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伏兵

整個幷州有將近五萬兵卒,但是他們卻分散在各個郡縣,想要將其完全召集起來,至少需要十數日之久。

丁原的心思非常簡單,那就是做出召集兵卒征討黃巾的樣子,使得黃巾軍感受到壓力。

他從情報上已經看出,黃巾軍這次下山,很可能是爲了糧草,並無攻佔城池的心思。

在丁原派人召集士卒的這段時間裡,黃巾軍完全有時間攻破陰館,而後撤出雁門郡。

到時候,丁原再率兵進入雁門郡,而後就可以向朝廷彙報自己驅逐黃巾軍的功勞。

官場上的打拼,已經使得丁原這個曾經的武夫,有了一些小小的心機。

若是果真與黃巾軍交戰,戰勝之後還好說,若是戰敗的話,他完全扛不起這個責任。

即使他真的擊敗黃巾軍,數萬大軍消耗的錢糧,以及戰後撫卹也將是個天文數字。貧瘠而缺少人口的幷州,根本經受不起這樣的大戰。

所以說,無論如何,這場仗都打不起來。

但是打不打是一回事,做不做出一個姿態又是另一回事。

若是身爲幷州刺史的丁原,眼睜睜的看着黃巾軍在雁門郡攻城掠地,卻沒有任何表示的話,這必定會成爲別人攻擊他的藉口。

所以他才讓呂布下令召集兵卒,準備北上擊賊。

“奉先還是太過直率啊,若是這種性格不加以改變的話,日後必定會吃很多大虧。”

丁原望着呂布離去的背影,喃喃自語。

不僅是呂布,他丁原以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陳旭帶着黃巾軍圍住陰館已經三日了,雁門郡太守,並沒有像其他縣中官吏那樣,一見到黃巾軍便棄城而逃。

他反而一身戎裝,帶着郡中的兵卒,每日待在城牆上嚴密防守。

直到這個時候,陳旭才發現黃巾軍太缺少攻城器械了。

陳旭拿着手上的馬鞭,遙指陰館城的方向說道:“漢室之中,才能之士何其多?”

“若是朝廷能夠任人唯賢,體恤民力,這個天下,何至於亂到如此地步?”

衆將立於陳旭身後,都是默然不語。

過了半晌,陳旭轉頭對着程昱說道:“若是強行攻城,我等雖然可以攻破陰館,但是士卒們的傷亡必定很大。”

“況且丁建陽已經開始調集兵力,準備進入雁門郡與我等一戰。如今我軍所繳獲的糧草,也完全足夠山寨用度,我意帶兵退回山中,不知軍師意下如何?”

程昱點了點頭,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我們下山的目的只是爲了糧草,完全沒有必要去強攻城池。”

而後他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繼續說道:“然以我觀之,丁建陽雖然正在調集幷州兵馬,卻一定不敢與我等交戰。若我所料不差,待我等退兵以後,幷州兵馬纔會進入雁門郡。”

陳旭眉頭一挑,問道:“軍師何出此言?”

程昱反問道:“勝則徒耗錢糧;敗則萬劫不復。若主公是丁建陽,當做何抉擇?”

“勝則徒耗錢糧;敗則萬劫不復。”

反覆唸叨了幾遍,陳旭眼睛越來越亮。

晉陽城,刺史府,呂布來到丁原面前,大聲問道:“主公,城中兵馬已經集結了一日,爲何還不北上擊賊?”

放下手上的案牘,丁原望着呂布說道:“黃巾賊戰力強悍,非比尋常。我晉陽城中,只有五千人馬,如何是黃巾賊的對手?”

“再過幾日,待幷州軍馬全部集結,那時再出兵討賊,猶未晚也。”

呂布急忙說道:“若是再拖延下去,黃巾賊必定撤入山中矣。那時再想擊賊,無異於癡人說夢。”

“在某眼中,賊人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主公只需給我兩千人馬,某必定將陳旭狗頭獻於主公手上!”

呂布的眼中散發出一種野性。每日待在刺史府,處理那些他並不喜歡的公務,呂布已經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

他數次向丁原進言,請求獨領一軍,卻都被拒絕。只有鮮卑南下,匈奴反叛的時候,丁原纔會派他出徵。

但是由於呂布太過勇猛,威震北方,使得匈奴不敢擅動,鮮卑只敢寇掠幽州。於是很長時間下來,呂布只能待在刺史府。

如今幷州好不容易有了戰事,他又怎麼甘心繼續安安分分的待在這裡?

他要用自己的勇武,以及自己的戰功告訴丁原,他呂布是一個天生的猛士,是戰場的寵兒。

像他這樣的人,不應該成爲刺史的主薄,反而應該帶領兵卒,在戰場上砍下敵人的頭顱,建功立業。

丁原緊緊盯着呂布,深深嘆了一口氣,暗暗想到:“奉先還是一如既往的高傲啊,直到現在,他還沒有明白我的苦心。”

呂布也盯着丁原的眼睛,毫不退縮。

對於一個下屬而言,如此與自己的主公對視,已經是一種大不敬的表現。

但是丁原卻沒有絲毫怪罪呂布的意思,他忽然開口說道:“我可以給你兩千兵卒,但是你若是戰敗的話,卻該當如何?”

呂布聞言大喜,急忙答道:“某願意立下軍令狀,若不勝,請斬某頭!”

