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封官

議事完畢,田豐程昱攜手離開大帳,程昱臉上一直帶着莫名的笑容。

兩人之間的年齡雖然相差很大,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是非同一般。

可以說,以前程昱、田豐都不怎麼招人待見。

前者太過陰沉,會給人一種不好的感覺;後者太過剛直,有時候說話會得罪人。

但是現在,兩人在陳旭帳下用命,卻是相得益彰。

兩人一起走着,程昱忽然說道:“元皓啊,你的這個脾氣也應該改一下了。”

“幸好主公不是那種小肚雞腸之輩。不然的話,你如此當衆說他,難保主公不會心生芥蒂。”

程昱的爲人雖然也不夠圓滑,但是他的年齡畢竟這麼大了。長時間的磨礪,多少讓他能夠改下自己的脾氣。

相反,田豐本來就是那種剛直犯上之人。再加上他現在年輕氣盛,罵起人來,連陳旭的面子也不給。

田豐搖頭說道:“自古以來忠言逆耳,主公意欲出兵兗州,當真是意氣用事。”

程昱卻是哈哈大笑,說道:“元皓果真以爲,主公想要出兵兗州”

田豐聞言一愣,繼而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程昱捋了捋鬍鬚,說道:“自我等投奔主公以來,已歷數載。主公爲人,元皓還不知曉麼”

“主公雖然讀書不多,卻是才智過人。對於大局觀的把握,更是常人莫及。”

“以主公之智,又豈會不知出兵兗州,那是下下之策”

田豐心中一動,停住腳步問道:“莫非今日議事之時,主公只是在做做樣子”

程昱伸出一個手指,輕聲說道:“噤聲”

他環顧四周,見旁邊並無他人,才低聲說道:“主公素來以恩義待人,橋氏與主公有大恩。”

“主公聽聞橋東郡父子遇難的消息,若是不爲所動,別人又會怎樣看待主公”

程昱話說了一半,就不再言語。但是田豐心中,卻也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麼。

陳旭早就料到他提議出兵兗州之時,程昱、田豐會出言反對。所以纔會激憤的說要爲橋瑁父子報仇。

但是在陳旭的計劃中,現階段出兵幷州,無疑纔是最好的方案。

他雖然想爲橋瑁父子報仇,但是他的理性卻告訴他,不可如此行事。所以方纔在大帳之中,他纔會利用程昱、田豐演一場戲。

程昱、田豐果真沒有令他失望,出兵兗州之事被兩人駁得體無完膚。陳旭這才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放棄攻打兗州。

如此一來,爲橋瑁父子報仇的姿態也做了。那麼衆人就不會覺得他不講情義,不知恩圖報了。

陳旭待在自己的家中,想到方纔的行事,不禁有些羞愧。這些年來,他越來越像一個梟雄。對於梟雄來講,虛僞是必不可少的品質。

不管是爲了黃巾軍的未來,還是爲了他麾下的一百多萬百姓,他都不能意氣用事。

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

長安城內,李儒拿着一封書信,急匆匆前去尋找董卓。

這個時候的董卓,正在後院與女子嬉戲,聽聞李儒過來求見他,心中自然不高興。

但是他也知道,李儒對他忠心耿耿,若是沒有重大事情的話,是不會前來打擾他的。

上次正是用了李儒的計策,遷都長安,才使得氣勢洶洶地山東諸侯四分五裂。

“哼,終究是一羣烏合之衆。”

想到這裡,董卓冷笑一聲,對於山東諸侯,心中頗爲不屑。

整理了一下衣着,董卓來到客廳之中,看着正襟危坐的李儒,說道:“文優你今日前來,所爲何事”

“主公,我接到太行山中黃巾軍的一封書信,他們想要投降朝廷,請求招安。”

董卓驟然聽到這個消息,想到自己在廣宗被張角大敗之事,不由臉色猙獰的說道:“那羣反賊,居然還想招安,真是可笑”

