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不好預感

“果然,周瑜真的有了反心。 ”

孫權聽聞周瑜連夜帶兵離開,卻沒有將此事告知自己,所有事情都明白了。

“周瑜這是想要擁兵自重啊。”

孫權心中十分悔恨,早知道會發生這種事情,縱然會使得東吳動盪不安,昨天晚上他也要將周瑜除去。

奈何,現在已經完了。

周瑜一旦領兵離開,就是龍入大海,鳥上九霄。

在周瑜還沒有明確反叛之前,孫權甚至不能領兵討伐,只得打落牙齒自己吞進肚子裡面。

恐慌過後,孫權當即勃然大怒,喝道:“查,給我查,爲何調動三萬兵馬這麼大的事情,都沒有人提前告知我?”

親兵心中惶恐,跪倒在地說道:“那三萬士卒,都跟隨大都督很久了,很多人都是大都督親信。”

“再加上他們所處營寨方向,乃是邊緣地區,而且大都督有不停聽命令,就直接調兵的權利。”

“更何況,衆人都以爲大都督知會了主公,這纔沒有前來通知。”

孫權臉色鐵青,卻也毫無辦法。

周瑜在東吳聲望非常高,有不得軍令就調兵的權利,更是可以突出他身份的顯赫。

周瑜以前也不是沒有直接領兵出動的先例,只不過多少還會派人,提前向孫權報告一下。

故此,這一次周瑜忽然離開,衆人也沒有感到絲毫意外。

畢竟孫權欲殺周瑜這件事情,除了他和陸遜以外,根本沒有他人知道。

衆人對於周瑜沒有防備,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想通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孫權當即說道:“你速速前去將陸遜請來,說我有大事相商。”

親兵不敢怠慢,起身告退以後,就迅速往陸遜營帳方向趕去。

沒過多久,陸遜就來到了孫權面前,孫權讓士卒們將營帳守住,不準任何人進來。

“伯言,周瑜果真心存反意,昨晚已經領兵前往左馮翊,再想殺他恐怕不易啊。”

陸遜乍聞此言,也是目瞪口太。

他和孫權昨天晚上,剛剛商議出了對付周瑜的法子,不曾想周瑜就連夜領兵離開。

眼看陸遜沉默不語,孫權急忙問道:“周瑜不告而擅自領兵離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伯言可有計策教我拿下此獠?”

孫權眼中泛着寒光,說起話來也是咬牙切齒。

對於孫策、周瑜,陸遜其實一直心懷恨意。

當年孫策領兵攻打廬江,陸遜的從祖父陸康乃是廬江太守,堅守兩年城池被破。

沒過多久,陸康就鬱鬱而終,陸氏一門百餘人口,也在那場戰亂中傷亡大半。

陸遜因爲提前被送走,這才躲過了一劫,只不過陸氏與孫策的仇恨,那個時候就已經結下了。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孫策徵辟陸遜,卻被斷然拒絕了,而陸氏其他族人,也沒有得到孫策重用。

一直到孫權掌權,陸遜纔出仕,其餘陸氏族人也漸漸被重用。

依照私人仇怨來講,讓陸遜對付周瑜,陸遜也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反而樂意效勞。

皺着眉頭思量許久,陸遜搖頭道:“周瑜既然已經領兵離開,必定不會輕易回來,再想殺他困難無比。”

“時至今日,也沒有其他辦法,主公應該先安撫周瑜之心,而後再徐徐圖之。”

孫權有些不甘的說道:“此時若不除掉周瑜,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陸遜道:“主公無需擔憂,來日方長,一定會有機會殺掉周瑜。”

長安城內,陳旭得知周瑜領兵離開的消息以後,當即大喜過望,謂衆人言:“東吳君臣反目,此時距離大破聯軍之日不遠矣!”

時間緩緩過去,公元218年開春以後,激烈的戰事再次爆發。

聯軍圍住長安每日攻城不休,陳政、徐晃領兵殺入荊州,被徐庶、黃忠攔住,不得寸進。

只有冀州方向,雖然王延每日攻打冀州,兵力卻有些後繼乏力。

而此時,諸葛亮製造的木牛流馬,也被聯軍大規模使用,數百萬計的民夫因此得以解放。

班氏位於代郡的最西部,與雁門郡毗鄰而居,逢紀率領五千士卒駐守於此,牢牢守住了幽州西邊門戶。

“先生召我前來所爲何事?”

