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糾結

賈詡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事情。

如今天下僅存的諸侯,都不是易與之輩。

他們此次之所以併力伐陳,正是因爲感受到了陳旭強大的威脅。

假如真讓陳旭打下益州,那個時候陳旭大勢已成,幾乎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抗衡天下諸侯。

而這些,並不是其餘諸侯願意看到的事情。

曹操此次不遺餘力攻打關中,正是爲了逼迫陳旭退兵,而使他攻打益州的戰略化爲泡影。

政治鬥爭有時候與軍事鬥爭完全一樣,也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陳旭這次幾乎傾盡關中兵力,氣勢洶洶前來攻打益州,假如因爲關中之危而撤兵,必將留下明顯的破綻。

縱然此次他領兵回去,能夠擊退其餘諸侯,待下一次再次伐蜀之時,諸侯必定會捲土重來。

若事情到了那種地步,真如賈詡所說那樣,再想攻下益州必將難上十倍。

正是考慮到了這些,賈詡纔會向陳旭建議,此次應當破釜沉舟攻下益州。

他之所以有此諫言,也是因爲對於程昱、李儒有信心,認爲他們能夠守住關中。

不然的話,相比起益州之地,還是大本營關中更加重要。

田豐聽見賈詡的話,亦是說道:“文和之策雖然有些冒險,卻也是最好的選擇。”

“主公臨走之前既然已經做好了佈置,哪怕出現曹孟德這個變數,也應當信任仲德、文優纔對。”

“爲今之計,還是應當先攻下益州爲好。”

張既卻是說道:“兩位軍師之言雖然不錯,然而曹孟德並不像袁本初那般境內缺糧。”

“曹軍攻打關中之戰,定會曠日持久。”

“如今巴郡雖克,然而益州軍仍舊佔據了劍閣之雄,境內兵馬仍有數萬,糧草充足。”

“主公想要攻下益州,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功成。”

“以關中之兵力,擋住曹軍一時並不困難,可是奢望能夠一直拒敵於國門之外,無異於冒險之極。”

“關中乃主公之根基,絕對不容有失,竊以爲,應當派兵回援。”

聽見張既之言,陳旭輕輕捋着鬍鬚,而後向司馬懿問道:“對於此事,仲達有何高見?”

司馬懿上前一步,恭敬的說道:“此次南征,主公對於益州之地勢在必得,絕不能輕易撤兵。”

“然而幷州乃是主公之根基,亦不容有失。”

“益州多山地,騎兵在此並不能發揮作用,主公不妨讓趙雲將軍率領騎兵回返關中。”

“如此一來,主公既可以繼續攻打益州,趙雲將軍又可以憑藉騎兵速度優勢,及早趕回關中支援。”

“憑藉趙雲將軍之聲威,輔以陷陣營之勇悍,未嘗不能擋住曹軍兵鋒。”

陳旭聞言大喜,當即說道:“仲達之言正合吾意!”

賈詡與田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笑意。

爲今之計,無論是孤注一擲攻打益州,還是率領大軍撤回關中,都並不可取。

他們並非真的沒有想到分兵兩路,一路攻打益州,一路回軍救援關中。

然而,兩人知道司馬懿乃河東郡人氏,對於此次放棄河東郡之事,心中多少會有些不滿。

假如陳旭最終採納的決策,是由司馬懿所獻,那麼多少可以撫平他心中的不滿。

賈詡、田豐現在都是滿身榮譽,自然不在乎這一次獻計的功勞,將這份功勞讓給司馬懿,也未嘗沒有提攜後輩的意思。

隨後,陳旭就喚來趙雲,讓他率領騎兵返回關中,星夜兼程趕馳援關中,抵擋曹軍。

司馬懿見自家主公,如此輕易就採納了自己的建議,先是微微一愣,繼而就想通了其中關鍵,心中不由暗暗感動。

相比起袁紹麾下,謀士爭權奪利的情形,關中謀士之間的關係卻是要融洽許多。

“主公之志在於四海,又豈會羈絆於一城一池?”

