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百態

郝昭繼續與湯陳,大戰了三十回合。直到現在,他仍舊是隻守不攻,每次都是消耗湯陳的體力。

湯陳越打越憋屈,他慣用大刀,並且擅於馬上作戰。

如今在演武場上步戰,並且以木棍代替大刀,他的武藝本來就施展不開。偏偏對方那個少年,還是防守的十分嚴密,每次都能夠化解他的攻勢。

現在正值中午,湯陳飢腸轆轆,越打越是力氣不濟。

與之相反,郝昭方纔已經吃過東西,並且還喝了點水。而且他年輕力壯,使用的武器也是長槍。

木棍雖然不是長槍,卻與長槍相差不遠。所以郝昭的武藝,能夠完全施展開來。

此消彼長之下,湯陳自然是,越來越拿郝昭沒有辦法。

咬了咬牙,湯陳在心中暗暗想到:“不能再這麼繼續下去了,不然等我力氣消耗完,一定會落敗。”

纔開始,他與郝昭交戰,仍舊留了一點力氣,用來防備郝昭的偷襲。

但是這麼多回合下來,郝昭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防守,從來不主動攻擊。所以湯陳決定放棄防守,全力開始進攻。

“嗬!”

湯陳大喝一聲,掄起木棍,奮力砸向郝昭。郝昭沒想到湯陳的力氣暴漲,架住湯陳的木棍以後,頓時覺得手臂有些發麻。

郝昭見狀,不驚反喜,眼睛也亮了起來。但是他的臉上,仍舊不動聲色。

又過了幾個回合,郝昭被全力以赴的湯陳,打得節節後退。胡纔等人見狀,紛紛大聲叫好。

眼見郝昭,已經快要支撐不住。湯陳再次奮力掄起木棍,砸向郝昭。湯陳的如此舉動,卻是使得自己身前門戶大開。

“就是現在!”

郝昭在心中吶喊一聲,一改以前的不動聲色,轉守爲攻,一棍刺向湯陳的胸膛。

湯陳完全沒有想到,郝昭會主動攻擊。再加上他發力十分,現在想要收棍格擋,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猝不及防之下,郝昭的木棍直接點在了湯陳身上。而湯陳的木棍,這個時候仍舊沒有砸下去。

被郝昭點中胸膛的那一刻,湯陳就知道,自己已經敗了。他努力制止住,仍舊砸向郝昭的木棍。

木棍落在離郝昭頭頂三寸的地方,才堪堪停住。

而郝昭,他仍舊保持者刺出木棍的姿勢。湯陳木棍砸向他腦袋的時候,郝昭的眼睛,絲毫沒有眨動一下。

看着少年老成的郝昭,湯陳丟掉手中的木棍,頹然嘆道:“我敗了!”

晉陽,州牧府。

陳旭看着一表人才的郝昭,聽着胡才繪聲繪色的描繪,郝昭與湯陳交戰的過程以後,陳旭的眼中,露出了奇色。

可以說,單純對比兩人武藝的話。年僅十八歲的郝昭,如何也不是湯陳的對手。

但是郝昭,不停地爲自己創造機會,並且把握住戰機。這才化不可能爲可能,一舉擊敗湯陳。

可以說,從一開始,湯陳就落入了郝昭的算計之中。

郝昭在校場外,徘徊那麼長時間,早已估算到了湯陳的實力。他自忖,自己與湯陳正面交鋒,很難取勝。

所以他在擊敗胡才之後,才說自己氣力不濟,想要休息,並且要來了食物與水。

等了一個時辰,正值中午吃飯的時候,湯陳已經變得飢腸轆轆。

郝昭把握好時機,開始向湯陳挑戰。湯陳身爲軍中大將,自然不會拉下臉面,等吃飽喝足了再與郝昭比試。

而後郝昭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他一直嚴密防守,消耗湯陳的體力,並且讓湯陳麻痹大意。

幾十個合下來,沒吃飯的湯陳,自然開始力氣不濟,變得心浮氣躁起來。

而後,湯陳就如同郝昭猜測的那般,開始放棄防守,全力進攻。

這個時候,郝昭雖然看似節節敗退。但是他卻一直在尋找機會,準備一舉擊敗湯陳。

事情的結局,正是如同郝昭所料的那般,他取得了勝利。

雖然他如此行事,有些取巧的成分在裡面,但是湯陳卻是敗得心服口服。

如此年紀,就已經心思縝密,處變不驚,有着這樣的算計。假以時日,此人一定前途無量。

陳旭前世酷愛三國遊戲,特別喜歡抓捕名將。遊戲中的每一個名將,都有着大略的介紹。

而郝昭,陳旭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此人,曾經憑藉一千多兵馬,阻攔諸葛亮北伐的數萬大軍,與諸葛亮晝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

任憑諸葛亮使用百般計謀,就是不能攻下郝昭防守的陳倉。最後魏國援兵到達,使得諸葛亮不得不退兵。

因此,後世也有人說,郝昭是三國時期第一擅守的名將。

當時各國名將凋零,諸葛亮威震華夏。郝昭的那次守城戰,讓他得到了魏明帝的空前重視,準備重用他,並且加封他爲關內侯。

卻不想,沒過多久,郝昭就病死了。

這樣一個名將,剛好開始大展宏圖之時,居然就這樣病逝,真是可悲可嘆。

其實,後世還有一種傳聞,那就是郝昭曾經跟隨張遼,參加過逍遙津戰役,斬殺過吳國大將陳武。

至於是否如此,陳旭自己也不得而知。

然而,僅憑郝昭在歷史上,防守陳倉的那場戰役,就能使得此人,躋身於名將之列。

陳旭得知郝昭來投,自然是欣喜異常。奈何郝昭,現在還是太過年輕,尚且不能委以重任。

所以,陳旭就把他帶在身旁,先讓他歷練一番。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陳旭的《短歌行》與招賢令,就傳遍了天下。

當曹操讀完《短歌行》與招賢令之後,對着手下諸將說道:“陳文昭,果真乃世之豪傑。他的胸懷氣度,以及所思所想,都與我一般無二。”

“他爲東郡人士,某雖然現爲東郡太守,卻恨不能與他一見。”

“若天下有一人,乃是我曹操的知己,那麼必定就是此人了。”

曹操卻不知道,陳旭以上的兩樣東西,都是盜用曹操自己的。既然在歷史上,這兩樣東西出於曹操之手,那麼曹操看到之後,又豈會不覺得親切?

