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

正如賈詡所料那般,一直等到次年開春時分,七路大軍才呼嘯而來。

第一路乃是劉備,起兵十萬兵鋒直指武關;第二路乃是曹操,起兵十萬奔赴箕關。

第三路乃是孫策,起兵十萬前往函谷關;第四路乃是袁紹,起兵十萬攻打太原郡。

第五路乃是烏桓人,起兵五萬越過幽州,與張郃麾下五千人馬匯合在一起,攻打雁門郡。

第六路乃是鮮卑人,起兵八萬南下入侵雲中郡;第七路乃是夷越聯軍,五萬兵馬在益州南方作亂。

而此時,關中已經做好了準備,張繡領兵兩萬駐守武關。

陳旭對於龐統、徐庶十分忌憚。

再加上關羽、張飛、黃忠、魏延、陳到都是萬人敵,他不敢有絲毫大意,更是派遣賈詡前往武關,幫助張繡守城。

在陳旭看來,賈詡與張繡屬於最佳搭檔,歷史上兩人佔據一郡之地,都能數拒曹操,可見二人配合之默契。

當然,這次荊州軍乃是實打實的攻堅戰,拼的是雙方士卒戰鬥力,以及後勤補給,縱然賈詡智謀過人,基本也很難派上用場。

饒是如此,陳旭還是將他派了過去,也許只有這樣,他纔會感到心安。

徐賢能文能武,又是陳旭女婿,讓他領兵兩萬駐守函谷關,哪怕周瑜智謀出衆,哪怕孫策勇冠三軍,陳旭也並不擔心。

wωw¸ тt kan¸ ℃O

郝昭被稱爲鐵壁將軍,守起城來無懈可擊,當初憑藉幾千人馬,就讓數萬曹軍無計可施。

如今箕關有兩萬大軍,縱然郭嘉足智多謀,曹操詭計多端,許褚等人勇冠三軍,陳旭也非常放心。

饒是如此,爲了保險起見,陳旭仍舊派遣程昱過去,幫助郝昭駐守箕關。

有此二人在彼,則箕關牢不可破。

武關、函谷關、箕關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只要有良將率領兵馬把守,敵軍就很難攻入城中。

只不過益州與幷州的局勢,就有些複雜了。

先說益州吧,雖說有五萬夷越叛軍,可是這些叛軍來自於各個部落,極其分散,非常不好討伐。

而且益州南方山林密佈,毒蟲猛獸十分常見,夷越之人見沒有官兵就燒殺搶奪,官兵前來討伐就會遁入山中。

五萬人分散開來,其危害性較之以前的羌患,尚且不逞多讓。

卻說陳政得到來自關中的消息,知道夷越之人將會叛亂以後,就召集司馬懿、法正、張鬆等人議事,並且還派人知會徐晃、甘寧,讓他們先來成都一趟。

甘寧率先抵達成都,徐晃卻是與張任一起過來。

原來,陳旭心憂益州局勢,就把熟知益州事務的張任派遣過來,好助陳政一臂之力。

見到張任過來,陳政自然是大喜過望,有了這位巴蜀名將在此,他穩定益州的信心更強了。

法正、張鬆、張任久居益州,如何對付夷越之人,自然非常有發言權。

陳政當即問道:“諸位對於即將來臨的夷越叛亂,可有良策教我?”

張鬆當即笑着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主公得到益州已經數年,如今益州境內兵強馬壯,百姓歸心,區區夷越叛亂,何足掛齒?”

陳政聞言大喜,可他也知道要廣納忠言,仍舊開口向法正詢問計策。

法正也是說道:“夷越叛亂的確是疥癬之癢,不足一提,縱然他們再如何鬧騰,也不過是禍亂益州南部三郡而已。”

“這三郡之地,漢民本就極少,縱然對於夷越叛亂不理不踩,短期之內亦無大礙。”

“吾所慮者,乃荊州耳。”

法正一言既落,衆人皆驚,唯有司馬懿看着法正,目露奇色。

張鬆問道:“巴郡有甘寧將軍駐守,漢中有徐晃將軍駐守,益州更有十萬大軍,荊州兵又怎會捨棄武關,轉而攻打益州?”

