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約戰

回到城中,典韋來到陳旭面前請罪。他帶出去的五百官兵,最後跟着回來的,不足兩百。

典韋滿臉通紅,他認爲,要不是自己向陳旭請戰,陳旭就不會同意他出城作戰,也就不會損失那麼多官兵了,所以心中愧疚不已。

陳旭一把拉住典韋,輕聲安慰道:“兄長按我軍令行事,奮勇殺敵,賊人膽寒,何罪之有?”

陳旭安慰了一會兒,典韋心中才好過一些。此時,他心中又有些疑惑。

“文昭,方纔黃巾渠帥被你一箭射於馬下,爲何不趁勝追擊,反而撤回城中?”

他雖然是一介莽夫,但是與橋玄、陳旭待在一起那麼久,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懂得一些。

方纔的情形,黃巾軍羣龍無首,若是官兵趁勢反擊,很有可能取得勝利。

典韋的疑惑,其餘軍中將官心中也有,只是沒有開口詢問罷了。待典韋問出以後,他們都盯着陳旭,想要知道自家主將爲何不趁勢殺敵?

搖了搖頭,陳旭說道:“王延此人,劍術非凡,自稱於夢中所學,我能感受到那一箭並未射中他的要害。”

“況且,黃巾軍非同小可,不可小覷。兄長與其交戰,當知黃巾之勇。我軍兵力遠遠少於黃巾軍,再戰下去,勝負難料。”

聽完陳旭的話,衆人不再疑惑。

黃巾軍的勇悍,有目衆睹;官兵雖然數次擊敗黃巾軍,但是每次在絕對的優勢下,都還損失慘重,陳旭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安排完衆人照看傷兵、撫卹死去的將士,而後把軍中事物都交給典韋、陳靜。之後,陳旭卻獨自來到城牆上,看着黃巾軍安營紮寨的方向,默默不語。

“希望我不要看錯人!”陳旭暗暗想到,心中居然有些忐忑。

卻說王延被陳旭的兩石大弓射下馬,他的親兵全都手足無措,跑去搶救他。卻見王延並無大礙,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的親兵都是跟他一個村子出來的,對於王延忠心耿耿。衆人正惱怒陳旭放箭射人,想要找他拼命,卻發現官兵已經殺出黃巾軍的包圍。

王延見無法留下陳旭,就緊緊握住那隻射來的箭,下令撤兵。回到營寨以後,王延遣散所有人,在中軍大帳之中,將陳旭射他的箭拿了出來。

箭是一支好箭,可是居然沒有箭頭,而且在箭頭之上,還包了一塊絹布。王延攤開絹布,仔細讀着上面的內容。

絹布上寫着:王延吾兄,我等村落相鄰,是謂同鄉,奈何刀兵相見?豫州黃巾大敗,皇甫將軍隨時都可能揮兵背上,黃巾起義雖然聲勢浩大,卻註定失敗。

某不忍君閣兄身死,亦不願與兄交戰,望兄速速退兵!

看完絹布上的話,王延沉默良久,而後把絹布燒成灰燼。

他知道陳旭絹布上說的話,絕非危言聳聽。他也知道黃巾必敗,但是卻不認爲會敗得很快。畢竟,大賢良師兄弟三人,擁兵數十萬,這讓他存了一絲僥倖的心理。

王莽被殺,王家隱忍上百年,揹負了太多的罵名。而他的子孫,卻沒有忘記祖先的志向。

王莽篡位以後,深知土地兼併的危害性,就實行改革。但是卻觸犯了豪強、大族的利益,他們開始激烈的反抗,使得天下變得動盪不安,最後王莽被殺。

王莽的土地國有、均產、廢奴三個大政策,被胡適先生稱爲‘中國最早的社會主義改革’。但是,在一直以忠君思想爲主的歷朝歷代,卻被罵爲叛逆者。

王家落魄後,世代生活艱苦,更加堅定了他子孫們的信念,覺得祖先的志向是那麼的偉大。

“兩百多年了,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可能連我王家的傳承都會斷掉吧?我絕不甘心!”

絹布化成灰燼,王延喃喃說道:“文昭有情,我又豈能無義?”

陳旭站在牆頭上,正是擔心自己會看錯王延,怕王延將自己射出去的絹布公佈出來。到時候,縱然他可以否定那張絹布的真實性,亦會惹得衆人懷疑。

好在王延是位正人君子,他也素來敬仰陳旭爲人,不屑於這麼害他。

連續兩日,黃巾軍都沒來攻城。第三日,王延又帶領黃巾軍前來,但是並未攻城,只是讓人向城中下戰書。

戰書上是這個意思:黃巾軍與官兵各出五百士卒,若是黃巾軍勝,則官兵退出東阿;若是官兵勝,則黃巾軍退兵,不再進犯東郡。其中特別提到,陳旭、典韋不能上戰場。

王延看過陳旭的絹布之後,不願再與陳旭交戰。而且,就算他能攻破東阿,待皇甫嵩來時,他手下的幾千黃巾軍,仍是難逃覆滅的下場。

思前想後,王延覺得,只有與大賢良師合兵一處,纔有可能擊敗官兵。與其在這裡消耗兵力,還不如北上冀州。

所以,王延纔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

以五百兵力與官兵交戰,贏的話,即使官兵不讓出東阿,黃巾軍也會獲得士氣;就算輸了,王延也可以找到藉口退兵。

若是其他人,不見得會答應他的這個要求。但是陳旭既然與他通了書信,就很有可能答應他這個要求。

東阿城內,陳旭、軍中將官、縣中豪強大戶全都聚在一起,商討着是否要答應王延的約戰。

陳旭冷眼看着交頭接耳的縣中豪強,不發一語;程昱呆在旁邊,目露奇色。

沒過多長時間,薛房就代表東阿的豪強、大戶向陳旭進言:“黃巾賊人倍於我軍,今日難得他們願意以同等兵力交戰,還請將軍分奮大漢之聲威,派遣五百官兵,與黃巾賊人一戰!”

