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空前勝利

劉備清醒過來,聽說糧草被燒的消息以後,險些再次氣得昏死過去。

只不過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現在真的倒下來,這路荊州軍再也沒有生存的可能。

他強忍住心中的悲痛與憤怒,想要找到龐統商議計策,才發現龐統也身死道消,更是悲從心來。

龐統在身邊的時候,劉備尚且沒有感覺,只不過如今龐統去了,他才發現自己身邊,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商議大事。

“益德,士元。”

劇烈咳嗽了兩聲,劉備眼中不由流出了淚水,卻仍舊堅強的站了起來。

“諸位將軍,士元、益德戰死,糧草被燒,我等現在孤軍深入敵境,形勢已經危如累卵。”

“不知諸位,可有良策教我?”

劉備話音一落,諸將卻都沉默不語。

出於對龐統的信任,再加上荊州可用之人並不算多,這次出征巴郡,劉備只帶領了龐統一位謀士。

龐統被殺以後,再也沒有人爲劉備出謀劃策。

看到沉默不語的諸將,再想到以前無論自己遇到什麼困難,龐統都能輕易解決,劉備心中越發難受起來。

過了許久,黃忠才說道:“爲今之計,莫過於傾盡全力攻下江州,或者撤兵了。”

“只不過江州城郭高大,又有重兵把守,假如賊軍執意死守城池,恐怕還未能攻破城池,我軍就會因爲缺糧而潰敗了。”

шшш ⊕ttkan ⊕c ○

黃忠雖然沒有明說,言下之意卻已經非常明瞭。

陳到亦是點頭附和,道:“大軍沒有糧草,撤兵已經刻不容緩,還望主公早下決斷。”

眼看巴郡局勢一片大好,劉備卻沒想到,戰局在一個晚上之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雖然爲張飛、龐統之死感到悲痛,雖然心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卻也沒有絲毫辦法。

深吸了一口氣,劉備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撤兵吧。”

“鏘!”

忽然之間,劉備將寶劍拔出劍鞘,砍斷身旁的案几。

他厲聲喝道:“不過我劉備對天發誓,早晚都要爲益德與士元報仇,否則有如此案!”

事實上,如今的劉備已經沒有了選擇。

昨天晚上,若黃忠能夠留下甘寧與一萬無當飛軍,荊州軍還有機會攻克江州。

只不過甘寧從容撤退,沒有了糧草的荊州軍,已經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故此,劉備只能選擇退兵。

就在此時,有人闖進營寨,對着劉備大聲說道:“益州軍派遣使者前來,想要面見主公!”

“什麼?”

聽見傳令兵的話,劉備當即眼中寒光閃動。

他咬牙切齒的說道:“賊人居然還敢派遣使者過來,欺我手中寶劍不利耶!”

此時的劉備,早就怒火中燒,恨不能發泄一番。陳政現在派遣使者過來,正好撞在了劉備的氣頭上。

傳令兵急忙說道:“那使者曾言,願意把三將軍屍首歸還。”

“哐當!”

手中的利劍被劉備扔在地上,他跨步上前抓住傳令兵,問道:“你說什麼?”

傳令兵答道:“他們準備歸還三將軍屍首。”

劉備與張飛之間,雖然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只是礙於如今局勢,劉備也只能將悲傷壓在心中。

可張飛屍體被益州軍帶走,卻是劉備心中的痛。

不過劉備也知道,自己想要搶回三弟屍體非常困難,這才一直刻意避免這個問題。

現在,忽然聽說益州軍願意歸還張飛屍體,他又怎能不激動?

“速速請江州使者進來。”

傳令兵離開了,沒過多久便引着一位文士,緩緩走進了營帳之內。

文士看到劉備以後,略微欠身行禮道:“久仰劉豫州大名,今日得以相見,真是三生有幸。”

陳到卻是怒氣勃發,喝道:“我家主公乃是楚王,汝身爲江州使者,莫非連這都不知曉?”

文士卻是冷笑兩聲,道:“敢問閣下,劉豫州楚王的稱號,可得到了陛下冊封?”

陳到被文士這麼質問,當即啞口無言。

看到陳到窘迫的樣子,文士不屑的說道:“我向玄德公行禮,乃是敬重他爲亂世梟雄,並非敬他官爵。”

“玄德公如今的官爵,不管是荊州牧之位,還是楚王爵位,都沒有得到天子冊封,吾又豈能承認!”

“玄德公唯一得到陛下承認的職位,也不過是豫州牧罷了,吾這般稱呼哪裡有錯?”

荊州諸將聞言都是勃然大怒,這個江州使者,完全是在羞辱劉備。

若此人僅僅不承認,劉備荊州牧、楚王的官爵倒也沒有什麼,可這個文士偏偏一口一個‘豫州牧’,聲音還叫得很大。

此人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說:“你劉備以前也不過是秦王手下罷了,當初秦王是因爲憐憫你,纔給了你豫州牧的職位。”

這可就是當着荊州上下的面,直接在打劉備的臉。

劉備也感覺怒火中燒,自從他取得荊州以後,就沒有人敢如此對他。

只不過,劉備更掛念張飛的屍體,這才強忍住怒氣,說道:“閣下此次前來,可是爲了歸還益德屍體?”

文士也知道適可而止,當即斂容說道:“兩軍交戰各爲其主,然而張將軍驍勇善戰,忠義無雙,深得江州上下敬佩。”

“我家公子不忍張將軍埋骨他鄉,特意讓我把張將軍屍體運送過來。”

荊州諸將聽到這裡,臉色纔好看了許多。

劉備更是強笑着說道:“還請替我謝過你家公子。”

雖然恨陳政入骨,只不過人家既然如此慷慨,劉備也不好枉做小人。

使者欣然接受了劉備的謝意,而後話鋒一轉,道:“其實我此次前來,也有一事要求玄德公。”

劉備問道:“不知貴使有何事相求?”

