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元興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夷越之亂徹底平定。

陳政以及郭淮這些年輕人,也在歷練之中,逐漸成長爲能夠獨當一方的人物了。

蒲阪城內,陳旭手中拿着來自益州的捷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看着身旁如同鐵塔一般的典韋,陳旭說道:“兄長,阿政終於將夷越叛亂平定,而且這些人已經徹底歸心,益州人口再次增添許多。”

歷經三年,陳政終於在司馬懿等人的相助下,將南方錯綜複雜的關係理清,並且得到了夷越之人的忠誠。

毫不誇張的說,這些夷越之衆都是優秀的兵源,特別擅長山地作戰,歷史上名震天下的無當飛軍,也是由這些人組成。

典韋聽到了陳旭之言,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說道:“主公後繼有人,關中無憂矣!”

陳旭亦是微笑着捋了捋鬍鬚,哪怕眼睛已經微微眯起,也掩飾不住之中的喜悅之色。

是啊,陳政的確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

陳旭覺得,自己當初將兒子外放,獨領一州的事情,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

當然,起初最先提到這件事情的人乃是田豐,不過做出決策的人,卻是陳旭本人。

陳旭雙手背於身後,在屋內來回走動了幾圈,這才說道:“夷越叛亂雖然暫時平定,可益州南部局勢太過複雜,難保日後不會有人繼續叛亂。”

“日後對付那些叛軍,就不能再使用懷柔手段了,反而要以雷霆手段進行鎮壓,最好還是以夷制夷。”

夷越之衆擅長山地作戰,若是能夠效仿歷史上諸葛亮那般,徵召一支夷越軍隊,而後讓大將掌管,就可以擴充軍力。

日後再有夷越部落叛亂的時候,也可以讓這些擅長山地作戰的軍隊,前去平定叛亂,可謂是一舉兩得。

越想覺得此計大妙,陳旭當即拿來了筆墨紙硯,就開始將自己的想法書寫在上面,而後讓人送往益州。

卻說陳政平定夷越叛亂之後,就領兵返回成都,而後書寫捷報報於蒲阪。

過了就將近一月,來自蒲阪的書信就已經抵達成都。

陳政看完書信以後,當即將司馬懿、法正、張鬆等人召集過來,以書信示之,三人看完內容,當即驚爲天人。

法正忍不住嘆息道:“吾嘗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時常以爲此言有所誇張,今日方知主公大才,吾不及遠矣!”

司馬懿、張鬆亦是暗暗點頭。

陳政聽見這些才能之士,都不遺餘力誇讚自己父親,臉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比起別人誇讚自己還要開心。

好在這些年來,陳政已經頗有城府,故此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他正色道:“家翁之言,諸位以爲如何?”

司馬懿三人急忙答道:“公子只管依計行事即可!”

夷越徹底平定以後,官府頒佈的詔書,在南部郡縣掀起了軒然大波。

五溪蠻之內,許多五溪蠻人聚集在一起,興奮的說道:“官府頒佈了詔書,準備徵召一支全部由勇士組成的軍隊。”

“如果我們能夠加入其中,不僅能將家人都遷徙到繁華的地方,還可以被賦予田地、減免稅收呢!”

又有一人說道:“是啊,是啊,好像官府還再三聲明,不是勇士絕對沒有可能加入這支軍隊。”

“而且只要能夠加入這支軍隊,待遇比那些益州軍還要好上許多,憑藉俸祿完全能夠讓一家人都生活的很好呢。”

衆人議論紛紛,都有心想要加入這支軍隊。

這些蠻人生活在山林之中,生活條件並不算好,而且他們好勇鬥狠,崇拜強者。

官府的這個榜文,卻是正好擊中了蠻人要害,能夠遷徙的繁華地段,被賦予田地、免除稅,是許多蠻人的夢想。

更爲重要的是,官府榜文中再三說到,非勇士者不能加入這支軍隊。

蠻人的性格,註定他們會崇拜強者,而且夢想成爲一個勇士。

既然官府榜文中所說,只有勇士才能加入這支軍隊,如果自己能夠加入其中,也是一種天大的榮耀了。

五溪蠻人躍躍欲試,很多人都準備到官府的徵兵地點,相要看看自己能否被選中。

與此同時,五溪蠻首領沙摩柯,也知道了官府榜文的內容,五溪蠻中也不乏有志之士,看到榜文以後,都感覺有些不妙。

或謂沙摩柯曰:“若族中勇士都被官府徵召過去,部落實力豈不是急轉直下?對於此事,首領還需想出一個對策才行啊。”

沙摩柯沒有理會那人,反而看着榜文中的另外一處,眼中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過了許久,他才猛然站起身來,道:“族人們窩在山林之中,生活又怎能美好?我準備率領部落勇士,一起去參軍。”

“只要部落中被選中的勇士足夠,我本人不僅能夠得到大漢官爵,還能帶領族人們,都進入繁華地段生活,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沙摩柯摩擦着雙手,眼中露出了興奮的光芒。

可他的手下卻是暗暗叫苦,想要再勸卻又畏懼沙摩柯兇威,最後也只得作罷。

原來,官府不僅以田地、免稅誘惑普通夷越勇士,還以官爵、錢財誘惑這些部落的首領。

打個比方,假如沙摩柯帶領大量部落中的勇士,前去投軍的話,官府就會爲整個五溪蠻部落,安排好遷徙的地方。

不僅如此,沙摩柯也能夠在軍中擔任要職,並且可以獲得官爵。

在沙摩柯看來,自己縱然是五溪蠻首領,畢竟只是屈居一個小山坳之人罷了,假如能夠將族人都安頓下來,又能獲取大漢官爵的話,卻是人生一大美事。

那位屬下看了沙摩柯一眼,終究還是沒有再說什麼。

如果官府不會食言的話,這種政策,對於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五溪蠻人而言,也是一個天大的福音。

