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關中騎兵的突然襲擊,再加上趙雲神勇過人,居然將八萬鮮卑騎兵殺得節節敗退。

鮮卑將領以及許多部落首領,都成爲了趙雲槍下亡魂,其餘人盡皆膽寒,當即不顧一切倉皇而逃。

在鮮卑人大規模潰敗的時候,張楊也率領三千匈奴騎兵來援,而此時,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趙雲渾身被鮮血浸透,白袍白甲也都被染成了紅色,只是他手中的長槍,仍舊是銀白色,散發着點點寒光。

張楊來到了趙雲身旁,興奮地說道:“趙將軍果真神勇無比,經此一戰,鮮卑人再也不足爲懼。”

呼廚泉看着渾身血紅的趙雲,眼中也帶着敬畏以及仰慕之色。

趙雲卻是搖頭道:“雖然此次劫營,殺了鮮卑人一個出其不意,可是真正被擊殺的鮮卑人,甚至不足八千。”

“別看鮮卑人現在倉皇而逃,若是他們收攏了潰兵,仍舊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張楊卻是冷笑道:“經此一戰,縱然鮮卑潰兵重新聚集在一起,也沒有膽量再次領兵來犯。”

趙雲搖頭道:“縱然此次他們沒有膽量再來,難保日後不會爲禍邊疆。”

“我意遠赴塞外追殺鮮卑潰兵,定要令其元氣大傷,二十年內再也不敢覬覦漢家土地才行。”

張楊聽得目瞪口呆,繼而熱血沸騰,道:“將軍有此雄心壯志,某願爲馬前卒!”

趙雲笑道:“這裡戰事已經完畢,戰場還要交由將軍打掃,至於追殺鮮卑人之事,就由我親自出動吧。”

言畢,趙雲也不耽擱,見湯陳、趙煌二人將關中騎兵聚集起來,當即領兵北上,遠赴塞外追殺鮮卑人。

據後世史書記載,此役大秦名將趙子龍,領兵兩萬追殺鮮卑騎兵,晝夜奔襲數百里,擊殺鮮卑首領二十八人,鮮卑將領一百六十三人殞命。

隨後,趙子龍更是帶領關中騎兵,席捲草原鮮卑部落,擄掠人口、牛羊不計其數。

經此一役,鮮卑再次遭受重創,鮮卑人更是聞漢軍之名當即膽寒,五十餘載不敢再度南下。

甚至於,不少殘存的鮮卑部落,爲了躲避漢軍兵鋒,甚至往極西之地進行遷徙,幷州北方由此乃定。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張郃與五萬烏桓騎兵進攻雁門郡,張遼卻是避不出戰,每日死守城池。

烏桓部落首領想要繞過陰館,前去掠奪其餘縣城,卻被張郃阻攔。

張郃認爲,雁門張文遠乃關中名將,若大軍不能攻克陰館,反而深入敵軍腹地四處劫掠,很有可能會被張遼斷掉後路。

在張郃的建議下,烏桓首領自然是猛攻陰館,可是在直到張燕率領一萬援軍過來,都未能攻****館。

張遼也不貪功冒進,哪怕得到了一萬援軍,卻也不肯出城作戰,任憑張郃如何派人在外面叫罵,張遼都是無動於衷。

一時間,雁門郡戰局當即成爲膠着狀態。

另一方面,陳旭領兵進入太原郡之後,與陳宮聊了許久,也把陳駿帶過來與陳宮見禮。

陳駿雖然勇武過人,可是在陳宮面前,卻也不敢有絲毫怠慢,畢恭畢敬見了禮過後,三人自然又是暢談一番。

可是沒過多久,袁紹率領大軍來犯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州牧府內,陳旭當即召集麾下文武,商議破敵之策。

待諸將齊聚一堂,陳旭說道:“袁本初已經領兵殺入太原境內,諸位可有破敵良策?”

陳旭話音剛落,呂布當即奮然說道:“袁紹小兒,我視之如草芥,主公給我三五萬兵馬,某定會生擒袁紹獻於主公麾下。”

陳旭聞言欣然說道:“外舅勇武,料想袁本初麾下無人可擋,然而賊衆我寡,還當謹慎行事。”

田豐看一直沒有說話的陳宮,不由笑着問道:“公臺乃是幷州牧,對於幷州局勢自然瞭解最爲透徹,可有破敵良策?”

陳宮本來不欲爭功,想要先聽一下其他人的建議,卻沒想到田豐會直接向自己詢問,也只能上前進言。

“早在去歲,我已經將晉陽以東縣城內百姓全部遷徙,而後將晉陽城牆加固再三。”

“如今賊衆我寡,袁本初率領十萬大軍來襲,士氣正盛,不可輕易與其爭鋒,依我愚見,主公應當領兵死守晉陽,再尋機破敵。”

田豐道:“如今七路大軍進犯邊境,若不能早日擊潰袁軍,待其餘戰場戰事有變,卻該如何是好?”