文士搖頭晃腦的說道:“忠貞之士,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得到敬重,張益德將軍如此,法孝直、張任將軍亦是如此。”

“若站在各自立場來看,此二人所作所爲並無過錯,還望玄德公能夠將二人屍首歸還。”

聽到這裡,衆人才知道陳政打得什麼主意,原來是想換回法正與張任的屍體。

劉備雖然對此二人恨意滔天,卻也敬佩他們的膽識、忠誠與才能。

逝者已矣,就算將二人碎屍萬段,對於劉備也沒有什麼好處。

更何況,對方主動送來張飛屍體,江州使者也講了一番大道理,劉備也不願徒做惡人。

略微沉吟了一下,劉備當即說道:“此二人雖然讓荊州損失慘重,氣節卻也值得敬佩。”

“你家公子既然想要回他們屍首,我自然不會拒絕。”

文士聽見劉備的話,當即大喜過望,拜謝而去。

劉備接着張飛屍體以後,看着身中數箭,虎目圓瞪,死不瞑目的張飛,也不顧他身上的血污,撲上去就號啕痛哭起來。

至於張任屍首以及法正首級,在被迎回江州以後,也得到了最爲隆重的接待。

翌日,荊州軍撤退。

可是這場戰事,並不會因此就徹底結束。

司馬懿向陳政進言:“現在已經將近年關,天氣越發寒冷起來,荊州軍糧草被燒倉促退兵,若是追擊定能大破敵軍。”

陳政卻是說道:“劉玄德久經沙場,其麾下還有很多悍將。江州兵力不足,貿然領兵追擊恐怕會中了埋伏。”

司馬懿卻是笑道:“公子可曾知道當年與袁術交戰,主公分兵三路追殺袁軍之事?”

那個時候陳政雖然年齡很小,可後來長大以後,卻也聽過不少人講訴那場戰事。

知道當時關中軍用很少追兵,居然敢追殺大量袁軍,導致袁軍潰敗。

見陳政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司馬懿當即笑道:“說起來,當初追殺袁軍之時,關羽、張飛也曾經參與其中。”

“今日,也要讓荊州軍嚐嚐,那個時候袁軍的感受了。”

兩人密謀了一陣,當即將無當飛軍聚集起來,並且在軍中抽調善於山林作戰的士卒,合計一萬五千人。

司馬懿將這一萬五千人分成三隊,分別由甘寧、郭淮、典滿率領,不停在後面騷擾荊州軍,拖延他們的行軍速度。

只要荊州軍領兵殺來,他們就會仗着熟悉地形,並且擅長山林作戰的優勢,躲入山中。

荊州軍不敢貿然追擊,故此每次反擊都不能有所斬獲。

荊州軍糧草本就沒有多少,行軍速度被拖延下來以後,很多士卒都只能餓肚子。

如今又正值寒冬時節,沒有食物吃的荊州軍,戰鬥力越來越低,甚至出現了一羣又一羣的逃兵。

劉備讓諸將約束再三,都未能阻攔荊州軍逃跑的趨勢。

到了後來,甘寧等人故意以食物作爲誘惑,飢腸轆轆的荊州士卒,有很多直接倒戈投降。

對待這些倒戈的荊州士卒,甘寧等人也不虧待他們,只是將其武器收掉,把他們帶進了沿途城中看押。

就這樣,劉備率領將近八萬大軍撤退,可是進入荊州軍邊境之後,剩餘的兵馬不足五千,諸將更是個個面黃肌瘦。

甘寧等人才用游擊戰的策略,不停騷擾、誘惑,導致絕大多數荊州士卒,都被留在了巴郡。

可以說,這是一場空前的勝利。

經此一役,荊州元氣大傷,至少數年之內,劉備再也不敢兵犯益州。

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266章 勸降第107章 身亡?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80章 謀兵權第627章 葫蘆谷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331章 賭約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244章 碰撞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4章 野心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1007章 託孤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659章 誣陷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25章 改名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496章 家宴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516章 再審第156章 伏兵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84章 決定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181章 追殺第32章 賊兵來犯第620章 追與逃第487章 臨江仙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176章 困境第16章 挾持第57章 驚變第380章 謀兵權第737章 餘波第61章 救人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210章 獻城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8章 折服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255章 逼宮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956章 鬥陣(中)第172章 放風箏第475章 逃脫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84章 水淹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09章 屠殺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338章 弒帝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3章 暴走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274章 安心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07章 身亡?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371章 函谷關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268章 棺木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50章 九錫第659章 誣陷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49章 援兵第80章 前途堪憂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85章 無名第900章 誅殺滿門
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266章 勸降第107章 身亡?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80章 謀兵權第627章 葫蘆谷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331章 賭約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244章 碰撞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4章 野心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1007章 託孤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659章 誣陷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25章 改名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496章 家宴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516章 再審第156章 伏兵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84章 決定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181章 追殺第32章 賊兵來犯第620章 追與逃第487章 臨江仙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176章 困境第16章 挾持第57章 驚變第380章 謀兵權第737章 餘波第61章 救人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210章 獻城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78章 折服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255章 逼宮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956章 鬥陣(中)第172章 放風箏第475章 逃脫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84章 水淹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09章 屠殺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338章 弒帝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3章 暴走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274章 安心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07章 身亡?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371章 函谷關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268章 棺木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50章 九錫第659章 誣陷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49章 援兵第80章 前途堪憂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85章 無名第900章 誅殺滿門