夷越之中,不僅五溪蠻人對於此事議論紛紛,其餘部落亦是如此。

其中還引出了一個年輕英雄,叫做孟獲。

孟獲如今剛剛二十歲,雖然不是什麼蠻王,勇武之名卻早已在部落之中流傳。

孟獲素有大志,他聽說過陳旭的名聲,知道中原繁華景象,對於紛亂的中原也十分嚮往。

故此,孟獲看到榜文以後,毫不猶豫就帶領了一部分勇士,前去投軍,希望能夠混個一官半職。

就這樣,官府一紙文書下來之後,益州境內當即風起雲涌。

許多夷越勇士前來投軍以後,官府果真兌現諾言,將他們家人都安排到富庶之地,賦予良田、房屋。

如此一來,夷越勇士應徵的熱情越發濃烈,然而官府的徵召標準,卻是一再提高。

那些能夠加入這支軍隊的夷越人,都有一種優越感,認爲自己乃是當之無愧,被官府所承認的勇士。

就這樣,一支萬人的精銳夷越軍隊,就這樣組建起來了,爲此遷徙到益州腹地的夷越人,也有一萬餘戶。

官府這等行事,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武力,還急劇削弱了夷越部落的實力。

隨後,陳政按照自己父親的意思,將這支軍隊命名爲‘無當飛軍’。

卻說夷越之亂徹底平定以後,關中再無後顧之憂,沉寂許久的李儒等人,再次建議陳旭稱王。

這一次,不僅是李儒等人,哪怕田豐、趙雲也私底下向陳旭提過。

他們認爲,如今關中大勢已成,關中文武官職已經達到極限,升無可升,許多人都希望陳旭能夠更進一步。

陳旭思量許久,這才默許了稱王之事。

李儒得到消息以後,自然是大喜過望,糾集百官再三向天子進言。

此時,天子劉馮已經十二歲了。

他雖然不願讓陳旭進封王位,卻也拗不過百官再三上書,最後只得頒佈詔書,冊封陳旭爲秦王。

陳旭假意推脫,天子連續三次頒佈詔書,進封秦王之事才徹底定下來,王都乃是長安。

元興五年夏季,陳旭稱秦王。

隨後向天子進言:蒲阪雖爲虞舜建都之地,畢竟不如長安大氣,都城應當再次遷往長安纔對。

如今朝中一應事宜,都有陳旭說了算,劉馮也不好反對,只得應允。

自從陳旭被封爲秦公以後,就派人開始重建長安,讓人將這座飽經戰禍的城池,修建的十分氣派。

就這樣,陳旭進封秦王一月之後,就開始了遷都長安事宜。

與此同時,陳政也向陳旭進言:“益州諸事已定,唯有荊州劉備虎視眈眈,成都雖好,卻太過偏西。”

“江州位於益州腹地,既能有效管理整個益州事務,又可以防備荊州軍來攻。”

“兒臣以建議,將益州治所遷往巴郡江州。”

陳旭召集麾下文武,商議之後覺得非常有理,當即准奏。

這個時候,遷都長安與遷徙益州治所之事,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進行。

陳旭稱王不久,袁紹因爲身體越來越差,不想留下遺憾,當即緊隨其後自稱燕王。

其餘諸侯也不願低人一等,孫策稱吳王,曹操稱齊王,劉備稱楚王。

自此以後,諸王並起,大漢名存實亡。

……

防盜章的事情我說了好多遍,真搞不明白,爲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有疑問。

我再解釋一下原理:以後更新會先上傳一章錯誤章節,等盜版網站將章節盜走以後,我就會把錯誤章節修改過來。

大家以後看到更新,不要急着去看書,等半個小時內容就改過來了。

就算不小心訂閱了錯誤章節沒關係,我修改以後,你們再去看正確章節也不會重新扣費。

如果看不到正確章節,請先把本書移除書架,就能看了。

還搞不懂的話,看羣公告,羣號簡介上有。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214章 苦衷第188章 依附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686章 遭遇戰第884章 決定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17章 殺人第329章 虐呂布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549章 水淹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章 毀田第186章 馬賊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黃巾退兵第528章 安置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06章 鴻門亭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762章 迷路第206章 擒張遼第933章 狙擊戰第621章 設伏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620章 追與逃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96章 生死戰第558章 張鬆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633章 郭淮第606章 鴻門亭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2章 太平道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04章 判刑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746章 離別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2章 不允盜請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349章 奪權第487章 臨江仙第650章 九錫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279章 水師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475章 逃脫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360章 鬥將第97章 清河絕唱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67章 玉門關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42章 出塞第190章 回寨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109章 報仇第285章 無名第449章 說客第144章 鬥將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25章 殤
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214章 苦衷第188章 依附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686章 遭遇戰第884章 決定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17章 殺人第329章 虐呂布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549章 水淹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章 毀田第186章 馬賊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黃巾退兵第528章 安置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06章 鴻門亭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762章 迷路第206章 擒張遼第933章 狙擊戰第621章 設伏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620章 追與逃第91章 包辦婚姻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96章 生死戰第558章 張鬆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633章 郭淮第606章 鴻門亭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2章 太平道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04章 判刑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746章 離別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2章 不允盜請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349章 奪權第487章 臨江仙第650章 九錫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279章 水師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475章 逃脫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360章 鬥將第97章 清河絕唱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67章 玉門關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42章 出塞第190章 回寨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109章 報仇第285章 無名第449章 說客第144章 鬥將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25章 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