陳宮笑道:“料想主公領兵抵達幷州之前,對於其他戰場已經安排妥當,縱然敵軍來勢洶洶,亦不足爲懼。”

“而且子龍領兵前往北方,料想鮮卑人不足爲懼,一旦子龍擊潰鮮卑人,勢必領兵回援,那個時候再與袁本初決一死戰,尚且不晚。”

田豐再問:“張郃與五萬烏桓騎兵攻打雁門郡,卻該如何是好?”

陳宮似笑非笑的看着田豐,道:“雁門郡有文遠在彼,又有張燕將軍領兵一萬前去支援,縱然破敵無望,亦可保雁門郡不失。”

“哈哈哈,看來整個幷州戰局,都在公臺心中啊。”

此時,田豐忍不住撫掌大笑,臉上笑容洋溢,絲毫沒有大戰即將到來的緊張。

笑過之後,他轉頭對着陳旭說道:“主公,晉陽城內雖有六萬兵馬,可絕大多數都沒有上過戰場。”

“若貿然出城與袁軍交戰,必定有敗無勝。”

“如今袁軍奔襲而來,銳氣正盛,主公正好死守晉陽,待袁軍銳氣消磨殆盡以後,城內兵卒想必已經適應了戰場。”

“那個時候,縱然子龍尚且沒有擊破鮮卑人,主公出城與袁軍交戰,也未嘗沒有勝算。”

“爲今之計,還是應當像公臺所言那般,只管死守城池即可。”

陳旭思量半晌,深以爲然,居然也不領兵攔截袁軍,就在晉陽城內以逸待勞。

卻說袁紹興兵十萬,浩浩蕩蕩殺入太原境內。

袁紹本來以爲,這場戰事肯定不會太過容易,卻沒想到大軍進入太原以後,居然一路勢如劈竹,很快就打到了晉陽城下。

袁軍一路攻城略地,氣勢如虹,可是袁紹卻一直高興不起來。

因爲他知道,陳旭早就領兵來到晉陽,卻沒有出城攔截自己,這其中必有陰謀。

而且,縱然袁紹領兵佔據了不少縣城,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成就感,因爲這些城中的百姓,基本都已經被遷徙走了。

而且袁軍每次抵達一座縣城,城中官吏都會開城納降,袁紹對於這些投降之人,也不好太過苛刻,反而讓他們仍領原職。

在距離晉陽二十里的位置安營紮寨,袁紹召來麾下文武,開口問道:“陳文昭在晉陽屯兵六萬,卻擺出一副死守城池的姿態,卻該如何是好?”

若是城中兵馬較少,袁紹還可以憑藉兵力優勢,強行攻破晉陽。

可是城內有六萬大軍,袁紹卻沒有絲毫自信,能夠將晉陽城攻破,這才面帶愁容。

冀州文武聞言,也都沉默不語,哪怕勇悍如顏良,也沒有放出豪言壯語,可以攻破晉陽。

陳旭戰績太過輝煌,城內又有精兵猛將,若是沒有三十萬兵馬,想要強行攻破城池,幾乎沒有可能。

過了半盞茶的功夫,就在袁紹已經開始面露怒色的時候,許攸這才說道:“如今七路大軍討伐陳旭,陳文昭卻親自領兵駐守幷州。”

“晉陽有陳文昭在此,若其不出城作戰,我等亦不能強攻城池。”

袁紹有些煩躁的說道:“我也只如此,可強攻城池總不能一直耗在這裡吧?”

許攸微微笑道:“主公要是這麼理解,倒也無妨,其實現在着急的不是我們,而是那陳文昭纔對。”

“只要主公圍困晉陽一段時間,陳文昭擔憂其他幾路兵馬有失,定然會主動出城,何須主公強攻晉陽?”

袁紹聞言先是一愣,繼而恍然大悟,不由面露喜色。

正如許攸所說的那樣,現在七路大軍討伐陳旭,每路兵馬都十分強大,若是關中軍一路有失,就會使得整個戰場都發生鉅變。

袁紹可不相信,陳旭沒有絲毫擔心,能夠一直死守晉陽。

見袁紹面露喜色,許攸再次說道:“其實主公完全沒必要,忙着與陳文昭交戰,只需靜靜等待即可。”

“若是其他幾路大軍,都沒能有所斬獲,我們也沒必要強攻晉陽,平白損耗兵力。”

“假如其他幾路兵馬得勢,關中必定大亂,那個時候我們再開始強攻城池,豈非事半功倍?”

