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蛻變

對於高順的話,只有徐晃、張燕、管亥這幾個曾經在塞外,真正見過陷陣營實力的將領,纔沒有覺得突兀。

他們相信,憑藉陷陣營的實力,哪怕強攻武關,也未嘗沒有取勝的把握。

陳旭自然非常信任高順,對於陷陣營亦是寄予厚望,更何況,他也知道,高順不是那種譁衆取寵,狂妄自大的人。

如今關中初定,天下饑荒四起,各處都需要錢糧。若是高順真的只用一千五百陷陣營,就能攻下武關,必定會爲陳旭節省下一大筆開銷。

因此,陳旭再三確認,高順有十足的把握以後,便將攻克武關的重任交給了他。

函谷關、散關、武關,這三道險關都有大將前去攻取。四道關卡現在只剩下箕關,仍舊留有懸念。

然而,事到如今卻沒有人再出言,爭奪這個唯一的機會。通過陳旭方纔的行事,諸將已經知曉,這次領兵出征的的人選,自家主公心中早有決斷。

陳旭環視諸將,發現徐晃一直微微低着頭,只是吶吶不語。他走到徐晃的面前,輕聲喚道:“公明在想什麼?”

驟然被陳旭點了名字,徐晃這才發現自己有些走神,他急忙惶恐的說道:“主公,末將方纔心不在焉,還請主公治罪!”

陳旭根本沒有責怪徐晃的意思,他輕輕拍了拍徐晃的肩膀,說道:“公明乃是河東郡人氏,箕關位於河東郡境內,相必公明對此關並不陌生。”

“不知公明可願領兵,爲吾奪取此關?”

驟然聽聞陳旭之言,徐晃一臉的不可思議。他呆立當場,久久不語。

甘寧扯了扯徐晃的甲冑,說道:“公明,主公問你話呢。”

徐晃渾身一個激靈,他急忙半跪在地上,激動地說道:“若是主公願意給末將這個機會,如不能攻克箕關,請斬某頭!”

當初徐晃信心滿滿與管亥、楊奉,帶領三萬兵馬攻取河東郡。卻不想,一場戰事下來,三萬大軍全軍覆沒,楊奉戰死,周倉與他盡皆重傷。

可以說,從陳旭起兵以來,從未遭逢如此敗績。那場戰事對於徐晃的打擊,不可謂不大。縱然徐晃當時,只不過是一員副將,每每想起那些寧死不降的士卒,他都會感到深深的愧疚。

從那以後,徐晃就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也沒有了往常的銳氣。縱然他發憤圖強,苦讀兵書戰策,亦是沒有恢復往日的自信。

對於徐晃的變化,陳旭一直看在心裡。他可不希望看到,因爲一場敗仗,而使得這個名揚千古的名將,就此消沉下去。

但是他也知道,徐晃的心結,並不是那麼容易解開。只有讓他在戰場上建立戰功,才能讓他慢慢恢復成以前的徐晃。

而且陳旭相信,若是徐晃能夠邁過這道坎,有了白波谷的那場教訓,他的成就,甚至會超過歷史上的那個名將。

正是考慮到這些,他纔想要讓徐晃領軍攻打箕關。

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雖然白波谷那場戰事的最後,徐晃投出了手中的寶劍,在絕地反擊之下,殺死了木筏上的西涼軍主帥胡軫。

然而,那次統領西涼軍的副將胡封,卻仍舊活於世間。

胡封乃是李傕外甥,深得李傕喜愛。胡軫被徐晃殺死以後,作爲西涼軍副將的胡封,自然就將剿滅幷州軍的功勞,全部據爲己有。

胡封因功被封爲奮威中郎將,而後被李傕派去鎮守河東郡的東部門戶箕關,一直到現在。

陳旭讓徐晃領兵攻打箕關,未嘗沒有讓他一雪前恥的意思。

扶起了徐晃,陳旭挽着他的手臂,嘴角含笑着說道:“公明之才能,吾又豈會不知?我與你步騎三千,更譴管亥、韓暹爲你副將,公明定要爲吾斬殺箕關守將,好奪取此關。”

徐晃心潮澎拜,當即昂然答道:“末將領命!”

管亥、韓暹被任命爲副將,亦是激動不已。

白波谷一戰,管亥身負重傷,險些身死,休養了足足半年方纔康復。因爲這個緣故,他在幷州集團中的影響力,自然下降了不少。

這次陳旭讓他擔任副將,一方面是爲了讓他立下戰功,另一方面亦是爲了讓他一雪前恥。

韓暹、李樂,以前乃是白波軍統帥,與楊奉相交莫逆。白波谷一戰,幷州的白波軍全軍覆沒,他們兩人在幷州之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有些尷尬。

兩人一度都以爲,陳旭已經忘記了他們的存在。卻不想,這次出征,先有李樂擔任張繡副將,後有韓暹出任徐晃副將。

“看來,主公並未忘記我們啊。”

韓暹在心中暗暗想到,而後他眼中閃過一道厲色:“這一次,我一定要爲楊兄報仇!”

管亥、韓暹領命完畢,陳旭再次將目光放在了於毒、眭固身上。這兩人跟隨張燕投奔與他,乃是原泰山軍首領。

“張燕帶領五十萬黑山軍,前來投奔與我,我卻不能忘恩負義,薄待他們。張燕雖然跟隨我立下一下戰功,官拜中郎將。”

“但是他麾下的於毒、眭固,一直卻是寸功未立。長久下去,難保兩人不會心有不滿。”

“上次張燕與文遠配合默契,一舉攻下整個河內郡。這次就讓他們兩人,擔任文遠的副將吧。”

念及於此,陳旭喝道:“於毒、眭固何在?”