自從進京把持朝政,廢立天子以後,掌握生死大權。

而後董卓自封爲太尉,掌管前將軍的事務,加節傳、斧鉞、虎賁,改封爲封郿侯。不久,董卓更是升爲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封董卓的母親爲池陽君。

董卓掌權以後,殘酷好殺,殺良冒功,動輒滅人滿門。長時間下來,董卓身上的驕橫之氣更加濃烈。

他一生南征北戰,鮮有敗績。當初被黃巾軍所敗之事,董卓心中一直耿耿爲懷。

這個時候黃巾軍居然請求招安,他如何能夠答應

聽到董卓的話,李儒急忙說道:“招安黃巾軍,對於主公有天大的好處。主公不僅要接受他們的招安,還要對黃巾軍大加封賞才行。”

董卓聞言,虎目一瞪,說道:“爲何”

看到董卓的這個表情,一般人可能早就嚇得半死。

但是李儒卻知道,董卓對自己的親信非常不錯。並且只要你說的話能夠打動他,他也不會頑固的不聽從勸諫。

從這些方面來講,董卓卻是一個非常好的主公。

李儒不急不緩的說道:“自主公把持朝政以來,天下越發混亂,士人與百姓對主公也頗有微詞。”

“若是這個時候黃巾軍上表投降,卻是給主公增添了一份天大的功績。”

“想那黃巾軍首領陳旭,少年英雄,坐擁八百里太行山,手下兵多將廣,屢犯州郡。就連大漢名將皇甫嵩,面對他的時候都兵敗身死。”

“之後此人更是先擊敗五萬鮮卑人,斬殺鮮卑可汗和連。而後遠赴塞外,攻破鮮卑王庭彈汗山。”

“可以說,太行山黃巾軍的強大,哪怕先帝在世的時候,對他們也毫無辦法。”

“若是現在他們投降,那麼平定黃巾軍這麼大的功勞,豈不是白白送給主公”

董卓聞言,這才臉色欣喜,說道:“那些士人總說我霍亂朝綱,但是現在我平定了黃巾之亂,哪個再敢亂嚼舌頭,我就滅他滿門。”

李儒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繼續說道:“招安黃巾軍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

“山東諸侯雖然被主公擊敗,迴歸各地,但是他們仍舊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陳旭信中所言,橋東郡一族對他有大恩。橋東郡一心爲國,卻不想慘死劉岱之手。在他看來,山東諸侯全是狼子野心,沽名釣譽之輩。”

“他還說,主公若是接受黃巾軍的招安,封他爲幷州牧,他一定會幫主公守住涼州門戶,掃清山東諸侯。”

“太行山黃巾軍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沒有一人知道。但是他們的強大,卻是毋庸置疑。”

“若是陳旭真的能與諸侯交戰,縱然不能得勝,也必定會使得山東諸侯疲於奔命,再無心思與主公爲敵。”

董卓聞言,一拍大腿,臉上的肥肉抖動了幾下,大笑着說道:“好,好極了”

而後他又問道:“以文優之見,封陳文昭什麼樣的官職比較好”

李儒思考了一下,說道:“陳文昭想求得幷州牧的職位,可見他對幷州勢在必得。主公若是不同意他的這個要求,恐怕此人必定心懷怨恨。”

“幷州荒涼,再加上境內勢力錯綜複雜,並不好掌控。哪怕封陳文昭取了幷州,也很難威脅到主公。”

“再加上幷州乃涼州門戶,有陳文昭在此,亦可以爲主公阻擋山東諸侯之鋒芒。”

“以我之見,幷州牧的職位,主公可以讓給陳文昭。”

董卓聞言,點了點頭。他雖然領了幷州牧的職位,但一直只是個虛銜。

呂布殺死丁原,帶領了不少幷州軍投奔董卓。但是現在的幷州,仍舊不被董卓掌控。

李儒繼續說道:“僅憑一個幷州牧的頭銜,恐怕還無法讓陳文昭感激主公。主公不妨再大方一些,封他爲徵北將軍,領晉陽侯。”

