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羌王宋建

鍾繇沉吟半晌,這才緩緩說道:“若閻行果真欲降主公,又能夠鼓動羌人起兵來攻,對於將軍來講,必乃大功一件。”

“然而,先不說閻行是否真心想要投降。縱然他一心投降主公,羌人那裡有馬超在彼,也不見得會聽從閻行之言。”

陳靜聞言緩緩點頭。

馬超與閻行素來不合,如今更是恨不能生食對方之肉。

閻行若鼓動羌人東進寇邊,馬超一定會持反對意見。以馬超在羌人之中的威望,閻行的謀劃不見得能夠成功。

用手指靜靜敲打着案几,陳靜閉上眼睛思量許久,才向鍾繇問道:“先生以爲,閻行真心投降的機率,有多大”

鍾繇說道:“據斥候探聽,馬超的確降了羌人,並且在羌王宋建身旁頗受重用。以閻行與馬超勢同水火的關係,定然不願與馬超同殿爲臣。”

“更何況,閻行說到底乃是一位漢人,不見得能夠得到羌人首領真正的重用。”

“正如信中所言,他當初投奔羌人,很可能的確是爲了替韓遂報仇,好借羌人之手,殺掉馬騰父子。”

“以此看來,閻行真心投降的概率,極高。”

陳靜眼神微微一縮,緩聲說道:“只要他真心投降,事情就會好辦許多。”

議事散了以後,陳靜秘密將鍾繇召了過來,密謀許久,這纔將閻行的使者放了回去。

卻說閻行秘密派遣心腹,來給陳靜送信意欲私通,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

閻行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陳靜的回覆,心中不由焦躁不已。

這一日,他百般無聊的在庭院之中練武,忽然看到了一個風塵僕僕的身影,當即心中大喜。

此人就是閻行的心腹,他雖然投奔了羌人,當時也帶領了一些親信過來。

這些人,一直跟隨閻行不離不棄。

而這個負責送信的心腹,就是其中一人,值得閻行完全信任。

閻行急忙上前,爲那人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說道:“兄弟,你可算回來了。”

能夠被閻行派去面見陳靜的人,自然十分精細。

他警惕的環顧四周,見沒有外人在此,才小聲說道:“將軍,還是進屋再談爲好。”

閻行恍然大悟,猛然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方纔將此迎進了屋內,並且召來心腹之人,將整個庭院四周團團圍住。

來到密室之內,閻行當即迫不及待的問道:“此去隴縣,收穫如何”

那人拿出一封貼身書信,說道:“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封書信裡面,將軍一看便知。”

書信乃是絹布製作,是爲了防止被汗水弄溼,只是這張絹布,上面卻是沒有一個字。

閻行看過之後,不解的望着那個親信。

親信知道閻行的疑惑,當即說道:“陳靜將軍擔憂書信被人截獲,內容泄露出去,害了將軍性命,這才使用了特殊的顏料。”

“將軍只需拿來一盆清水,將硃砂倒進裡面攪拌均勻,再將絹布放入其中,字跡就會顯明。”

閻行聞言,這才忍不住嘆道:“陳靜將軍果真是個精細之人啊。”

由不得陳靜不謹慎,若是這個閻行的親信被其他人捉到,搜出了貼身的書信,後果將不堪設想。

縱然對於涼州大局沒多大影響,但是閻行必定性命不保。陳靜這麼做,也只是爲了更加保險罷了。

卻不想,他無意間的舉動,反而讓閻行感到了一絲感動。

隨後,閻行就照着親信的話,拿來一盆清水,將硃砂倒進裡面攪拌均勻,這纔將絹布放了進去。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絹布之上就已經顯露出了不少黑色字跡。

閻行迅速將絹布拿了起來,仔細看完裡面的內容,方纔忍不住嘆道:“以前某還擔憂,因爲馬超從中作梗,而讓我沒有辦法勸說羌人出兵。”

“今日既然絹布之上有此妙計,吾何懼馬超小兒”

話畢,他就在絹布上倒了一些油料,將其徹底燒燬。

而後閻行對那個親信說道:“吾乃漢臣,欲降朝廷久矣,汝乃吾之兄弟,可願與我一同成就大事”