法正道:“若是夷越之衆沒有叛亂,憑藉益州山川之險峻,料想荊州兵不敢輕易來犯。”

“然則夷越叛亂,我等若是領軍南下平叛,卻會給荊州兵以可乘之機,劉備很可能會會舉大軍來犯。”

司馬懿當即出聲應和,道:“法尚書之言極爲有理,世子不可不防。”

陳政皺着眉頭問道:“孝直、仲達之擔憂亦有道理,假如荊州兵果真來犯,卻該如何應對?”

法正捋了捋鬍鬚,笑道:“荊州兵不來便罷,若真敢犯我巴蜀之地,某定會讓他們們鎩羽而歸。”

陳政急忙追問:“先生有何妙策?”

法正侃侃而談:“如此,如此,可保益州無虞。”

陳政聞言,當即大喜過望。

司馬懿面對智謀出衆的法正,也感受到了很大壓力,暗暗想到:“此人以前名不見經傳,不曾想有此等謀略。”

“若想要取得世子器重,必定不能被此人壓過一頭。”

心念急轉之間,司馬懿當即說道:“法尚書之策大妙,懿只能錦上添花,世子如此如此,既能保得益州南部安定,又可麻痹荊州軍,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也。”

陳政聞言更喜,道:“有孝直,仲達在此,益州固若金湯。”

自從陳政等人定下計策以後,一面收攏糧草,整頓軍備,一面廣派斥候打探益州南部消息。

卻說徐晃、甘寧領了計策之後,就星夜兼程趕回漢中、巴郡,靜靜等待着。

來年開春,果真戰火四起,益州南部三郡由於夷越之衆的叛亂,很快就脫離了陳政的掌控。

陳政聽聞夷越人叛亂,當即勃然大怒,盡起益州之兵南征,準備一戰消滅夷越叛軍。

與此同時,荊州兵亦是大張旗鼓往武關殺去,所過之處旌旗遮天,灰塵蔽日,聲勢簡直駭人聽聞。

與此同時,陳旭領着田豐、呂布、趙雲、龐德、陳駿等人,以及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赴幷州。

至於蒲阪,卻留下了陳羣、陳虎、李儒、鍾繇、高順等人,還有五萬兵馬駐守,以防關中其餘幾處戰事有變。

這一次,關中龐大的戰爭潛力,完全被挖掘了出來。

若不是需要駐軍的地方太多,陳旭完全能夠聚集大量兵馬,呈碾壓之勢消滅任意一方諸侯。

……

陳留境內,一彪人馬浩浩蕩蕩往前面奔行。

曹操來到陳留與東郡的交界處,遇見一座山嶺,不由停頓了下來。

他讓夏侯惇等人率衆先行,自己卻是帶着許褚、郭嘉以及一些親衛,往山中走去。

這座山嶺,正是當初陳旭率領陳家村子弟,圍獵猛虎的臥虎嶺。

二十餘年過去了,卻已經變得物是人非,可是因爲陳旭、典韋的崛起,這座本來沒有絲毫名氣的山嶺,也漸漸爲衆人所知。

春天來臨,草木發芽。

地上不知名的野花,散發着芬芳氣息,不時還能看到一些蜜蜂嗡嗡飛舞着,勤勞的採集花蜜。

曹操來到臥虎嶺下面,沒有棄馬上山,只是靜靜注視着這片山嶺。

過了許久,他才感嘆道:“陳文昭起於微末,而今佔據四州之地,令天下諸侯膽寒,不得不合力抗之。”

“與其相比,吾不如遠矣。”