這些豪強、富戶,他們雖然痛恨黃巾軍,恨不得將他們全部消滅。但是如今黃巾軍兵臨城下,感受到自家受到了威脅,他們巴不得這些黃巾軍全部離開。

至於離開之後,黃巾軍到底會去攻打哪裡,卻不關他們的事。

陳靜立於一旁,見狀,出言:“黃巾軍悍勇,官兵有所不敵,若是遣五百人與其交戰,恐難勝出。”

一位東阿豪強見到陳靜說話,立刻斥責到:“這裡都是一縣德高望重之人,汝無官無職,此地又豈容你來多嘴?”

被人斥責,陳靜臉色通紅,握了握拳頭,終究是沒有發作。他退到陳旭身後,低着頭,卻沒有人看到他眼中閃過的寒光。

陳靜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他既慷慨大方,爲人豪爽;又性格陰沉,睚眥必報。

斥責他的那人看到陳靜退去,臉上閃過一絲不屑,其他豪強、大戶亦是滿臉戲謔。

看着東阿豪強、大戶們得意的嘴臉,陳旭不發一語。他知道,上次自己逼迫他們,這些人現在是在報復。

自己執掌兵馬大權,這些人不敢得罪,就把氣撒在陳靜身上。

此時,又一個豪強出言說道:“縣中數千兵馬,每日人吃馬嚼,耗費錢糧無數,這些都是我等支出,若是能夠早日逼迫黃巾軍退兵,有何不可?”

這纔是這些人心中的真正想法。但是他們絲毫沒有考慮過,若是官兵敗了會怎樣?就算是官兵勝了,若是黃巾軍還不撤兵,又該如何?

陳旭把目光投到程昱身上,卻見他低着頭,好似絲毫也不在意縣中會不會出兵。

在他看來,現在只需將黃巾軍拖上幾日,等到他們糧盡,官兵就可不戰而勝。

大破幾千黃巾軍,這可不是一個小功勞。

他雖然跟陳旭認識的時間不長,但是一葉知秋,陳旭每日有空之時,都會找他請教一些問題。從他的言談之中,程昱知道,這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非常不簡單。

陳旭既非庸才,就絕對不會答應黃巾軍的約戰。

環視一週,見東阿豪強、大戶紛紛要求答應黃巾軍的約戰,陳旭就開口說道:“如此,我等迎戰便是!”

話畢,陳旭不再多言,就招呼陳靜離開縣衙。

陳旭話音落下,豪強、富戶們全都興奮異常,只有程昱猛然擡頭,不可思議地看着陳旭離去的背影。

前翻陳旭派兵出城,試探黃巾軍之事,程昱就感覺莫名其妙;陳旭今日的舉動,他更是覺得匪夷所思。

不知爲何,這個時候,他心中居然有些不安。

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885章 內亂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23章 下馬威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633章 郭淮第287章 厚葬之第906章 再設計第578章 獻第87章 擇婿第565章 密謀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04章 曹嵩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525章 名利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525章 名利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58章 法正第949章 東風第365章 攻城第539章 戰!第747章 快來了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295章 衝突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章 臥虎嶺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47章 黃巾再起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637章 衝突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1章 訛詐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626章 建言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762章 迷路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186章 馬賊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39章 戰!第921章 入徐州第552章 韓莒子第747章 快來了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814章 婚事(下)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80章 抉擇第960章 登岸第516章 再審第688章 追擊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65章 密謀第387章 圍殺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72章 爭功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766章 陰招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0章 重逢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89章 必敗論第58章 遊街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267章 不可敵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185章 高順第558章 法正第144章 鬥將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640章 聆聽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0章 缺糧第965章 一封信
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885章 內亂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23章 下馬威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633章 郭淮第287章 厚葬之第906章 再設計第578章 獻第87章 擇婿第565章 密謀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04章 曹嵩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525章 名利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525章 名利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58章 法正第949章 東風第365章 攻城第539章 戰!第747章 快來了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295章 衝突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章 臥虎嶺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47章 黃巾再起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637章 衝突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1章 訛詐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626章 建言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762章 迷路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186章 馬賊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39章 戰!第921章 入徐州第552章 韓莒子第747章 快來了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814章 婚事(下)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80章 抉擇第960章 登岸第516章 再審第688章 追擊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65章 密謀第387章 圍殺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972章 爭功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766章 陰招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0章 重逢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89章 必敗論第58章 遊街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267章 不可敵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185章 高順第558章 法正第144章 鬥將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640章 聆聽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30章 缺糧第965章 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