那個親信急忙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說道:“萬死不辭”

心中有了計較,當天下午閻行就去面見羌人首領宋建。

宋建這個名字,乍一聽來好像屬於漢人,其實宋建本人卻是地地道道的羌人。甚至於,宋建帶領羌人造反的歷史,絲毫不比韓遂晚。

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的那一年,宋建帶領羌人與王國在涼州造反。

直到韓遂奪了王國的權利,將其廢掉以後,宋建也就看出了韓遂並非易與之輩,這才悄悄帶領一部分羌人離開,成爲割據一方的涼州軍閥。

及至後來,文昭領兵意欲平定涼州,宋建卻畏懼關中兵鋒,沒有與韓遂、馬騰等人與文昭交戰。

殺羌令出來以後,宋建卻仗着自己強大的勢力,四處招降其餘羌人部落,麾下兵馬越來越多。

不僅如此,就連燒當、燒何、勒姐這三個強大的羌人部落,也是在他的牽頭下整合在一起。

羌人大敗馬騰,俘虜馬超以後,宋建就帶領羌人在隴西四郡建國。好在宋建沒有昏了頭,故此還不敢稱帝,只是自稱平漢王。

不得不說,歷史的慣性極其強大。

哪怕涼州局勢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宋建仍舊與歷史上一樣,稱了平漢王。

只不過現在的宋建,比起歷史上的那個涼州軍閥,不知強大了多少。

歷史上的宋建,朝廷幾度討伐而未果,一直到公元214年十月,才被夏侯淵、張郃、張既領兵平定。

宋建身死以後,他手下所置的丞相等官員,也都全被斬首。

那個時候,宋建已經在隴西稱王三十餘年。

由此可見,宋建雖然是一個羌人,卻絕非易與之輩。

現在整了所有羌人的宋建,更是野心勃勃,一直對涼州虎視眈眈,想要趁着中原戰亂不休之際,帶領羌人雄起。

此時的宋建,正在宮殿之內與幾位美姬嬉戲,這些美姬,都是他搶奪過來的漢人女子。

他聽聞閻行求見以後,就揮手讓美姬們退下,擺出威儀的姿態,沉聲喝道:“宣閻行覲見。”

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4章 水淹第534章 憂慮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302章 戲志才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11章 勸諸葛第399章 密信第31章 練兵第362章 陷陣第72章 華雄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1章 相邀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89章 糾結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112章 騎兵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923章 對策第844章 叔侄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9章 薦文昭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71章 捉鄧賢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77章 驚變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87章 圍殺第67章 人頭滾滾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500章 新法第291章 戰鼓響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756章 碾壓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363章 斬李暹第250章 搶功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92章 離去第12章 太平道第444章 嫁禍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90章 回寨第640章 聆聽第92章 離去第461章 議事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29章 薦文昭第565章 密謀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2章 賊兵來犯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7章 獵虎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4章 策馬北上第185章 高順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9章 復奪廣宗第372章 勸降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351章 衣帶詔?第221章 試探第733章 破寨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814章 婚事(下)第844章 叔侄第245章 大捷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661章 血色蒲阪
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4章 水淹第534章 憂慮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302章 戲志才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11章 勸諸葛第399章 密信第31章 練兵第362章 陷陣第72章 華雄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1章 相邀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89章 糾結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112章 騎兵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923章 對策第844章 叔侄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9章 薦文昭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71章 捉鄧賢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377章 驚變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87章 圍殺第67章 人頭滾滾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500章 新法第291章 戰鼓響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756章 碾壓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363章 斬李暹第250章 搶功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92章 離去第12章 太平道第444章 嫁禍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90章 回寨第640章 聆聽第92章 離去第461章 議事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29章 薦文昭第565章 密謀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2章 賊兵來犯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7章 獵虎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4章 策馬北上第185章 高順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9章 復奪廣宗第372章 勸降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351章 衣帶詔?第221章 試探第733章 破寨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36章 賞賜風波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814章 婚事(下)第844章 叔侄第245章 大捷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661章 血色蒲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