兩人聽見陳旭叫他們的名字,當即大喜過望,全都朗聲應道:“末將在!”

陳旭盯着兩人看了一會兒,這纔開口詢問:“文遠麾下還缺少兩員副將,不知你們可願擔任?”

兩人急忙應道:“末將願意!”

陳旭點了點頭,道:“如此,你二人就隨文遠出征散關,定要聽從主將將令,莫要讓我失望!”

對於這種要求,兩人自然是滿口答應。

現如今,只剩下高順沒有配給副將了,最後兩個名額,陳旭卻是要好好斟酌了一下。

“劉闢、龔都在我勢力微薄之時,不遠千里前來投我。他們兩個是黃巾軍的老人,也算得上是我的心腹。”

“楊鳳、白饒亦是出身黃巾,雖然他們曾經與張燕一起棄城而逃,後來卻是執意帶人前來投我。他們兩人,亦是黃巾正統。”

“這些年來,四人雖說沒有立下赫赫戰功,卻也是勤勤勉勉,爲幷州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縱然他們的能力要略遜一籌,但是憑藉自身的忠誠,我也不能虧待了他們。”

念及於此,陳旭說道:“劉闢、龔都何在?”

兩人答曰:“末將在!”

“你們兩人商議一下,誰願意與嚴正一起,前往奪取武關?”

兩人聽聞只有一人能夠前去,心中頓時有些失望。

然而,陳旭既然提到他們的名字,自然代表沒有忘記他們這些黃巾老人。既然如此,他們心中自然高興無比。

兩人商議了一下,最終劉闢將這個機會讓給了龔都。

人選既然選定,陳旭再次喝道:“楊鳳、白饒何在?”

兩人見陳旭叫他們名字,當即大喜過望,急忙說道:“末將在!”

“你們兩人也商議一下,選擇一人隨嚴正出徵武關。”

沒過多久,人選就有了着落,白饒退出,楊鳳出征。這兩人與劉闢、龔都的心思相同,只要陳旭仍舊將他們記在心上,就是一件好事。

這場軍議到了這裡,所有的事情基本已經敲定。

這次兵分四路,第一路由高順爲主帥,龔都、楊鳳爲副將,帶領一千五百陷陣營,奪取關中南部的武關。

第二路由徐晃爲主帥,管亥、韓暹爲副將,率領五千步騎,奪取河東郡的東部門戶箕關。

第三路由張繡爲主帥,江武、李樂爲副將,率領三千步騎,攻打弘農郡的東部門戶函谷關。

第四路由張遼爲主帥,於毒、眭固爲副將,率領三千步騎,攻打關中的西南門戶散關。

爲了這次點將,陳旭可謂是絞盡腦汁。

他既要保證主帥有足夠的能力,攻下這四道關卡。又要平衡軍中諸將,爭取讓每一個小集團的將領,都能夠參與關中的最後一場戰事。

因爲,隨着勢力的擴張,隨着麾下武將的越來越多。諸將之間,勢必會因爲各種各樣的事情,特別是爭搶功勞的事件之中,有些矛盾。

若是不能淡化這些矛盾,長時間下來,難保有些將領不會心懷怨恨,而使得諸將之間明爭暗鬥。

而陳旭需要做的,就是要在各個方面進行平衡,好讓諸將都不會有被忽視的感覺。

種種考慮之下,纔有了以上的安排。

見陳旭點將完畢以後,程昱、田豐對視一眼,嘴角都翹起了一個好看的弧度。在他們的見證下,曾經那個只有滿腔熱血的陳旭,已經逐漸蛻變成爲一個合格的君主了。

而陳氏集團的勢力,亦是一步步的發展壯大。

陳旭這種蛻變,是在他們的見證下,一點點變化的。正是因爲這樣,他們更是有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身爲一介謀士,主導一個勢力的興衰,見證一代雄主的崛起,還有什麼比這些更加令人着迷?

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01章 反應第208章 絕路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405章 軒轅關第380章 謀兵權第299章 大婚第144章 鬥將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22章 吹捧第5章 臥虎嶺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756章 碾壓第89章 必敗論第399章 密信第47章 黃巾再起第5章 臥虎嶺第175章 推測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72章 少年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72章 放風箏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27章 亂起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章 魂入漢末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44章 嫁禍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814章 婚事(下)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79章 水師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384章 下一代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7章 驚變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295章 衝突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268章 棺木第89章 必敗論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530章 議事第1008章 去世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503章 傳統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12章 太平道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633章 郭淮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04章 爭鋒第31章 練兵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789章 屠城第64章 野心第249章 匯合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580章 抉擇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633章 郭淮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349章 奪權第172章 放風箏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28章 龜兒子第206章 擒張遼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54章 詐死第446章 考覈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259章 黑雲壓城
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01章 反應第208章 絕路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405章 軒轅關第380章 謀兵權第299章 大婚第144章 鬥將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22章 吹捧第5章 臥虎嶺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756章 碾壓第89章 必敗論第399章 密信第47章 黃巾再起第5章 臥虎嶺第175章 推測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72章 少年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72章 放風箏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27章 亂起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章 魂入漢末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44章 嫁禍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814章 婚事(下)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79章 水師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384章 下一代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7章 驚變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295章 衝突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268章 棺木第89章 必敗論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530章 議事第1008章 去世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503章 傳統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12章 太平道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633章 郭淮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04章 爭鋒第31章 練兵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789章 屠城第64章 野心第249章 匯合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580章 抉擇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633章 郭淮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349章 奪權第172章 放風箏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28章 龜兒子第206章 擒張遼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54章 詐死第446章 考覈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259章 黑雲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