與曹操的感嘆不同,郭嘉卻是一臉嚴肅。

他私下對曹操說道:“主公,陳文昭據幷州而不知足,仍舊招賢納士,擴充軍隊。由此可見,此人志向不小啊。”

“若無意外,日後此人必定乃是主公大敵!”

曹操聞言,深以爲然。由於陳旭的壓力,使得曹操更加渴望能夠發展勢力。

冀州,鄴城。

自從袁紹取了冀州以後,帳下兵多將廣,好不風光。但是現在,他卻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下來。

袁紹先與公孫瓚結怨,而後又因爲戰馬的緣故,與袁術鬧翻。

現在,黃巾賊的首領陳旭,居然也取了幷州,帳下兵多將廣。特別是陳旭平定幷州之後,頒佈的一系列政策,更是使得陳旭,成爲大漢的風雲人物。

看着手中的招賢令,袁紹狠狠將它扔在地上,大聲罵道:“無德之人,又豈能爲官?工匠這等賤業,又豈能登大雅之堂?”

發泄了一陣,袁紹卻是不得不考慮沮授方纔說的話。

“如今陳徵北統一併州,與冀州接壤。再加上他麾下兵多將廣,日後必成主公大敵。”

“然而,現今主公與公孫瓚交戰,不能再與陳徵北交惡。若是公孫瓚與陳徵北聯盟,雙方夾攻冀州,主公恐難抵擋。”

“爲今之計,主公當多送錢糧,交好陳徵北。待消滅公孫瓚,取了幽州之後,再徐圖幷州。”

想了一下,袁紹終究是嘆了一口氣。說到底,他也是一方雄主,能力與眼光自然不會差。

沮授所言,他心中何嘗不明白?

但是想到外人,將他他袁紹,與陳旭這個出身卑賤之人相提並論,袁紹心中就有些不舒服。

並且陳旭現在是朝廷親封,貨真價實的州牧,還領着徵北將軍的官職。

他袁紹,卻還只是個渤海太守。冀州牧的頭銜,也是他自封的,尚未得到朝廷的認可。

然而現在的袁紹,還真的害怕陳旭與公孫瓚結盟,聯合攻打冀州。

“來人!”

袁紹對着門外大喊了一聲,就有一個甲士進來跪在地上,說道:“主公何事?”

思考了半晌,袁紹對那人說道:“你把公與叫來,就說我找他,談論與陳徵北結盟之事。”

長安城,李儒看着手中的情報,心中憂慮不已。

他喃喃自語的說道:“當初接受黃巾軍招安,並且封陳旭爲幷州牧,真不知道是對是錯。”

而後,他望着前面奢華的郿塢,眉頭緊緊皺在了一起。

現在的董卓,醉生夢死,每天躲在郿塢裡面享受。就連李儒自己,都很難與董卓見上一面。

“若是丞相再這樣下去,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想起方纔,他被守門的士卒擋在外面的事情,李儒心中就有了一絲於鬱結。

當初的董卓,並不是這個樣子。他雖然一直都有些殘暴,但是對於自己的手下,卻是愛護有加。

至於李儒的計策,董卓更是言聽計從。

但是現在,隨着董卓的大權在握,獨斷朝綱,他已經變得沉迷享受,並且越來越目中無人了。

“亂世爭雄,不進則退。如此下去,遲早都會敗亡啊!”

想到這裡,李儒頹然一嘆,緩緩往自己的家中走去。

第747章 快來了第753章 反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390章 清洗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372章 勸降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85章 鴻門宴第180章 劫營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07章 求助第222章 吹捧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447章 韓遂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325章 敗逃第2章 救人第35章 燒糧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251章 祭奠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37章 離間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50章 九錫第114章 田豐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85章 張角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516章 再審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301章 反應第370章 詐城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69章 程昱第220章 徐晃第789章 屠城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13章 婚事(上)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65章 攻城第444章 嫁禍第608章 盜竊案第82章 李儒三策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3章 不負將軍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885章 內亂第636章 無奈第339章 船毀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756章 碾壓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355章 鍾繇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108章 破敵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620章 追與逃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220章 徐晃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86章 遭遇戰第472章 劫營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595章 準備撤兵
第747章 快來了第753章 反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390章 清洗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372章 勸降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85章 鴻門宴第180章 劫營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07章 求助第222章 吹捧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447章 韓遂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325章 敗逃第2章 救人第35章 燒糧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251章 祭奠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37章 離間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50章 九錫第114章 田豐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85章 張角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516章 再審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301章 反應第370章 詐城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69章 程昱第220章 徐晃第789章 屠城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13章 婚事(上)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65章 攻城第444章 嫁禍第608章 盜竊案第82章 李儒三策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3章 不負將軍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885章 內亂第636章 無奈第339章 船毀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756章 碾壓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355章 鍾繇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108章 破敵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620章 追與逃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220章 徐晃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86章 遭遇戰第472章 劫營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595章 準備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