卻被逆賊袁術佔據。大將軍虎威蓋世,大破袁軍三十萬,逆賊伏誅,揚我漢室聲威。

然而,術雖敗亡,其兄袁紹猶在。如今袁紹據四州之地,其勢遠超逆賊袁術,若待其坐大,天下何人能與之相抗?

如今劉玄德攻樑國,孫伯符伐汝南。

若是大將軍肯授予吾兗州牧頭銜,並以糧食資助,吾必定盡起大軍出兵兗州。

屆時,大將軍兵出太行山,劉玄德攻樑國,孫伯符取汝南,吾自攻打兗州。集四路諸侯之力,定可一舉消滅袁紹。

袁氏敗亡,則天下可安,漢室可興矣……

董昭看完了文昭拿出來的書信,當即大驚失色。假如果真四路諸侯一起攻打袁紹,袁氏必定難逃敗亡的下場。

努力穩住了心神,董昭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這當真是曹孟德,寫給大將軍的書信?”

陳旭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先生若是不信,不妨直接讓本初質問曹孟德,是否擔任了兗州牧的職位,並且向我索要糧草,準備出兵兗州。”

董昭失聲叫道:“大將軍果真任命曹孟德爲兗州牧?”

文昭無奈的說到:“如今諸侯並起,曹孟德據東部兩州富庶之地,他索要兗州牧的頭銜,天子又豈敢不從?”

陳旭這卻是在偷換概念,把自己主動冊封曹操爲兗州牧之事,說成是曹操索要。還把曹操的推遲之語,說成意欲圖謀兗州。

董昭緊緊抓住手中的書信,問道:“不知大將軍可否將這封書信,交給在下帶回冀州?”

文昭面露難色,說道:“我爲了表明無意與本初爲敵,纔不得已拿出了這封書信,以示清白。”

“假如先生將其帶回冀州,交由本初。若本初拿着書信與孟德對質,豈非陷我於不義?更何況,縱然本初能夠拿到這封書信,孟德亦絕對不會承認。”

董昭急忙說道:“吾主袁冀州,又豈會做出賣盟友之事?吾帶這封書信回冀州,亦是爲了讓吾主知曉,曹孟德的險惡用心而已。”

文昭只是狠狠搖着腦袋,說道:“此事萬萬不成。”

董昭心急,忍不住出言相激:“莫非這封書信有詐,大將軍這纔不肯讓吾帶回冀州?”

陳旭當即如同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大聲說道:“吾冒着失信於人的危險,纔將書信拿出來,先生爲何如此相欺?”

董昭正色道:“並非昭不信大將軍,然而茲事體大,我不得不慎重啊。”

文昭臉上露出了糾結的神色,再三猶豫才咬牙說道:“吾仰慕先生久矣,只要先生願意留在關中爲陛下效命,縱然孟德責怪,吾亦願將此書信交給本初。”

陳旭本意只是刁難一下董昭,讓他並不那麼容易就得到這封書信。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董昭會同意留在關中。

卻不想,聽見他的話以後,董昭思量半晌,這才嘆息着說道:“罷了,只要大將軍肯把這封書信交給吾主,昭願意留在關中效犬馬之勞。”

“什,什麼?”

董昭這麼輕易答應留下來,反而使得陳旭心中感到一陣不安。

苦笑兩聲,董昭自嘲的說道:“大將軍看我這麼輕易答應,是以爲我所言不實,還是怕我不知忠義,隨意改換庭面?”

文昭急忙搖了搖頭,上前握住董昭的雙手,真誠地說道:“先生能夠留下,乃是大漢之福,我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有其他的想法?”

這句話倒也是陳旭的肺腑之言,雖然現在他麾下並不缺乏頂級謀士,但是對於文士的需求量仍舊十分龐大。

董昭的才能即使比不上田豐等人,也可以算得上一位大才。在陳旭看來,只要是人才前來投奔自己,他都欣然歡迎。

董昭正色道:“大將軍有所不知,吾此次前來,一方面固然是爲了替袁冀州,探聽大將軍虛實;另一方面,卻也是爲了專程過來投奔大將軍。”

到了這個地步,董昭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將事情挑明,告知自己在袁紹麾下尷尬的地位。

“正所謂:君擇臣,臣亦擇君。袁冀州既然因爲吾弟之事,對我心存猜忌,我也沒必要爲其盡忠。”

“這一次出使關中,只待吾完成了袁冀州交託的事情,日後再與其毫無關聯矣。”

說到這裡,董昭向陳旭作了一揖,道:“昭才學低微,不知大將軍可願收留!”

文昭大喜過望,挽其手臂說道:“吾得公仁,何愁大事不成?”

卻說跟隨董昭入關的副使,得到了那封僞造的書信以後,就要星夜趕回冀州。

臨走之前,文昭再三交代他:“公仁留在關中,並非他之本意。吾以書信爲要挾,公仁爲了得到這封書信,纔不得不留於此地。”

“公仁對於本初的忠誠,天地可鑑,無愧於其名士的稱號。”

副使聞言,頓時肅然起敬,在心中暗暗想着:“主公如此對待公仁,他卻還肯爲了主公做出這樣犧牲,當真可敬可佩啊。”

董昭沒有說話,只是他的眼圈卻有些泛紅。

雖然董昭棄袁投陳乃事出有因,傳將出去亦是名聲不太好。現在經過陳旭這麼一說,別人都會以爲,董昭是爲了袁紹大業,才被迫留於蒲阪。

縱然董昭日後效命陳旭,別人也會敬佩他忠君爲主,信守承諾。

想起了在袁紹手下,與在這裡不同的待遇,董昭暗自發誓:“主公待我何其優厚,吾此生絕不負主公!”