說到這裡,李儒臉上露出了陰測測的笑容。

董卓看到李儒的笑容,不由心中一寒。他知道,每當李儒露出這個笑容的時候,就會有人倒黴。

“徵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現在冀州有袁紹、韓馥;幽州有劉虞、公孫瓚。若是陳文昭接受這個職位,必定會得到那些人的忌憚。”

“袁本初此人,看似豁達,實則心胸狹隘。他現在的職位,也不過是勃海太守,領邟鄉侯

。”

“若是他知曉一個反賊頭領,會成爲他的上官,心中必定嫉妒無比。如此一來,雙方就很容易爆發衝突。”

“有了徵北將軍的頭銜,只要陳文昭有些野心,得到幷州之後,必定會圖謀幽州、冀兩州。”

“屆時,主公只需坐山觀虎鬥即可,再也不用擔心山東諸侯了。”

李儒勾勒出來美好的前景,並沒有迷惑住董卓,他出聲問道:“若是陳文昭識破了你的計謀,並不攻打幽州、冀州如何”

李儒不在意的說到:“主公完全不用擔心,哪怕陳文昭不攻打幽州、冀州,也一定會攻打兗州。”

“橋氏一族對他有大恩,根據以往的情報分析,此人重情重義,絕對會爲橋東郡報仇。”

“陳文昭若取兗州,也一定會與曹操、劉岱發生衝突。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陳文昭呢都可以爲主公拖住山東諸侯。”

“況且,就算他不取冀州,以袁紹之驕傲,也難保不會攻打併州。”

董卓聞言,這才轉憂爲喜,說道:“如此,就依文優所言。”

第274章 安心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9章 再次掌兵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264章 水淹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389章 殺貴妃第176章 困境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689章 中伏第206章 擒張遼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789章 屠城第176章 困境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228章 脣槍舌戰致所有書友第591章 王延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620章 追與逃第34章 劫營第802章 狼煙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64章 野心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486章 授課第923章 對策第288章 欲殺人第1001章 怒火第650章 九錫第492章 野炊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560章 反心第771章 擒張任第226章 百態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513章 隱情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45章 面聖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75章 推測第1007章 託孤第364章 赦令第332章 書信第539章 戰!第740章 戰畢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688章 追擊第744章 糾結第318章 魄力第636章 無奈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43章 黃巾退兵第31章 練兵第175章 推測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655章 鬧事第539章 戰!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69章 詭異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88章 欲殺人第325章 敗逃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121章 戰第87章 擇婿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55章 鬥陣(上)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791章 入敵營第211章 歸心第999章 刺殺第181章 追殺第216章 內亂第214章 苦衷第475章 逃脫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296章 生死戰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47章 韓遂第35章 燒糧第756章 碾壓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432章 郭嘉破局
第274章 安心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9章 再次掌兵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264章 水淹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389章 殺貴妃第176章 困境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689章 中伏第206章 擒張遼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789章 屠城第176章 困境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228章 脣槍舌戰致所有書友第591章 王延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620章 追與逃第34章 劫營第802章 狼煙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64章 野心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486章 授課第923章 對策第288章 欲殺人第1001章 怒火第650章 九錫第492章 野炊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560章 反心第771章 擒張任第226章 百態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513章 隱情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45章 面聖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75章 推測第1007章 託孤第364章 赦令第332章 書信第539章 戰!第740章 戰畢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688章 追擊第744章 糾結第318章 魄力第636章 無奈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43章 黃巾退兵第31章 練兵第175章 推測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655章 鬧事第539章 戰!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69章 詭異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88章 欲殺人第325章 敗逃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121章 戰第87章 擇婿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55章 鬥陣(上)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791章 入敵營第211章 歸心第999章 刺殺第181章 追殺第216章 內亂第214章 苦衷第475章 逃脫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296章 生死戰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47章 韓遂第35章 燒糧第756章 碾壓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432章 郭嘉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