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怒斥田豐

那員親兵話音剛落,滿堂皆驚。

“莫非叔父因爲我沒有起兵伐曹,這才棄我而去?”

這個時候,陳旭心中不禁有些懊惱。

那員親兵說道:“軍師離開之時,他的家人也都不知曉。方纔我去軍師家中以後,他們纔在軍師的書房之中,找到了這封書信。”

話畢,親兵就將一封書信遞給了陳旭。陳旭急忙接過書信,看着上滿寫着‘主公親啓’四個字,他急忙將其打開。

蒼勁有力的漢字,映入陳旭的眼簾:宮不辭而別,心中深感愧疚。值此時機,主公積蓄實力,謀奪關中,方爲上上之策。宮不敢爲一己私利,而置幷州之未來於不顧。

然文禮與我亦師亦友,他被曹操所殺,我不能無動於衷。曹操殺文禮,大失兗州之人望。而今他起兵攻徐州,兗州必定空虛。

陳留張邈,素與文禮親善,我若趁此良機,前往陳留,必定能說得張邈起兵反曹。

此次前往兗州,勝負難料,生死未卜。然大丈夫生於世間,當有所爲,有所不爲。

若是宮不幸戰死,宮之家眷,還望主公能夠照料一二。若是僥倖能夠活命,他日必定重歸併州,盡心竭力爲主公謀劃。

陳旭讀完陳宮的書信,頓時虎目含淚,大叫一聲:“叔父何至於此!”

田豐等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請,他們接過陳旭手中的書信,看完之後,也都是面面相覷。

他們沒有想到,陳宮居然會如此重情重義,爲了替邊讓報仇,不惜丟下幷州境內的高官厚率,隻身前往兗州,準備斷掉曹操後路。

陳旭知道,曹操絕非易與之輩。當初哪怕有呂布進入兗州,四處叛亂,曹操在只剩下三座城池的情況下,仍舊能夠迅速擊敗呂布,重新奪回兗州。

更何況,他現在手下,又多了郭嘉這樣的智謀之士。

陳宮此次前往兗州,生死未卜!

念及於此,陳旭拔出腰中佩劍,厲聲說道:“曹孟德殘暴不仁,攻城略地,屠戮城池。我意盡起幷州大軍,攻入兗州,你等意下如何?”

陳旭話音剛落,‘不可’之聲紛紛響起。

州牧府中除了賈詡與夏侯蘭,其餘諸人全部出言反對。

陳靜率先說道:“叔父隻身前往兗州,只爲‘義’字。”

“叔父沒有勉強主公,率大軍攻伐兗州,可見叔父也不希望因爲他一人私怨,使得幷州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

“主公若是執意發兵,不僅會使得幷州的前番規劃,盡數落空,還會使得叔父心中愧疚。如此行事,不爲智者所爲。”

田豐更是憤憤的說道:“主公若是執意發兵攻打兗州,我這就辭掉幷州一應職務,回鄉隱居。”

田豐的話,使得陳旭心中極爲不悅。縱然陳旭知道,田豐是爲了整個幷州好。但是他略帶威脅的話,卻也讓陳旭心中,有了一個疙瘩。

司馬朗亦是說道:“主公領一州之地,當以大局爲先。此時攻伐兗州,不足爲取。”

張裕聽見陳旭的話以後,頓時跌足頓首,大聲說道:“主公,難道你忘了,此次召集衆人前來的目的?”

衆人的話,使得陳旭猛然驚醒,他這才知道,自己方纔有些衝動了。

看到衆人全都一臉不贊同的表情,特別是田豐,頗有恨其不爭的樣子。

陳旭不敢大失衆人所望,急忙改口道:“旭方纔一時激憤,這才胡言亂語,若非諸位提醒,恐已釀成大錯。”

衆人見到陳旭幡然悔悟的樣子,這才臉色稍緩。

張裕卻是出言道:“爲今之計,主公應當先想出預防乾旱、蝗災的方法。其餘所有的事情,都要押後處置。”

張裕的話,使得州牧府中,除了陳旭以外的衆人,全都大驚失色。他們不知道,幷州何時起了乾旱、蝗災。

司馬朗有些疑惑的說道:“現在寒冬剛過,春天初至,又哪裡會有蝗災?”