曹操轉頭看着身旁的郭嘉,有些唏噓不已。

如今的曹操已經五十二歲,這個年齡在古代已經算是長壽了。

而且曹操還有頭痛的毛病,眼看年齡漸長,自己卻只能佔據兩州之地,多少有些悵然。

其實這次出兵攻打箕關,他並沒有多少信心,不是曹操妄自菲薄,而是郝昭守城實在太讓人絕望了。

事實上,守城方永遠佔據着絕對優勢,特別是像箕關這樣的險關,更是如此。

當初陳旭攻打劍閣,也是寸步難進,哪怕他使出渾身解數,張任都能一一化解,關中軍根本不能越雷池一步。

若不是有張鬆裡應外合,而且張任迫於內部壓力,恐怕關中軍也會在劍閣折戟沉沙。

曹操雖然沒有信心,可是他畢竟乃當世豪傑,麾下謀士也都看得清天下局勢,這纔沒有絲毫猶豫,就同意出兵合力伐陳。

哪怕這路兵馬沒有絲毫斬獲,也能夠牽制住一部分關中兵力,若是其餘幾路兵馬有一方獲勝,此次聯軍伐陳都不虛此行。

“奉孝,你說這次七路大軍伐陳,會不會成功?”

感嘆了一陣,曹操忽然將目光放在了郭嘉身上,眼中露出了期盼之色。 щшш▲ ttKan▲ C〇

郭嘉沉默。

他雖然長得比較消瘦,可是眼中睿智的光芒,卻如星河般璀璨奪目。

看着曹操露出的期盼之色,郭嘉卻是苦笑道:“若是駐守函谷關的將領還是郝昭,就連我也沒有信心攻破此關。”

“而且陳文昭經過這麼長時間修生養息,哪怕此次七路大軍來攻,他也能派出不少兵力駐守箕關,想要破城必將難如登天。”

“至於其餘幾路兵馬,能夠有所斬獲,未可知也。”

“哎。”

曹操嘆息了一聲,擡頭看着這片山嶺,久久不語。

這個時代的曹操,遠遠沒有歷史上那麼意氣風發。

陳旭的橫空出世,不僅挖走了很多本來屬於曹操的人才,還搶先一步挾天子以令諸侯。

毫無疑問,曹操是一位英雄,可是失去了成長的土壤,就連英雄也沒有用武之地。

若是沒有陳旭這個外在威脅,他完全有能力北伐消滅袁紹,擴張自己實力,可現在的曹操,卻不能那麼做。

他只能龜縮在徐州,謹慎防備來自於關中的威脅,縱有滿腔抱負,又能如何?

曹操最後走了,卻留下了一聲嘆息:“既生旭,何生操?”

第102章 馬驚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475章 逃脫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34章 劫營第759章 先登營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549章 水淹第814章 婚事(下)第260章 分歧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911章 勸諸葛第763章 綠洲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591章 王延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674章 秦宓死第453章 張遼至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23章 逃命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62章 孤膽英雄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791章 入敵營第458章 大逆轉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12章 張揚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399章 密信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492章 野炊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823章 下馬威第27章 亂起第560章 反心第747章 快來了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92章 陷陣營第226章 百態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222章 吹捧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791章 入敵營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472章 劫營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63章 遊行法第64章 野心第933章 狙擊戰第54章 約戰第591章 張郃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331章 賭約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301章 反應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399章 密信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章 魂入漢末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0章 欲殺文昭第229章 交易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95章 皇甫嵩第570章 離別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2章 暗鬥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983章 梟雄隕落
第102章 馬驚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475章 逃脫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34章 劫營第759章 先登營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549章 水淹第814章 婚事(下)第260章 分歧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911章 勸諸葛第763章 綠洲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591章 王延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674章 秦宓死第453章 張遼至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23章 逃命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62章 孤膽英雄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791章 入敵營第458章 大逆轉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12章 張揚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399章 密信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492章 野炊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823章 下馬威第27章 亂起第560章 反心第747章 快來了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92章 陷陣營第226章 百態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222章 吹捧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791章 入敵營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472章 劫營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63章 遊行法第64章 野心第933章 狙擊戰第54章 約戰第591章 張郃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331章 賭約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301章 反應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399章 密信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章 魂入漢末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0章 欲殺文昭第229章 交易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95章 皇甫嵩第570章 離別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2章 暗鬥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983章 梟雄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