一個袁軍將領來到逢紀身旁,恭敬的說道。

逢紀眉頭微皺,道:“這段時間,雁門郡內旌旗林立,好似有數萬兵馬匯聚於此。”

袁將聞言不由笑道:“去年冬天,雁門郡內每日都是旌旗蔽日,喊殺震天。”

“那個時候,末將還以爲賊軍有數萬之衆,派遣許多斥候衝破賊軍防禦,才探查到原來都是虛張聲勢。”

“先生但請放心,幷州境內幾乎所有兵馬,都聚集在了上黨與太原,雁門郡內的旌旗,必定是賊軍在虛張聲勢。”

逢紀想了一下,也覺得有道理。

幷州境內本就沒有多少兵馬,也不可能從關中調兵,如果雁門郡真有幾萬大軍,那纔是活見鬼了。

而且幷州除了王延、張楊以外,並無其他大將,張楊雖然在幷州頗有名聲,卻也不被逢紀放在眼中。

這一次雁門郡主帥,正是張楊。

只不過,逢紀不知爲何,心中一直感覺隱隱有些不安。

“你再次多派斥候,進入雁門郡偵查敵情,定要查明賊軍的真實兵力。”

袁將雖然覺得逢紀有些小題大做,卻仍舊領命而去,只不過心中卻暗暗不爽。

原來,自從諸葛亮建議封鎖陳旭以後,幷州和冀州之間就沒有了貿易往來。

陳宮爲了防備袁軍斥候探查境內消息,亦是在雙方邊境必經之道上修建哨卡。

袁軍斥候如今想要探聽幷州動向,也是非常困難,肯定會死傷很多。

只不過逢紀有了命令,他卻也不得不聽從,只能領命而去,如此過了四五天,終於有斥候活着回來。

“啓稟將軍,幷州軍營寨雖然看起來很大,每日也是鼓聲震天,可是晃動的人影卻並不多。”

袁將聽到這裡,就鬆了一口氣,知道幷州軍肯定又是在虛張聲勢,當即前去將此事報告給逢紀。

逢紀得到消息以後,緊緊皺起的眉頭才舒展開來,只不過心中總是感覺有些不安。

“莫非是我想多了?”

逢紀來到縣衙門口,遙望天空喃喃自語。

第494章 關平第821章 諸葛亮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214章 苦衷第755章 虎豹騎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98章 黃巾不死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5章 輕視第268章 棺木第267章 不可敵第40章 出戰第663章 遊行法第274章 安心第40章 出戰第118章 敲暈第267章 捷報第655章 鬧事第119章 噩耗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50章 搶功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580章 抉擇第280章 司馬懿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14章 婚事(下)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892章 陷陣營第286章 劍道第287章 厚葬之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85章 內亂第623章 逃命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17章 謀關中第932章 隕將日第206章 擒張遼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1001章 怒火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611章 三問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11章 訛詐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794章 三策第345章 面聖第528章 安置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67章 人頭滾滾第899章 解惑第956章 鬥陣(中)第435章 得汝南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09章 劉備第219章 白波軍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231章 遭遇第289章 疑惑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461章 議事第496章 家宴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241章 殺意第844章 叔侄第194章 陷陣營第371章 函谷關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746章 離別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565章 密謀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999章 刺殺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00章 殺妻爲食
第494章 關平第821章 諸葛亮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214章 苦衷第755章 虎豹騎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98章 黃巾不死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5章 輕視第268章 棺木第267章 不可敵第40章 出戰第663章 遊行法第274章 安心第40章 出戰第118章 敲暈第267章 捷報第655章 鬧事第119章 噩耗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250章 搶功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580章 抉擇第280章 司馬懿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14章 婚事(下)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892章 陷陣營第286章 劍道第287章 厚葬之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885章 內亂第623章 逃命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17章 謀關中第932章 隕將日第206章 擒張遼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1001章 怒火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611章 三問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11章 訛詐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794章 三策第345章 面聖第528章 安置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67章 人頭滾滾第899章 解惑第956章 鬥陣(中)第435章 得汝南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09章 劉備第219章 白波軍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231章 遭遇第289章 疑惑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461章 議事第496章 家宴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241章 殺意第844章 叔侄第194章 陷陣營第371章 函谷關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746章 離別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565章 密謀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999章 刺殺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00章 殺妻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