袁紹越聽越喜,當即也不再憂慮,就心安理得的圍困晉陽,也不攻城。

事實上,站在袁紹的角度來看,許攸的計策非常高明,一面能夠審時度勢,一面又能保存實力,可謂是一箭雙鵰。

無論是龐統向劉備獻計,率領大軍在武關城下做樣子,還是周瑜向孫策獻計,等待其餘幾路人馬的戰局落幕,亦或是曹操沒有繼續猛攻箕關。

他們的所作所爲,其實都情有可原。

這些諸侯雖然都是人傑,也知道唯有齊心協力,才能抵抗強大的陳旭,這才結成聯盟。

然而每個人都有私心,他們雖然通曉大義,可是當大軍受阻以後,不會是想着如何克服苦難,反而是想着靜靜等待,等到其餘幾路兵馬有所斬獲,自己再發力不遲。

也正是因爲諸侯都抱着這種心態,才使得關中幾路大軍防守起來,並不算十分困難。

也只有益州那場戰事,才稍微有些激烈罷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諸侯雖然有心討伐陳旭,卻沒有辦法真正齊心協力,就如同當時的諸侯討伐董卓一般。

事實上,戰國時期秦國強大的威脅,六國並非沒有發現,而且六國之內也有許多人傑。

可正是因爲六國都有私心,從來沒有真正齊心協力過,這才導致秦國以連橫破合縱,最終橫掃天下。

陳旭正是看透了這點,明知諸侯聯合起來勢力遠遠超過自己,仍舊沒有太過擔憂了。

因爲陳旭相信,諸侯不見得會盡全力。

事實也正是如此,否則的話,假如劉備、孫策、曹操都不計傷亡猛攻城池,哪怕關中有險關、猛將駐守,也不見得不能攻克。

可攻克險關慘重的代價,諸侯卻並不願意付出,這也就註定了,這一次諸侯攻打陳旭,只能無疾而終。

卻說袁紹率領大軍圍困晉陽,每日讓人在城下叫陣,陳旭卻派人高掛免戰牌,根本不搭理袁軍的叫囂。

袁紹也派人試探性的進攻了一下,陳旭採納田豐計策,每到袁軍來攻之時,就毫不保留的奮起反抗。

袁軍幾次試探性的進攻,都遭受到了迎頭痛擊,袁紹不願在此地折損太多兵力。就不讓士卒繼續攻城,反而與陳旭對峙了起來。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半月,袁紹忽然得到趙雲大破鮮卑,領兵殺入塞外,一路追殺鮮卑的消息。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袁紹當即駭然失色,他沒想到鮮卑人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繼而,張郃與烏桓騎兵被張遼所阻的消息,再次傳到了袁紹耳中,他心中更是不由一沉。

又過了一段時間,曹操、孫策被阻,寸步難進的消息傳來,袁紹再也坐不住了。

袁紹召集麾下文武,謂衆人言:“趙雲大破鮮卑,如今殺入塞外,若是等他大勝歸來,與陳文昭合兵一處,我們再想攻破晉陽恐怕就十分困難了。”

“如今曹孟德、孫伯符也都被阻,寸步難進,荊州戰局想必也不理想,對於眼下情形,諸位有何看法?”

衆人議論紛紛,卻是討論不出什麼方法。

過了一陣,沮授忽然出聲說道:“七路大軍討伐陳旭,雖然看起來聲勢浩大,終究還是各自爲戰。”

“而且每路大軍,還不見得會竭盡全力,若吾所料不差,此次諸侯伐陳定然無功而返。”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領兵撤退,反而要在此地空耗錢糧?”

袁紹聽見沮授之言,暗暗思量:“晉陽有陳文昭親自駐守,他又不肯出城與我交戰,再這麼僵持下去,恐怕也沒有結果。”

詳細考量許久,袁紹忽然嘆道:“並非我不盡力,奈何天命如此,徒呼奈何。傳我軍令,準備撤軍!”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696章 輓歌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27章 亂起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317章 謀關中第682章 不安第925章 改名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58章 臨陣第558章 法正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05章 求情第12章 太平道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67章 人頭滾滾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611章 三問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76章 解惑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88章 三俊傑第31章 練兵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41章 殺意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101章 詭異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435章 得汝南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291章 戰鼓響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47章 韓遂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302章 戲志才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318章 魄力第611章 三問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337章 絕路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66章 陰招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258章 吃嫩草第75章 輕視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892章 陷陣營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258章 吃嫩草第48章 東阿危急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91章 王延第121章 戰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786章 噩耗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299章 大婚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39章 戰!第608章 盜竊案第109章 報仇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
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696章 輓歌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27章 亂起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317章 謀關中第682章 不安第925章 改名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58章 臨陣第558章 法正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05章 求情第12章 太平道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67章 人頭滾滾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611章 三問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76章 解惑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77章 奇襲丘縣第988章 三俊傑第31章 練兵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41章 殺意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101章 詭異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435章 得汝南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291章 戰鼓響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47章 韓遂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302章 戲志才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318章 魄力第611章 三問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337章 絕路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66章 陰招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258章 吃嫩草第75章 輕視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892章 陷陣營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258章 吃嫩草第48章 東阿危急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91章 王延第121章 戰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786章 噩耗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299章 大婚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39章 戰!第608章 盜竊案第109章 報仇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