且不說陳旭麾下再添一個名士,卻說使者回到冀州以後,將書信交給袁紹,並且備言董昭爲了得到書信,而留於蒲阪之事。

袁紹聞言,卻是懊惱的感嘆着:“公仁全心全意待我,我卻對其心有懷疑,當真是愧對公仁啊。”

感嘆完畢過後,袁紹就拆開了手中的那封書信。越往下看,他的臉色也就越發難看。

看完了書信,袁紹頓時勃然大怒,罵道:“曹阿瞞果真陰險狡詐至極,枉我一直視他如知己,他卻想要之我於死地!”

許攸急忙接過袁紹手上的書信,反覆看了幾遍才皺着眉頭說道:“從字跡上來看,真的是孟德無疑。”

袁紹怒不可遏的說道:“吾自幼與曹阿瞞相交,又怎會認不出他的字跡?”

許攸只是皺着眉頭,拿着書信又翻來覆去看了幾次,卻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出破綻。

其餘謀士也先後接過這封書信,反覆觀看。

衆人看完過後,全都倒吸了幾口冷氣。若果真如曹操所言,袁紹必將四面受敵。再加上遼東的公孫瓚,袁氏真的很有可能會被消滅掉。

郭圖說道:“主公雖然確認這是曹孟德字跡無疑,也難保不會是陳文昭栽贓嫁禍,想要離間主公與曹孟德。”

許攸亦是附和道:“公則所言不錯,孟德自幼與主公交好,情同手足。不管是誅殺宦官,還是討伐董卓,亦或是後來攻打公孫瓚,孟德都是緊緊站在主公這一邊。”

“若僅憑一封書信就與孟德交惡,亦太過武斷了一些。”

非常罕見地,沮授、審配沒有持反對意見。他們雖然與郭圖等人不合,但在大是大非上面,倒也不會馬虎。

除非袁紹下定決心,徹底剿滅曹操,佔據整個青州、冀州。不然的話,還是應當繼續與曹操保持良好關係。

聽見衆人的言語,袁紹臉色這纔好看了許多。

袁紹由於乃是庶出,因此以前很不招人待見,能夠交心的朋友並不太多,曹操正是其中之一。

少年時期,兩人一個門閥顯赫,卻是庶出;一個出身閹黨,卻有遠大抱負。按理來講,他們應該是處於敵對方纔對。

畢竟,士族一直與閹黨勢不兩立。

然而,年少時期的袁紹、曹操,卻非常罕見的結下了極其純真的友誼。

袁紹、曹操年少之時,都好遊俠,爲人輕佻、膽大妄爲。

有一次兩人去看別人家娶親,商議着將新娘子搶走。他們悄悄潛入這新婚家的園子,到了半夜十分,曹操他們兩個就高喊‘小偷來了’。

娶媳婦的人家都跑出來抓小偷,曹操便抽劍劫持新婦,和袁紹往回跑去。

但是天黑找不着路,兩人一不小心都掉進荊棘叢中。特別是袁紹,更是卡在裡面出不來了,曹操怎麼拉都拉不動袁紹。

娶親之家發現新娘失蹤,當即四處尋找。眼見就要搜尋過來,曹操急中生智,大聲喊道:“小偷在這裡!”

曹操的大喊嚇壞了袁紹,他爆發出了強大的潛力,一下子割斷了荊棘,立刻跳了出來。兩人這才得以脫困,沒被別人抓住。

兩人能夠一起做壞事,共患難,面臨危險不離不棄。這種年少時期最純真的友誼,一直是袁紹難以忘懷的事情。

若是有可能,他絕不願意和曹操反目爲仇。

逢紀沉思半晌,忽然說道:“雖然不能冤枉曹孟德,卻也不能對此毫無防範。”

“主公不妨派遣細作前去徐州打聽,看曹孟德是否果真領了兗州牧,而且還上書索要糧草準備攻打兗州。”

袁紹深以爲然,就依計行事。

第109章 報仇第395章 困境第1005章 回家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286章 劍道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636章 無奈第723章 小霸王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235章 鮑信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13章 火起第58章 遊街第552章 韓莒子第902章 錦囊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53章 張遼至第65章 譁變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853章 陳駿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118章 敲暈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623章 逃命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192章 比試第289章 疑惑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475章 逃脫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928章 拜將第468章 沙盜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243章 陷陣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51章 祭奠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1章 董卓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928章 拜將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放風箏第54章 約戰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733章 破寨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67章 捷報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516章 再審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94章 決戰日第1007章 託孤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751章 叛徒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365章 攻城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379章 圖謀第568章 生死鬥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1章 包辦婚姻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1001章 怒火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86章 甦醒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630章 縱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399章 密信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31章 練兵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349章 奪權
第109章 報仇第395章 困境第1005章 回家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286章 劍道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636章 無奈第723章 小霸王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235章 鮑信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13章 火起第58章 遊街第552章 韓莒子第902章 錦囊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53章 張遼至第65章 譁變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853章 陳駿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118章 敲暈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623章 逃命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192章 比試第289章 疑惑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475章 逃脫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928章 拜將第468章 沙盜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243章 陷陣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51章 祭奠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1章 董卓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928章 拜將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72章 放風箏第54章 約戰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733章 破寨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67章 捷報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516章 再審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94章 決戰日第1007章 託孤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751章 叛徒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365章 攻城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379章 圖謀第568章 生死鬥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91章 包辦婚姻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1001章 怒火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86章 甦醒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630章 縱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399章 密信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31章 練兵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349章 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