蝗蟲乃是夏秋兩季纔會出現,現在正值春天,根本不可能出現蝗災。

田豐亦是皺着眉頭,說道:“今年幷州風調雨順,又何來乾旱之說?”

張裕卻是振振有詞地說道:“某夜觀星象,發現整個大漢,都被一層血色薄霧籠罩,此乃大凶之兆,必有天災降臨。”

“經過我與主公討論,認爲大漢境內,將會爆發大規模乾旱。而乾旱,卻往往會伴隨着蝗災。若是幷州不及早防備,他日必然會釀成大禍!”

田豐聽見張裕的話,憤然說道:“簡直是胡鬧!南和豈不聞‘子不語亂力怪神’?你以如此荒謬之事,蠱惑主公,該當何罪?”

聽見田豐的質問,張裕頓時勃然大怒,他梗着脖子說道:“某自幼苦學《周易》,精通觀星、相術,這又豈會是荒謬之事?”

說到這裡,他看了一下田豐的面相,冷笑着說道:“倒是你,剛而犯上,若非主公橫空出世,他日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田豐聽見張裕詛咒他,頓時大怒,挽起了袖子,就要上前與張裕廝打。

他本來對於張裕的學識,還頗爲讚賞。但是現在的張裕,不走正路,每日神神叨叨,更是以莫須有的事情,蠱惑陳旭,頓時使得田豐心中對他厭惡無比。

田豐本來是個剛直不阿之人,有什麼就說什麼。他沒有想到,張裕居然當面詛咒他。這就使得,一直在幷州呼風喚雨的田豐,有些惱羞成怒。

因此,他這纔不顧形象,想要上前與張裕廝打。

陳旭正爲陳宮離去的事情煩心,田豐先是以辭官作威脅,現在又當着他的面,如此放肆,頓時使得陳旭怒火中燒。

“夠了!”

大喝一聲,陳旭臉色陰沉的盯着田豐,說道:“南和的推測到底是否正確,我心中自由斷定。”

“南和一心爲公,這才嘔心瀝血爲幷州謀劃。以後,我不想在聽見別人,說南和的不是!”

說到這裡,陳旭臉色陰沉的環顧屋內衆人。

“還有,我這次召你們前來,是爲了商議預防乾旱、蝗災之事,而不是爲了給你們解釋!”

第185章 高順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866章 孫權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447章 韓遂第620章 追與逃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370章 詐城第800章 繼承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542章 子午谷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791章 入敵營第467章 殺羌令第56章 折辱第318章 魄力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99章 密信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9章 援兵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27章 來使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620章 追與逃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1006章 家宴第328章 龜兒子第492章 野炊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145章 回馬槍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175章 推測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02章 馬驚第682章 不安第358章 臨陣第399章 密信第210章 獻城第33章 離間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74章 滿腚傷第1章 魂入漢末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006章 家宴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00章 新法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229章 交易第956章 鬥陣(中)第18章 神勇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486章 授課第591章 張郃第885章 內亂第65章 譁變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31章 練兵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章 虎嘯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53章 陳駿第627章 葫蘆谷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94章 被圍襄城
第185章 高順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866章 孫權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447章 韓遂第620章 追與逃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370章 詐城第800章 繼承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542章 子午谷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791章 入敵營第467章 殺羌令第56章 折辱第318章 魄力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99章 密信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9章 援兵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27章 來使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620章 追與逃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1006章 家宴第328章 龜兒子第492章 野炊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145章 回馬槍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175章 推測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02章 馬驚第682章 不安第358章 臨陣第399章 密信第210章 獻城第33章 離間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74章 滿腚傷第1章 魂入漢末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006章 家宴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00章 新法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229章 交易第956章 鬥陣(中)第18章 神勇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486章 授課第591章 張郃第885章 內亂第65章 譁變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31章 練兵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章 虎嘯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53章 陳駿第627章 葫蘆谷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94章 被圍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