丁原再次提醒道:“奉先可要想清楚了,賊人有兩萬三千人馬,其中更是有三千精銳騎兵。”

“賊首陳旭,更是勇冠三軍。你若是立下軍令狀,戰敗之後,誰也保不住你。”

呂布自負的說道:“賊人雖多,在某眼中卻是烏合之衆,有何懼之?但憑某胯下戰馬,手中長戟,賊人縱然再多十萬,某亦不懼之。”

而後,他就拿出紙與筆,寫下了軍令狀。

長時間與胡人交戰,呂布的自信心已經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在他看來,縱然胡人再多,只要他衝鋒在前,斬殺敵首。其餘之人,都會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他屠殺。

靜靜凝視着呂布那神采飛揚的英俊臉龐,看着他把軍令狀寫完,丁原疲憊的擺了擺手。

呂布拿到丁原調兵的手令,大喜過望,就出去挑選了兩千官兵精銳,北上馳援陰館。

待呂布走了以後,丁原呆呆望着那紙軍令狀,而後將它燒掉。

他看着刺史府的大門,口中喃喃自語:“若是這次失敗,能夠讓你幡然悔悟,縱然損失兩千兵卒,亦是不冤。”

“我只希望,你不要像我年輕時候那樣,直到鑄下大錯以後,才幡然悔悟。”

話畢,丁原的臉上滿是痛苦的神色。

若非他在呂布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身影,想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又怎麼會如此優待呂布?

陰館,陳旭聽着斥候傳回來的消息,眉頭擰在了一起。

他知道三國名將張遼,就是出身雁門郡。但是具體是在哪個縣城,他卻不得而知。

在他看來,張遼既然能在日後成爲一代名將,那麼這個時候定然已經有了一些名聲,所以他就派遣斥候到附近的縣城打聽。

但是過了這麼長時間,斥候都沒有打聽到關於張遼的任何消息。

靜靜的望着天空,陳旭在心中暗暗想到:“到底是我記錯了,還是張遼壓根兒就不是雁門郡的人?”

陳旭並不知道的事,現在的張遼還不滿十六歲,對於這樣一個少年來講,又能有多大的名聲?

雁門郡有十四個縣城,每個縣城又有很多村落,單憑他派出去的斥候,又如何能夠找到張遼?

即使能夠找到,也不會有人願意相信,蒙自家主公如此看重之人,會是一個如此年幼的少年。

“是時候該撤退了!”

這次下山,黃巾軍的收穫不可謂不豐。

不但繳獲了無數的糧草輜重,還得到了附近幾個縣城百姓們的擁護與愛戴。

由於東西太多,黃巾軍前進的速度自然變得很慢。

這一日,陳旭正騎在馬上前行,突然一隊士卒帶着一人來到陳旭身旁。

那個人一身獵戶打扮,看到兵甲精良的黃巾軍,臉上露出了畏懼的神色。

陳旭向領頭的那個士卒問道:“你爲何帶這人過來?”

領頭的士卒答道:“我率人四處偵查,發現此人鬼頭鬼腦,以爲他是官兵斥候,就將他抓了起來。他卻說自己是本地獵戶,有重要事情向主公彙報。”

“哦?”陳旭目光一閃,下馬問道,“你尋我何事?”

男人看到陳旭以後,連忙跪在地上,鼓起勇氣說道:“將軍攻破縣城,卻對民秋毫不犯。不僅如此,還分發了很多錢糧給窮苦百姓,我等附近百姓,哪個不對將軍感恩戴德?”

“但是小人今日上山打獵,卻看到有很多官兵,埋伏在離此地不遠處的山林之中。”

“小人看他們的樣子,好像是要對將軍不利。所以小人就拼命趕來,向將軍彙報這個消息。”

陳旭聞言一驚,看着此人的臉色,不像是在說謊。

他急忙上前扶起此人,問道:“不知壯士可願帶我手下斥候前去一探究竟?”

那人臉上露出一絲難色,道:“山道崎嶇,不好行走,若不是山中獵戶,很容易讓他們發現蹤跡。”

“小人自己丟掉性命倒是無妨,就怕跟小人前往的軍爺被官兵發現。”

就在此時,一人高聲喝道:“某一生下來便在山林之中,以狩獵爲生。若官兵果真藏在山中,某願帶人前去一探虛實。”

陳旭舉目望去,看見說話之人正是李郭,不由一喜,說道:“此事非長其不能成事。”

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91章 張郃第867章 美人殤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1章 勸說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75章 推測第71章 勸說第472章 劫營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章 虎嘯第370章 詐城第299章 大婚第921章 入徐州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245章 大捷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08章 盜竊案第5章 臥虎嶺第626章 建言第779章 釋放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52章 暗鬥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46章 考覈第487章 臨江仙第57章 驚變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01章 詭異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4章 國輔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580章 抉擇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109章 報仇第271章 唐姬第308章 換糧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81章 往事第92章 離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551章 凱旋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53章 烏龍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96章 家宴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395章 困境第296章 生死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8章 神勇第274章 安心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49章 奪權第51章 欲擒故縱第364章 赦令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677章 拒絕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365章 攻城第633章 郭淮第338章 弒帝第223章 安頓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357章 蛻變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67章 不可敵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902章 錦囊第31章 練兵第119章 噩耗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333章 投效
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591章 張郃第867章 美人殤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1章 勸說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75章 推測第71章 勸說第472章 劫營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章 虎嘯第370章 詐城第299章 大婚第921章 入徐州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245章 大捷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08章 盜竊案第5章 臥虎嶺第626章 建言第779章 釋放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52章 暗鬥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46章 考覈第487章 臨江仙第57章 驚變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01章 詭異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4章 國輔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580章 抉擇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109章 報仇第271章 唐姬第308章 換糧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281章 往事第92章 離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551章 凱旋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53章 烏龍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496章 家宴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395章 困境第296章 生死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8章 神勇第274章 安心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49章 奪權第51章 欲擒故縱第364章 赦令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677章 拒絕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365章 攻城第633章 郭淮第338章 弒帝第223章 安頓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357章 蛻變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67章 不可敵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902章 錦囊第31章 練兵第119章 噩耗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333章 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