“縱然今日河內郡與河南尹會被曹軍佔據,主公早晚亦會將其奪回。”

“更何況,陳氏宗族祠堂在河南尹境內,就連主公都沒有說些什麼,我又豈能因此心懷不滿。”

想通了這些,司馬懿心中陰霾盡去。

雨過天晴之後,道路仍舊有些泥濘,趙雲率領騎兵艱難的在官道上行駛着。

趙雲雖然深得陳旭器重,將騎兵都交由他指揮,並且把關中之生死存亡,也都寄託在趙雲身上。

然而此時,趙雲臉上卻並沒有露出喜色。

“孝德跟隨我這麼多年,如今卻死於非命,張任卻仍舊活得好生逍遙。”

每每念及於此,趙雲總是感覺心中有些苦悶。

在他身旁,趙煌、湯陳亦是沉默不語,眼中都露出了一絲不甘之色。

湯陳脾氣比較急躁,終於忍受不住對着趙雲說道:“將軍,未能替孝德報仇,我不甘心啊!”

趙雲騎在戰馬上眺望着遠方,說道:“此事,主公會給我們一個交代的。”

又是一場漫長的沉默,只能聽見戰馬踐踏在地上的響聲,卻並無一人說話。

趙煌臉色掙扎了一陣,轉頭對趙雲輕聲說道:“我曾聽聞,孝德是死於百鳥朝鳳槍法之下。”

趙雲驟然聽聞此言,渾身一震,擡頭盯住了趙煌,眼中鋒芒畢露。

“此事你從何處聽來?”

趙煌道:“那些跟隨孝德斷後的士卒,雖然已經全部戰死,可是仍舊有不少益州軍見此情形。”

“有人說,孝德因爲看見張任使出百鳥朝鳳槍法,這纔在震驚中被一槍挑殺。”

事實也正是如此,江武當時雖然已經有些力竭,卻也不見得接不住張任一槍。

江武跟隨趙雲這麼多年,對於百鳥朝鳳槍法自然十分熟悉。

正是因爲看見了那套熟悉的槍法,江武才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而被張任一槍挑殺。

趙雲聞言,當即收斂了眼中的光芒,皺眉沉默了起來。

“莫非張任就是我另一個師兄?”

早在趙雲下山以前,就已經聽童淵說,他以前有兩個記名弟子,向他學習過百鳥朝鳳槍法。

其中一人乃是張繡,另外一人趙雲至今都不知曉。

假如張任果真會百鳥朝鳳槍法,必定是他另外一個師兄無疑了。

一方是自己師兄,另一方卻是親信扶手,念及於此,趙雲心中不由糾結萬分。

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516章 再審第609章 刁難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30章 缺糧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472章 劫營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689章 中伏第317章 謀關中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856章 傷勢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551章 凱旋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85章 鴻門宴第663章 遊行法第322章 饑荒第246章 追擊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12章 張揚第686章 遭遇戰第655章 鬧事第628章 有鬼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2章 李儒三策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921章 入徐州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390章 清洗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866章 孫權第61章 救人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2章 卜己之死第339章 船毀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318章 魄力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447章 韓遂第460章 大捷第640章 聆聽第814章 婚事(下)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226章 百態第349章 奪權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05章 約戰第637章 衝突第107章 身亡?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251章 祭奠第247章 反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46章 離別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20章 徐晃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190章 回寨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617章 讒言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224章 襲城第326章 誘敵第510章 切磋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50章 東阿對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77章 反目第779章 釋放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
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516章 再審第609章 刁難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30章 缺糧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472章 劫營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689章 中伏第317章 謀關中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856章 傷勢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551章 凱旋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85章 鴻門宴第663章 遊行法第322章 饑荒第246章 追擊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12章 張揚第686章 遭遇戰第655章 鬧事第628章 有鬼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2章 李儒三策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921章 入徐州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390章 清洗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866章 孫權第61章 救人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42章 卜己之死第339章 船毀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318章 魄力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447章 韓遂第460章 大捷第640章 聆聽第814章 婚事(下)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226章 百態第349章 奪權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05章 約戰第637章 衝突第107章 身亡?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251章 祭奠第247章 反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46章 離別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20章 徐晃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190章 回寨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617章 讒言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224章 襲城第326章 誘敵第510章 切磋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50章 東阿對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77章 反目第779章 釋放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